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106)
2023(4454)
2022(3802)
2021(3541)
2020(3023)
2019(6594)
2018(6812)
2017(11257)
2016(7114)
2015(8332)
2014(8663)
2013(7852)
2012(7447)
2011(6793)
2010(7195)
2009(6541)
2008(6364)
2007(6043)
2006(5545)
2005(5124)
作者
(21152)
(17733)
(17486)
(16890)
(11251)
(8460)
(8036)
(6876)
(6776)
(6597)
(6105)
(6045)
(6038)
(5862)
(5801)
(5394)
(5327)
(5315)
(5162)
(5109)
(4838)
(4522)
(4406)
(4280)
(4210)
(4125)
(3970)
(3858)
(3851)
(3742)
学科
(19129)
经济(19086)
管理(17564)
(13493)
(10631)
企业(10631)
中国(8990)
理论(7972)
教育(7947)
(7838)
(7515)
教学(6948)
(6802)
地方(6318)
(6265)
(5719)
(5413)
银行(5388)
(5224)
(4764)
金融(4757)
学法(4704)
教学法(4704)
业经(4625)
方法(4604)
农业(4486)
学理(4106)
学理论(4106)
(4006)
制度(4004)
机构
学院(92806)
大学(91752)
研究(35988)
(28713)
管理(28646)
经济(27616)
中国(26709)
科学(22783)
理学(22692)
理学院(22348)
管理学(21732)
管理学院(21537)
(21213)
(19962)
(19280)
(18615)
研究所(17282)
中心(16933)
(16401)
农业(15585)
技术(15547)
(15319)
师范(15094)
业大(14916)
(14692)
(14522)
北京(13717)
(13512)
教育(12522)
职业(12468)
基金
项目(57044)
研究(44600)
科学(42249)
基金(35627)
(31832)
国家(31467)
(25373)
科学基金(25079)
社会(23709)
教育(23481)
社会科(22087)
社会科学(22082)
(21225)
编号(20393)
成果(18761)
基金项目(17881)
课题(16754)
自然(15657)
资助(15308)
自然科(15290)
自然科学(15279)
自然科学基金(14966)
(14151)
重点(13666)
(12428)
项目编号(11943)
(11893)
(11838)
(11673)
(11653)
期刊
(39855)
经济(39855)
研究(31568)
中国(30821)
教育(26198)
(19091)
学报(18853)
科学(14360)
大学(13854)
(13736)
学学(12464)
农业(12297)
管理(12263)
技术(11030)
(10718)
金融(10718)
职业(8873)
图书(7624)
业经(6781)
(6433)
(6122)
论坛(6122)
书馆(5903)
图书馆(5903)
财经(5893)
(5761)
技术教育(5648)
职业技术(5648)
职业技术教育(5648)
经济研究(5430)
共检索到16487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徐琼  
中港疏浚有限公司(简称中港疏浚)系中交上海航道局有限公司下属全资子公司。针对疏浚行业的特点及人才培养、考核体系存在的不足,中港疏浚以人才培养晋升及考核体系为导向,结合疏浚企业的实际管理模式,构建人才培养体系和考核体系。根据公司"十三五"人才发展规划,探索并建立一支"总量适度、结构优化、素质优良、高端引领"的疏浚人才队伍,从而实现人才强企和建设高素质人才队伍的目标,促进疏浚企业整体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唐凌  
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具备战略性特点,企业人才的培养理所当然要符合战略性需求。本文从企业的晋升机制来探视企业的人才培养战略,指出员工在组织中的晋升分为三步走,即跨入“优秀行列”、“横向交流”的实习和“代理人”的考察。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杨序国  
有了培养地图,就等于有了一个人才培养指南。什么时间上什么课程?进行什么训练?进行多长时间的训练?都做了明确的规定。一切都结构化、标准化、体系化了。人才培养包括多种方式。并且一项能力的培养与提升需要多种培养方式的给合。这些培养活动,既包括传统的自我提升(自学)、课堂学习(课上学),又包括其他诸多的培养方式,如长期任务与短期体验(干中学),接受辅导(跟人学),担任讲师与教练培养他人(分享与总结)等等。也就是说,针对一项具体的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程功  
随着人才竞争的日益加剧,企业越来越重视职业晋升对人才的激励与保留作用。有调查显示,仅有21%的人员离职是因为薪酬,而50%以上的人员则是对职业发展前途不满意。具体表现为企业没有进行有效的职业生涯发展规划,员工看不到职业发展方向,没有清晰的晋升目标。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郁阳刚  田红敏  
高校人才培养评价指标体系是鉴定与保证在校大学生培养成效的核心环节,是大学生学习与成长、就业与发展价值观的重要取向。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及素质教育的不断推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陆国栋  
理念是行动的先导,先进并切合实际的教学理念能有效地指导我们的工作。国外高等教育界有很多先进的教学理念,但中国的大学与国外有很大不同,不能完全照抄照搬国外的理念与做法,否则培养的学生不适应、老师不习惯、教学资源也不够,因此必须不断探索中国特色高等教育改革发展路径,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有必要构建"六个协同"的人才培养体系,即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潘海生  张蒙  
科学技术的快速更新、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对人才培养提出了越来越多的要求,职业岗位的变化要求关注人的综合素质的提升以及可持续发展能力和终身发展能力的培养,推动着我国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理念逐步由单一强调以就业为导向、以服务为宗旨向以学生的学习为中心、以学生的发展为中心和以学生的学习效果为中心的人才培养理念转变。高职教育以学生为中心的人才培养体系是高职教育的整体性的变革,涉及到人才培养理念、课程体系、培养模式、评价标准、信息化校园、校园文化等各个方面,这对高职教育人才培养路径选择指明了方向。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何琳玲  
促进科技创新的新型金融服务体系已经成为加快转型发展、占领创新型经济高地的支撑和保障。本文以此为背景,在前人已有的研究成果上,对我国现有人才的状况进行描述后,构建科技金融服务体系的人才培养模型,考虑知识与人员之间的映射关系,用网络模型对这两种要素构成的网络进行集成,用一个层次网络模型来表示面向科技金融服务体系的人才培养结构,并提出了应该如何培养科技人才的政策及建议,旨在强调要建立健全科技金融服务体系,就必须注重人才的开发,大力发展人才资源。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吴中江  黄成亮  
今天的中国正处在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和变革经济增长方式的关键时期:从注重增长速度向关注增长效益转变;从外需拉动型经济向内需驱动型经济转变;从重视技术引进向依靠自主创新转变;从资源消耗型向资源节约型转变;从注重产量提升向注重产业结构提升转变。"五个转变"对高等教育质量和人才培养体系提出的新要求。在全社会人才需求多元化的背景下,在继续加强学术性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陈希  
教育思想观念的转变是教育改革的先导。清华大学通过全校教育思想的大讨论,在一系列教育思想观念上取得了共识。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清华大学把教育教学改革的总体目标定位为:加速建立研究型大学的人才培养体系,培养“高素质、高层次、多样化、创造性”的骨干人才。为达此目标,清华大学进行了一系列教育教学改革实践。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凌云志  
社会适应过程实质上是一个不断学习、不断调整的过程。市场竞争和社会经济对现代大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高校要把社会适应性能力培养作为必修课纳入各专业教学计划。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孔庆新  
晋商和徽商在经营实践中都非常重视对员工的培养工作,建立相对有效的学徒制是两大商帮人才培养的主要途径。晋商和徽商在管理中蕴含了许多现代管理理论的思想,其对于人才培养的目的、成本、方式、内容和评价均有成功的实践。员工培训是企业获得持续稳定的发展、保持较高的整体素质中不可缺少的一环。晋商和徽商在经营实践中都非常重视对员工的培养工作,建立相对有效的学徒制是两大商帮人才培养的主要途径。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柏伟  徐茂  
本文从师资队伍建设、精品课程建设、实践教学环节和质量监控与评价等方面探讨了高职院校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保障体系的构建。
[期刊] 教育科学  [作者] 刘伟  
创新创业教育是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和高等教育自身发展需要而形成的教育理念。对创新创业教育内涵进行科学界定,分析制约其发展的瓶颈问题,提出创新创业教育学科的定位,制定多样化的教育模式有助于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过程的实施,促进学生创新精神和创业意识的培养。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马继刚  李小北  
如何将科研强势转化为人才培养优势,以加强大学生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为核心目标,积极推进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创新,是我国研究型大学面临的严峻挑战。四川大学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专家组离校后,重新审视和研究学校的本科教育教学工作,力图把好的经验和做法固化下来,建立和完善保障本科教学质量的长效机制,着力构建研究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