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3204)
- 2023(19070)
- 2022(16560)
- 2021(15280)
- 2020(13133)
- 2019(30259)
- 2018(29874)
- 2017(58182)
- 2016(31595)
- 2015(35757)
- 2014(35826)
- 2013(35537)
- 2012(33007)
- 2011(29847)
- 2010(29740)
- 2009(27498)
- 2008(27420)
- 2007(24478)
- 2006(20964)
- 2005(18648)
- 学科
- 济(131205)
- 经济(131050)
- 管理(89577)
- 业(86786)
- 企(72384)
- 企业(72384)
- 方法(62995)
- 数学(54168)
- 数学方法(53469)
- 农(34255)
- 财(33804)
- 中国(31775)
- 学(30505)
- 贸(29049)
- 贸易(29037)
- 业经(28737)
- 易(28134)
- 地方(25796)
- 制(23255)
- 农业(22637)
- 理论(22619)
- 务(21852)
- 财务(21769)
- 财务管理(21720)
- 企业财务(20568)
- 和(20354)
- 技术(19767)
- 银(19322)
- 融(19290)
- 金融(19285)
- 机构
- 大学(462393)
- 学院(459481)
- 济(185159)
- 经济(181244)
- 管理(177207)
- 研究(156657)
- 理学(153917)
- 理学院(152169)
- 管理学(149247)
- 管理学院(148440)
- 中国(114156)
- 科学(99026)
- 京(98276)
- 财(83601)
- 农(80944)
- 所(80627)
- 研究所(73697)
- 业大(72332)
- 中心(70660)
- 财经(67686)
- 江(66959)
- 农业(64245)
- 北京(61793)
- 经(61483)
- 范(59921)
- 师范(59213)
- 院(56898)
- 经济学(56206)
- 州(54143)
- 经济学院(50924)
- 基金
- 项目(313586)
- 科学(244495)
- 基金(226817)
- 研究(223249)
- 家(199937)
- 国家(198338)
- 科学基金(168575)
- 社会(138859)
- 社会科(131574)
- 社会科学(131539)
- 省(122686)
- 基金项目(119650)
- 自然(112236)
- 自然科(109598)
- 自然科学(109561)
- 自然科学基金(107594)
- 划(103870)
- 教育(102890)
- 资助(95479)
- 编号(90102)
- 成果(73186)
- 重点(70962)
- 部(68984)
- 发(66743)
- 创(64564)
- 课题(62491)
- 科研(60932)
- 创新(60359)
- 教育部(58452)
- 计划(58198)
- 期刊
- 济(196577)
- 经济(196577)
- 研究(130837)
- 中国(81830)
- 学报(79178)
- 农(72133)
- 科学(70186)
- 财(64063)
- 管理(63293)
- 大学(59158)
- 学学(55907)
- 农业(49685)
- 教育(47750)
- 技术(39132)
- 融(37113)
- 金融(37113)
- 财经(32968)
- 经济研究(32285)
- 业经(31986)
- 经(28323)
- 问题(26452)
- 业(26258)
- 贸(24304)
- 版(22686)
- 技术经济(22276)
- 图书(22272)
- 统计(21882)
- 科技(21558)
- 理论(21137)
- 商业(20820)
共检索到66346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王国安 范昌子
自中欧建交以来,双边贸易取得了快速进展。经过2004年东扩的欧盟已经成为我国最大的贸易伙伴,同时我国也成为了欧盟的第二大贸易伙伴,不断扩大的双边贸易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中欧贸易的互补性。本文利用近十几年的贸易统计数据,分别以比较优势理论和产业内贸易理论为依据对中欧贸易的互补性进行了实证分析,从而得出了以下结论:中欧双边贸易存在较强的互补关系,中欧之间的国际分工主要以产业间的垂直分工为主,同时随着我国工业制成品国际竞争力的迅速提高,产业内贸易在中欧双边贸易中的重要性正在不断增强,中欧之间的国际分工正逐步向水平方向发展。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吴凤娇
运用贸易结合度指数、显性比较优势指数和贸易特化系数对中新双边贸易的现状和发展趋势、比较优势和贸易互补性进行了实证分析。基于产业内分工、相似需求和外国直接投资的产业内互补成为中新两国贸易关系的主要特征。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王伶
借助TII指数、RCA指数、TCI指数、TSC指数,利用2004年~2013年中非贸易数据,定量分析了中非贸易联系的紧密程度、各自的比较优势、互补性的强弱以及互补的性质。结果表明,中非之间具有很强的贸易互补性,但不同行业有很大差异,且主要是产业间互补。
关键词:
贸易结合度 比较优势 贸易互补性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任育锋 李哲敏 张超 康敏
2000年以来,中国与其他金砖国家果蔬贸易整体迅速发展,其他金砖国家成为中国果蔬重要的出口目的地和新兴进口来源市场。本研究以2000—2015年数据为基础,描述了中国与其他金砖国家果蔬贸易概况,深入分析了金砖国家间果蔬贸易的比较优势、互补性和未来增长潜力。研究发现:中国、南非的果蔬均具有出口比较优势,其中中国的蔬菜和南非的水果出口优势最为明显;就互补性而言,中国果蔬出口与印度进口互补性最强,中国果蔬进口与南非出口互补性最强;就增长潜力来看,中国果蔬出口与巴西进口的增长潜力最大。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任育锋 李哲敏 张超 康敏
2000年以来,中国与其他金砖国家果蔬贸易整体迅速发展,其他金砖国家成为中国果蔬重要的出口目的地和新兴进口来源市场。本研究以2000—2015年数据为基础,描述了中国与其他金砖国家果蔬贸易概况,深入分析了金砖国家间果蔬贸易的比较优势、互补性和未来增长潜力。研究发现:中国、南非的果蔬均具有出口比较优势,其中中国的蔬菜和南非的水果出口优势最为明显;就互补性而言,中国果蔬出口与印度进口互补性最强,中国果蔬进口与南非出口互补性最强;就增长潜力来看,中国果蔬出口与巴西进口的增长潜力最大。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陶海东
中俄两国互为邻邦,在政治关系不断升温的同时,经济合作也在不断深化。特别是两国在石油贸易领域一系列协议的签署,为两国之间搭建了一条良好的沟通合作渠道。本文通过从石油储存、生产、消费等方面对不同来源的数据进行分析,认为应在宏观层面上继续夯实两国石油贸易合作的基础和平台,在微观层面上继续加大两国石油贸易合作的范围和力度,这样才能增强两国石油贸易合作中的经济互补性,促进中俄石油贸易的顺利开展。
关键词:
中国 俄罗斯 石油贸易 经济互补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孔媛
本文运用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和产业内贸易指数对近年来世界范围内的水果粉、糖制水果、干制水果、新鲜水果、水果汁和加工水果的比较优势和产业内贸易状况进行了深入研究,并以中法两国之间的加工水果贸易为例,试图为进一步提升我国在世界水果市场的地位和竞争力提供理论依据。
关键词:
世界 水果贸易 比较优势 产业内贸易
[期刊] 贵州财经学院学报
[作者]
李猛
借助于SITC三位数下边际产业内贸易指数和对称性显性比较优势指数的计算,对中印之间贸易状况进行了深入的分析,认为:中国在印度市场上具有比较优势的产品,其边际产业内贸易程度也较高,充分说明中印两国基于各自的经济发展战略而具有相似工业发展偏好,这种相似偏好使双方之间的贸易主要以产业间贸易为主,并呈逐渐增强之势。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喻志军
本文目的在于给出客观准确评价中国外贸竞争力的分析框架。论文通过理论推断阐述了随着社会进步,国际分工日益深化,贸易竞争力水平和来源也将不断更新。进而通过计算中国、美国、德国的相应指数和实证比较外贸竞争力的不同测定方法存在的问题,归纳了不同方法的适用条件和综合评价中国贸易竞争力的思路和原则。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马静 逯宇铎
由服务贸易的比较优势和产业内贸易研究概况,引出对中欧服务业产业内贸易的实证分析。基于2004~2009年中欧服务贸易数据测算出GL指数和MIIT指数,发现了各服务部门产业内贸易发展的不同态势。选取人均GDP、服务贸易开放程度和对外贸易不平衡程度作为自变量,即影响因素,但均未表现出与产业内贸易指数较强的相关性。
关键词:
服务贸易 产业内贸易 中欧贸易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马静 逯宇铎
1.人均GDP差异与产业内贸易指数相关性。从测算结果来看,人均GDP差异与GL指数和MIIT指数几乎不相关,这似乎与Linder(1961)的假设相冲突。尽管中欧之间的人均GDP存在较大差距,但是两者的许多服务业部门的产业内贸易在近年来迅速发展。所以,我们需要对中国的消费结构做进一步的洞察,也就是要看到其中一个重要的特点,即区域和人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岳昌君
美国产业内贸易 (一)发展趋势 本文按3位数标准国际贸易代码(SITC)划分产业并采用1999年联合国公布的贸易统计数据计算产业内贸易指数。产业内贸易指数(ITT)计算公式为: ITT=1-|X_I-M_i|÷(X_i+M_i)其中X_i,M_i分别表示产业i的出口值和进口值:ITT=1表示完全是产
[期刊] 国际商务研究
[作者]
朱前
本文运用产品出口相似度指数以及显性比较优势指数和贸易互补性指数,对中国与印度工业制品出口结构进行了实证分析,得出中国与印度产品出口结构较为相似,但出口相似度有所减弱。中国和印度显性比较优势产品都集中在劳动密集型产品上,具有一定的竞争关系。总体来看,中印之间双边贸易具有一定潜力,但两国在工业制品上的贸易互补性较低。最后本文给出了中国出口结构优化的建议。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佟光霁 查涵恺
基于1996年~2016年中俄水产品贸易数据,分析了两国水产品贸易现状,并在此基础上运用相关指数分析了两国水产品贸易特征,包括比较优势和互补性。结果表明,中国水产品比较优势明显高出俄罗斯,中国两类、俄罗斯三类水产品在对方市场具有比较优势;俄中水产品互补性高于中俄水产品互补性,中国两类、俄罗斯一类水产品与对方市场具有互补性。
关键词:
中俄 水产品贸易 比较优势 互补性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赵育琴
随着一些单边或多边条款的逐步实施,中泰两国的贸易将会继续向纵深层次发展。本文利用最新的中泰贸易数据,计算各种贸易产品的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分析两国在双边及第三国市场上贸易的互补性与替代性。研究表明,两国的互补性多于竞争性,尤其是在第三国市场上,两国贸易产品具有明显的互补特征,这种的互补性有利于实现两国贸易的双赢。从而折射国际贸易环境下的不同环境竞争的策略选择,可以让企业步入国际市场增加信心和提供理论依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