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986)
- 2023(12833)
- 2022(10951)
- 2021(10142)
- 2020(8690)
- 2019(19915)
- 2018(19618)
- 2017(38895)
- 2016(21061)
- 2015(24206)
- 2014(24125)
- 2013(24241)
- 2012(22280)
- 2011(20112)
- 2010(20300)
- 2009(19203)
- 2008(19384)
- 2007(17800)
- 2006(15827)
- 2005(14063)
- 学科
- 济(91757)
- 经济(91663)
- 业(63811)
- 管理(56879)
- 农(47653)
- 企(41990)
- 企业(41990)
- 方法(40283)
- 数学(35935)
- 数学方法(35683)
- 农业(31048)
- 贸(27100)
- 贸易(27090)
- 易(26404)
- 中国(25606)
- 业经(23273)
- 财(22609)
- 制(19887)
- 地方(18072)
- 学(16894)
- 银(15564)
- 银行(15510)
- 行(14835)
- 融(13721)
- 金融(13718)
- 体(13301)
- 环境(13145)
- 务(13132)
- 财务(13091)
- 财务管理(13056)
- 机构
- 学院(317624)
- 大学(313109)
- 济(136805)
- 经济(134307)
- 管理(119570)
- 研究(107021)
- 理学(103569)
- 理学院(102480)
- 管理学(100968)
- 管理学院(100414)
- 中国(82199)
- 农(76018)
- 科学(66283)
- 京(64368)
- 财(60349)
- 农业(59547)
- 所(56146)
- 业大(55508)
- 研究所(51016)
- 中心(49471)
- 财经(48430)
- 江(47102)
- 经(43938)
- 经济学(41608)
- 北京(39986)
- 范(38617)
- 师范(38131)
- 经济学院(38093)
- 农业大学(37362)
- 州(37354)
- 基金
- 项目(207863)
- 科学(161234)
- 基金(149945)
- 研究(148426)
- 家(132255)
- 国家(131091)
- 科学基金(109950)
- 社会(95009)
- 社会科(89892)
- 社会科学(89859)
- 省(82819)
- 基金项目(80210)
- 自然(70834)
- 自然科(69131)
- 划(69117)
- 自然科学(69106)
- 自然科学基金(67877)
- 教育(66318)
- 资助(60475)
- 编号(60053)
- 成果(47715)
- 重点(46782)
- 发(46346)
- 部(46266)
- 创(43428)
- 农(41010)
- 课题(40738)
- 创新(40699)
- 科研(40581)
- 业(39319)
共检索到46482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黄泽烨 周云岩
在内外双循环加速形成之际,提高我国农产品贸易规模既能够优化我国对外贸易结构,同时也能够为乡村振兴提供新的发展动能。本文以我国29个省级行政单位为研究对象,实证检验了中欧班列开通、物流效率对农产品跨境贸易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中欧班列开通和物流效率的提高有利于农产品跨境贸易额的增长,中欧班列与物流体系能够产生正向联动效果,中欧班列构成了本地物流体系的有力补充,进而赋能农产品跨境贸易规模增长。因此,应该进一步优化中欧班列的顶层设计,提高区域物流运输能力,为外向型农业的发展创造有利的外部环境。
关键词:
中欧班列 物流效率 跨境贸易 农产品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高贵现 朱月季
本文以中国2010-2021年30个省市区(不包括港澳台地区和西藏自治区)的省级面板数据为基础,运用多期DID模型进行实证分析,探究了中欧班列开通对中国农产品贸易的影响,并对其异质性进行了研究。研究发现,中欧班列开通对农产品的进口和出口规模均产生了积极的促进效应。进一步的异质性分析揭示,中欧班列开通对中西部地区农产品出口规模的增加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而在东部地区的影响不明显。同时,中欧班列开通对西部地区农产品进口额也表现出积极的影响,然而对东部和中部地区的农产品进口规模影响不明显。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舒芹 苏洋 朱光辉 李凤
中欧班列是促进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互联互通和贸易畅通的重要载体。本文首次在此类研究中将PSM-DID与SLM方法结合,利用中欧班列完成一项大规模的自然实验,重点探究其对“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国家农产品贸易的影响。研究发现,中欧班列开通对沿线国家农产品贸易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对于邻近国家的作用更为明显,通过对影响因素的分析,也充分印证了上述结论。本文的研究结论以期为深入推进中欧班列可持续发展、引导沿线国家通过中欧班列参与国际农产品贸易提供参考。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刘玲
提升西部地区跨境农产品贸易竞争力有利于充分发挥西部农业特色资源优势,加快西部农村地区经济发展。本文以跨境物流为研究视角,阐述了跨境物流对跨境农产品贸易竞争力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跨境物流的发展有利于提升我国西部地区跨境农产品贸易竞争优势,缩小区域农产品跨境贸易发展差异。实证结果显示跨境物流发展水平每提升1个百分点,将带动我国西部地区跨境农产品贸易竞争优势提升0.34个百分点。因此,应该加快推进西部地区跨境物流跨越式发展,为西部地区农产品贸易竞争优势培育提供良好的外部环境。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周慧
农产品作为涉及一国民生问题的重要特殊产品,很多国家都对其实施了一定的贸易保护,从而使得农产品贸易与普通商品贸易有所区别。本文选取2017-2021年中国和欧盟28国(含英国)的相关数据,分析了贸易便利化对中国与欧盟农产品贸易的影响。研究发现:欧盟贸易便利化与中欧农产品进出口总额高度正相关;异质性分析得出当欧盟贸易便利化程度接近且略优于我国时,欧盟贸易便利化的提升对中欧农产品贸易的正向作用最大,之后随着便利化水平差距的拉大,欧盟贸易便利化的提升对于中欧农产品贸易的促进作用逐渐减弱。
关键词:
中欧 农产品贸易 贸易便利化 贸易竞争力
[期刊] 对外经贸实务
[作者]
丁珏
近年来,国内各类电商相继开通农产品跨境交易平台,甚至各国驻华机构也踊跃与国内各大电商平台合作,促进了我国跨境电商的农产品贸易发展。而在当下传统农产品贸易发展趋缓、贸易环境日益恶劣的情况下,发展农产品跨境电商则有利于重塑农产品贸易链条,有效减少贸易中间环节和农产品流转成本,提升农产品贸易效率。同时,也有利于加快我国转变农产品贸易方式,加速农产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侯敬媛
中国的农业发展态势始终处于世界领先水平,作为农业大国,农产品跨境贸易模式与时俱进,迎合跨境电商的发展而加速转型实为国际形势变化的必然趋势,同时更是我国农产品拓宽国际化路径的根本抉择。"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亦为农产品跨境贸易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强大动力,一方面有利于借此扩大农产品的国际市场规模,另一方面有利于对内促进产业结构的升级转型,并推动农产品进口市场的多元化,有利于打造我国农产品健康发展的新环境。本文即以此为出发点,立足于"一带一路"背景,探讨我国农产品跨境贸易朝向跨境电商模式的转型之路。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朱婷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国际贸易量急剧增长,国际贸易的形式也向多元化趋势发展。自中国-东盟自贸区组建以来,双边贸易得到快速增长,中国一直是东盟最大的贸易伙伴,东盟也一跃成为中国第三大贸易伙伴。农产品贸易是中国与东盟贸易合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跨境贸易背景下,中国与东盟农产品贸易总额不断扩大,但通过分析其贸易结构,发现中国出口产品多为低附加值的劳动密集型产品,市场竞争力较低,产品结构较为单一,说明中国与东盟的农产品贸易结构是一不种可持续的、不利于经济长期发展的贸易结构,因此,有必要采取各种措施努力改善双方的农产品贸易结构,力求构建更为稳固和谐的双边体系。
关键词:
中国-东盟 跨境贸易 农产品 贸易结构
[期刊] 贵州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唐忠 李晶
近年来,我国传统形式的农产品出口贸易增长乏力,而跨境电商形式的农产品出口贸易增长迅速,值得分析。学界已有的共识是,跨境电商可以降低贸易成本,推动贸易增长,但关于跨境电商对农产品出口贸易成本的影响鲜有文献涉及。本文利用中国对全球228个国家和地区的跨境电商出口海关数据,从出口目的国层面,重新审视规模效益、地理距离与语言差异这一国际贸易经典理论命题。结果表明:(1)与传统贸易方式相比,跨境电商农产品出口贸易对出口市场的地理距离和语言障碍、目的国经济规模的敏感性大为降低;(2)互联网发展水平对跨境电商农产品出口有显著的促进作用;(3)通过异质性分析可得,动物性产品受跨境电商模式出口促进作用影响显著;发展中国家受跨境电商促进作用影响显著;地理位置距离越远的国家,跨境电商对其农产品出口的作用越显著。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李晶 韩振国
随着贸易数字化水平的提高,跨境电商逐渐成为我农产品贸易的重要途径。从海关数据看,我跨境电商农产品贸易以进口为主,主要贸易方式为保税电商,涉及最多的产品为畜产品,进口对象以澳美农业发达国家为主,出口对象以周边伙伴为主。作为一种数字贸易形式,跨境电商农产品贸易在获得便利的同时,也受到数字贸易壁垒的影响,体现为贸易基础设施条件存在差异,贸易农产品质量追溯较难以及涉农数字服务贸易发展水平较低。基于阿里巴巴和京东的案例研究发现,当前跨境电商农产品贸易模式主要有地方特产跨境销售、生鲜产品跨境销售、跨境电商零售平台、跨境电商贸易平台。从跨境电商农产品贸易的国际经验来看,贸易信息化、交易多元化、电商智能化方面对于农产品跨境电商贸易具有重大推动作用。
关键词:
跨境电商 农产品贸易 数字贸易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翟璇
本文从我国目前农产品在其出口成本比较高的现状出发,对通过跨境电子商务可以有效减少农产品方面的出口成本进行分析,探讨其相应的应对措施。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陈婷 花均南
我国不仅是农产品消费与进口大国,更是农产品生产与出口大国。随着"互联网+"时代信息技术的发展,跨境农产品电商出口模式逐渐兴起,并成为突破跨境农产品传统贸易方式的转型亮点。本文基于跨境电商农产品物流特点,分析跨境农产品发展现状及趋势,从跨境电商角度阐述促进农产品贸易转型升级的必要性,着力从业务模式的多元化、流通体系的多元化、支付体系的多元化与信息体系的多元化四方面研究跨境电商农产品多元化物流模式。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张梦婷 钟昌标
交通基础设施对贸易发展的影响历来备受学者关注。新冠疫情的蔓延使得跨境基础设施——中欧班列的优越性凸显,中欧班列在国际贸易运输中扮演着日益重要的角色。文章基于中国与欧洲28个国家2009—2019年的面板数据,采用双重差分(DID)的方法实证考察了中欧班列开通对中国对欧洲出口贸易的影响。研究表明:(1)中欧班列开通对沿线的出口贸易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边际效应约为13.1%;(2)系列稳健性检验和事件分析进一步验证了基准回归结论的稳健性;(3)异质性分析发现,中欧班列的出口促进效应对收入水平更高、与我国地理距离更近的国家或地区的劳动力和资本密集型出口更显著。在加快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进程中,中欧班列的常态化和规范化发展,有助于更好发挥其助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经贸合作和协调国内外市场的作用。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吴波
农产品跨境电商贸易具有灵活、高效和分散化的典型特征,且对跨境物流技术和信息共享有较高要求。农产品质量参差不齐更易受到贸易保护壁垒的限制,为提升我国农产品跨境电商贸易规则的适用性,从根本上应提高农产品质量,完善农产品质量标准化体系建设,同时在信息共享、物流建设、政策监管和人才支持等方面下功夫。
关键词:
农产品 跨境电商贸易 特殊性 规则适用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吴波
农产品跨境电商贸易具有灵活、高效和分散化的典型特征,且对跨境物流技术和信息共享有较高要求。农产品质量参差不齐更易受到贸易保护壁垒的限制,为提升我国农产品跨境电商贸易规则的适用性,从根本上应提高农产品质量,完善农产品质量标准化体系建设,同时在信息共享、物流建设、政策监管和人才支持等方面下功夫。
关键词:
农产品 跨境电商贸易 特殊性 规则适用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