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730)
- 2023(11065)
- 2022(9103)
- 2021(8042)
- 2020(6577)
- 2019(14415)
- 2018(13858)
- 2017(25665)
- 2016(13449)
- 2015(14731)
- 2014(14315)
- 2013(14081)
- 2012(13383)
- 2011(12281)
- 2010(12273)
- 2009(11204)
- 2008(10832)
- 2007(9828)
- 2006(8902)
- 2005(7644)
- 学科
- 济(77374)
- 经济(77321)
- 管理(35331)
- 业(29129)
- 方法(24727)
- 数学(21504)
- 企(21495)
- 企业(21495)
- 地方(21418)
- 数学方法(21395)
- 贸(20939)
- 贸易(20928)
- 易(20245)
- 中国(17628)
- 农(17366)
- 业经(14779)
- 学(14555)
- 地方经济(13345)
- 财(11908)
- 农业(11735)
- 环境(11725)
- 制(9886)
- 关系(9834)
- 融(9337)
- 金融(9335)
- 产业(8882)
- 发(8826)
- 和(8625)
- 出(8544)
- 银(8503)
- 机构
- 学院(199000)
- 大学(197090)
- 济(94894)
- 经济(93302)
- 研究(75488)
- 管理(69747)
- 理学(59907)
- 理学院(59173)
- 管理学(58215)
- 管理学院(57864)
- 中国(54834)
- 科学(45210)
- 京(40967)
- 所(38317)
- 农(38076)
- 财(37683)
- 研究所(35007)
- 中心(32928)
- 业大(31992)
- 经济学(30499)
- 财经(30305)
- 农业(29980)
- 江(29649)
- 院(27604)
- 经(27535)
- 经济学院(27420)
- 北京(25652)
- 范(24951)
- 师范(24620)
- 科学院(23850)
- 基金
- 项目(133845)
- 科学(103686)
- 基金(96423)
- 研究(94047)
- 家(86646)
- 国家(85928)
- 科学基金(71644)
- 社会(62713)
- 社会科(59536)
- 社会科学(59521)
- 省(52068)
- 基金项目(51091)
- 自然(45434)
- 自然科(44288)
- 自然科学(44270)
- 划(43767)
- 自然科学基金(43466)
- 教育(41694)
- 资助(38106)
- 编号(35951)
- 发(31075)
- 重点(30919)
- 部(28790)
- 创(27582)
- 成果(27480)
- 国家社会(26907)
- 创新(25972)
- 课题(25655)
- 科研(25587)
- 计划(24642)
共检索到30507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姚铃
随着中欧在“一带一路”倡议和欧洲发展战略框架下合作的推进,通过商签双边自贸协定搭建深化合作的制度平台,将成为双方的必然选择。为落实中欧领导人有关重要共识,自2015年以来,中国和欧洲的智库围绕双边自贸区建设分别开展了前期可行性研究工作。综合各方观点看,建立中欧自贸区将对促进双方经济发展和双边经贸合作带来积极效应。但与此同时,由于中国与欧盟处在不同的发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孟艳
未来几年,稳定和持续的经济增长将是许多国家宏观经济调控的首要目标,从全球范围来看,欧元区债务危机依然是全球经济运行的主要风险源,欧元区的经济前景将直接影响全球经济复苏的进程,欧元区何时实现经济增长,不仅是发达国家回归经济增长进程的风向标,也是发展中国家经济稳健增长的重要外部条件。经过三年多的努力,欧盟与欧元区国家已遏制住债务危机蔓延的势头,但也付出了经济衰退和严重失业的沉重代价。目前,欧元区经济依然脆弱,
[期刊] 银行家
[作者]
邓宇
进入2023年以来,世界各国纷纷步入经济复苏期,日本的经济增长也因此受到公众的关注。2023年一季度实际国内生产总值(GDP)环比增长0.4%,按年率计算增幅为1.6%,高于市场预期;二季度GDP在剔除物价变动影响的实际季节调整值后,较上季度增长1.5%,按年率换算为增长6%,创2020年末以来的最快增速,远超经济学家的预测数值。此外,日本的居民消费和投资也出现复苏增长的趋势,带动了企业利润的增长,从而使日本股市大涨,成为全球市场焦点。2023年,日经225指数上涨28%,达到十年来最快涨幅,创1989年日本经济泡沫破灭以来的收盘新高。由此引发了市场对日本经济复苏增长能否持续的猜测。本文将从日本经济复苏增长的特征、日本财政与货币政策的现实情况以及日本经济复苏增长的根源进行详细剖析,并据此提出日本经济复苏增长前景展望。
[期刊]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作者]
刘莹 黄晓科
自 1999年 1月 1日欧元在一片良好预期中诞生以来 ,许多人乐观地认为欧元将会在竞争中击败美元成为国际主导货币 ,但欧元这几年的走势不断下滑 ,对欧元的悲观看法也不断出现。对于这些不同的看法 ,笔者从博弈论的“市场进入阻挠”案例这一新的角度入手 ,指出在位国际货币客观存在着粘性 ,论证欧元无法取代美元的国际主导地位这一论点。
关键词:
欧元 美元 市场进入阻挠 “特里芬难题”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文峰 赵健
作为当前最具活力的新移民群体之一,欧洲华商在推动中欧经济发展过程中发挥了积极作用。随着中国"一带一路"建设推进和"欧盟2020战略"实施,欧洲华商将迎来新的历史发展机遇。但与此同时,由于受外部经济挤压、国际经济摩擦等因素影响,欧洲华商发展仍然面临诸多挑战。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田鸿雁 宋学文
文章指出,中国—东盟自贸区建设取得巨大成就,关税水平渐次降低、货物贸易发展迅猛、服务贸易稳步发展、投资协议正式实施和次区域合作不断深化。文章分析了中国—东盟自贸区的特点及其面临的挑战,并从货物和服务贸易、非金融类投资和次区域合作等方面为深化自贸区合作提出了发展对策。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杨文生
中韩自由贸易区谈判的顺利推进将带动两国经贸关系踏上新台阶,有利于我国推进区域经济一体化战略,加快走出去步伐。为充分释放中韩自贸区红利,我国应加快改革开放步伐,从政策制度、基础设施、园区建设、人才储备等方面做好更高水平和更深层次的准备。
关键词:
中韩自贸区 经贸合作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王海燕
中国与哈萨克斯坦建交近二十年来,经贸关系不断加强,从确立国家战略伙伴关系、奠定两国合作的制度基础等方面为建立两国FTA打下了坚实的政治经济基础,并在国家实力、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创造了良好的条件,形成了参与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新格局。但中哈建立FTA还面临政治文化差异、区域合作平台建设、大国因素影响等挑战。展望未来,中哈关系将更密切,中哈区域定位越加明确,中哈区域经济合作会更加有序和规范,中哈FTA将分阶段建立。
关键词:
中哈 FTA 机遇 挑战 前景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张明 郭子睿
上海自贸区的创建是新一届政府推动中国经济进一步改革开放的重要举措。上海自贸区建设总体方案的核心内容包括推动服务业开放、加快金融改革、促进对外贸易的转型升级与实现简政放权。上海自贸区的创建有助于推动中国经济的结构转型,但自身也面临着套利行为难以监管、负面清单流于形式、监管思路亟待转变、改革红利沦为政策红利等问题与挑战。为进一步推动上海自贸区建设,中国政府应加快国内金融业改革、打破服务业的国企垄断、加强上海市政府与有关各部委的协调、防范自贸区沦为新一轮套利热潮。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吴伟
2010年1月1日,中国—东盟自贸区正式启动,成为继欧盟、北美自贸区后的第三大区域共同市场。区内人口19亿,经济总量约6万亿美元,贸易额近4.5万亿美元,就覆盖人口数量而言,其市场潜力位
[期刊] 地方财政研究
[作者]
朱思翘 张天龙
在国际经贸规则重构的新形势下,国家高度重视自贸区建设,自贸区建设刻不容缓。本文结合我国"一带一路"战略和美国"TPP"协定签署的大背景,面对国际经贸规则演变的新趋势,对我国自贸区建设面临的机遇与挑战进行深入分析,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这对于今后一段时期我国自贸区建设、"一带一路"战略推进、国际规则制订、全球经济治理等具有一定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期刊] 对外经贸实务
[作者]
姚铃
2014年,中欧经贸合作取得较大发展,双边贸易趋向均衡化,中国对欧投资出现新一轮大幅增长,在中国与主要经贸伙伴的合作中表现最为抢眼。与此同时,中国与欧盟在双边与多边层面开展积极对话与合作,中欧合作既为欧盟经济复苏提供了动力,也是中国深化改革开放的外部推动力。《中欧2020合作战略规划》规划了深化中欧合作的蓝图,而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张海冰
亚太经合组织(APEC)是具有全球属性的地区性合作组织。作为涵盖亚太地区主要经济体的区域性经济合作组织,APEC不仅在促进亚太地区贸易自由化、投资便利化以及经济技术合作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而且由于其成员构成和地缘政治经济因素,使得APEC的合作进程在全球经济治理格局中也具有重要的影响力。同时,APEC与北美自由贸易区(NAFTA)、欧盟(EU)共同构成了区域经济合作的三种
[期刊]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作者]
丁纯 纪昊楠
自新中国成立至今,中欧关系经历了从零星接触到全面战略伙伴关系持续发展的70年。虽有曲折,但中欧关系总体上是平稳健康,不断向上的。尤其是改革开放四十年来,随着中国综合国力的增强和欧洲一体化的发展,中欧双方在平等相待,互利共赢的原则下,审时度势、务实合作,中欧不断发展成和平稳定、增长繁荣、改革进步、文明共荣的伙伴。在七十年的历程中,中欧关系也存在着贸易摩擦时现、政治互信不足、人文交流赤字等问题及如何处理相互竞争的挑战等。展望未来,我们有理由对中欧关系持谨慎乐观的态度:中欧合作有坚实的基础;中欧间竞争加剧与不确定因素增强是正常的。在百年未遇之国际格局大变局中,中欧双方作为世界主要的政经实体,应在过去70年交往的经验教训基础上,站在中欧关系的战略高度上,求同存异,摒弃零和博弈思维,平等相待,发挥所长,造福民众,努力构筑命运共同体。
关键词:
中欧关系 中欧四大伙伴 70年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唐朱昌 龚斌恩
在全球区域一体化的大背景下,随着中国与东盟经济合作范围的扩大及层次的深化,建立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成为历史的必然。通过对建立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所带来的积极因素及面临的挑战进行分析,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东盟 自由贸易区 区域经济一体化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