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396)
2023(4928)
2022(4323)
2021(4095)
2020(3454)
2019(7486)
2018(7444)
2017(14007)
2016(7665)
2015(8664)
2014(8706)
2013(8619)
2012(8453)
2011(7565)
2010(7823)
2009(7187)
2008(7198)
2007(6810)
2006(5928)
2005(5385)
作者
(23089)
(19561)
(19397)
(18537)
(12247)
(9391)
(8912)
(7650)
(7304)
(7195)
(6606)
(6543)
(6295)
(6217)
(6035)
(5987)
(5969)
(5862)
(5598)
(5532)
(5025)
(4799)
(4739)
(4547)
(4388)
(4363)
(4359)
(4311)
(4071)
(4021)
学科
(35200)
经济(35171)
(19351)
管理(19003)
(15534)
企业(15534)
方法(10404)
(10349)
业经(9089)
地方(9087)
中国(8810)
产业(8761)
数学(8131)
数学方法(7943)
(6992)
(6968)
农业(6603)
技术(6376)
(6232)
(6161)
贸易(6156)
(5881)
理论(5591)
地方经济(5424)
结构(5394)
(5211)
(4853)
关系(4597)
(4508)
银行(4496)
机构
学院(112294)
大学(109536)
(44462)
经济(43367)
研究(41824)
管理(40148)
理学(33852)
理学院(33429)
管理学(32737)
管理学院(32535)
中国(30600)
科学(26119)
(24334)
(22168)
(21358)
研究所(20043)
中心(19188)
(18325)
(18235)
业大(17377)
农业(16668)
(16062)
师范(15889)
北京(15709)
(15144)
(14813)
财经(14268)
技术(14231)
(13256)
(12737)
基金
项目(71856)
科学(55611)
研究(54129)
基金(49030)
(43054)
国家(42647)
科学基金(35517)
社会(32522)
社会科(30744)
社会科学(30738)
(30062)
基金项目(25833)
(24743)
教育(24539)
编号(22904)
自然(22326)
自然科(21784)
自然科学(21779)
自然科学基金(21402)
资助(19910)
成果(18746)
(17810)
课题(16600)
重点(16538)
(15420)
(15112)
发展(14470)
创新(14351)
(14276)
(13747)
期刊
(57592)
经济(57592)
研究(32336)
中国(25415)
(21334)
学报(18331)
科学(16836)
管理(16483)
教育(15560)
农业(14870)
大学(13730)
(13256)
学学(12813)
技术(10940)
业经(10702)
(9493)
金融(9493)
经济研究(8199)
(7563)
问题(7344)
财经(6810)
国际(6373)
(6357)
(6191)
科技(6081)
(6010)
论坛(6010)
图书(5836)
技术经济(5815)
世界(5810)
共检索到17744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杨坤峰  
在中国由煤炭净出口国转化为煤炭净进口国的过程中,澳洲因其丰富的储备资源以及便利的交通条件,成为中国最重要的煤炭进口来源地以及煤炭企业"走出去"目的地。未来中澳两国煤炭产业合作,既存在两国产业互补性强、双方自贸区协议签订等有利因素;也存在国际煤炭市场低迷、各国坚定不移推进节能减排战略等不利因素;有利因素和不利因素交织,双边煤炭产业合作程度难以明显提升。
[期刊] 对外经贸实务  [作者] 陈秀芳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推进,中国煤炭进口依赖性逐渐增大。澳大利亚作为中国煤炭主要的进口国,具有丰富的煤炭资源以及先进的煤炭开采技术,两国之间的煤炭产业合作具有较强的互补性。本文在综合分析中澳煤炭产业合作现状的基础上,进一步剖析了双方合作面临的障碍,由此提出了优化双方合作的推进策略,以期促进中澳煤炭产业健康良好的发展。
[期刊] 对外经贸实务  [作者] 陈秀芳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推进,中国煤炭进口依赖性逐渐增大。澳大利亚作为中国煤炭主要的进口国,具有丰富的煤炭资源以及先进的煤炭开采技术,两国之间的煤炭产业合作具有较强的互补性。本文在综合分析中澳煤炭产业合作现状的基础上,进一步剖析了双方合作面临的障碍,由此提出了优化双方合作的推进策略,以期促进中澳煤炭产业健康良好的发展。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卢圣亮  
深港产业合作现状及前景展望卢圣亮(中国社科院财贸经济研究所)现状及特点随着香港经济的发展,香港日益受到劳动力短缺、工资及土地成本上涨的影响,产品成本日渐攀升,而深圳毗邻香港,地理位置得天独厚,并且还得到了中央所赋予的吸引外资的优惠政策,所以深圳就成为...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郭慧静   金新文   沈从举   刘战霞   李斌斌   杨慧   贾文婷  
我国红枣的种植面积和年产量在全世界位居第一,新疆是我国最大的红枣生产区。红枣产业作为新疆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产业,具有较好的产业基础和发展前景。但新疆红枣加工产品仍以初加工产品为主,精深加工比例较低,制约了新疆红枣加工产业的高质量发展。本文回顾了近年来全国特别是新疆的红枣种植生产、市场流通情况,总结了红枣加工制品、加工技术方面的进展;分析了现阶段新疆红枣产业存在的问题,包括机械化程度低、产业链短、产品同质化严重等,并从种植模式、产品开发、品牌建设等方面提出了对策和建议,旨在为推动新疆红枣加工产业的高质量可持续发展提供有益参考。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卢圣亮  
深港产业合作的现状及前景·卢圣亮·一、深港产业合作的现状及特点中国的对外开放是从建立深圳经济特区和珠海经济特区开始的。深圳因为毗邻香港,地理位置得天独厚,并且在中央和广东省的支持下,对外资制定了一些优惠政策,而香港受到劳动力短缺、工资及土地成本上涨的...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姚淑梅  庄成红  
非洲资源矿产丰富,已探明石油储量占全球10%左右,黄金、钻石、铜、铀等重要矿产资源储量均居世界首位。近年来,非洲大陆战略中心已转为发展经济、应对全球化和探索新的发展道路。为此,在联合自强、积极推进一体化的框架下,非洲各国加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杨丹晖  
一、山东与韩国经贸合作的现状 山东与韩国的经贸关系于80年代初开始恢复发展,当时是以民间的间接贸易为主,规模较小。80年代末,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以及韩国对外贸易政策的调整,两地的经贸合作才进入了实质性阶段。山东省先后开通了青岛—釜山的集装箱航线和威海——仁川的客运航线,为两地的直接贸易创造了条件。1988年,山东对韩国直接出口额为0.5亿美元,1991年上升3.13亿美元。中韩建交后,两地的经贸合作又掀起了新高潮。韩国厂商纷纷到山东考察,洽谈经贸合作项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梁吴俊明  范凯旋  张方东  赵树梅  
近年来,中国和越南药品零售市场发展迅猛,双方药品市场合作范围不断扩大且流通渠道不断完善。2022年1月1日,由15个亚太国家共同签署的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正式生效,这将很好促进RCEP协议内国家的友好经贸往来。借助这一重大利好协议的签署,中越药品市场的双边合作将迎来新的契机,这将促进中国和越南两国药品市场的持续健康发展。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包满珠  陈俊愉  
梅是花果兼用的优良园艺树种.本文回顾了梅的研究历史,从梅的植物学分类、花梅研究、果梅研究、梅的起源及进化以及其它方面的研究都作了较为详实的述评,提出了梅研究的一些薄弱环节和今后研究需要加强之处.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王宜胜  
中韩建交15年来,在传统安全和非传统安全领域均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为两国关系的全面发展发挥了积极作用。但是,由于复杂的历史和现实原因,两国安全关系的发展还相当缓慢,远远落后于两国政治、经济关系的发展。展望未来,由于中韩已经建立了"全面合作伙伴关系",两国安全关系的发展潜力巨大,可望从建立军方高层会谈机制、军事教育交流机制、互相观察演习及进一步加强非传统安全领域的合作等多个层面,全面推进两国安全关系的深化发展。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尚艳丽  张运东  朱艳芳  
自2008年恢复中国石油在萨达姆时期签订的艾哈代布油田项目合同后,2009年6月以来,伊拉克举行了战后四轮招标活动,各类型石油公司纷纷投资该国的油气项目,伊拉克的石油行业跨入大发展的历史机遇期,中国公司也积极参与该国的油气田项目招标活动。未来,伊拉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王妍  李京文  
在分析1991年以来我国煤炭资源消费量变化以及煤炭消费占能源消费总量比重变化的基础上。指出电力、钢铁、建材和化工是煤炭资源的主要消耗行业,2005年它们消耗的煤炭占我国煤炭消费总量的85%。考虑这四大行业能源消费构成的特点、煤炭需求的主要决定因素、未来能源效率提高潜力及产业结构调整等因素,采用主要耗煤部门法预测2010、2020年我国国内煤炭需求量。考虑未来我国经济增长速度及我国节能目标等相关因素,采用单位产值能耗法、能源弹性系数法预测未来我国能源需求,然后采用相关部门对除煤炭以外的其他一次能源需求的预测,间接求得我国20102、020年煤炭需求量。比较两种预测方法的结果,最终得出我国煤炭需求...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沈梦溪  
中国和印度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两个发展中国家和新兴经济体,有着紧密的经贸合作关系。据中国海关统计,2013年中印双边贸易额达到654.7亿美元,印度在中国贸易伙伴中排名第18位,是中国的第八大出口市场。据印度统计,中国是印度第一大贸易伙伴、最大进口来源地和第三大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