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0546)
2023(15513)
2022(13301)
2021(12665)
2020(10647)
2019(24521)
2018(24139)
2017(45670)
2016(24956)
2015(28277)
2014(27921)
2013(27838)
2012(25868)
2011(23482)
2010(23060)
2009(21328)
2008(20954)
2007(18178)
2006(15897)
2005(14003)
作者
(75412)
(62909)
(62387)
(59197)
(40092)
(30287)
(28207)
(24896)
(23963)
(22213)
(21404)
(21287)
(19982)
(19843)
(19381)
(19272)
(19025)
(18776)
(18118)
(17684)
(15891)
(15316)
(15177)
(14167)
(13968)
(13838)
(13823)
(13810)
(12692)
(12496)
学科
(100012)
经济(99896)
管理(68837)
(64167)
(51914)
企业(51914)
方法(47151)
数学(40791)
数学方法(40336)
中国(27965)
(27750)
贸易(27735)
(26942)
(26597)
(23434)
(23310)
业经(20856)
地方(19652)
(17838)
农业(17594)
环境(15803)
(15541)
理论(15521)
技术(15039)
(14926)
银行(14856)
(14322)
金融(14320)
(14296)
财务(14228)
机构
大学(363827)
学院(358891)
(146549)
经济(143645)
管理(137951)
研究(128232)
理学(120029)
理学院(118615)
管理学(116452)
管理学院(115849)
中国(94580)
科学(82126)
(78592)
(66925)
(66072)
(62730)
研究所(60939)
业大(59109)
中心(56451)
农业(53171)
财经(51251)
(50209)
北京(49939)
(46818)
(46610)
(46268)
师范(46049)
经济学(44445)
(40759)
经济学院(40251)
基金
项目(250394)
科学(194444)
基金(182393)
研究(175415)
(162926)
国家(161650)
科学基金(135954)
社会(110691)
社会科(104901)
社会科学(104874)
基金项目(96865)
(94944)
自然(90590)
自然科(88463)
自然科学(88433)
自然科学基金(86845)
(81806)
教育(79316)
资助(75754)
编号(69129)
重点(56440)
成果(55435)
(55277)
(53108)
(51376)
科研(48482)
创新(48123)
课题(47708)
计划(46985)
教育部(46535)
期刊
(154756)
经济(154756)
研究(104512)
学报(67184)
中国(66048)
(60310)
科学(58681)
大学(49546)
管理(48868)
学学(46916)
(45021)
农业(41924)
教育(35446)
(27925)
金融(27925)
技术(27712)
经济研究(26238)
财经(24755)
业经(24144)
(22610)
(22138)
问题(21388)
(21267)
国际(19518)
科技(18513)
(18328)
图书(17998)
业大(17801)
技术经济(16746)
世界(16718)
共检索到52141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李慧燕  魏秀芬  
2005年,中澳自由贸易区谈判正式启动,截止到2010年2月,双方已进行了十四轮双边谈判。自2002年以来,澳大利亚一直是中国乳品进口的第四大来源国,而中国则一直处于乳品净进口国的地位,建立中澳自由贸易区将会对中国乳品进口贸易产生巨大影响。本文通过引力模型分析了进口关税税率降低对中国乳品进口产生的影响及中澳自由贸易区建立的贸易转移效应,提出了中国各类乳品中的敏感品目,并在上述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相关建议。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王惠惠  刘芳  王琛  郭江鹏  
详细分析中国—新西兰自由贸易区(以下简称中新自贸区)关于乳制品的关税协定条款及2004年以来的乳制品进口数据发现,中新自贸区建立对中国乳制品进口的影响是显著的,但中新自贸区效应并未完全释放,特殊保障措施到期后将对中国乳制品进口产生二次冲击。类比中新自贸区,中国—澳大利亚自由贸易区(以下简称中澳自贸区)建立初期对中国乳制品进口冲击有限。中新、中澳自贸区给中国奶业带来冲击的同时,也倒逼国内奶业发生很大改变。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周向阳  肖海峰  
本文设计两种不同的政策方案,运用GTAP模型对中澳自由贸易区建立可能给中国羊毛及相关产业带来的影响进行了情境模拟。结果表明:中澳自由贸易区建立对中国经济发展具有促进作用。在羊毛产业开放的条件下,中国羊毛产业将受到不利影响,而纺织业和服装业却将获益,并且纺织业和服装业的获益大于羊毛产业的受损;在对羊毛产业采取特殊保护措施时,羊毛产业、纺织业和服装业都会获益。从国民经济整体发展、羊毛及相关产业的生产和贸易情况来看,在建立中澳自由贸易区时采取保护羊毛产业的政策略好于完全放开羊毛产业。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胥丽  
加入世贸组织后,中国逐渐重视双边自由贸易协定的积极作用,由于中国与澳大利亚产业及资源的互补性,中澳自由贸易协定便提上了决策议程,建立自由贸易区将使得中国与澳大利亚的农业和工业都从中受益,然而两国贸易及政治方面存在的一些问题阻碍了两国的经贸关系健康发展。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杨容  
随着"10+3"",10+1"模式的提出,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立步骤加快了,这个贸易区的建立给双方的经济发展带来了很大的机遇和挑战,尤其是给中国。文章主要是分析了在当前背景下,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后将对中国产生的一些机遇、前景和障碍。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叶云  李秉龙  
本文在了解中国羊肉及其制品进口产品及市场基础上,针对中国与澳大利亚以及新西兰羊肉及其制品的贸易发展趋势,分析了中国—澳大利亚自由贸易区(简称中澳自贸区)建立对中国羊肉及其制品进口及相关影响,分析显示中澳自贸区建立有利于降低中国羊肉及其制品进口成本,打压国内羊肉价格,同时有助于牧区生态环境恢复。但是同样存在不利影响,包括对牧区牧民造成冲击,降低其收入,还会进一步降低羊肉及其制品的国际竞争力,扩大贸易逆差。提出了应当坚持保护国内肉羊产业,逐步放开羊肉市场;进一步加大对国内肉羊产业政策扶持力度;继续推进肉羊产业规模化经营,标准化生产的政策建议。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李丽  邵兵家  陈迅  
本文运用GTAP模型和等递归动态法,针对中国与印度自由贸易区的构建,以及在此基础上可能形成的其他不同区域合作方案,对中国的贸易规模、贸易结构、GDP、福利水平和生产格局等将产生的经济影响进行了一般均衡模拟分析。研究表明:在不同区域合作方案下,中国福利损益有差异;中国的贸易规模及除服务业之外的各产业的进出口增长都比较显著;服务业是中国参与东亚区域经济合作的薄弱产业;"10+6"方案对中国最不利,而中国-印度自由贸易区和中国-印度-澳大利亚自由贸易区方案对中国较为有利。中国的优势方案是争取在印度、澳大利亚之间建立自由贸易区,而避免东盟、日本等的加入。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广西财政厅课题组  李杰云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陈林  邹经韬  
本文利用全国286个地级市2009—2015年间的数据,基于面板Logit模型,对自由贸易试验区区位选择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第一,经济发展水平和工业发展水平越高、市场规模和市场消费潜力越大、基础设施越完善的城市越有可能建立自由贸易试验区;市场开放度、外资参与率、政府规模对自由贸易试验区的建立没有明显作用。第二,"一带一路"沿线城市比非沿线城市更有可能获批建立自由贸易试验区;地方政府的推动作用对自由贸易试验区的建立没有显著影响。这一结论经过多重检验后依然稳健。最后,本文对下一阶段"自由贸易港"的选址提出了相应的思考和建议。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彭秀芬  
2008年4月7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和新西兰政府自由贸易协定》在北京正式签署。新西兰是世界乳品出口大国,也是我国乳品进口的主要供给者。本文运用GTAP模型,以2015年为基准方案,分析了中新自由贸易区建设对我国乳业发展的影响。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陈焰  蒋榕榕  
本文通过对两国贸易结构和贸易结合度的分析,认为两国的贸易具有较强的互补性,建立中智自由贸易区具有坚实的现实基础,文章同时分析了建立自由贸易区对中智双方的意义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一些建议。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李济潮  
广西是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前沿阵地。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立给广西的发展带来了巨大的机遇,使广西与东盟各国的贸易越来越健康地发展,使广西与东盟双向投资越来越频繁,但也带来了挑战。我们要以自由贸易区为平台,抓住合作环境改善、经贸投资地域和领域扩大等机遇,克服产品竞争力弱等不利因素,运用经贸对象和领域的合理选择、投资策略的调整等办法,推动双方经贸合作关系不断发展。
[期刊]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作者] 张祖国  
由中国总理朱基提出的建立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议已被东盟各国领导人所接受 ,建立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时机已经成熟 ,在 2 0 0 2年将要形成的东盟自由贸易区可以成为未来的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基础。建立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能够为中国和东盟带来双赢的效果 ,并对亚太地区的贸易自由化和地区经济合作起积极的推动作用。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杨国川  黄寿生  
拟于2010年建成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是中国第一次参加世界区域经济组织。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立,将有助于巩固和加强双方的友好合作,进一步扩大双方贸易额;有利于调整双方的商品贸易结构,扩大贸易规模;有利于双方相互投资;有利于推动东亚地区的合作,加快东亚地区经济一体化的进程。中国应籍此机遇加快经济发展的步伐,提高与扩大在国际上的影响力,尤其要发挥东南亚华人的特殊作用。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董瑾  江山  
东盟与中国建立自由贸易区对双方都带来了机遇和挑战。建立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是双方为了应对经济全球化而采取的必要的保护手段。尽管自由贸易区会对双方的经济带来冲击 ,但也将进一步促进中国和东盟各自的经济发展 ,扩大双方贸易和合作规模 ,提高整体竞争能力。随着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立 ,中国和东盟将更好地分享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带来的利益 ,共同迎接挑战 ,为亚洲和世界经济的稳定和发展做出积极贡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