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961)
- 2023(3066)
- 2022(2715)
- 2021(2816)
- 2020(2420)
- 2019(5585)
- 2018(5596)
- 2017(11027)
- 2016(6301)
- 2015(7363)
- 2014(7496)
- 2013(7465)
- 2012(7039)
- 2011(6349)
- 2010(6710)
- 2009(6335)
- 2008(6839)
- 2007(6364)
- 2006(5672)
- 2005(5198)
- 学科
- 业(25379)
- 管理(24902)
- 济(24548)
- 经济(24508)
- 企(24282)
- 企业(24282)
- 财(12850)
- 方法(12439)
- 务(11109)
- 财务(11089)
- 财务管理(11069)
- 企业财务(10716)
- 数学(10454)
- 数学方法(10290)
- 制(7017)
- 中国(5239)
- 体(5219)
- 公司(5154)
- 学(5095)
- 农(4840)
- 业经(4666)
- 体制(4530)
- 贸(4462)
- 贸易(4454)
- 策(4397)
- 理论(4393)
- 易(4350)
- 银(3912)
- 银行(3903)
- 划(3737)
- 机构
- 大学(93929)
- 学院(91542)
- 管理(36076)
- 济(34918)
- 经济(34064)
- 理学(30242)
- 理学院(29919)
- 管理学(29385)
- 管理学院(29213)
- 研究(28663)
- 中国(24461)
- 京(20306)
- 财(19383)
- 科学(16776)
- 所(15155)
- 财经(14874)
- 江(14200)
- 中心(13587)
- 经(13475)
- 农(13319)
- 研究所(13166)
- 北京(13001)
- 业大(12023)
- 州(11650)
- 范(11044)
- 财经大学(11039)
- 师范(10915)
- 农业(10377)
- 商学(10316)
- 院(10274)
- 基金
- 项目(53001)
- 科学(41153)
- 基金(39083)
- 研究(37249)
- 家(33669)
- 国家(33347)
- 科学基金(28985)
- 社会(22816)
- 社会科(21541)
- 社会科学(21533)
- 基金项目(20536)
- 自然(20090)
- 自然科(19645)
- 自然科学(19640)
- 省(19333)
- 自然科学基金(19315)
- 教育(17935)
- 资助(17342)
- 划(16722)
- 编号(14769)
- 成果(13444)
- 部(12510)
- 重点(11659)
- 教育部(10881)
- 性(10427)
- 大学(10349)
- 人文(10294)
- 科研(10274)
- 课题(10072)
- 创(10051)
共检索到14939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金哲平
本刊讯2007年9月6日下午3点,中国水利电力对外公司与巴基斯坦地震灾后重建委员会在伊斯兰堡总理府签署了中国政府对巴优惠买贷项下地震灾后重建项目——穆扎法拉巴德城市发展项目P2合同,合同额1.8亿美元。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金哲平
本刊讯2007年8月24日,中国水利电力对外公司收到老挝国家电力公司签发的最终竣工证书,标志着公司在老挝承建的南梦3水电开发项目附属输变电工程经过三年的建设期和一年的维护期后,顺利永久交付。该输变电工程是南梦3水电开发项目的附属工程,也是中水电对外公司继南梦3水电开发项目后,以卖方出口信用贷款在老挝承建的第二个交钥匙合同项目。两项目总金额9072万美元,其中业主自筹资金20%,中国进出口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费志荣 刘伟 严进
汶川地震灾区,是我国西部重点经济区的重要组成部分,特色优势产业在西部地区乃至全国具有举足轻重的影响。产业恢复重建关系到灾区的社会稳定和长远发展。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金哲平
中国水利电力对外公司在加纳承建的农村电气化四期工程项目合同额9000万美元,将惠及580个村镇,加纳全国10个省中的7个省将从此项目受益。此前中水电公司圆满完成了合同金额为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中国人民银行成都分行课题组 方昕 张春清 王龙
2008年5月12日,汶川发生里氏8.0级特大地震,灾区居民生命财产遭受巨大损失。灾后恢复重建资金需求在上万亿元以上,资金支持成为灾后恢复重建工作顺利推进的关键因素。本文在分析灾后恢复重建筹资格局的基础上,对金融支持重建的地位和作用进行了重点阐述,同时剖析了金融支持灾后恢复重建面临的困难和问题,并给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以期为灾后恢复重建金融支持决策提供思路。
关键词:
金融 汶川地震 灾后恢复重建 资金支持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韩伟
汶川"5·12"大地震是我国建国以来破坏性最强、波及范围最广、损失最重的一次特大地震,举世震惊。尽快重建家园,恢复和提升发展能力,是今后几年四川省压倒一切的首要任务。灾后重建工作浩繁、持久、面广,为了使灾后重建免走弯路,减少甚至避免未来可能的类似灾难,在承受巨大创痛的同时更需要对灾后重建规划进行理性思考。
关键词:
灾后重建 需求评估 政策建议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杨荫凯 彭娟
5·12大地震与以往地震相比,具有震级高、范围广、程度深、危害大、救灾难度高等特点。当前,在中央的坚强领导下,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工作正在有力、有序、有效地推进。在此,有必要对汶川地震灾后重建提出有针对性的建议。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杨继瑞 汪锐
四川汶川特大地震震级之高、破坏性之强令全世界震惊。地震和地震所产生的次生灾害对灾区人民造成了极大的损失。通过全国军民众志成城抗震救灾,有效地控制灾情之后,灾区正逐步进入恢复生产、重建家园的新阶段。土地整理作为灾后重建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应得到相当的重视。灾区农村土地整理和城镇土地整理的具体实施需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灾后土地整理为契机,化困难为希望,变挑战为机遇,促进灾区在新的平台上建设社会主义的美好家园。
关键词:
灾害重建 土地整理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9月23日中国政府网发布了《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总体规划》全文,指出中国将用3年左右时间,耗资1万亿元,完成四川、甘肃、陕西重灾区灾后恢复重建主要任务,使广大灾区基本生活条件和经济社会发展水平达到或超过灾前水平。《规划》全文约25000字,15章,涉及重建基础、总体要求、空间布局、城乡住房、城镇建设、农村建设、公共服务、基础设施、产业重建、防灾减灾、生态环境、精神家园、政策措施、重建资金、规划实施等。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陈蓓蓓 李华燊 吴瑶
收录在"中国知网"上的、探讨汶川地震灾后重建的文章显示,目前灾后重建理论有如下特点:1、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重建指导思想,坚持可持续发展的重建原则;2、将灾后重建视为灾区发展的契机,表达了迎难而上的乐观精神;3、灾后重建理论视野广阔,对灾后产业集群的新模式进行了探索,对不同区域空间的重建做出了积极思考;4、灾后重建理论关注重建过程中的现实问题,客观指出了重建过程存在的不合理之处,评估了重建可能存在的风险。灾后重建理论的不足之处在于:对重建的关注集中在重建规划和重建实施工程上,对重建评估尤其是对重建社会影响评估的重视不够。灾后重建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学界的注意力应该持续介入。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郭先金 夏泽明 杨璠
2008年"5·12"汶川特大地震发生后,灾区群众民生状况备受社会各界关注。2009年7月,四川省统计局围绕就业、收入消费、住房等几方面对4个极重灾县(市)绵竹、江油、青川、汶川的692位灾区群众开展了专项调查。调查结果显示,自地震以来,在灾区各级党委政府的坚强领导下,灾区干部群众振奋精神、积极自救,基本实现"家家有房住、户户有就业、人人有保障、设施有提高、经济有发展、生态有改善"的重建目标,灾区群众生活质量得到明显改善,呈现出崭新的面貌。
关键词:
地震灾区 重建 民生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文琦鸿
5.12汶川特大地震在给灾区造成重大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的同时,也给当地金融发展带来商机,对于灾区农行而言,积极融入,有效作为,借机提升县域蓝海市场开辟战绩,具有重大战略意义。地震灾害对地方经济影响什邡市位于成都平原西北部,距离成都市50公里,辖14个镇,总面积864平方公里,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李晓燕
村镇空间布局是灾后重建工作的重点,它可以实现灾后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自然资源的综合开发利用和生态环境的治理与保护。基本思路是村镇合并与易地重建相结合,集约居住与适度分散相结合,生活、生产、生态、安全空间均衡发展,依托大中型城市、交通要道实施"点线布局"。具体措施:一是积极引导移民自发地融入新的环境;二是重视重建过程中利益补偿的问题;三是以市场化手段深化农村土地产权制度改革;四是适当保持农村血缘、亲缘、地缘格局;五是找寻农民参与平台,创新村镇重建规划的编制模式。
关键词:
汶川地震 村镇重建 空间布局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徐玖平 杨春燕
从自然资源、社会资源、经济资源三个维度对灾区资源承载力变迁进行分析与评估;就灾区产业集群现状,给出产业集群的内外聚集评价与分析;从网络设施、环境发展、集群计划、外部平台四个层面思考灾区产业集群调整战略,从过程和布局两大部分探讨灾区产业集群解决思路,从实施原则、集群涅、外包服务和支持体系四个方面研究灾区产业集群调整的实施框架,从工业产业现代化、集群工业园区化、企业+基地+农户农业产业集群化、大项目→产业链→产业集群化、区域特色+地震纪念五个方位讨论灾区产业集群调整的有效途径,从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国家集体与个人利益、高新技术产业与传统产业、政策性集聚效应与非政策性集聚效应四个角度阐述灾区产业集群...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