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247)
2023(1859)
2022(1684)
2021(1555)
2020(1195)
2019(3019)
2018(3126)
2017(5539)
2016(2840)
2015(3109)
2014(3103)
2013(3087)
2012(3151)
2011(2614)
2010(2702)
2009(2577)
2008(2890)
2007(2436)
2006(2129)
2005(1997)
作者
(7951)
(6946)
(6760)
(6639)
(4425)
(3322)
(3200)
(2551)
(2533)
(2349)
(2331)
(2219)
(2206)
(2190)
(2141)
(2112)
(1994)
(1977)
(1967)
(1819)
(1711)
(1601)
(1566)
(1545)
(1544)
(1539)
(1510)
(1365)
(1325)
(1321)
学科
(16578)
经济(16570)
管理(9135)
(9082)
(7742)
企业(7742)
方法(7398)
数学(7001)
数学方法(6958)
(5959)
(4182)
财务(4182)
财务管理(4181)
关系(4129)
企业财务(4111)
中国(3014)
对外(2919)
(2914)
金融(2913)
经济关系(2794)
(2790)
贸易(2790)
外经(2733)
(2725)
对外经济(2677)
地方(2640)
(2048)
(1987)
银行(1985)
(1939)
机构
大学(45582)
学院(43198)
(22491)
经济(22169)
管理(16725)
研究(16029)
理学(14521)
理学院(14369)
管理学(14162)
管理学院(14090)
中国(11934)
(10940)
(8984)
财经(8762)
(8031)
(7877)
科学(7856)
经济学(7280)
研究所(7027)
经济学院(6654)
财经大学(6625)
中心(6550)
(5989)
北京(5864)
(5566)
(5526)
商学(5335)
商学院(5299)
(5108)
(5077)
基金
项目(27693)
科学(22628)
基金(21925)
研究(20013)
(18985)
国家(18864)
科学基金(16451)
社会(13854)
社会科(13311)
社会科学(13305)
基金项目(11439)
自然(10566)
自然科(10354)
自然科学(10353)
自然科学基金(10184)
教育(9308)
资助(9287)
(8987)
(8193)
编号(7366)
(6862)
成果(6362)
重点(6346)
国家社会(6223)
教育部(6212)
人文(5865)
中国(5710)
大学(5579)
(5528)
(5426)
期刊
(23087)
经济(23087)
研究(14993)
(8934)
中国(6395)
管理(6365)
国际(5807)
(5671)
金融(5671)
(5123)
学报(4950)
科学(4909)
财经(4626)
经济研究(4439)
大学(4109)
(3971)
学学(3903)
问题(3353)
世界(3265)
技术(3139)
(3038)
教育(2973)
(2755)
贸易(2755)
统计(2539)
技术经济(2520)
国际贸易(2359)
(2275)
财会(2181)
世界经济(2081)
共检索到6699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周学仁  郝佳  
本文以中欧班列开通为城市交通条件改善的外生冲击,利用2004—2017年的行业、企业和城市层面数据,基于双重差分法(DID)识别了中欧班列开通对外商直接投资(FDI)增长的促进效应,并分析了FDI流入布局特征。结果表明,中欧班列开通对FDI增长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与未开通中欧班列城市相比,开通中欧班列城市的FDI会显著增长,在考虑度量误差、样本选择性、空间溢出、网络效应、其他引资政策等影响后估计结果依然稳健;中欧班列开行规模增长和对欧贸易潜力提升是该效应的促进机制;中欧班列开通对FDI增长的促进效应,在发展基础相对薄弱的中西部和多山地区、交通依赖度较高或科技创新性较强的行业、源自欧洲国家的跨国企业样本中更为显著。由此说明,中欧班列开通不仅可以促进中国FDI流入区域均衡分布和行业结构优化,而且还可以推动中国与欧洲国家之间深化经贸合作关系,这对中国构建更加均衡的对外开放格局无疑是有利的。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雷欣  覃思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基本路线指引下,开始积极有效地利用外资,试图通过吸引外商直接投资来深化改革开放,推动经济增长,促进技术进步。然而,随着外商直接投资空间布局的不断拓宽,区域之间外资分布的不均衡问题日趋严重。本文利用泰尔指数对外商在华直接投资的地区非均衡分布程度进行实证测度,发现外商在华直接投资的地区非均衡分布现象明显,但非均衡程度在波动中逐步降低;而外商直接投资在东、中、西部之间的非均衡程度是导致其地区分布非均衡的主要原因。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毛中根  唐振龙  
当前中国出现了相对过剩的国内大规模储蓄和外资大量流进并存的现象;国际收支表现为 双顺差和巨额外汇储备;与此同时,国内资金也在大规模的外流,出现了资本流动怪圈。这种资金供求非 均衡状态有许多负面影响。而引进外资是现代化建设所必须的,因此,进行对外直接投资是一种较好的选 择。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李佳  闵悦  
本文以中欧班列开通为准自然实验,利用多期DID模型考察了其对中国民营企业投资效率的影响。研究表明:中欧班列开通显著提升了民营企业投资效率,该结论在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仍然成立;机制检验发现,中欧班列开通分别通过微观层面的"外源融资效应"和"内源融资效应",及宏观层面的"稳定效应"共同改善了民营企业投资效率;异质性分析显示,中欧班列开通对民营企业投资效率的正向效应在南方及政策力度较强区域更为显著;纳入现实困境进行考察,发现可持续发展政策、地方政府的合作趋势和成本管控能力提升强化了中欧班列开通对民营企业投资效率的正向影响,由此证明班列发展初期的困境得到了有效缓解,中欧班列正在向高质量发展的新阶段迈进。本文对进一步挖掘中欧班列的经济潜能以及破除制约民营企业的发展壁垒具有一定参考价值。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姚宏善,杨海丛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刘志雄  
本文利用结构关联方法,实证分析1985~2004年东亚吸引外资是否会带来技术进步,并以此推动经济均衡增长。东亚经济均衡增长经历了三次路径转移,技术进步决定经济均衡增长路径的动态调整,但技术进步的作用具有时滞性。东亚需要增强吸收和转换技术的能力。
[期刊] 经济学(季刊)  [作者] 冯涛  赵会玉  杜苗苗  
本文运用空间统计学MoranI指数法和β-收敛模型分析了中国31个省级区域和八大区域的FDI聚集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结果显示:(1)中国省域FDI增长具有明显的空间依赖性,在地理空间上存在集聚现象,区域经济增长在时空上呈现出明显的空间效应;(2)空间相关以及由此带来的国际国内贸易及外资等经济活动频繁程度,在很大程度上引起了31个省域区际吸引外资的空间不均衡,空间集聚使得在经济增长过程中地理区位(距离)产生的空间成本降低,但地理特征将深刻作用于区域经济增长空间集聚的中心和外围关系;(3)外商直接投资对中国区域经济增长的贡献非常重要,但它却不能轻易改变经济地理的规则,影响外商直接投资的因素在地理空间...
[期刊]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作者] 周春应  王波  
本文基于向量自回归模型对FDI与中国经济增长以及经济增长的影响因素的长期均衡和动态关系进行了分析。实证结果表明,FDI对我国的就业产生了负效应;对人力资本、产业结构升级的促进作用较小;FDI对中国资本积累、市场化程度的提高、科技创新成果和对外贸易的促进作用比较显著;国内投资、对外贸易、人力资本和科技创新成果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大于FDI;FDI与市场化程度互为因果关系;FDI是经济增长及国际贸易、产业资本、人力资本、R&D、产业结构变化的格兰杰原因,而不是劳动力的原因。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赵德昭  
外商直接投资和城市化对我国劳动力市场转型具有至关重要的影响,外资产业在东部沿海的产业集聚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改革共同推动了"民工潮"现象的出现,外资产业向中西部地区的梯度转移在很大程度上导致了"民工荒"的产生,而现阶段快速城市化及由此导致的农民工转型已成为"农村空心化"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政府可利用外资产业梯度转移的战略机遇加快解决区域劳动力市场的不均衡性,并积极推动户籍制度和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等形成有利于城乡统筹的制度安排,最终实现劳动力市场的健康均衡发展。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陈继勇  雷欣  
本文根据不同地区知识溢出效应的差异实证分析了外商对华直接投资与知识吸收能力和知识存量间的相互关系。研究表明,要改变外商对华直接投资地区非均衡分布的现状,必须深入研究知识溢出对外商对华直接投资的影响,并采取有效措施,通过促进各地区间的知识溢出和提高各地区的知识溢出吸收能力,逐步实现外商对华直接投资的地区均衡分布。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陆应松  肖光恩  赵月  
尽管近年来湖北外商直接投资增长迅速,但是外商直接投资主要集中在武汉市,集中的产业主要是是制造业。通过对湖北十六个地级市(自治州)外商直接投资增长不平等指数和空间相关指数的测算可知:目前湖北外商直接投资地区非均衡增长的程度还很高,而且表现出负的空间自相关特征,这说明湖北一个地区外商直接投资的增长会对另一个地区吸引外商直接投资产生负作用。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陈继勇  郝群花  
本文搜集与整理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农林牧渔业、工业、建筑业、交通运输仓储和邮电业、批发零售贸易和餐饮业中的相关数据,进行面板数据分析,来考察究竟是哪些因素吸引了外资的大量流入。实证结果表明,从整体上来看,外商对华直接投资选择行业时最先考虑的因素是行业生产规模,其次是规划规模,然后是生产成本,而研发费用支出对促进FDI流入的作用并不明显。进一步对工业数据进行协整及误差修正分析却发现,从长期来看研发费用的支出对FDI的吸引作用很大。这两个不同的实证结果充分说明,与工业相比,中国的其它行业还需大力开展研究与开发,以吸引外商在华直接投资。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汪克亮   赵斌   刘家民  
以中欧班列开通作为国际交通运输通道的准自然实验,基于2009—2021年中国284个城市的面板数据,研究国际交通运输通道对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影响。研究发现:中欧班列开通促进了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构建,且呈现出区域、资源禀赋及以距离港口城市800KM为界的异质性;城市创新创业活力提升和生产—流通—消费环节畅通是中欧班列开通影响双循环新发展格局构建的重要渠道;中欧班列开通与外循环发展可形成良性互动机制来促进内循环发展,但中欧班列开通与内循环发展互动对外循环发展的效果仍未显现。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