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384)
- 2023(6444)
- 2022(5544)
- 2021(5252)
- 2020(4341)
- 2019(9909)
- 2018(9525)
- 2017(18656)
- 2016(9975)
- 2015(11008)
- 2014(11129)
- 2013(10929)
- 2012(10495)
- 2011(9466)
- 2010(9637)
- 2009(8890)
- 2008(9290)
- 2007(8292)
- 2006(7360)
- 2005(6705)
- 学科
- 济(42142)
- 经济(42096)
- 管理(26079)
- 业(25455)
- 企(20875)
- 企业(20875)
- 方法(19676)
- 贸(18408)
- 贸易(18398)
- 易(17802)
- 数学(16665)
- 数学方法(16373)
- 中国(10591)
- 财(10571)
- 学(9956)
- 农(9683)
- 地方(9168)
- 制(8648)
- 业经(7633)
- 关系(7142)
- 出(7124)
- 理论(7031)
- 融(6957)
- 金融(6956)
- 银(6949)
- 银行(6934)
- 行(6636)
- 务(6597)
- 财务(6583)
- 财务管理(6567)
- 机构
- 大学(150332)
- 学院(147974)
- 济(62771)
- 经济(61442)
- 研究(53862)
- 管理(50977)
- 理学(44099)
- 理学院(43463)
- 管理学(42426)
- 管理学院(42147)
- 中国(38965)
- 科学(33480)
- 京(31633)
- 财(29018)
- 所(27904)
- 农(25942)
- 研究所(25325)
- 中心(23910)
- 财经(23422)
- 江(22231)
- 业大(21926)
- 经(21311)
- 农业(20684)
- 范(20463)
- 师范(20233)
- 经济学(20098)
- 院(19734)
- 北京(19561)
- 经济学院(18250)
- 州(17947)
- 基金
- 项目(97910)
- 科学(76904)
- 基金(72884)
- 研究(67621)
- 家(65116)
- 国家(64657)
- 科学基金(54373)
- 社会(43984)
- 社会科(41889)
- 社会科学(41877)
- 基金项目(38056)
- 省(36606)
- 自然(36240)
- 自然科(35510)
- 自然科学(35501)
- 自然科学基金(34851)
- 划(31582)
- 教育(31471)
- 资助(30932)
- 编号(25331)
- 重点(22518)
- 部(22329)
- 成果(21284)
- 发(20455)
- 创(19564)
- 教育部(19091)
- 科研(19070)
- 性(18950)
- 国家社会(18833)
- 创新(18441)
共检索到22415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于友伟 李玉举 陈晓文
中国—澳大利亚双边自由贸易协定的进展,备受各方关注。通过分析中澳双边贸易、投资的互补性和非均衡性的特征,结合两国共同面临的良好的发展条件,提出了进一步拓展贸易空间的具体措施。
关键词:
中国 澳大利亚 互补 非均衡 贸易空间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强文丽 田楠 刘爱民 成升魁
降低食物供给的非均衡性是实现“零饥饿”的重要途径。论文在分析1986—2018年全球食物生产时空演变特征的基础上,基于洛伦兹曲线和锡尔系数,对全球与区域食物生产非均衡性及贸易影响进行了测度。结果表明:(1) 1986—2018年,全球各类食物产量均呈增加趋势,产出结构发生了显著变化,谷物在植物性食物中的比重减小,油料、蔬菜和水果所占比重增加。不同区域和国家食物营养来源具有显著差异,且尺度越小,差异越大。(2)谷物、糖料和水果生产的集中程度相对较低,蔬菜、油料、薯类、水产品生产集中程度较高。豆类、蔬菜、油料、糖料和嗜好类人均产量非均衡性呈增加趋势,薯类、水果、畜禽类和水产品的人均产量非均衡性呈降低趋势。人均热量产出非均衡较低,脂肪和蛋白质产出的非均衡性较高。(3)贸易对全球人均食物及营养供给的非均衡性具有显著的降低作用,且其影响程度逐年增加。贸易对糖类、油料和嗜好类非均衡性降低作用最显著,对脂肪供给非均衡性的降低作用较大。制定以营养为导向的食物生产和贸易政策,对提升食物供给均衡性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食物供给 非均衡性 锡尔系数 贸易 全球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刘桂荣
本文利用1996—2013年UN Comtrade数据库中农产品贸易数据,采用产业内贸易指数、出口相似性指数、贸易特化指数、贸易强度指数,从贸易关系、非均衡性和增长潜力三方面分析中国与澳大利亚的农产品贸易发展情况。结果显示:中澳农产品贸易出口结构差异大、互补性强;中澳农产品在双边贸易和世界市场上不存在激烈的相互竞争;中澳都在各具优势的产品出口方面给对方造成逆差压力,农产品贸易具有很强的不均衡性;中澳两国农产品贸易关系紧密,具有良好的增长潜力。
关键词:
农产品贸易 贸易关系 非均衡性 增长潜力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李翠妮 董超
为了明确中国数字贸易发展现状、特征及其地区差异,为数字贸易发展政策制定、数字贸易区域协同发展提供参考,文章基于国内外对数字贸易的定义并结合中国国情,界定数字贸易的概念和范围,构建数字贸易“两元三环三相”架构和产业体系,通过引入“数字贸易调整系数”对2007—2019年中国数字贸易发展水平进行测度。采用核密度估计与Dagum基尼系数对全国及四大地区数字贸易发展的非均衡性、地区差异进行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中国数字贸易增加值及其数字产品、数字服务和数字平台三个组成部分整体呈快速上升趋势;广东、北京、浙江、江苏的数字贸易发展水平保持领先地位;全国数字贸易发展存在分化与不平衡现象,东部地区更为突出;地区间差异是中国数字贸易地区差异的主要来源。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陈芳
农产品价格的稳定性是影响农产品贸易的重要因素,对人们的生活水平有重要影响。研究发现,我国农产品贸易价格存在多种不均衡状态,如整体非均衡性、同类商品时间上价格涨幅不均衡、不同类商品价格涨幅不均衡等问题。导致农产品贸易价格非均衡性的原因很多,包括国内与国际因素,在分析其原因的基础上提出了相关策略。
关键词:
农产品贸易 价格 非均衡性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郑宝银 林发勤
韩国已经连续多年成为我国主要的贸易顺差国家,而且贸易顺差额有逐年加大之势。本文在分析两国国内市场制度、经济发展水平、主要贸易商品和国际竞争力的基础上,通过建立贸易均衡模型发现:收入水平、价格水平和汇率水平是导致中韩贸易不平衡的重要因素。本文认为,应该从这些因素出发,寻求有效可行的措施,来缓解两国贸易不平衡的趋势。
关键词:
中韩 贸易 均衡分析
[期刊] 对外经贸实务
[作者]
焦知岳 赵凌云
中澳自贸区(Free Trade area,简称FTa)谈判于2005年4月启动,2014年11月结束实质内容谈判,是中国和发达农业国达成的第一个高标准自由贸易协定,基本实现了"全面、高质量和利益平衡"的目标。2015年6月17日,中澳双方代表完成中澳自由贸易协定的签署工作,至此,中澳结束了自贸谈判10年长谈。在谈判进程中,农业一直都是其中的关键敏感
[期刊] 经济学(季刊)
[作者]
王耀中 洪联英 刘建江
本文通过融合Grossman-Hart-Moore(1986,1990)产权理论方法和Helpman-Krugman(1985)一体化均衡方法,力图从微观企业层次解释中美贸易顺差问题。研究发现:最终产品商对加工企业所有权安排与贸易组织结构的选择,是导致中美贸易失衡的国际生产组织根源;中美贸易顺差的实证分析支持这一结论。结果表明:中国外贸失衡是国际生产与贸易活动的一种外化形式,只要全球生产贸易格局不变,中美贸易失衡本身就是一种常态;在国内外经济形势不确定条件下,解决中国外贸失衡困境问题需要战略转向,重点应该寻求微观解决方案。
关键词:
企业所有权 贸易组织结构 贸易失衡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徐梅
非市场化商品和劳务、技术进步与人口增长速度差异等因素的存在,使得准确计算人民币均衡汇率面临诸多困难;只有当两国的技术进步增长率与人口增长率之和相等且两国的贸易量为零增长速度时,才会出现零波动幅度的贸易均衡汇率;在两国或者多国构成的国际经济体系中,在一定条件下可能存在贸易汇率波动均衡,但会表现出不同的特征;应根据我国贸易汇率波动均衡特征制订和实施更具灵活性和弹性的贸易政策和汇率政策。
关键词:
国际贸易 人民币汇率 波动均衡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严美姬 张烨
通过分析中泰两国经贸往来特点与双方经贸关系中存在的问题,探讨了在新形势下中泰两国经贸关系发展的空间,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促进中泰两国经贸关系持续稳定发展的路径。
关键词:
中国 泰国 经贸关系 发展空间 拓展路径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富君 万相昱
本文基于2003-2022年省级平衡面板数据,分别使用σ和β收敛模型测算出区域商贸流通业发展的收敛系数、稳态值与收敛速度,并分析其非均衡性特征。得到以下结论:第一,我国区域间商贸流通业发展差距在不断缩小、非均衡性特征逐渐减弱。第二,我国商贸流通业发展存在显著的β收敛性,发展水平较低地区的增长速度相对更快,随着时间的推移,区域非均衡性特征会不断减弱。第三,不同地区商贸流通业的收敛速度存在异质性。最后,提出推动落后地区更快发展,缩小区域发展差距,促进区域商贸流通业相对均衡发展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商贸流通业 非均衡性 特征分析 收敛模型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盛文军 孙力军
本文基于相关文献,从贸易发展均衡与非均衡的视角对贸易开放度与通货膨胀两者之间的关联机制进行文献梳理和理论分析,旨在深化对贸易开放度和通货膨胀两者关系的认识;同时利用中国省级面板数据对贸易开放度和通货膨胀关系的理论假说进行检验。研究发现:均衡的贸易发展使得一国货币政策和对外债务更加谨慎,从而具有平稳通货膨胀的作用;而贸易非均衡发展导致的外汇持续累积效应和国际价格传递效应,有可能会加剧通货膨胀压力。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陈敏
本文立足于商品流通效率视角展开分析,发掘影响我国区域商品流通效率的内在原因,从理论层面来看,居民消费差距、市场基础设施和信息不对称是引发商品流通效率异质化的重要原因,2009年是我国商品流通效率的关键波动节点。进一步通过Durbin空间模型分析发现:东部地区的商品流通效率影响因素排序依次是市场、消费和信息,而中西部地区的商品流通效率影响因素排序依次是消费、市场和信息。解决我国商品流通效率的非均衡问题,需要针对不同地区的流通市场特征进行对应的政策激励和战略引导。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张忠杰
文章基于Dagum基尼系数和马尔科夫链方法,研究了中国30个省份(不含西藏及港、澳、台地区,下同)2005—2015年碳生产率的空间非均衡性和动态演进过程。结果发现:(1)中国碳生产率的Dagum基尼系数有增加的趋势。(2)三大区域碳生产率基尼系数均小于中国整体的碳生产率基尼系数,但是东部和中部之间、东部和西部之间的碳生产率基尼系数大于中国整体的碳生产率基尼系数。(3)各省碳生产率存在较大的惯性。(4)初始状态碳生产率较低的省份邻近省份的碳生产率也较低,而初始状态碳生产率较高的省份邻近省份的碳生产率也较高。
关键词:
碳生产率 Dagum基尼系数 马尔科夫链
[期刊] 审计与经济研究
[作者]
陈怡
首先利用TC和RCA指数对中印两国的服务贸易进行定量分析,结果显示中国虽然在服务贸易总量上超过印度,但其整体竞争力相对于印度有显著劣势,并且这种劣势有扩大趋势;同时通过比较发现,相对于印度,中国仅在劳动密集型的项目上有稳定和明显的优势。然后,据此提出提升我国服务贸易竞争力的几点建议。
关键词:
中国 印度 服务贸易 比较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