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3851)
- 2023(5783)
- 2022(5257)
- 2021(4944)
- 2020(4447)
- 2019(10438)
- 2018(10496)
- 2017(20562)
- 2016(11718)
- 2015(13706)
- 2014(14152)
- 2013(14176)
- 2012(13533)
- 2011(12114)
- 2010(12392)
- 2009(11886)
- 2008(12456)
- 2007(11757)
- 2006(9938)
- 2005(8965)
- 学科
- 济(49456)
- 经济(49403)
- 管理(34529)
- 业(32961)
- 企(26943)
- 企业(26943)
- 方法(25904)
- 数学(22836)
- 数学方法(22563)
- 财(14957)
- 农(13588)
- 中国(11868)
- 学(11822)
- 务(10176)
- 财务(10155)
- 财务管理(10123)
- 贸(10054)
- 贸易(10051)
- 易(9749)
- 制(9410)
- 企业财务(9267)
- 地方(9076)
- 业经(8954)
- 农业(8636)
- 理论(7903)
- 和(7829)
- 银(7494)
- 银行(7463)
- 行(6954)
- 融(6877)
- 机构
- 大学(177988)
- 学院(176501)
- 济(69344)
- 经济(67665)
- 管理(64286)
- 研究(59122)
- 理学(54776)
- 理学院(54128)
- 管理学(52959)
- 管理学院(52643)
- 中国(45075)
- 科学(38923)
- 京(38316)
- 农(35288)
- 财(32772)
- 所(32060)
- 业大(29264)
- 研究所(28985)
- 农业(28210)
- 江(28056)
- 中心(28046)
- 财经(25793)
- 北京(24182)
- 范(23143)
- 经(23131)
- 师范(22860)
- 州(22108)
- 经济学(21337)
- 院(20457)
- 技术(19660)
- 基金
- 项目(110565)
- 科学(84107)
- 基金(77864)
- 研究(77824)
- 家(68436)
- 国家(67865)
- 科学基金(56362)
- 社会(46760)
- 社会科(44132)
- 社会科学(44113)
- 省(43956)
- 基金项目(41234)
- 自然(37396)
- 划(37023)
- 教育(36713)
- 自然科(36490)
- 自然科学(36475)
- 自然科学基金(35820)
- 资助(33505)
- 编号(32625)
- 成果(27565)
- 重点(25097)
- 部(24521)
- 发(23294)
- 课题(22386)
- 创(22009)
- 科研(21856)
- 计划(21324)
- 大学(20914)
- 创新(20642)
共检索到26322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关旭
通过对北京中水处理设施的投资及运行状况进行调研,计算并分析了分别采用生物接触氧化工艺和生物转盘工艺时的运行成本和总成本;分析表明采用生物接触氧化工艺在中水处理中是比较经济的,而生物转盘工艺无论是初期投资还是长期运行,其费用都较高;通过分析与比较可为新建中水设施的工艺选择提供参考。
关键词:
中水 工艺 成本
[期刊] 实验技术与管理
[作者]
杜惠媛 杨国强 周爱东 周政 黄新渝
为提升低品质黏土的纯度,对山东某企业提供的低品质黏土进行成分分析,在确定其主要杂质和呈色原因的基础上,提出了焙烧和磁选相结合的提纯脱色工艺,并利用XRF、XRD、SEM等方法对提纯后的黏土进行表征。结果表明:通过焙烧后磁选,黏土中Fe_2O_3、TiO_2质量分数分别减少1.38%和0.11%,达到陶瓷原料的要求,对提升黏土的品质具有显著的效果,为低品质黏土的提纯和脱色技术探索了一种行之有效的处理工艺。
关键词:
黏土 成分分析 黏土提纯 磁选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蔡军 韩庆兰
工艺设计对产品加工成本密切相关。本文以机械产品为例,通过分析工艺设计成本,在目标成本允许范围内寻找成本降低的重点,总结出工艺设计的低成本设计规则,并提出一般性成本控制措施,为后续成本控制管理准备规则。
关键词:
成本设计 生产工艺 成本控制规则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邬振江 颜成 杨德坤 梁剑茹 王电站 周立祥
[目的]本文通过现场调研代表性餐厨垃圾处理厂沼液处理工艺的生化效果,为已建成或待建的餐厨垃圾处理厂沼液达标处理工艺的选择或优化提供技术支撑。[方法]以河北省某大型餐厨垃圾处理厂沼液净化工艺"二相固液分离→气浮→混凝沉淀→生化处理→膜处理"为对象,通过测定该系统各单元出水水质指标,分析现行处理工艺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其原因,在此基础上提出工艺改进建议。[结果]该餐厨沼液是一种高悬浮固体(SS)(26 400 mg·L~(-1))、高化学需氧量(COD)(29 440 mg·L~(-1))、高氨氮(3 512 mg·L~(-1))、高磷(433 mg·L~(-1))和高盐分(14 100 mg·L~(-1))的有机废水,由于其高浓度的污染负荷(特别是SS与NH~+_4-N)使现行工艺各单元对污染物(NH~+_4-N、TN、COD)的消减效果均很差,经过常规物化与生化处理后,NH~+_4-N、COD、TN、总磷(TP)和SS累积去除率分别为74.5%、89.5%、67.7%、97.7%和97.1%,其最终出水含量分别是895、3 100、1 246、9.89和760 mg·L~(-1),分别是设计出水标准的29.8、10.3、17.8、2.0和3.3倍,色度高达200(呈红褐色)。[结论]该工艺因生化单元内微生物活性极低甚至丧失活性,基本没有发挥正常降解COD和脱氮除磷的作用。SS和氨氮等去除不理想导致生化池进水污染负荷较高,是生化效果差的主要原因。为提高现行工艺特别是生化单元的净化效果,需彻底去除进水SS和大幅降低NH~+_4-N浓度,适当扩大生化池容积,提高沼液的可生化性,恢复生化池菌密度及活性。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杨宗慧 李亚园 马贵鹏 赵琦琳
【目的】研究人工湿地工艺在污水处理中的作用,明确人工湿地工艺运行机制,为污水处理行业提供借鉴。【方法】以实际监测数据就当前国内生活污水处理常用的氧化沟工艺、ICEAS工艺及垂直流人工湿地工艺对CODCr、BOD5、SS、TP、TN这5项指标的处理现状作了分析比较。【结果】人工湿地工艺相对于其它两种工艺表现出了更加优秀的处理能力,CODCr、BOD5、SS、TP、TN等5项指标的去除率均相对较高。应用人工湿地工艺的污水处理厂CODCr、BOD5、SS、TP等4项指标的年平均去除率均达到了90%及以上,TN的
关键词:
生活污水 人工湿地 氧化沟 ICEAS
[期刊]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作者]
汤颖 李君彪 沈钰程 金勇男 王云芳 李延军
采用热处理温度为160,180,200℃,热处理时间为2,4,6 h的高温热处理工艺对毛竹Phyllostachys edulis竹材进行改性处理,分析不同热处理工艺对竹材化学成分和力学性能的影响,将分别在160,180,200℃下处理4h后的竹材进行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图表征。结果表明:热处理温度越高和时间越长,竹材中木质素质量分数也越高,综纤维素、α-纤维素质量分数呈现下降的趋势,竹材的纵向抗弯强度呈减小趋势,并且抗弯弹性模量呈减小趋势。200℃,6 h热处理竹材与未处理竹材相比,木质素质量分数上升了115.0 g·kg-1,综纤维素质量分数下降了93.1 g·kg-1,α-纤维素的质量分数...
[期刊]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作者]
周昊 周素茵 邬心迪
【目的】研究生化处理模式下的生猪养殖污水特征,找到一种合理、快速的水质评价方法,为猪场及相关监管部门了解污水处理情况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浙北一家规模猪场为采样点,于2018年秋至2020年秋对处理后的养殖污水进行随机采样。先采用SPSS软件对样本进行统计特征分析,然后利用逐步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方法确定影响污水水质的关键指标,再结合水质指标之间的相关性建立生猪污水最小水质指数评价模型。【结果】(1)水质呈现季节性变化特征,春、夏季节水质优于秋、冬季节,尤其是夏季水质最好;(2)基于电导率和化学需氧量2个关键指标建立的最小水质指数评价模型的决定系数为0.994,该模型的验证结果表明:通过其评价的水质结果与基于氨氮、化学需氧量、总氮、总磷和酸碱度共5个指标的评价结果一致程度可达90%以上。【结论】基于关键指标构建的最小水质指数模型具有准确性和合理性,可用于生化处理模式下生猪养殖污水水质的快速评价。图4表3参28
关键词:
生猪 污水 水质评价 水质指数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PHAM TUONG LAM 王新洲 邓玉和 蒋姗姗 CAO QUOC AN 董葛平 TRAN MINH TOI
采用纳米蒙脱土浸渍改性普通杨木板材,提高板材的密度、力学性能以及尺寸稳定性。试验结果表明,改性处理后板材的密度、尺寸稳定性和各项力学性能都得到了显著提高,最佳改性工艺条件为:预压缩率为30%、预压温度为70℃、浸渍液浓度为4%、浸渍时间为120 min。蒙脱土不仅均匀分布于杨木内部,还与木材组分发生交联反应。与杨木素材比,处理材的刚度增加了10.92%,热稳定性能也得到显著提高。纳米蒙脱土改性处理杨木板材为地板行业提供了良好的新型材料,扩大速生低质杨木材料的使用范围。
关键词:
杨木 预压缩 浸渍改性 纳米蒙脱土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范祥林 王新洲 邓玉和 蒋姗姗 CAO QUOC AN 董葛平 TRAN MINH TOI
采用纳米蒙脱土浸渍改性普通杨木板材,提高板材的密度、力学性能以及尺寸稳定性。试验结果表明,改性处理后板材的密度、尺寸稳定性和各项力学性能都得到了显著提高,最佳改性工艺条件为:预压缩率为30%、预压温度为70℃、浸渍液浓度为4%、浸渍时间为120 min。蒙脱土不仅均匀分布于杨木内部,还与木材组分发生交联反应。与杨木素材比,处理材的刚度增加了10.92%,热稳定性能也得到显著提高。纳米蒙脱土改性处理杨木板材为地板行业提供了良好的新型材料,扩大速生低质杨木材料的使用范围。
关键词:
杨木 预压缩 浸渍改性 纳米蒙脱土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张力平 黄镇亚 李光沛
湿法两面光中密度纤维板的废水处理可分为两部分,80%的网下"白水"进行封闭回用,20%的"预压"水进行处理,该文详细讨论各种化学和生物处理的方法,并进行了比较.经化学和生物处理后,"预压"水的悬浮物、COD值和挥发酚值有所降低,其中生物处理后的COD和挥发酚的去除率可达87%和86%,COD值降为191mg/l,挥发酚降为0.46mg/l,达到了国家新建厂废水的排放标准.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梅林海 罗奇 杨宇峰
近年来,城市自来水安全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随着新型自来水处理工艺——臭氧-生物活性炭工艺(O3/BAC)的应用普及,自来水的安全性在得到提高的同时,还发现该工艺存在自来水生物安全隐患。文章在总结分析国内外学者相关研究和借鉴国内外关于水污染风险评价理论的基础上,建立了自来水处理工艺中生物安全的时序风险评估体系。从事前、事中和事后三个阶段评估自来水生物安全风险,并提出了相应的应急管理对策,以控制和减少自来水中无脊椎动物生物的数量,从而提高居民生活用水质量,防控自来水水质突发事件的发生。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李轶 刘雨秋 谷士艳 敖永华 刘庆玉
为解决玉米秸秆在发酵中难降解的问题,以玉米秸秆为试验原料,通过物理-化学、物理-生物和物理-化学-生物3种方法对秸秆进行预处理,考察秸秆中纤维素、半纤维素、木质素含量,探讨各种预处理方法对玉米秸秆的降解效果。结果表明:添加10%NaOH溶液后加入绿秸灵的处理方式秸秆半纤维素的降解效果较好,降解率为32.98%;添加混合菌的处理方式秸秆纤维素的降解效果较好,降解率为51.46%;添加8%NaOH溶液后加入绿秸灵和添加10%NaOH溶液后加入绿色木霉的处理方式秸秆木质素的降解效果较好,降解率为39.28%。3种预处理方法对玉米秸秆中半纤维素、纤维素有显著影响,对木质素的降解影响不显著。3种预处理方...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杨敏 李军 马骋 毛哲
屠宰废水是我国最大的有机污染源之一。我国屠宰行业每年排放废水量约20亿m3,占全国工业废水排放量的6%。以往屠宰废水排放标准执行GB8978-1996《污水综合排放标准》或GB13457-92《肉类加工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需要检测废水中的化学需氧量、生物需氧量、氨氮、悬浮物、动植物油的含量。本研究针对辽宁省环境保护厅新出台的DB21/1627-2008《辽宁省污水综合排放标准》[1](以下简称"新标准"),结合国内外先进的屠宰废水处理工艺,通过对各工艺段进行试验,筛选出一种新的优化组合工艺。结果表明:采用机械格栅+羽水分离器+溶气气浮+DAT-IAT+曝气生物滤池的优化组合工艺后,屠宰废水...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张亚梅 余养伦 于文吉
【目的】研究抗菌处理工艺对重组竹防蓝变性能的影响,为户外用重组竹制备提供技术支持。【方法】以有机碘化物3-碘代-2丙炔基甲氨酸丁酯(IPBC)为抗菌剂,采用浸渍IPBC/浸胶、浸渍IPBC/涂胶、重组竹板坯浸渍IPBC 3种抗菌处理工艺,通过实验室和室外防蓝变试验分析3种处理工艺制备户外用重组竹对蓝变菌的防治效力,利用扫描电镜(SEM)、计算机断层扫描仪(CT)和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LSCM)研究浸渍IPBC/涂胶工艺中抗菌剂在竹纤维化单板和重组竹内的分布。【结果】实验室防蓝变试验结果显示,对照样和采用浸渍IPBC/浸胶工艺制备的重组竹对可可球二孢菌的感染等级均为4级;采用浸渍IPBC/涂胶和重组竹板坯浸渍IPBC工艺制备的重组竹对可可球二孢菌的感染等级分别达1级和0级。室外防蓝变试验结果显示,在成都室外多雨环境中,对照样、采用浸渍IPBC/浸胶和重组竹板坯浸渍IPBC工艺制备的重组竹在2个月内均开始出现蓝变;而采用浸渍IPBC/涂胶工艺制备的重组竹在12个月内仍未发生蓝变,CT检测结果表明竹纤维化单板疏解时产生的裂隙、薄壁细胞腔、导管内壁、纤维细胞的胞间层裂隙中均有抗菌剂存在。采用浸渍IPBC/涂胶工艺制备重组竹时,酚醛树脂胶黏剂在竹材细胞壁上形成一层胶膜,将抗菌剂包裹在竹材与PF树脂胶黏剂之间,并形成有效固着,从而减少抗菌剂流失。【结论】采用浸渍IPBC/涂胶工艺制备的重组竹对蓝变菌具有有效防治效力,可广泛应用于室外环境中。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徐鑫 刘杏娥 汪佑宏 高龙芽 王瑞
【目的】优化黄藤和单叶省藤的改性处理工艺,以提高我国棕榈藤资源高附加值加工利用水平。【方法】以黄藤和单叶省藤为研究对象,选择改性方式、改性工艺、浸注量以及处理试剂4个因素分3水平进行L9(34)正交试验,对2种藤条改性处理前后主要物理力学性质及尺寸稳定性的变化进行测定,通过优序数法分析试验结果,建立最佳改性工艺。【结果】黄藤最佳改性方案为辐照处理、辐照剂量15kGy,浸注量50%,处理试剂为三聚氰胺树脂;单叶省藤最佳改性方案为辐照处理、辐照剂量15kGy,浸注量50%,处理试剂为脲醛树脂。按照对应最佳工艺,黄藤素材和改性材的气干密度、绝干密度、基本密度、抗弯弹性模量(MOE)、抗弯强度(MOR...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