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067)
2023(8674)
2022(7382)
2021(6682)
2020(5368)
2019(11789)
2018(11413)
2017(20547)
2016(11474)
2015(12342)
2014(12160)
2013(11542)
2012(10499)
2011(9243)
2010(9272)
2009(8147)
2008(7978)
2007(7187)
2006(6090)
2005(5214)
作者
(34501)
(28711)
(28682)
(26853)
(18040)
(14085)
(12971)
(11174)
(10820)
(10246)
(9677)
(9637)
(9337)
(9334)
(8754)
(8725)
(8656)
(8468)
(8256)
(8225)
(7313)
(6901)
(6809)
(6564)
(6531)
(6486)
(6273)
(6207)
(5940)
(5727)
学科
(39772)
经济(39722)
管理(31103)
(29198)
(22843)
企业(22843)
方法(16544)
数学(14335)
数学方法(14178)
(13018)
(11139)
中国(10924)
(10270)
贸易(10266)
业经(10208)
(9987)
(9546)
农业(8957)
地方(7627)
(7534)
理论(7256)
(7239)
环境(7235)
财务(7224)
财务管理(7200)
技术(6927)
企业财务(6786)
(6424)
银行(6379)
(5979)
机构
学院(158208)
大学(154849)
(58880)
经济(57609)
管理(55818)
研究(52796)
理学(48639)
理学院(48034)
管理学(47052)
管理学院(46785)
中国(38783)
科学(35720)
(34640)
(32057)
业大(29013)
(27940)
农业(27683)
(26082)
研究所(25657)
(24384)
中心(24116)
财经(21144)
(20769)
师范(20401)
北京(19492)
(19310)
(19289)
(19229)
技术(19126)
农业大学(18747)
基金
项目(110045)
科学(84497)
基金(77698)
研究(75917)
(70849)
国家(70200)
科学基金(58573)
社会(47341)
社会科(44827)
社会科学(44815)
(44775)
基金项目(41730)
自然(39480)
自然科(38569)
自然科学(38555)
自然科学基金(37889)
(37772)
教育(35674)
编号(30736)
资助(30506)
重点(25350)
(23736)
(23473)
成果(23183)
(22663)
创新(21885)
计划(21863)
科研(21767)
课题(21678)
大学(20229)
期刊
(63456)
经济(63456)
研究(41550)
学报(32372)
中国(31031)
(30859)
科学(26636)
大学(23451)
学学(22311)
农业(20954)
(20423)
教育(19170)
管理(18784)
技术(12706)
(12398)
金融(12398)
业经(12389)
(11156)
经济研究(10871)
财经(9610)
(9349)
业大(9207)
问题(8284)
(8276)
科技(8240)
商业(8170)
(7840)
农业大学(7728)
图书(7288)
国际(7061)
共检索到22673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姚铃  
2014年12月,第三次中国—中东欧国家领导人会晤就2015年开工建设"中欧陆海快线"(以下简称"快线")达成共识,成为推进中欧"一带一路"建设合作的重要举措。快线南起希腊比雷埃夫斯港,途经马其顿斯科普里和塞尔维亚贝尔格莱德,北至匈牙利布达佩斯,主要建设内容是对连接四国的既有铁路线进行复线化改造和提速等。改造和提速完成后,四国间铁路运输时间将大为缩短,如里程约占快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盖美  徐玉梅  斯铁鑫  
多要素匹配是沿海地区演化和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探究陆海人口、资源、环境、科技和资金多要素匹配度及其影响因素则是沿海地区陆海统筹研究的一个难点问题。鉴于2005—2019年中国沿海11省(市、自治区)数据,采用DCI模型、主导要素法和随机森林模型进行陆海多要素的匹配测度及影响因素研究。结果显示:(1)陆域驱动型省份有辽宁、河北和山东,海域驱动型省(市、自治区)有广西、天津、江苏、浙江、福建和海南,陆海互动型省(市)有上海和广东,多数省(市、自治区)多年间陆海功能交互驱动,作用机制及稳定性存在明显差异;(2)陆海人口、资源、环境、科技和资金要素交互驱动,对各个省(市、自治区)的驱动作用存在显著差别,主导或拉动陆海多要素系统发展;(3)陆海多要素匹配度的影响因素重要性由大到小分别为产业结构、政府调控力、经济发展水平、对外开放、人才支持力、社会发展水平。研究结论为陆海统筹建设及海洋强国战略的实施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期刊] 国土资源科技管理  [作者] 贾县民   韩倩   曹学颖  
西部陆海新通道在我国区域协调发展中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探究通道物流效率时空演化及影响因素,对提升通道物流业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运用Super-SBM模型测度了西部陆海新通道沿线省域的物流效率,结合Dagum基尼系数法分析物流效率空间非均衡特征及其来源,最终借助地理探测器探究物流效率的影响因素,揭示同一影响因子不同时期的作用强度差异及未来变化趋势。结果表明:(1)2011—2020年西部陆海新通道沿线省域的物流效率有长期向好趋势,覆盖区与枢纽区的物流效率优于延展带,海南、广西、内蒙古与宁夏的物流业发展状况良好,青海与西藏始终处于末尾,物流效率的发展路径具有“马太效应”。(2)通道沿线省域的物流效率存在明显的空间非均衡性,整体呈现波动上升态势,超变密度为空间非均衡性的主要来源,区域内差异次之,区域间差异的贡献率最小。(3)城镇化水平、物流产业集聚程度与地区经济发展水平为物流效率的核心影响因素,作用强度逐渐下降;产业结构与信息化水平为次级因素,科技创新能力与对外开放程度为一般因素,其作用强度均逐渐增强。
[期刊] 国土资源科技管理  [作者] 贾县民   韩倩   曹学颖  
西部陆海新通道在我国区域协调发展中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探究通道物流效率时空演化及影响因素,对提升通道物流业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运用Super-SBM模型测度了西部陆海新通道沿线省域的物流效率,结合Dagum基尼系数法分析物流效率空间非均衡特征及其来源,最终借助地理探测器探究物流效率的影响因素,揭示同一影响因子不同时期的作用强度差异及未来变化趋势。结果表明:(1)2011—2020年西部陆海新通道沿线省域的物流效率有长期向好趋势,覆盖区与枢纽区的物流效率优于延展带,海南、广西、内蒙古与宁夏的物流业发展状况良好,青海与西藏始终处于末尾,物流效率的发展路径具有“马太效应”。(2)通道沿线省域的物流效率存在明显的空间非均衡性,整体呈现波动上升态势,超变密度为空间非均衡性的主要来源,区域内差异次之,区域间差异的贡献率最小。(3)城镇化水平、物流产业集聚程度与地区经济发展水平为物流效率的核心影响因素,作用强度逐渐下降;产业结构与信息化水平为次级因素,科技创新能力与对外开放程度为一般因素,其作用强度均逐渐增强。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王景敏  崔利刚  隋博文  
科学有效的成员企业合作既是港口—腹地供应链可持续高质量发展的引擎之基,也是"一带一路"有机衔接特别是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的活力之源。基于既有文献、实地调研和协作系统理论,设计港口—腹地供应链合作效率影响因素的概念模型、研究假设及其测量变量,并运用结构方程模型验证这些因素对港口—腹地供应链合作效率的影响路径及作用机理。研究发现,合作意愿、预期收益、业务流程、组织结构和学习能力对港口—腹地供应链合作效率均有不同程度的直接正向影响,影响程度从高到低依次为,组织结构>合作意愿>业务流程>学习能力>预期收益,其中组织结构对合作效率影响最大;合作意愿在预期收益和合作效率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业务流程在组织结构和合作效率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前者的中介作用占比略大于后者。因此,港口—腹地供应链要通过增强成员企业的相互依赖程度、凝聚成员企业的联盟共识、促进成员企业的公平合作等途径,切实引导和增强港口—腹地供应链成员企业合作意愿;科学合理设定预期收益,平衡和增进经济收益、品牌效应及政策收益;持续优化组织结构,并向着有机型、竞合型、灵活型、开放型合作组织迈进;提升成员企业的响应速度、资产利用率,并加快商品(货物)在成员企业之间的流转速率,着力于港口—腹地供应链业务流程改进及再造;强化提升包括知识搜寻、内化吸收、创新创造等方面的综合学习能力,以管理创新和技术创新驱动整个供应链高质量发展。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王景敏  崔利刚  隋博文  
科学有效的成员企业合作既是港口—腹地供应链可持续高质量发展的引擎之基,也是"一带一路"有机衔接特别是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的活力之源。基于既有文献、实地调研和协作系统理论,设计港口—腹地供应链合作效率影响因素的概念模型、研究假设及其测量变量,并运用结构方程模型验证这些因素对港口—腹地供应链合作效率的影响路径及作用机理。研究发现,合作意愿、预期收益、业务流程、组织结构和学习能力对港口—腹地供应链合作效率均有不同程度的直接正向影响,影响程度从高到低依次为,组织结构>合作意愿>业务流程>学习能力>预期收益,其中组织结构对合作效率影响最大;合作意愿在预期收益和合作效率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业务流程在组织结构和合作效率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前者的中介作用占比略大于后者。因此,港口—腹地供应链要通过增强成员企业的相互依赖程度、凝聚成员企业的联盟共识、促进成员企业的公平合作等途径,切实引导和增强港口—腹地供应链成员企业合作意愿;科学合理设定预期收益,平衡和增进经济收益、品牌效应及政策收益;持续优化组织结构,并向着有机型、竞合型、灵活型、开放型合作组织迈进;提升成员企业的响应速度、资产利用率,并加快商品(货物)在成员企业之间的流转速率,着力于港口—腹地供应链业务流程改进及再造;强化提升包括知识搜寻、内化吸收、创新创造等方面的综合学习能力,以管理创新和技术创新驱动整个供应链高质量发展。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徐静  王泽宇  
基于脆弱性视角,从敏感性和应对性两方面构建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熵权-TOPSIS模型测度1996—2015年中国陆海统筹绩效,结合核密度估计、多元线性回归和障碍度模型揭示其演化的时空分异及影响因素。结果表明:(1)中国陆海统筹绩效整体呈缓慢提升态势,两极分化趋势减弱,区域差距逐渐缩小。(2)空间演化上,陆海统筹绩效低值区空间范围不断缩小,中高值区空间范围不断扩大。其中,辽宁、河北、浙江、江苏、广西呈向好发展趋势,天津、山东、广东、上海呈减缓发展趋势,福建、海南呈波动变化。(3)回归分析表明,应对性对陆海统筹绩效的影响发挥主导作用,陆海经济协调发展度、陆海第二产业及第三产业贡献率、涉海就业结构专业化指数、科研经费投入力度、高层次人才储备率是制约其应对能力提升的主要障碍因子。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高赢  冯宗宪  
基于1996-2015年"一带一路"沿线32个国家的面板数据,运用US-SBM模型与ML指数对各国低碳发展效率进行测评。在此基础上采用面板回归方法分析"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整体低碳发展效率影响因素,得到以下结论:(1)"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低碳发展效率在考察期内整体偏低,纯技术效率是引致各国低碳发展效率差异的主因;(2)技术进步是推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低碳发展技术效率增长的重要因素,规模效率则是一大阻力;(3)资本投入、能源消费、碳排放及产业结构等均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整体低碳发展效率表现出显著抑制力,而经济发展、技术投入、劳动力投入及对外开放则促进低碳发展效率的提升。据此,提出促进"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低碳发展技术效率提升对策建议。
[期刊] 国际商务研究  [作者] 刘秀玲  陈浩  
在分析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服务贸易影响因素的理论基础上,采用2006~2015年"一带一路"沿线22个国家的面板数据,探讨了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服务贸易格局。借助贸易引力模型实证分析经济发展水平、服务业发展水平、服务贸易开放度、地理距离、城市化水平和制度环境等因素对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服务贸易的影响。根据研究结论提出关于促进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服务贸易发展、提升中国服务贸易竞争力和推动中国服务出口的政策启示。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姚铃  
随着中欧在“一带一路”倡议和欧洲发展战略框架下合作的推进,通过商签双边自贸协定搭建深化合作的制度平台,将成为双方的必然选择。为落实中欧领导人有关重要共识,自2015年以来,中国和欧洲的智库围绕双边自贸区建设分别开展了前期可行性研究工作。综合各方观点看,建立中欧自贸区将对促进双方经济发展和双边经贸合作带来积极效应。但与此同时,由于中国与欧盟处在不同的发
关键词: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唐红祥  夏惟怡  黄跃  
产业协同集聚对促进产业融合及地区经济发展具有重要影响。首先,测度西部陆海新通道制造业与物流业的协同集聚状况,结果发现,从整体看西部陆海新通道制造业与物流业协同集聚水平在研究期内出现下降态势,但近年来略有反弹。然后,构建计量模型探讨影响制造业与物流业协同集聚的主要因素,结论表明,基础设施建设、政府干预、开发区建设、信息化水平、城市规模、人力资本、经济发展水平等均对产业协同集聚产生显著影响,但影响方向和作用程度存在异质性和动态调整。最后,提出进一步提升西部陆海新通道制造业与物流业协同集聚的主要突破路径:完善交通基础设施及物流体系,优化政府干预及开发区建设,强化人力资本和信息化应用,提升城市规模和城市群发展水平。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江时学  
一、十大不利因素。1.2012年第一季度或上半年有大量债务要还本付息。如果希腊、葡萄牙和意大利等国不能获得足够的资金,债务危机的形势无疑会进一步恶化。2.无法通过贬值来扩大出口。2011年阿根廷债务危机爆发后,由于比索被大幅度贬值,阿根廷的出口显著增加,为走出危机创造了条件。而希腊等国无法使欧元贬值,因为欧元区的货币政策是统一的。3.银行业已受到债务危机的影响。欧洲银行管理局认为,欧洲央行需要筹资1150亿欧元,以弥补其持有的"外围国家"国债带来的损失。4.财政紧缩计划遏制了经济复苏的动力。摆脱危机的良策在于加快经济发展,但希腊等国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孙永福  
扩大后的欧盟已超过美国成为我国第一大贸易伙伴,而我国也已成为欧盟的第二大贸易伙伴。发展和深化对欧盟的经贸合作,对实现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战略目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为此,必须加强协调,完善机制,优化环境;加快结构调整,提升双边合作的质量和水平;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的开放战略,充分利用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加强协调与引导,加强对话与合作,为我国区域协调发展和可持续发展服务。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张菊  
本文结合当前国际科技合作的新形势,通过分析我国开展对欧科技合作的现状、趋势和特点,从5个方面阐述了对欧科技合作将是我国今后国际科技合作的一个热点和方向。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刘翔峰  
一、欧债危机以来中欧金融合作的新变化欧盟金融体系与中国类似,是一种以银行为主导、以间接融资为主的金融体系,但银行多为全能银行,金融服务全面,涉及欧盟25国的银行、证券、保险、投行等业务,市场一体化程度很高,资本市场高度发达。中国金融体系以间接融资为主,但资本市场不发达,银行主要经营传统业务。中欧建交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