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3681)
- 2023(5507)
- 2022(5063)
- 2021(4794)
- 2020(4379)
- 2019(10369)
- 2018(10311)
- 2017(20844)
- 2016(11732)
- 2015(13627)
- 2014(14135)
- 2013(14226)
- 2012(13583)
- 2011(12047)
- 2010(12397)
- 2009(11740)
- 2008(12273)
- 2007(11461)
- 2006(9961)
- 2005(9165)
- 学科
- 济(50910)
- 经济(50848)
- 管理(35548)
- 业(35105)
- 企(28346)
- 企业(28346)
- 方法(25067)
- 数学(22309)
- 数学方法(22041)
- 财(16190)
- 农(14990)
- 中国(12748)
- 务(10783)
- 财务(10748)
- 财务管理(10716)
- 贸(10683)
- 贸易(10681)
- 学(10634)
- 制(10585)
- 易(10368)
- 企业财务(9830)
- 地方(9769)
- 业经(9637)
- 农业(9603)
- 银(8279)
- 银行(8258)
- 和(7805)
- 行(7734)
- 融(7518)
- 金融(7515)
- 机构
- 大学(176455)
- 学院(175595)
- 济(73384)
- 经济(71693)
- 管理(66032)
- 研究(59380)
- 理学(55899)
- 理学院(55278)
- 管理学(54276)
- 管理学院(53960)
- 中国(46706)
- 京(37569)
- 科学(36481)
- 财(35708)
- 农(32349)
- 所(31991)
- 研究所(28589)
- 中心(28217)
- 江(28004)
- 财经(27779)
- 业大(26679)
- 农业(25500)
- 经(24903)
- 北京(24228)
- 范(22871)
- 师范(22671)
- 经济学(22319)
- 州(22210)
- 院(20402)
- 经济学院(20288)
- 基金
- 项目(107274)
- 科学(82751)
- 研究(78295)
- 基金(76310)
- 家(66003)
- 国家(65455)
- 科学基金(54876)
- 社会(47783)
- 社会科(45162)
- 社会科学(45145)
- 省(42406)
- 基金项目(40472)
- 教育(36496)
- 划(35789)
- 自然(35582)
- 自然科(34709)
- 自然科学(34697)
- 自然科学基金(34076)
- 编号(33102)
- 资助(32501)
- 成果(28127)
- 部(24340)
- 重点(24340)
- 发(22972)
- 课题(22782)
- 创(21498)
- 科研(21091)
- 教育部(20592)
- 性(20508)
- 大学(20344)
共检索到26763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对外经贸实务
[作者]
焦知岳 景阳诺
作为国际影响力极强且又方便快捷的陆路通道,中欧班列往来于中国与欧洲众国之间,使丝绸之路充满活力。中国是欧盟的首要进口来源地和第二大出口市场,中欧班列的开行推动了中国"一带一路"倡议,展现出中欧合作共赢的美好愿景。然而中欧班列在建设过程中仍存在许多问题,本文主要从运输成本的视角,分析其中的问题及原因并提出促其持续发展的成本优化建议。
关键词:
中欧班列 运输成本 影响因素 成本优化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徐紫嫣 夏杰长 袁航
中欧班列的安全、顺畅和稳定运行,为践行"一带一路"合作倡议和推动沿线国家经贸合作提供了强有力的基础保障,正在成为畅通国内国际双循环、协同带动后疫情时代全球经济复苏的强劲动力。然而,中欧班列建设也存在着边境口岸通行能力不足、铁路运输规则中外各异、回程进口货源量少质低和对政府财政补贴过度依赖等问题。"十四五"期间,需要立足双循环新发展格局,重点克服制约中欧班列发展的基础设施瓶颈问题,努力提升通关效率,丰富回程货源,强化市场导向,协同各种竞合关系,营造有助于中欧班列健康、高质量发展的政策环境。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于民 刘一鸣
以前中国与欧洲地区和北美地区贸易都主要以海运方式进行,随着中欧班列的开通,中国与欧洲可进行陆上贸易。中欧班列作为新丝绸之路的贸易大通道,自开行以来保持了快速的增长趋势。分析2018年上半年中国与欧洲各国的贸易数据发现,中国与欧洲各国贸易额分布比较平均。在中美贸易摩擦不断升级的背景下,对比中国同欧洲和北美洲的贸易数据发现,2018上半年中欧贸易额增速超过了中国同北美地区的贸易增速。运用贸易引力模型进一步验证了中欧贸易吸引力正在上升。最后得出结论为:中欧班列开行数量快速增加,中欧贸易额加速增长,表明中国同欧洲的经贸关系更加紧密。在中美贸易战的影响下,中欧贸易将迎来一个加速增长期,中欧班列在中欧贸易中的作用也将日益重要。
关键词:
中欧班列 贸易伙伴 引力模型 中欧关系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黄泽烨 周云岩
在内外双循环加速形成之际,提高我国农产品贸易规模既能够优化我国对外贸易结构,同时也能够为乡村振兴提供新的发展动能。本文以我国29个省级行政单位为研究对象,实证检验了中欧班列开通、物流效率对农产品跨境贸易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中欧班列开通和物流效率的提高有利于农产品跨境贸易额的增长,中欧班列与物流体系能够产生正向联动效果,中欧班列构成了本地物流体系的有力补充,进而赋能农产品跨境贸易规模增长。因此,应该进一步优化中欧班列的顶层设计,提高区域物流运输能力,为外向型农业的发展创造有利的外部环境。
关键词:
中欧班列 物流效率 跨境贸易 农产品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李杰 刘清
本文基于我国高质量低碳发展的战略导向要求,构建产业结构高级化、合理化、生态化三维指标,采用多期DID、SDID方法检验中欧班列运行对我国产业结构优化的影响。研究发现,中欧班列运行对区域产业结构高级化、合理化、生态化均存在显著正效应,且主要通过外贸驱动机制和要素驱动机制作用于区域产业结构优化。异质性分析发现,中欧班列引致的产业结构高级化效应主要集中在低经济发展水平城市,产业结构合理化、生态化效应则在高经济发展水平城市更为明显;同时相较于低人力资本水平城市,中欧班列引致的产业结构高级化、合理化、生态化促进效应均集中在高人力资本水平城市范围。进一步研究发现,中欧班列运行对地理邻域、行政邻域存在产业结构优化空间溢出效应,且前者空间溢出效应大于后者;目前中欧班列引致的产业结构优化空间溢出效应具体表现为促进邻域产业结构合理化,抑制邻域产业结构高级化和生态化。
[期刊] 对外经贸实务
[作者]
赵青松
"渝新欧"是重庆至欧洲国际铁路大通道的简称。"渝"指重庆,"新"指新疆阿拉山口,"欧"指欧洲。"渝新欧"班列于2011年3月正式开通,此后,郑州、武汉、成都、苏州、义乌等我国许多内陆城市,也纷纷开展面向欧洲国家的国际铁路运输。"渝新欧"国际铁路联运大通道是一条横贯亚欧大陆的贸易大动脉,其贯穿了"丝绸之路经济带"上的6个国家,实现了中国内陆省区与欧洲之间的陆上直通,为中欧双边贸易
[期刊] 对外经贸实务
[作者]
王宏智 孙金俊
在"一带一路"倡议的政策支持下中欧班列经过近十年的快速发展,在各方面取得了重大的突破,已经形成了相对稳定的运营格局,但在发展中也遇到了许多的问题,本文通过对中欧班列的运行状况和现存问题进行分析,总结出四个需要解决的关键点即联动协调度低、货运市场不完善、货源稳定性较差、成本居高不下。以现有的国际组织、经济组织、合作组织为基础构建中欧班列国际物流运输平台,来应对中欧班列发展中出现的问题,以期通过中欧班列国际物流运输平台建立以中国为主导的国际贸易利益共同体,与沿线国家一起打造国际班列运输新模式。
关键词:
一带一路 中欧班列 运输平台 贸易结算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张梦婷 钟昌标
交通基础设施对贸易发展的影响历来备受学者关注。新冠疫情的蔓延使得跨境基础设施——中欧班列的优越性凸显,中欧班列在国际贸易运输中扮演着日益重要的角色。文章基于中国与欧洲28个国家2009—2019年的面板数据,采用双重差分(DID)的方法实证考察了中欧班列开通对中国对欧洲出口贸易的影响。研究表明:(1)中欧班列开通对沿线的出口贸易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边际效应约为13.1%;(2)系列稳健性检验和事件分析进一步验证了基准回归结论的稳健性;(3)异质性分析发现,中欧班列的出口促进效应对收入水平更高、与我国地理距离更近的国家或地区的劳动力和资本密集型出口更显著。在加快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进程中,中欧班列的常态化和规范化发展,有助于更好发挥其助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经贸合作和协调国内外市场的作用。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王姣娥 焦敬娟 景悦 马丽
自"一带一路"战略实施以来,中国各地政府大力推进中欧国际班列运输,试图改变传统的对外贸易运输体系,强化提升新欧亚大陆桥运输作用。然而,设施联通、运输价格、货源及复杂的地缘政治环境等问题仍然是制约中欧班列发展的重要因素。为此,本文在分析"中欧班列"运营现状及存在问题基础上,提出实现其高频率常态运营的"轴-辐"运输组织模式。通过构建高、中、低三种运价方案,利用距离—经济成本分析法划分"中欧班列"主要出境口岸的经济腹地范围;并综合考虑各城市的铁路技术指标、集疏运能力和货源—成本等因素,从全国尺度识别出"中欧班列
关键词:
丝绸之路 中欧班列 陆路运输 铁路 口岸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曹晶晶 蒋鑫琳 王建伟
“义新欧”中欧班列是浙江省积极对接国家“一带一路”倡议并根据经济发展需要而开通的国际货运班列,搭建了浙江省对外开放的新平台。本文采用双重差分法,利用“义新欧”中欧班列开通这一准自然实验,检验了“义新欧”中欧班列的开通对浙江省对外贸易的促进作用。研究发现,“义新欧”中欧班列的开通显著促进了浙江省与“义新欧”中欧班列沿线国家的贸易。机制分析结果表明,“义新欧”中欧班列的开通降低了贸易的运输成本与时间成本,从而促进了浙江省对外贸易。异质性检验结果表明,“义新欧”中欧班列对浙江与中等收入和低收入国家、亚洲地区国家贸易的促进作用更强。在此基础上,本文提出了推动“义新欧”中欧班列高质量发展的对策建议。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黄丽
在充分调研中欧班列运行现状的基础上,对3条主要陆桥通道、17条主要中欧班列线进行分析,对比查找出了返程货源组织难度大、政府补贴引发不公平竞争、沿途口岸站及陆桥通道能力需加强等问题,针对性地提出了加快中欧班列中转集结站建设、在欧洲设立中欧班列物流集散中心等有效策略。
关键词:
中欧班列 货源组织 基础建设 政府扶持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马雁语 李志鹏
中欧班列作为我国对外贸易与陆路运输的重要平台,将在“一带一路”发展中承担着更加重要的责任。文章以中欧班列(齐鲁号)为例,探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下中欧班列的发展形势与战略分析。
关键词:
中欧班列 “一带一路” 发展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高贵现 朱月季
本文以中国2010-2021年30个省市区(不包括港澳台地区和西藏自治区)的省级面板数据为基础,运用多期DID模型进行实证分析,探究了中欧班列开通对中国农产品贸易的影响,并对其异质性进行了研究。研究发现,中欧班列开通对农产品的进口和出口规模均产生了积极的促进效应。进一步的异质性分析揭示,中欧班列开通对中西部地区农产品出口规模的增加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而在东部地区的影响不明显。同时,中欧班列开通对西部地区农产品进口额也表现出积极的影响,然而对东部和中部地区的农产品进口规模影响不明显。
[期刊] 对外经贸实务
[作者]
蒋晓丹 范厚明
中欧班列是"一带一路"战略建设的重要抓手,是深化我国与陆上丝绸之路沿线国家经贸合作的重要载体。本文总结了自中欧班列开行以来的发展成果,同时剖析了目前中欧班列开行中存在的标准不统一、返程运量少、运行时间无法保证、去程满载率低、无序竞争等问题。本文针对面临的诸多问题,提出了进一步优化中欧班列发展的具体对策。
关键词:
“一带一路” 中欧班列 问题 对策
[期刊] 对外经贸实务
[作者]
蒋晓丹 范厚明
中欧班列是"一带一路"战略建设的重要抓手,是深化我国与陆上丝绸之路沿线国家经贸合作的重要载体。本文总结了自中欧班列开行以来的发展成果,同时剖析了目前中欧班列开行中存在的标准不统一、返程运量少、运行时间无法保证、去程满载率低、无序竞争等问题。本文针对面临的诸多问题,提出了进一步优化中欧班列发展的具体对策。
关键词:
“一带一路” 中欧班列 问题 对策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