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2674)
2023(3917)
2022(3405)
2021(3220)
2020(2596)
2019(5958)
2018(5843)
2017(11644)
2016(6385)
2015(7068)
2014(7028)
2013(6929)
2012(6724)
2011(6015)
2010(6431)
2009(5924)
2008(6028)
2007(5671)
2006(5309)
2005(4912)
作者
(17350)
(14480)
(14384)
(13830)
(9541)
(6822)
(6598)
(5536)
(5488)
(5467)
(4851)
(4815)
(4762)
(4752)
(4693)
(4456)
(4429)
(4192)
(4182)
(4156)
(3723)
(3571)
(3511)
(3372)
(3328)
(3290)
(3243)
(3224)
(2912)
(2852)
学科
(24441)
经济(24415)
(21456)
管理(20777)
(18097)
企业(18097)
(9339)
(8766)
(7640)
中国(7588)
方法(7189)
(6294)
贸易(6290)
地方(6235)
(6175)
业经(6107)
(6096)
数学(5835)
数学方法(5687)
农业(5589)
及其(5587)
政策(5486)
(4935)
(4900)
银行(4900)
方针(4851)
(4767)
(4767)
阐述(4767)
(4742)
机构
学院(90704)
大学(88514)
(40808)
经济(39867)
管理(36159)
研究(33332)
理学(30173)
理学院(29865)
管理学(29529)
管理学院(29314)
中国(26335)
(20524)
(18726)
科学(17277)
(16418)
(15251)
财经(15048)
中心(14917)
研究所(14380)
(13545)
(12385)
北京(12262)
(12186)
(12069)
师范(12019)
(11876)
经济学(11257)
财经大学(10824)
经济学院(9985)
业大(9971)
基金
项目(52707)
研究(42680)
科学(42043)
基金(37601)
(31507)
国家(31200)
科学基金(26801)
社会(26458)
社会科(25116)
社会科学(25112)
(20047)
教育(19361)
基金项目(18571)
编号(18420)
(17072)
成果(16499)
自然(16122)
资助(15999)
自然科(15706)
自然科学(15702)
自然科学基金(15447)
课题(13319)
(12291)
(12057)
(11900)
(11832)
重点(11801)
项目编号(11157)
(11006)
(10873)
期刊
(51160)
经济(51160)
研究(31805)
中国(19429)
管理(15522)
(15159)
(12911)
金融(12911)
(11790)
教育(11785)
科学(10369)
学报(8646)
业经(8478)
经济研究(8048)
技术(8038)
农业(7896)
财经(7296)
大学(7229)
(7104)
国际(6925)
学学(6603)
问题(6329)
(6262)
(5310)
论坛(5310)
世界(5283)
现代(5111)
改革(4614)
(4614)
技术经济(4579)
共检索到15155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卢进勇  李思静  张晨烨  
当前中欧BIT谈判正处在加快推进的关键阶段。谈判重点领域包括市场准入、争端解决机制的模式选择、对等开放、强制技术转让和公平市场竞争等,谈判难点主要体现在双方诉求的满足、新旧投资协议之间关系的处理,以及如何平衡投资者利益与东道国利益问题。中方在谈判中应采取高标准定位谈判目标、必要时适当让步和加快推进的策略。中欧BIT谈判的进行不仅有利于加深中欧之间的投资合作和扩大相互投资规模,有利于推动中国新一轮改革开放的进程,还有利于中国深度参与全球投资治理和投资规则的制定。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卢进勇  邹赫  杨杰  
伴随着跨国投资的发展,国与国之间需要用某种法律形式保护投资的安全,于是双边投资协定应运而生。双边投资协定(Bilateral Investment Treaty,缩写为BIT)包括双边投资保护协定与双边税收协定,目前人们提到的BIT如果不加以特别解释,一般指的都是双边投资保护协定。双边投资保护协定是指两个国家之间签署的旨在相互保护对方在本国直接投资财产与利益安全的协定。以往,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冯润祥  陆屹  陈华  
中美BIT谈判是中国主动参与国际贸易投资新规则制定、更深入参与全球经济治理的契机,它将为中国参与TTP、RECP等多边谈判扫除障碍,也是中国进一步推动金融开放、实现经济再平衡的举措。中美BIT谈判涉及政府审批制度、行政监管、金融市场,尤其是资本市场开放、争端解决的司法体系安排等广泛领域,直接深入到政府与市场、行政与司法等诸多体制层面的改革问题。因此如何根据中国具体国情和发展规律,前瞻性地结合中国改革的未来进程,在保障中方长期利益最大化的同时,寻求与美方提出的原则和诉求相互契合的利益交汇点,是中美BIT谈判中中方面临的最大挑战。研究表明,基于中美BIT谈判的视角,中国资本市场开放面临"金融开放与...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龚强  
厂商能够通过策略性地选择不标价销售,利用其较强的谈判能力获取更多的利益。当厂商谈判能力较弱时,厂商将选择标价以最大化其利润。考虑消费者的谈判成本,厂商选择不标价时,其利润和谈判能力呈倒U型关系。当厂商谈判能力过高时,由于消费者将无利可图而放弃购买,因而厂商将选择标价的策略。在一定条件下,厂商实施策略性不标价不是市场有效的,可以通过强制标价实现市场的有效性。
[期刊] 国际商务研究  [作者] 宋锡祥  闵亮  
《跨大西洋贸易和投资伙伴关系协议》谈判被认为是历史上最大双边贸易协议谈判,如果协议达成,将会给美欧带来颇丰的经济和地缘政治利益,因此双方对该协议都抱有很大期望并为谈判设定了较高标准。但是,双方在诸多敏感问题如农产品补贴、转基因、地理标志等方面都存在分歧,这给谈判增加了不小的难度。无论该自由贸易和投资协议最终能否达成,中国都应积极关注,因为一旦达成最终的协议,将有可能动摇中国在世界贸易体系中的地位。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姚铃  
自2014年1月以来,中国与欧盟的投资协定谈判已经进行了三轮。上半年,习近平主席和李克强总理分别访问欧洲,以及欧盟国家领导人相继访华,有力地推动了中欧投资协定谈判的进程。众所周知,欧盟是国际投资领域的先行者,研究其有关国际投资合作的政策诉求,对于进一步做好中欧投资协定谈判相关工作具有积极意义。
[期刊] 国际经济评论  [作者] 凯思林·奇米诺·以撒  沈仲凯  
中美、美印之间的双边投资协定(BIT)会谈早在几年前就已启动,然而各自面临着一些挑战。BIT的目标是通过移除壁垒并加强对投资者的保护使得对中印的对外直接投资(FDI)更便利。而事实上,中印的投资环境都倾向于国内保护主义,一些部门也存在对海外投资的限制。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张滢  
在商务谈判中达成互惠互利的“双赢协议”是商务谈判双方共同追求的目标,然而商务活动的复杂性和多变性使谈判进程受到多种因素的制约。90年代末,美国谈判专家罗杰·道森博士倡导的“强力谈判策略”遵循“互惠互利”的谈判原则,强调在争取本方最大利益的同时又善于从对方的利益考虑问题,具有很强的实践指导意义与可操作性,在商务谈判开局、中局、终局三个阶段全面系统地阐述了具体应用的方法和技巧,引起了国内外商务界的极大关注。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屠新泉  刘斌  
2001年世界贸易组织第四次部长级会议上,环境产品和服务(EGS)首次作为独立的产品和服务问题子集,被纳入谈判议程。之后,WTO框架下的环境产品谈判因缺乏有效定义与成员国共识的情况下停滞不前。但由于环境产品问题受到全球广泛关注,以APEC环境产品与服务的合作承诺为基石,达沃斯论坛诸边谈判倡议的添薪加火,再加上"后巴厘"工作计划的激烈讨论,以APEC清单为基础的环境产品协议谈判于2014年7月正式启动。中国环境产品出口增速加快且潜力巨大,通过产品竞争力分析可以发现,中国在APEC的54项环境产品清单中优劣势明显。在充分了解中国环境产品发展状况与竞争力的基础之上,中国应制定灵活主动的谈判策略,提升...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何占华  
在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的今天,国际间的经济、军事、文化交流日益频繁,谈判在国际交往中的作用越来越大。谈判的成功与否,取决于政治、法律、经济形势、科学技术和社会文化等因素的影响,以及谈判者自身的条件、工作努力和策略的采用。本文从社会文化的角度,分析了文化差异在谈判者对谈判利益与优先事项的确定、谈判者的谈判行为、谈判者的语言沟通和非语言沟通等方面产生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在谈判中巧妙利用文化差异的策略。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李成钢  
2007年12月28日,我国正式启动加入GPA(世贸组织《政府采购协议》)的谈判,至今已经进行了四轮。在国家安全与开放市场的权衡中,我国一次次地递交减让表,而又一次次地被驳回。面对欧、美等国家的步步紧逼,如何选择有效的谈判策略并在谈判中把握主动,从而有步骤地开放我国的政府采购市场,是值得关注的问题。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徐曼  
全球最大的两个经济体欧盟和美国自2011年底正式宣布建立《跨大西洋贸易与投资伙伴关系协定》(TTIP)后,双方的谈判进展引起世界的广泛关注。中国作为欧盟与美国的最主要的经贸伙伴,当然对TTIP建立后的影响也十分关注。中国同欧盟、美国的贸易额占中国对外贸易总额的四分之一以上,欧盟和美国分别为中国的第一和第二大贸易伙伴。据中国海关统计,近六年来,中国对欧、美贸易的年均增长率在10%左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