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3428)
- 2023(5133)
- 2022(4426)
- 2021(4238)
- 2020(3495)
- 2019(8124)
- 2018(7836)
- 2017(15612)
- 2016(8706)
- 2015(9582)
- 2014(9492)
- 2013(9253)
- 2012(8933)
- 2011(8039)
- 2010(8388)
- 2009(7743)
- 2008(7674)
- 2007(6994)
- 2006(6440)
- 2005(5971)
- 学科
- 济(33649)
- 经济(33614)
- 管理(25744)
- 业(24650)
- 企(19806)
- 企业(19806)
- 贸(14229)
- 贸易(14227)
- 易(13939)
- 方法(13372)
- 数学(11927)
- 出(11910)
- 财(11743)
- 数学方法(11732)
- 农(10694)
- 中国(9889)
- 策(8556)
- 口(8247)
- 出口(8238)
- 出口贸易(8238)
- 制(7632)
- 地方(6992)
- 业经(6697)
- 农业(6571)
- 学(6226)
- 银(5989)
- 银行(5978)
- 及其(5953)
- 融(5812)
- 金融(5812)
- 机构
- 大学(120443)
- 学院(120309)
- 济(56173)
- 经济(55066)
- 管理(46623)
- 研究(43057)
- 理学(39541)
- 理学院(39144)
- 管理学(38607)
- 管理学院(38361)
- 中国(33523)
- 财(27928)
- 京(25025)
- 科学(23279)
- 所(21527)
- 财经(21019)
- 中心(19796)
- 江(19502)
- 研究所(19119)
- 经(19108)
- 农(18138)
- 经济学(17717)
- 经济学院(16061)
- 北京(15966)
- 院(15754)
- 范(15568)
- 财经大学(15438)
- 师范(15422)
- 业大(15159)
- 州(14837)
- 基金
- 项目(75216)
- 科学(60022)
- 研究(57963)
- 基金(55326)
- 家(47087)
- 国家(46689)
- 科学基金(40097)
- 社会(37232)
- 社会科(35447)
- 社会科学(35441)
- 省(28027)
- 基金项目(27607)
- 教育(26789)
- 自然(24751)
- 资助(24267)
- 自然科(24211)
- 自然科学(24207)
- 划(23982)
- 自然科学基金(23785)
- 编号(23533)
- 成果(20317)
- 部(18118)
- 重点(16704)
- 课题(16651)
- 发(16645)
- 教育部(15778)
- 性(15496)
- 创(15396)
- 国家社会(15385)
- 人文(15209)
共检索到19359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涉外税务
[作者]
罗春梅
本文认为,法国政府在运用出口激励政策工具方面呈现出多样性和协调性的特点,其成熟运用财政手段、金融手段和社会服务体系来促进本国对外贸易发展的成功经验,对我国有一定的借鉴意义。具体来说,在政策工具的选择上,我国应从政策的单一性向多样化转变;在政府服务理念上,应从被动转为主动;在贸易政策选择上,应从国外转向国内。
关键词:
出口激励政策 出口退税 法国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刘穷志
本文研究的对象是出口退税对出口的激励。文章提出了中国出口退税对产出、就业、税收收入以及出口等的激励模型,并运用协整理论进行了经验分析与检验。计量分析发现,影响中国出口的长期因素是汇率、中国商品生产能力和中国商品在世界的相对价格,而出口退税只是影响出口的短期因素。扩大出口的关键是提高中国出口商品的国际竞争力、改革汇率制度,同时也要高度重视出口退税对出口激励的短期战略。
关键词:
出口退税 激励 计量分析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金才奉 李红艳 储雪林
本文通过中韩两国科技政策的对比 ,分析了两国的技术发展战略 ,意在为发展中国家和地区制定科技政策提供借鉴
关键词:
科技政策 技术创新 发展中国家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岳颖
本文从企业文化激励入手,通过系统地分析比较美、日两国企业文化激励模式,发现美、日企业文化激励不仅各具特色,而且有相互融合的趋势,他们都普遍强调团队激励、参与激励、流动激励、培训激励和容错激励,而这几方面的激励在我国企业中却明显不足。因此,在构建我国企业文化激励模式时,应特别强化团队激励,倡导容错激励,容许流动激励,注重员工的培训激励。
关键词:
企业文化激励 比较借鉴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谢建国 吴春燕
在一个两阶段博弈模型基础上,本文研究了出口退税对企业出口流量以及劳动需求的影响,然后采用中国2004年1月-2011年12月共96期工业面板数据对中国出口退税政策的就业激励效果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中国出口退税率的提高具有显著的就业促进效应,而这种就业促进效应具有行业差异性,其中,出口退税率(额)的提高对劳动密集型行业就业影响最大,出口退税率的提高显著地提高了中国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就业水平,而出口退税对中国资本密集型行业就业影响则相对较弱,对资源密集型行业就业甚至产生了抑制作用。本文的结果表明,如果国内出口退税政策诉求是提振出口,提升国内就业,那么,提高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出口退税水平比提高其他...
[期刊] 世界经济文汇
[作者]
李红 包群 谢娟娟
本文利用2007—2011年中国海关数据库企业层面HS6分位再进口数据,以2008年金融危机时期中国机电产品出口退税率的多次大幅上调为外生冲击,探讨出口退税政策调整对再进口的影响。研究发现,出口退税率每提高1%,导致加工贸易再进口贸易额事后比事前相对增长2.17%,这一作用并不存在于一般贸易再进口中;国有企业与外商独资企业是利用出口退税政策从事加工贸易再进口的主体;区分深圳与非深圳关区的估计结果表明,出口退税政策效应具有普遍性。本文研究表明,中国特殊的出口退税激励是导致加工贸易再进口贸易盛行的重要原因。
关键词:
再进口 出口退税 加工贸易 一般贸易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王蓉 成泰民 李鹏 孙红梅
文章构造了一个含有科技政策激励的一国高技术产品出口额在企业技术学习能力和创新风险偏好惯例约束下的逻辑斯蒂模型。在分类和量化科技政策的基础上、引入科技政策激励参数,模型化描述与解释在科技政策激励对企业创新行为惯例影响下,高技术产品出口的非线性增长轨迹。采用中国1994~2010年的中国统计年鉴及科技统计年鉴实证发现,中国高技术产品出口随时间变化具有吸引子现象,科技政策在激励企业学习和降低创新风险两个方面的协同效应促进了中国高技术产品出口的增长。
关键词:
科技政策 高技术产品出口 逻辑斯蒂方程
[期刊] 西部论坛
[作者]
徐久香 拓晓瑞 杨文芳
全球价值链下,越来越多的服务通过物化在商品中实现了可贸易,一国出口中的服务含量不仅包括服务本身跨境流动价值,还包括商品跨境流动中所隐含的服务价值。基于贸易增加值角度,测算1995—2011年中美两国出口中的服务含量及其在2008年金融危机前后的变化及发展趋势,研究表明:中国总出口中的服务含量(尤其是境内服务含量)明显低于美国,而境外服务含量高于美国,中国服务出口增值能力和国际竞争能力有待提高;服务业和建筑业的出口服务含量最高,除电力、煤气和水供应业外,中国各行业出口的境内服务含量均低于美国;中国总出口中的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徐梅
非市场化商品和劳务、技术进步与人口增长速度差异等因素的存在,使得准确计算人民币均衡汇率面临诸多困难;只有当两国的技术进步增长率与人口增长率之和相等且两国的贸易量为零增长速度时,才会出现零波动幅度的贸易均衡汇率;在两国或者多国构成的国际经济体系中,在一定条件下可能存在贸易汇率波动均衡,但会表现出不同的特征;应根据我国贸易汇率波动均衡特征制订和实施更具灵活性和弹性的贸易政策和汇率政策。
关键词:
国际贸易 人民币汇率 波动均衡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张亦辉
本文通过对美日两国企业激励机制变革与发展的比较分析,揭示西方社会文化与市场机制相互融合调和的历史趋势中,各国企业激励机制与相应社会文化的种种相融性和调和性,进而形成激励机制革新的不同特色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吴秀波
本文通过分析比较日本、韩国两国在促进企业之间加强R&D合作的一系列产业政策,并分析了他们的绩效差异,以及对我国制定技术政策的启示。本文重点分析了韩日两国政府资助下的R&D联合体(R&D Consortia)的不同绩效,相比较而言,韩国的R&D联合体没有达到日本R&D联合体的绩效,原因在于韩国产业技术政策没有形成良好的组织及制度结构。
关键词:
R&D联合体 产业政策 合作R&D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华广敏
后危机时代,国际生产与贸易的格局正经历着深刻的调整,中美产业结构也随之发生巨大的变化。传统的出口总量统计法不考虑进口的中间产品值,高估了中国的国际分工地位,本文试图建立一套有效测度出口品技术含量的分析方法,利用投入产出表计算了中美两国若干年份出口产品的全部技术含量、国内技术含量和国内技术含量指数。结果显示:通过参与全球价值链分工,中国和美国出口品技术含量明显提高,但中国产业结构仍处于价值链分工的低端,而美国处于价值链分工的高端,且上升趋势明显。中国要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必须实现产业升级,最后提出中国产业升级的对策。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李诚 冯宗宪
以中美两国对11个CPTPP成员国的出口贸易数据为考察对象,借助CMS模型交叉分解了出口波动因素并探讨贸易转移效应。研究表明:中美两国对CPTPP成员国商品出口规模及市场占有率的差距以协定生效为界逐渐缩小;中国对越南等发展中成员国以及消费品、资本品的出口竞争力显著提升,但供需契合度的不足削弱了增长持续性,且该特征在后CPTPP时期更加鲜明;CPTPP成员对美国的出口转移效应源于其对加拿大、墨西哥市场的绝对依赖以及资本品、初级品等优势产品的供给份额下降。中国应巩固与发展中成员国的出口联系,进一步扩大对日本、加拿大等发达成员国消费品的出口份额,加强中间品、资本品的竞争力,提升对国别需求的适应性,实现对CPTPP成员国高质量出口以加快CPTPP谈判进程。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