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824)
2023(8890)
2022(7787)
2021(7518)
2020(6583)
2019(15105)
2018(15102)
2017(29197)
2016(16810)
2015(19351)
2014(19811)
2013(19185)
2012(18404)
2011(16639)
2010(17254)
2009(16240)
2008(16711)
2007(15731)
2006(13709)
2005(12385)
作者
(49011)
(41247)
(40923)
(39431)
(26561)
(19796)
(19005)
(16008)
(15424)
(15178)
(13850)
(13819)
(13210)
(13160)
(13052)
(13027)
(12789)
(12249)
(12095)
(11952)
(10432)
(10384)
(10083)
(9603)
(9381)
(9369)
(9288)
(9128)
(8468)
(8411)
学科
(64956)
经济(64878)
管理(46169)
(42907)
(33900)
企业(33900)
方法(30101)
数学(26463)
数学方法(26055)
(19811)
(18035)
中国(17894)
(14716)
(14221)
贸易(14216)
地方(13811)
(13806)
(13200)
农业(12628)
业经(12589)
(11220)
理论(11010)
(10828)
银行(10799)
(10467)
财务(10437)
财务管理(10402)
(10302)
(10286)
(10234)
机构
大学(245746)
学院(241977)
(96663)
经济(94309)
管理(88474)
研究(83083)
理学(74962)
理学院(74075)
管理学(72503)
管理学院(72039)
中国(62659)
(51984)
科学(51290)
(47122)
(43482)
(43322)
(39207)
研究所(39128)
中心(38841)
业大(36466)
财经(36147)
(34823)
师范(34489)
农业(34407)
北京(33298)
(32430)
(31349)
经济学(29295)
(29207)
师范大学(26989)
基金
项目(150474)
科学(115931)
研究(112915)
基金(104978)
(90465)
国家(89637)
科学基金(75184)
社会(67567)
社会科(63764)
社会科学(63741)
(59707)
基金项目(54627)
教育(54305)
(50449)
编号(48640)
自然(47925)
自然科(46760)
自然科学(46744)
自然科学基金(45893)
资助(45006)
成果(43219)
课题(34440)
重点(34065)
(33794)
(32804)
(30338)
(29759)
项目编号(29460)
大学(29320)
科研(29032)
期刊
(110651)
经济(110651)
研究(74825)
中国(50932)
(39253)
学报(38556)
(37338)
教育(35841)
科学(33443)
管理(31418)
大学(29200)
学学(26452)
农业(26369)
(23912)
金融(23912)
技术(21019)
财经(17884)
业经(17531)
经济研究(17151)
图书(15463)
(15411)
问题(14727)
(14250)
(13341)
(12311)
技术经济(12131)
统计(12053)
理论(11760)
国际(11416)
书馆(11023)
共检索到37460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民族教育研究  [作者] 刘额尔敦吐  郑萌萌  
中国和澳大利亚都是多民族国家,虽然中澳政治和经济制度不同,但少数民族教育制度,尤其是高校招生民族政策方面有着相似之处。因此,中澳高校招生民族政策具有互相借鉴的因素。当然,由于历史文化背景等因素的影响,中澳高校招生民族政策在实施的目的和内容等方面也存在不同之处。
[期刊] 民族教育研究  [作者] 刘额尔敦吐  
海峡两岸人民同根同源,秉承共同的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海峡两岸尽管政治制度和经济制度不一样,但受同一种传统文化等因素的长期影响,在民族教育特别是高校少数民族招生政策的内容等方面具有一些相似之处。当然,因产生的政治背景等原因,海峡两岸高校少数民族招生政策在本质上和实行的目的、内容和惠普对象等方面也有不同之处。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杜江  
清代,承德成了清帝推行其民族政策的重要政治活动场所。然而,在众多的民族活动中,清帝与蒙古诸部的接触,又显得尤为突出。清帝通过木兰围班和山庄的朝觐、封赏、推行喇嘛教等办法,加强对蒙古诸部的管理,以巩固清王朝的统治。清王朝对蒙古诸部的管理,在一定程度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张学强  许可峰  
中国高等教育招生民族优惠政策和印度高等教育招生预留政策,体现了两国政府在追求高等教育民族公平方面所做出的积极努力。本文分析了两者所基于的不同历史传统和现实国情,论述和比较了它们的发展演变、主要特征以及当前面临的问题,着重指出中国高等教育招生民族优惠政策面临的核心问题是促进经济社会和教育发展的"地区平衡",而印度高等教育招生预留政策面临的核心问题则是处理好不同利益集团之间的"政治平衡"。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魏玉亭  宋向楠  高长完  
"一考定终身"的高考特征助长了课外辅导市场的繁荣,更衍生了学生和家庭负担过重等一系列深层次问题。因此,韩国教育部不断深化高校入学制度改革,扩大高校招生自主权,多元化评价学生。在此过程中,政府还持续优化制度、人力、实践和意识驱动策略,基于此,以"学生簿综合招生"为主的自主招生制度逐步得到推广。尽管该政策推行后暴露出教育公平问题依旧堪忧、大学获得"伪自主权"、学生和家长负担依然沉重等问题,但是此项政策有利于优化高校招生制度体系,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孙翠香  张雪芹  
教育部自2003年至2012年,连续十年每年都颁布了关于中职学校招生的政策,分析这些政策发现:强势的"政府主导"的政策设计以及力求区域之间和城乡之间的均衡发展是中职招生政策的重要价值取向;涉及各种招生乱象的"阳光工程",则是中职招生政策的重要内容。未来的中职招生政策应强调:政府主导下逐步融入"市场机制"的政策设计,继续扩大面向农村和中西部地区招生规模与范围。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余海波  
美国越来越多的高校实施了招生考试可选择政策,这是基于"肯定性行动计划"政策面临的挑战和标准化考试的局限性,以及美国高校对无种族色彩的教育政策不断探索的结果。该政策期望能给包括少数民族在内的来自弱势群体的学生提供更多的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从实施效果来看,该政策增加了学生报考高等学校的人数,扩大了高等学校对学生的选择面,增强了高等学校在社会上的影响力。同时,该政策也促进高校招收到了更多的少数民族学生、家庭第一代大学生以及佩尔奖学金获得者。招生考试可选择政策为美国高校招收到多元的学生群体提供了一条途径。实践证明,虽然学生没有提交标准化考试成绩,但是并没有影响其在大学的学业表现。
[期刊]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作者] 王超  
二战后,受美苏冷战的直接影响,战败的德国被分裂为两个国家——联邦德国和民主德国。面对这种人为的分裂,民主德国起初坚持了"一个民族一个德国"的政策。但由于两德在统一问题上存在着根本性分歧,两德竞争中处于下风的民主德国逐步放弃了民族统一的旗帜。20世纪70年代初,昂纳克政府开始提出并践行"两个民族两个德国"政策,民主德国由此彻底走上了民族分裂主义道路。然而,该政策并没有实现维持国家稳定的目标,究其原因在于民主德国自身经济和社会政策的失误、联邦德国"接触政策"施加的影响以及苏联在德国政策上的巨大转变。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王晓辉  刘育光  
法国长期实行民族融合政策,并坚持法语为共和国的唯一语言,还坚持教育世俗化原则,国家不允许在公立学校内进行宗教教育。法国宣称,国家保证教育的平等,但从来不涉及民族问题,一般仅限于地区差异和社会差异。针对教育不平等问题,法国政府主要采取了整齐划一和弱势补偿措施。然而,法国教育不平等引发的民族矛盾时有发生,其现有民族政策和教育政策都面临重大挑战。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张学强  
南京国民政府时期,我国高等教育少数民族招生政策的基本宗旨是以三民主义教育促进国家认同,培养边疆建设人才,政策的基本框架主要包括保送分发和自由投考等。这一政策的实施既对当时边疆少数民族高等教育的发展产生了积极的促进作用,也有明显的局限性。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陈龙根  张榕  
在对我国高校自主招生的元政策、政策发展历程和实践解读的基础上,从高校办学自主权的角度出发,分析自主招生中自主选拔录取政策的执行现状、问题及其执行偏差的原因,借鉴国外自主招生经验,对改进我国高校自主招生的理念和策略进行多元思考。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戴成林  
文章对2010年我国高职单独招生、高职对口招生以及注册入学等高等职业教育招生政策进行了评析,以期促进高职招生政策制定的科学性、规范性和实效性。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李友峰  刘元芳  
叙述了近十年来军队院校研究生招生政策的改革和调整情况,分析了招生政策中存在的与院校学科专业建设、干部培养和使用、部队人才需求相脱节等问题,认为需要在政策层面考虑扩大推荐免试研究生范围,推行保留应届生的研究生入学资格制度以及将研究生教育与军官任职教育相融合,从而推动军队研究生教育的良性发展。
[期刊] 高等农业教育  [作者] 朱平  张庆君  
长期以来,我国农村学生在激烈的教育竞争中处于弱势地位,教育公平问题,尤其是农村学生的教育公平问题一直是一个制约我国教育发展的社会难题。我国出台的重点高校对农村学生的单独招生政策是一种旨在保障农村学生权益的补偿性优惠政策。从教育公平的视角看,罗尔斯提出的补偿原则对于分析我国重点高校对农村学生的单招政策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饶迪岗  陈海春  
本文采用政策分析的方法对我国恢复高考以来的招生制度及其实施效果进行了系统地剖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三个转变”“两个保证”的有益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