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706)
2023(5447)
2022(4664)
2021(4459)
2020(3697)
2019(8233)
2018(8064)
2017(16056)
2016(8813)
2015(9789)
2014(9791)
2013(9466)
2012(9236)
2011(8182)
2010(8623)
2009(7801)
2008(7736)
2007(7156)
2006(6474)
2005(5958)
作者
(24105)
(20345)
(20014)
(19391)
(13141)
(9650)
(9108)
(7861)
(7704)
(7567)
(6835)
(6720)
(6599)
(6551)
(6475)
(6264)
(6054)
(6020)
(5960)
(5905)
(5222)
(5036)
(4899)
(4751)
(4662)
(4624)
(4523)
(4482)
(4188)
(4124)
学科
(33044)
经济(33008)
(26566)
管理(26353)
(20490)
企业(20490)
(12226)
中国(10843)
(10755)
方法(10056)
数学(8804)
(8743)
数学方法(8643)
(8311)
农业(8183)
技术(7490)
(7463)
贸易(7458)
地方(7356)
(7268)
业经(7101)
(7073)
银行(7067)
(6853)
(6564)
金融(6562)
(6120)
(5994)
财务(5981)
及其(5980)
机构
学院(119859)
大学(117718)
(52486)
经济(51198)
管理(46333)
研究(46048)
理学(38748)
理学院(38349)
管理学(37853)
管理学院(37607)
中国(35957)
(26381)
科学(25396)
(24930)
(23648)
中心(21375)
研究所(20932)
(20793)
(19883)
财经(19302)
(17607)
(16956)
北京(16403)
农业(15817)
(15757)
师范(15647)
业大(15613)
(15445)
经济学(14910)
(14313)
基金
项目(74909)
研究(59855)
科学(59321)
基金(52834)
(45325)
国家(44884)
科学基金(37972)
社会(36554)
社会科(34626)
社会科学(34621)
(29295)
教育(27063)
基金项目(26592)
编号(25226)
(25051)
自然(22852)
成果(22597)
资助(22370)
自然科(22296)
自然科学(22288)
自然科学基金(21925)
课题(18223)
(17428)
(17383)
重点(16802)
(16258)
(16240)
(15193)
创新(15158)
项目编号(15117)
期刊
(63154)
经济(63154)
研究(40547)
中国(28656)
(20235)
(19458)
管理(17945)
(17358)
金融(17358)
教育(16688)
科学(14685)
学报(14442)
农业(13819)
大学(11394)
技术(10559)
学学(10471)
业经(10332)
经济研究(9700)
财经(9281)
国际(8356)
(8155)
(7963)
(7869)
论坛(7869)
问题(7740)
世界(7521)
科技(7162)
(7035)
理论(5756)
图书(5694)
共检索到19847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黎苑楚  王少雨  陈宇  
科技的国际化是当今世界社会发展的重要趋势,加强同世界各国的科技合作已经成为促进各国经济和科技发展的一个重要潮流。本文在分析中欧科技合作现状的基础上,总结了中欧科技合作的基本经验,并提出了加快中欧科技合作的对策和建议。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张菊  
本文结合当前国际科技合作的新形势,通过分析我国开展对欧科技合作的现状、趋势和特点,从5个方面阐述了对欧科技合作将是我国今后国际科技合作的一个热点和方向。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秦涛  韩军  施筱勇  叶资英  
国际科技合作是当前知识经济社会中获取智力资源的重要途径,已经成为促进各国经济和科技发展的重要潮流。欧盟框架计划是世界上规模最大的多国科技合作计划,为提高中方参与欧盟框架计划范围和程度,本文介绍了中国参与欧盟第五、第六框架计划的总体情况,并对中方参与的程度和效果进行分析,提出促进中欧科技合作的对策和建议。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邢继俊  夏松  董克勤  周铭  赵学锋  
高校是中国科研的主力军,也是参与中欧科技合作最活跃的一部分。为了更好地推进高校参与中欧科技合作,本文分析了高校参与中欧科技合作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建议以提高未来的合作效率。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黄河  皮俊锋  
在成渝地区被国务院批准为全国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的大背景下,本文在对比分析川渝科技资源状况、科技创新能力及成果的基础上,进一步分析了川渝科技合作存在的主要障碍和推进川渝科技合作的动力因素,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高洁  刘立  
本文对中欧科技合作管理制度体系进行了宏观上的归纳,发现中欧科技各领域合作均从具体项目着手,由点及面,最终形成了以《中欧科技合作协定》为指导、中欧科技合作指导委员会统一协调,科技、能源和信息通信三个领域为主要发展平台的合作制度体系。中欧科技合作的管理模式经历了"一对多"集中管理、多头管理和协作管理三个时期,管理模式的改进有效地整合了中欧科技合作的现有资源,使双方的合作朝着高效平等的方向发展。欧盟研发框架计划(FP)的中欧合作是双方科技合作的主要形式,从FP4以来双方的合作项目数、合作资金、参与人员数等都有了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高洁  刘立  
本文对中欧科技合作管理制度体系进行了宏观上的归纳,发现中欧科技各领域合作均从具体项目着手,由点及面,最终形成了以《中欧科技合作协定》为指导、中欧科技合作指导委员会统一协调,科技、能源和信息通信三个领域为主要发展平台的合作制度体系。中欧科技合作的管理模式经历了"一对多"集中管理、多头管理和协作管理三个时期,管理模式的改进有效地整合了中欧科技合作的现有资源,使双方的合作朝着高效平等的方向发展。欧盟研发框架计划(FP)的中欧合作是双方科技合作的主要形式,从FP4以来双方的合作项目数、合作资金、参与人员数等都有了大幅提升,正在执行的"地平线2020计划"中的联合资助机制更使双方科技合作有突破性进展。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胡振兵  马建军  
亚太科技合作现状、问题与对策胡振兵,马建军(中南财经大学)亚太地区科技合作现状在亚太地区,政府一级并没有形成全区域性的国际科技合作的局面,也没有相应的组织协调机构。但在东亚地区存在着东盟国家之间的科技合作以及部分国家的双边科技合作和跨区域科技合作。可...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孔晓莎,董漪,姜宪章,黄科  
在对云南省与东盟国家经济技术合作项目进行全面收集的基础上,从科技合作的角度分析现状、展望前景、提出加强科技合作的对策建议。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路蒙佳  
2021年,欧盟开始实施第九期框架计划,即“地平线欧洲”计划。本文介绍了“地平线欧洲”计划反映出的欧盟科技创新未来关键战略方向和对外科技合作原则,从高科技产品贸易、合作论文发表、科研项目合作等多个维度分析中国与欧盟的科技合作现状与重点合作领域,探讨欧盟科技创新战略变化对中欧科技合作的可能影响,并对新的国际形势下如何推进未来中欧科技合作提出对策建议。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翟金秀  
本文从国际现实角度出发,总结了近年来中欧科技合作的状况,以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中欧合作新的状况为重点,分析了中欧科技合作的合作背后的理念及其展望,并就中欧今后合作的策略与定位做了深入地探讨与总结。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徐冠华  
本文系统阐述了面向2020年的中国科技发展战略。同时,展望了中欧科技合作的前景,提出了建立以知识为基础的中欧科技战略合作伙伴关系的构想。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李钢  崔艳新  
中国与欧盟分别是全球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和区域经济集团,是当今世界舞台上维护和平与促进发展的两支重要力量,全面发展同欧盟及其成员国长期稳定的互利合作关系,是中国外交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一直以来,中欧双方在经贸领域保持着密切交往,为双边关系的健康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李研  
中欧关系走到了"十字路口",面临着方向选择。中美竞争加剧情况下,我国应主动作为,为中欧关系发展增添新的积极因素。以博弈论为视角看待当前中欧关系,中欧双方完全有可能实现"非零和博弈",充分释放中欧关系发展潜力。科技是中欧合作的传统领域,可作为引领新一轮中欧关系发展的突破口。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孙永福  
扩大后的欧盟已超过美国成为我国第一大贸易伙伴,而我国也已成为欧盟的第二大贸易伙伴。发展和深化对欧盟的经贸合作,对实现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战略目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为此,必须加强协调,完善机制,优化环境;加快结构调整,提升双边合作的质量和水平;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的开放战略,充分利用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加强协调与引导,加强对话与合作,为我国区域协调发展和可持续发展服务。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