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369)
- 2023(13136)
- 2022(11435)
- 2021(10641)
- 2020(8981)
- 2019(20636)
- 2018(20538)
- 2017(40966)
- 2016(21672)
- 2015(24543)
- 2014(24513)
- 2013(24660)
- 2012(22537)
- 2011(20456)
- 2010(20433)
- 2009(18725)
- 2008(18286)
- 2007(16126)
- 2006(14226)
- 2005(12182)
- 学科
- 济(97736)
- 经济(97638)
- 业(68723)
- 管理(59192)
- 农(48039)
- 企(46839)
- 企业(46839)
- 方法(44952)
- 数学(39244)
- 数学方法(38935)
- 农业(31881)
- 贸(25446)
- 贸易(25434)
- 业经(24967)
- 易(24679)
- 中国(22236)
- 地方(21079)
- 财(20874)
- 学(17232)
- 制(16246)
- 技术(15589)
- 环境(13703)
- 产业(13616)
- 理论(13609)
- 发(12994)
- 务(12955)
- 财务(12898)
- 财务管理(12870)
- 和(12693)
- 策(12549)
- 机构
- 学院(316147)
- 大学(313154)
- 济(136057)
- 经济(133546)
- 管理(130308)
- 理学(114451)
- 理学院(113375)
- 管理学(111748)
- 管理学院(111211)
- 研究(101778)
- 中国(75456)
- 农(64795)
- 京(64715)
- 科学(60972)
- 财(56403)
- 业大(51861)
- 农业(49722)
- 所(49697)
- 中心(46929)
- 财经(46471)
- 研究所(45223)
- 江(44801)
- 经(42463)
- 经济学(40139)
- 北京(40015)
- 范(39208)
- 师范(38914)
- 经济管理(37053)
- 经济学院(36666)
- 院(36303)
- 基金
- 项目(219322)
- 科学(173192)
- 研究(163812)
- 基金(160179)
- 家(137727)
- 国家(136568)
- 科学基金(118307)
- 社会(104840)
- 社会科(99300)
- 社会科学(99277)
- 省(85971)
- 基金项目(85827)
- 自然(75354)
- 自然科(73552)
- 自然科学(73540)
- 教育(72687)
- 自然科学基金(72247)
- 划(70314)
- 编号(67800)
- 资助(65614)
- 成果(53367)
- 部(49240)
- 发(47997)
- 重点(47938)
- 创(45842)
- 课题(44649)
- 国家社会(43036)
- 创新(42648)
- 人文(42447)
- 教育部(42271)
- 期刊
- 济(147245)
- 经济(147245)
- 研究(89832)
- 农(66052)
- 中国(53825)
- 学报(47165)
- 农业(45257)
- 科学(44158)
- 管理(42862)
- 财(38911)
- 大学(37001)
- 学学(35308)
- 业经(30326)
- 教育(28030)
- 融(27717)
- 金融(27717)
- 技术(25849)
- 经济研究(22261)
- 问题(21937)
- 财经(21696)
- 业(21161)
- 经(18447)
- 贸(17903)
- 技术经济(16053)
- 世界(15699)
- 理论(15430)
- 科技(15237)
- 版(15227)
- 商业(15205)
- 经济问题(14619)
共检索到45016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朱允卫
内容提要对中泰两国1996—2003年农产品产业内贸易的实证分析表明,中泰两国农产品贸易主要以产业间贸易为主,贸易结构呈现出很强的互补性。但是,2002—2003年中泰两国农产品贸易变动主要是由产业内贸易引起的,且以垂直型产业内贸易为主,这一变化是否会成为今后的主导贸易形式尚有待进一步的观察。
[期刊] 国际商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周丽 展之爱
结合中泰两国农产品贸易的发展现状,运用Grubel-Lloyd指数、Bruelhart边际产业内贸易指数、Thom & McDowell水平和垂直型产业内贸易指数对中泰两国农产品产业内贸易进行了分析,发现在1996-2006年间,中泰两国农产品贸易是以垂直型产业内贸易为主,并从发挥区位优势、实现规模经济和实施产品差异化三方面提出了发展我国与泰国农产品产业内贸易的对策建议。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米利群
本文结合中韩两国农产品贸易的发展现状,基于2000-2007年中韩农产品进出口数据,运用产业内贸易指数、边际产业内贸易指数、水平和垂直型产业内贸易指数对中韩农产品产业内贸易状况进行了分析,发现中韩两国农产品产业内贸易以垂直型产业内贸易为主,并从加大技术投入、形成规模经济等角度提出了发展我国与韩国农产品产业内贸易的对策建议。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范巧娟 李淑贞
中国与东盟农产品贸易额在2001—2010年大体上得到了稳步的增长,且其在中国农产品对外贸易总额中的比重逐年增加,由2001年的11%增长到2010的16%,东盟逐渐成为中国重要的农产品贸易伙伴。随着中国与东盟农产品贸易的不断发展,同类产品的产业内贸易的发展也十分迅速。本文运用格鲁贝尔-洛伊德(G-L)指数和布吕哈特边际产业内贸易指数,分别对2001—2010年中国和东盟农产品产业内贸易情况进行实证研究。结果显示,中国与东盟农产品产业内贸易水平不高,而且贸易增量主要由产业间贸易引起,但产业内贸易水平在保持平稳中有所上升。最后,通过对中国—东盟农产品产业内贸易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中国农产品产业内贸...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李良波
在全球农业贸易自由化和我国加入WTO的背景下,本文运用产业内贸易指数结合浙江农产品贸易现状对浙江出口农产品做了实证研究,通过分析揭示出浙江省农产品出口中劳动密集型产品占有明显优势,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提出扩大浙江农产品出口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浙江农产品 产业内贸易 实证研究
[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作者]
张宁宁 吕新业 白描
文章以农产品产业内贸易为研究对象,利用G-L指数,从分类和行业两个角度,对中国农产品产业内贸易的发展程度进行了评估。研究发现:虽然现阶段,中国农产品贸易仍然以由资源禀赋所主导的产业间贸易方式为主,但在某些农产品的贸易中,产业内贸易方式已经上升到了主要地位,并且未来有继续增长的趋势。进一步地,考虑产业内贸易的特殊性,建立中国农产品进、出口联立方程组模型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农产品产业内贸易客观存在,并且其有助于促进中国农产品贸易的增长。因此,发展纵向一体化合作,力求在产品差异化竞争中取胜,是刺激产业内贸易增长,进而扩大农产品贸易规模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
产业内贸易 农产品 联立方程组模型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吴雪
以产业内贸易理论为基础,利用统计分析工具对中国和印度农产品产业内贸易水平、比较优势和互补性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对中印农产品开展产业内贸易的必要性进行了论证。结果表明,印度农产品较中国农产品具有明显的比较优势,但在某些类别的产品上,中印两国都具有比较优势,例如新鲜或冷冻鱼,具有相似比较优势的产品竞争较为激烈;中印两国农产品贸易互补性强,但是现实贸易中印两国的农产品贸易互补性并没有得到充分利用。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吴学君 易法海
采用格鲁贝尔-洛伊德指数评估了1997~2008年中国与日本农产品产业内贸易水平,发现中日间总体农产品、各大类农产品产业内贸易水平很低。就中日农产品产业内贸易的国家层面的影响因素来说,中日市场规模和中日人均收入差距对中日农产品产业内贸易水平影响不显著,中日农产品产业内贸易水平主要受日本对华直接投资的影响。由于日本对华直接投资的动机是市场导向型投资,所以阻碍了中日农产品产业内贸易水平的提高。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吴学君 龚梦
本文首先运用Grubel-Lloyd计量法和GHM分解法对1997—2008年中国农产品产业内贸易以及垂直型和水平型农产品产业内贸易水平分别加以测度,然后运用面板数据从国家层面对中国农产品产业内贸易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人均收入差距、外商直接投资、农产品贸易不平衡、贸易伙伴的贸易开放度是影响中国农产品产业内贸易的主要国家层面因素;区域优惠贸易安排、地理距离、市场规模因素对中国农产品产业内贸易发展也有不容忽视的影响。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耿晔强 石涛
本文探讨中美农产品加工业各部门产业内贸易的发展状况及原因。得出中美农产品加工业贸易以产业间贸易为主的结论,农副食品加工业、饮料制造业和造纸及制品业呈现出显著的产业内贸易特征。文章最后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吴学君 易法海
文章利用SITCRev.3将农产品分为22章、66组,首先计算了我国1997~2008年各年的农产品产业内贸易总额,发现12年来我国,农产品产业内贸易额不断增长;其次,在SITCRev.3三位数基础上采用GL指数计算了各章农产品的产业内贸易指数及农产品总体产业内贸易指数,发现大多数章的农产品以产业间贸易方式为主,我国农产品产业内贸易的总体水平较低;最后,采用GHM法将我国农产品产业内贸易细分为高水平垂直型产业内贸易指数、低水平产业内贸易指数、高水平水平型产业内贸易指数、低水平水平型产业内贸易指数,发现我国农产品产业内贸易以高水平垂直型产业内贸易为主,水平型产业内贸易不足。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陆文聪 梅燕
基于产业内贸易理论,采用格鲁贝尔—洛伊德指数、布吕哈特边际产业内贸易指数、汤姆&麦克杜威尔水平和垂直产业内贸易指数,本文综合评估了1996年以来中国与欧盟15国农产品产业内贸易水平及结构特征。实证分析结果显示:中国与欧盟整体农产品产业内贸易水平较高,且以技术差异为特征的垂直型产业内贸易为主;双方四大类农产品产业内贸易水平呈上升趋势。
关键词:
中国 欧盟 农产品 产业内贸易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李非 吴凤娇
文章运用Grubel-Lloyd产业内贸易指数、Brülhart边际产业内贸易指数和GHM方法,分别从静态和动态视角剖析了海峡两岸农产品产业内贸易水平和结构,并对两岸农产品产业内贸易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发现:两岸农产品贸易和贸易变动主要是建立在资源禀赋差异基础上的产业间贸易,但产业内贸易呈现出日益增强趋势。两岸的人均收入差距和市场规模因素显著地促进了两岸农产品产业内贸易的发展,而台商在大陆农业投资则对两岸农产品产业内贸易有较强的抑制作用。未来,两岸应侧重提升农产品产业内贸易水平,实施产业间贸易和产业内贸易双轮驱动战略。
关键词:
海峡两岸 农产品 产业内贸易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梁雪 崔振东
农产品贸易状况对于建立中日韩自由贸易区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发展农产品产业内贸易有利于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减少一体化过程中的阻力。本文从整体和分类两个层面和以静态、动态以及结构三个角度分析中日韩三国间的农产品产业内贸易状况,表明中国与日韩之间农产品贸易方式以产业间贸易为主;日韩间主要以产业内贸易为主;中日、中韩之间的贸易变动主要是由产业间贸易引起的,且以技术差异为特征的垂直型产业内贸易为主。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范文娟 朱宏登
随着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立,中国对东盟各国农产品进出口数量大幅度增加,而马来西亚是中国在东盟的最大贸易伙伴。本文采用G-L指数、BrüeLhart指数、thom&mc DoweLL水平和垂直型产业内贸易指数,根据联合国商品贸易统计数据库(UN comtraDe)数据,对2009—2014年中国与马来西亚农产品产业内贸易状况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显示:中马在农产品贸易中主要以产业间贸易为主,但总体上产业内贸易的作用有所上升;而在产业内贸易中主要以垂直型产业内贸易为主。
关键词:
中国 马来西亚 农产品 产业内贸易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