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275)
- 2023(13229)
- 2022(11468)
- 2021(10668)
- 2020(9003)
- 2019(20516)
- 2018(20322)
- 2017(39374)
- 2016(21262)
- 2015(23672)
- 2014(23485)
- 2013(23358)
- 2012(21325)
- 2011(19140)
- 2010(18684)
- 2009(16852)
- 2008(16350)
- 2007(14081)
- 2006(12090)
- 2005(10220)
- 学科
- 济(85936)
- 经济(85850)
- 管理(57839)
- 业(56797)
- 企(46224)
- 企业(46224)
- 方法(40839)
- 数学(35092)
- 数学方法(34770)
- 贸(24460)
- 贸易(24447)
- 易(23644)
- 农(23355)
- 中国(20156)
- 业经(19961)
- 财(18866)
- 学(18623)
- 地方(18618)
- 农业(15187)
- 技术(14524)
- 产业(13638)
- 环境(13522)
- 理论(13332)
- 制(13139)
- 和(13133)
- 务(12081)
- 财务(12022)
- 财务管理(12006)
- 划(11279)
- 企业财务(11225)
- 机构
- 大学(302604)
- 学院(302138)
- 济(122163)
- 管理(121025)
- 经济(119799)
- 理学(106618)
- 理学院(105467)
- 管理学(103656)
- 管理学院(103160)
- 研究(101685)
- 中国(71215)
- 科学(65858)
- 京(63693)
- 农(55392)
- 所(51418)
- 业大(51159)
- 财(50030)
- 研究所(47654)
- 中心(44813)
- 农业(44213)
- 财经(41706)
- 江(41433)
- 北京(39493)
- 经(38000)
- 范(37950)
- 师范(37477)
- 院(37033)
- 经济学(36047)
- 州(33871)
- 经济学院(32943)
- 基金
- 项目(217922)
- 科学(169624)
- 基金(157665)
- 研究(153715)
- 家(139842)
- 国家(138745)
- 科学基金(117860)
- 社会(96641)
- 社会科(91787)
- 社会科学(91762)
- 省(85867)
- 基金项目(85204)
- 自然(78789)
- 自然科(76923)
- 自然科学(76901)
- 自然科学基金(75511)
- 划(72298)
- 教育(68771)
- 资助(64294)
- 编号(61469)
- 重点(48787)
- 成果(47617)
- 发(47142)
- 部(46957)
- 创(45913)
- 创新(42827)
- 科研(42149)
- 课题(41673)
- 计划(41243)
- 教育部(39650)
- 期刊
- 济(125621)
- 经济(125621)
- 研究(83216)
- 学报(54328)
- 农(49547)
- 中国(49180)
- 科学(47265)
- 管理(41640)
- 大学(39916)
- 学学(38114)
- 农业(34775)
- 财(34615)
- 教育(27036)
- 技术(23418)
- 业经(22794)
- 经济研究(21597)
- 融(20338)
- 金融(20338)
- 财经(18981)
- 业(17965)
- 问题(17850)
- 贸(17407)
- 科技(16631)
- 经(16261)
- 商业(15592)
- 国际(14741)
- 业大(14686)
- 版(14559)
- 图书(14387)
- 技术经济(14279)
共检索到41786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姜振军 张思宇
中欧班列是共建“一带一路”的重要纽带和支撑载体,对优化商贸流通产业布局具有重要推动作用。本文基于跨期DID模型研究中欧班列开通对商贸流通产业集聚的影响效应及其作用机制。研究发现:中欧班列开通对商贸流通产业集聚具有积极促进作用,该作用主要通过释放市场潜能、提高市场可达性两种机制实现;人力资本、信息化水平、外商投资水平显著促进商贸流通产业集聚,而薪酬水平和政府干预程度显著抑制商贸流通产业集聚水平提升。据此建议:持续巩固提升中欧班列发展水平,发挥中欧班列在市场潜能激发和市场可达性优势塑造方面的优势力量,打造商贸流通产业集聚利好环境,以期充分释放中欧班列开通政策效应,推动商贸流通产业布局更趋优化。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邓洋阳
"十三五"期间我国商贸流通产业发展迅速,本文基于2007-2017年数据对我国商贸流通产业空间集聚效应进行分析,结果表明:2007-2017年我国商贸流通产业集聚水平呈上升趋势,但是上升幅度较小;不同地区商贸流通产业集聚水平存在较大差异,南方地区商贸流通产业集聚水平明显高于北方地区,东部经济带商贸流通产业集聚水平明显高于中西部经济带。随后本文构建面板数据模型从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分析商贸流通产业的空间溢出效应,结果表明:商贸流通产业集聚能够促进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和居民收入水平提升,但是对东部地区带动作用更强,对中西部地区带动作用较弱。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李佳 闵悦
本文以中欧班列开通为准自然实验,利用多期DID模型考察了其对中国民营企业投资效率的影响。研究表明:中欧班列开通显著提升了民营企业投资效率,该结论在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仍然成立;机制检验发现,中欧班列开通分别通过微观层面的"外源融资效应"和"内源融资效应",及宏观层面的"稳定效应"共同改善了民营企业投资效率;异质性分析显示,中欧班列开通对民营企业投资效率的正向效应在南方及政策力度较强区域更为显著;纳入现实困境进行考察,发现可持续发展政策、地方政府的合作趋势和成本管控能力提升强化了中欧班列开通对民营企业投资效率的正向影响,由此证明班列发展初期的困境得到了有效缓解,中欧班列正在向高质量发展的新阶段迈进。本文对进一步挖掘中欧班列的经济潜能以及破除制约民营企业的发展壁垒具有一定参考价值。
关键词:
中欧班列开通 民营企业 投资效率
[期刊]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龚勤林 余川江 罗宸
精准评估中欧班列对地区出口贸易的净效应,是客观评价长江经济带中欧班列建设效益及指导新时代"陆海统筹"开放路径探索的重要前提.利用中国29个省域地区(不含河南、西藏)2005年~2017年季度数据,经倾向得分匹配处理后,采用多期DID和DDD方法实证了中欧班列开通这一历史事件对长江经济带地区出口的影响.研究发现,相比全国及其他类型区域,长江经济带中欧班列开通对所在地区出口贸易量具有显著性正向影响,政策效应显现有1个季度的滞后期;中欧班列开通对长江经济带不同区位的影响具有空间异质性,对长江上游、中游和下游的出口促进作用呈现梯度递减趋势;中欧班列开通对长江经济带地区出口的促进作用来源于地区的"自贸试验区"改革属性,而受到"水陆"联运的影响不显著.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程中海 徐莹
基于中国285个地级市2003—2019年的平衡面板数据,采用多期双重差分模型探析贸易新通道对沿线城市经济联系的影响。研究发现:中欧班列开通显著提高了沿线城市的经济联系,且对不同城市经济联系的影响存在异质性,其对大中型城市与货源地城市的促进效应更强,对小型、特大、超大型城市和铁路枢纽城市、港口城市并无显著促进作用。时间节约效应与资源再配置效应是中欧班列增进城市经济联系的重要机制。中欧班列开通数量、开通时间与城市经济联系增进呈正相关关系,且开通城市显现出一定的虹吸效应。基于结论提出通过加强经济联系助力中欧班列高质量发展的对策建议。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黄泽烨 周云岩
在内外双循环加速形成之际,提高我国农产品贸易规模既能够优化我国对外贸易结构,同时也能够为乡村振兴提供新的发展动能。本文以我国29个省级行政单位为研究对象,实证检验了中欧班列开通、物流效率对农产品跨境贸易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中欧班列开通和物流效率的提高有利于农产品跨境贸易额的增长,中欧班列与物流体系能够产生正向联动效果,中欧班列构成了本地物流体系的有力补充,进而赋能农产品跨境贸易规模增长。因此,应该进一步优化中欧班列的顶层设计,提高区域物流运输能力,为外向型农业的发展创造有利的外部环境。
关键词:
中欧班列 物流效率 跨境贸易 农产品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廖耀华
乡村振兴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其中城乡融合发展是乡村振兴的核心战略。城乡融合发展的不断深入,不仅为技术创新奠定了良好的物质基础,也有效推动了区域商贸流通产业的发展与集聚。作为产业发展的重要动力,鼓励和支持技术创新成为商贸流通产业集聚的关键,商贸流通产业集聚也逐渐从要素驱动、投资驱动转变为创新驱动。因此,本研究以技术创新为切入点,展开城乡融合发展对商贸流通产业集聚的路径机制研究。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张建贵
产业集聚是供给侧改革的现实要求,本文采用2005-2017年31个省区市的面板数据,实证分析了东中西三地区的产业集聚水平及其对商贸流通业发展的影响作用,结果表明:产业集聚水平呈现出由东向西递减趋势,区域差距非常明显;三大产业集聚水平对商贸流通业的影响具有显著地域差异,不过总体来看,第二、三产业集聚水平的提升有利于促进全国商贸流通业的持续发展。因此,要加快推进区域间的产业转移过程,注重发挥区域优势条件,协调产业部门的空间配置结构,为商贸流通业的发展提供良好市场环境。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刘立力 刘宇
伴随我国经济发展步入新常态,流通产业集聚成为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特征。然而,各区域禀赋条件差异诱发地区经济出现分化情况,流通产业集聚也产生了明显的差异化投射。就此,本文着重考虑区域空间异质性原则,基于行政规模异质性、人口规模异质性以及地理区位异质性,借助空间面板杜宾模型,深入探讨流通产业集聚空间异质性对区域经济的影响。结果表明,高等级行政城市流通产业集聚对区域经济具有正向效应,其中西部地区城市正向效应最显著;人口规模较大城市流通产业集聚对区域经济影响存在一定差异性,而东部地区城市由于人口增加成本约束,很难形成正向促进作用;沿海城市产业集聚会对区域经济形成抑制性,但中部地区城市所形成的规模经济效应,消减并中和了本区域的抑制效应。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顾宁
作为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流通产业通过集聚式发展可有效增强城市抗风险能力,强化城市经济韧性。本文基于2011-2020年285个城市的面板数据,使用空间计量模型对流通产业集聚与城市经济韧性间的关系展开实证检验。结果表明,流通产业集聚不仅对本市经济韧性产生显著正向影响,还对相邻城市经济韧性产生正向空间溢出效应。进一步检验发现,流通产业集聚对城市经济韧性的影响存在城市规模异质性。基于此,还需加速推动流通产业空间集聚、构建跨城市流通产业协同集聚机制、引导城市间流通产业均衡发展,以增强城市经济韧性。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王鑫
本文以2007-2016年省级面板数据为基础,采用基于非期望产出的超效率SBM-VRS模型、区域熵值法,对区域商贸流通效率、物流产业集聚水平进行定量测算,运用固定效应模型、面板门槛模型对物流产业集聚与区域商贸流通效率的关系进行线性、非线性估计。研究表明:整体上看,物流产业集聚对区域商贸流通效率的提升有显著正向作用;物流产业集聚与区域商贸流通效率间存在双重门槛效应,即存在两个结构变点,变点对应的物流产业集聚水平分别为1.132、1.394;随着物流产业集聚水平的提升,其对区域商贸流通效率的正向影响呈"两头强、中间弱"的U型结构。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龚紫娟
本文基于我国2003-2015年的省级层面数据,实证分析了产业集聚对商贸流通业效率的影响。利用总体数据进行的回归结果显示:产业集聚有利于商贸流通业效率的提升。由于不同地区商贸流通业集聚水平和效率差异较大,所以本文又分地区进行了回归分析。实证结果显示:集聚显著促进了中部地区商贸流通业效率的提升,而对东部和西部地区商贸流通业效率的影响不显著。此外,金融发展水平、创新能力、外资流入规模和交通状况等因素,也对商贸流通业的效率产生了影响。
关键词:
产业集聚 商贸流通业 效率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方行明 鲁玉秀 魏静
中欧班列开通是深化"一带一路"建设的标志性成果,也是中国发展全面对外开放的重要举措.文章理论分析了中欧班列开通影响城市贸易开放度的内在机理,并基于中国2003~2016年286个地级市层面数据,采用双重差分方法评估中欧班列开通对城市贸易开放度的影响以及空间异质性特征.结果显示,中欧班列的开通显著提升了城市贸易开放度,且影响程度和城市班列开通数量呈直接正相关关系.进一步研究发现,中欧班列对城市贸易开放度的影响具有明显的空间异质性,可以显著提升西部地区城市和大城市贸易开放度,而对东、中部城市和中小城市的影响并不显著.中欧班列在扩大城市贸易开放度方面的积极作用,为各城市进一步规范中欧班列发展,推动中国更高层次开放型经济的发展提供了支持.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高贵现 朱月季
本文以中国2010-2021年30个省市区(不包括港澳台地区和西藏自治区)的省级面板数据为基础,运用多期DID模型进行实证分析,探究了中欧班列开通对中国农产品贸易的影响,并对其异质性进行了研究。研究发现,中欧班列开通对农产品的进口和出口规模均产生了积极的促进效应。进一步的异质性分析揭示,中欧班列开通对中西部地区农产品出口规模的增加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而在东部地区的影响不明显。同时,中欧班列开通对西部地区农产品进口额也表现出积极的影响,然而对东部和中部地区的农产品进口规模影响不明显。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刘丽莎
商贸流通业是连接生产活动与消费活动的重要纽带,在推动产业发展与经济增长过程中起到关键的作用。商贸流通成本如果发生变化,将会对区域工业的交易成本和消费者在生活中的成本产生直接影响,文章实证检验了商贸流通成本变化对工业空间集聚的影响,得出结论:我国商贸流通成本的变化与工业空间集聚行为之间存在一定的倒U型关系,短期内区域间商贸流通成本的提高有利于工业空间集聚,但长期而言这种促进作用并不是可持续的。
关键词:
商贸流通成本 工业空间集聚影响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