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046)
2023(10354)
2022(9160)
2021(8758)
2020(7372)
2019(16975)
2018(17191)
2017(32657)
2016(18158)
2015(20893)
2014(20966)
2013(20499)
2012(18778)
2011(16723)
2010(16491)
2009(14762)
2008(14263)
2007(12469)
2006(10748)
2005(9223)
作者
(51616)
(42708)
(42432)
(40329)
(27307)
(20478)
(19389)
(16894)
(16215)
(15308)
(14689)
(14160)
(13467)
(13446)
(13125)
(13006)
(12876)
(12855)
(12211)
(12127)
(10587)
(10555)
(10228)
(9727)
(9634)
(9497)
(9491)
(9424)
(8523)
(8501)
学科
(68200)
经济(68120)
管理(52654)
(51267)
(42421)
企业(42421)
方法(33677)
数学(29026)
数学方法(28703)
(18405)
中国(17836)
技术(16847)
(16254)
(15696)
业经(14964)
地方(13529)
理论(13296)
农业(12996)
教育(12906)
(12673)
贸易(12669)
(12325)
(11670)
环境(10991)
(10448)
(10151)
财务(10086)
财务管理(10071)
(9684)
技术管理(9588)
机构
大学(258744)
学院(251868)
管理(103488)
(95612)
经济(93379)
理学(90617)
理学院(89613)
管理学(88031)
管理学院(87578)
研究(82451)
中国(57267)
(55130)
科学(52483)
(40945)
(40869)
业大(39403)
(39031)
研究所(37638)
中心(36848)
(35432)
(35166)
师范(35128)
北京(35002)
财经(33765)
(30799)
农业(30694)
(30043)
(29083)
师范大学(28527)
技术(28046)
基金
项目(178677)
科学(140022)
研究(132717)
基金(127947)
(110756)
国家(109833)
科学基金(94481)
社会(81149)
社会科(76824)
社会科学(76801)
(70366)
基金项目(68896)
教育(61991)
自然(61930)
自然科(60470)
自然科学(60460)
自然科学基金(59359)
(59308)
编号(55055)
资助(52454)
成果(45045)
重点(39618)
(39511)
(37972)
课题(37831)
(37446)
创新(35205)
大学(35063)
项目编号(34389)
科研(33993)
期刊
(99639)
经济(99639)
研究(75181)
中国(47370)
学报(40352)
教育(38069)
科学(36973)
管理(36568)
(34868)
大学(31398)
(29004)
学学(28143)
农业(25442)
技术(24149)
图书(16558)
(16383)
金融(16383)
业经(16123)
财经(15426)
经济研究(15316)
科技(14837)
技术经济(13489)
(13032)
(12986)
理论(12963)
问题(12877)
实践(12182)
(12182)
情报(11898)
现代(11192)
共检索到35828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饶凯  孟宪飞  陈绮  Andrea Piccaluga  
对中国和四个欧盟国家的大学专利技术转移活动进行比较分析,在国际层面上对比了专利申请数量、专利授权数量、有效专利数量、专利许可合同数量和合同金额五个指标,提出我国大学专利技术转移活动应加强商业化的运作导向。商业化导向意味着大学对专利技术转移活动的高度重视,建立专业化的技术转移中介机构,健全相关的专利管理规章制度,也需要加强技术转移人力资源的管理,建立科研成果的商业化筛选程序,引入大学技术转移成本考核体系,实施专利许可的国际化战略。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饶凯  孟宪飞  Andrea Piccaluga  陈绮  
英国大学不仅在研究水平方面而且在与产业界的合作方面均处于全球领先的地位。本文以英国大学专利技术转移活动为研究对象,首先介绍了英国大学专利技术转移活动在许可合同数量和收入两个方面的情况,继而提出英国大学的大学技术转移中心和国家大学技术转移协会是大学专利技术转移活动的重要组织保障,优秀的研究成果和商业化、国际化意识的培养是大学专利技术转移活动的先决条件,政府法律法规的设立和政府项目的支持是大学专利技术转移活动的指导因素。最后,提出了英国大学专利技术转移对我国大学专利技术转移活动的借鉴意义。
[期刊] 现代日本经济  [作者] 李小丽  
日本大学专利技术转移组织(TLO)的发展推进了日本国内产学合作、大学专利运用的积极性以及衍生企业的设立。日本TLO对推动国内技术转移的成效是显著的,这得益于日本政府直接、深入的宏观政策驱动,并且形成了"知识产权-技术-市场"三位一体的制度目标协同、制度功能协同以及制度与TLO资源的协同,为TLO的发展注入了强劲的动力。
[期刊] 现代日本经济  [作者] 李国良  李明  
大学作为知识创造的发源地,以卓越的科研活动成为产学官衔接活动核心,在国家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比较中日大学专利技术转让活动,对于探究我国大学专利活动普遍存在的重量轻质等问题及其深层原因具有重要意义。研究显示:中国大学专利数量规模远超日本大学,但在专利技术转让方面如实施情况、社会效应、组织运行、人才梯队等不及日本大学,日本政府在学习美国技术许可制度基础上实施的产学官联合模式的本土化经验值得借鉴。
[期刊] 现代日本经济  [作者] 李国良  李明  
大学作为知识创造的发源地,以卓越的科研活动成为产学官衔接活动核心,在国家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比较中日大学专利技术转让活动,对于探究我国大学专利活动普遍存在的重量轻质等问题及其深层原因具有重要意义。研究显示:中国大学专利数量规模远超日本大学,但在专利技术转让方面如实施情况、社会效应、组织运行、人才梯队等不及日本大学,日本政府在学习美国技术许可制度基础上实施的产学官联合模式的本土化经验值得借鉴。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温芳芳  
文章以2012年度SIPO专利实施许可登记备案信息作为样本数据,综合采用专利计量、社会网络分析、可视化等方法,分别从时间和空间两个维度入手,定量描述我国技术转移的现状;借助技术转移网络直观展示我国区域间技术转移的模式与规律。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张娇  汪雪锋  刘玉琴  黄颖  万冬  乔亚丽  廖青云  
基于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战略规划,采用数据挖掘和社会网络分析方法,从地域分布、转移主体和技术领域3方面对京津冀地区2010—2015年中国专利技术转移的特征开展研究,并对京津冀地区技术转移的网络结构进行分析。研究表明:京津冀地区注重区域内部专利技术转移,而专利技术外部转移较频繁的多是沿海发达地区,北京地区注重信息和通信行业的技术转移,天津地区注重现代医学的技术转移,河北地区则注重化学化工产业的技术转移;专利技术转移以企业为主体,高校和科研机构的转化率相对较低,并已开始逐步形成小团体现象和一定规模的技术转移联盟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宋东林  付丙海  唐恒  
本文从高校和企业两个视角对我国高校专利技术转移模式进行了分析。文章首先对高校专利技术转移模式进行了分类;其次提出了高校专利技术转移模式的三阶段划分及其发展趋势,并指出美日等国家已经达到了第三阶段;最后通过对全国14个省市的高校和高新技术企业进行问卷调查,对我国高校专利技术转移模式进行了实证研究,并从调查结果中得出了多个有意义的启示。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闫云风  
中欧贸易在世界贸易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通过中欧商品贸易转移的碳排放对中国和全球的碳排放也有很大的影响。虽然欧盟一直是节能减排的积极倡导者和实践者,但如果欧盟是通过增加从中国等发展中国家的进口而减少其国内生产从而实现其减排目标,则其承诺将是毫无意义的。本文建立环境投入产出模型对1995-2010年中欧贸易的碳排放转移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通过国际贸易,中国有2.99-8.85%碳排放是为欧盟消费而排放的,而从欧盟进口所承载的碳排放只占0.17-0.73%。产生巨大的碳排放转移的原因除了中欧贸易不平衡外,还有贸易结构和能源强度的差异,因此,中国为欧盟各国减排目标的实现做出了巨大贡献,欧盟应为中国提...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李小丽  
美国大学专利技术转移组织(TTO)的成效直接受益于美国有效的宏观机制。基于美国大学TTO的经验,我国应该在科技经费支出、风险投资、大学技术成果的归属原则等方面进行推进。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李小丽  
在三螺旋模型下,各参与者形成互动自反的紧密关系,推进创新活动的深入发展,但三螺旋关系的深入发展离不开大学专利技术转移机构的推动。美国大学专利技术转移机构的发展历程促进三螺旋模型的最终形成,基于其实践,应推动国内大学专利技术转移机构组织的构建,为其配备高素质的复合型技术转移人才并强化其机构职能,同时政府还应为大学专利技术转移机构搭建合作平台,以其快速发展带动技术创新的螺旋式上升。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王崇锋  韩丰宇  晁艺璇  孟星辰  
区域创新是促进其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而专利技术转移是区域创新的主要方式之一。将我国区域层面专利技术转移按照转移方向及边界划分为区域外部专利技术流入、流出以及区域内部专利技术流动3个维度,探讨地理距离、经济距离以及产业结构距离等多维距离对上述3个维度区域专利技术转移的影响,以及区域创新环境在上述影响中的调节效应。基于我国2001—2015年区域面板数据,采用Tobit模型对上述影响进行实证检验,得到如下结论:①区域外部专利技术转移明显弱于区域内部专利技术转移,且空间不均衡现象明显;②在多维距离中,产业结构距离对区域专利技术转移具有显著影响且该影响受区域创新环境的调节。产业结构距离增加使得区域内部专利技术流动减少,区域外部专利技术流入与流出增加,且上述作用在区域创新环境较差时尤为明显。最后,基于区域层面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赵英莉  
Using fuzzy mathematics method,this paper evaluates and predicts the patent technology of China by analyzing China patent information.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叶静怡  杨洋  韩佳伟  李晨乐  
基于中国和美国高校数据,从专利申请和授权、转让率、转让收入和成本-收益四个角度,对中美两国高校专利技术转移的效率进行比较,发现中国高校的专利申请和授权量远远高于美国高校,但转让率和转让收入则远远低于美国高校,而美国高校的转让收入与研发支出之比低于中国高校水平。中美高校在经费投入、技术转移、人力资源投入和激励制度等方面的差距,可能是引起两国高校专利技术转移效率差距的重要原因。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毛昊  
日本在我国拥有大量的知识资产。目前,日本已经成为在我国拥有专利数量最的国外来华国家。本文主要针对日本在华专利申请基本状况,特别是这些专利申请所涉及的技术结构及技术比较优势等方面展开深入分析,以了解不同技术领域内日本在我国的专利布局态势,以及中日两国技术差异程度,从而为我国政府和企业制定相关政策,寻求与日本企业间开展互利双赢的技术交流与合作提供依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