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929)
- 2023(7919)
- 2022(6691)
- 2021(6080)
- 2020(5245)
- 2019(11763)
- 2018(11492)
- 2017(22222)
- 2016(12016)
- 2015(13591)
- 2014(13818)
- 2013(13603)
- 2012(12682)
- 2011(11408)
- 2010(11605)
- 2009(11340)
- 2008(11261)
- 2007(10469)
- 2006(9156)
- 2005(8871)
- 学科
- 济(50463)
- 经济(50378)
- 管理(40481)
- 业(38903)
- 企(32413)
- 企业(32413)
- 方法(19722)
- 制(17778)
- 数学(17132)
- 数学方法(16974)
- 财(15960)
- 中国(15027)
- 银(12890)
- 银行(12879)
- 农(12285)
- 行(12284)
- 融(12061)
- 金融(12059)
- 体(12009)
- 业经(11528)
- 险(11167)
- 保险(11076)
- 贸(10573)
- 贸易(10559)
- 易(10272)
- 务(10059)
- 财务(10041)
- 财务管理(10010)
- 企业财务(9500)
- 体制(9249)
- 机构
- 大学(176309)
- 学院(174725)
- 济(78425)
- 经济(76753)
- 管理(68294)
- 研究(60227)
- 理学(56845)
- 理学院(56293)
- 管理学(55574)
- 管理学院(55239)
- 中国(52355)
- 财(42421)
- 京(36811)
- 财经(32101)
- 科学(31358)
- 所(29610)
- 经(29108)
- 中心(28018)
- 江(28003)
- 研究所(25901)
- 农(25136)
- 经济学(24705)
- 财经大学(24083)
- 北京(23552)
- 经济学院(22079)
- 院(21969)
- 州(21637)
- 业大(21419)
- 范(19735)
- 师范(19558)
- 基金
- 项目(108534)
- 科学(86693)
- 研究(81439)
- 基金(81112)
- 家(69458)
- 国家(68909)
- 科学基金(59910)
- 社会(53925)
- 社会科(51172)
- 社会科学(51161)
- 基金项目(41945)
- 省(40160)
- 自然(37521)
- 教育(37149)
- 自然科(36710)
- 自然科学(36699)
- 自然科学基金(36088)
- 划(34287)
- 资助(33710)
- 编号(32154)
- 成果(27267)
- 制(26888)
- 部(25524)
- 重点(24451)
- 国家社会(22712)
- 课题(22692)
- 教育部(22644)
- 创(22636)
- 性(22151)
- 发(21926)
共检索到28577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熊灵 褚晓 朱子婧 王子超
中国与欧洲作为第三方市场合作的先行者,共同在非洲开展的三方合作是“一带一路”框架下的“北—南—南”新型合作模式,是“一带一路”高质量共建的重要内容。文章系统梳理分析了中欧非三方合作的发展历程、机制框架和风险因素,同时构建第三方市场合作潜力指数考察中欧在非第三方市场合作的“国家—行业”组合。研究发现:中欧在非第三方市场合作的优势潜力产业覆盖了从低技术、中低技术、中高技术到高技术的多层次多产业领域,显示出中欧非三方具有很大的比较优势互补性与产业发展需求。但目前第三方市场合作还存在明显的延滞性和局限性,中欧非三方应通过夯实基础、优化分工、完善机制等途径推进第三方市场合作行稳致远。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吴崇伯 丁梦
第三方市场合作是中韩两国参与国际分工协作的新型合作模式,也是两国发展战略对接与比较优势互补的重要经济实践。中韩第三方市场合作在产品服务、工程建设、投资合作、产融结合和战略合作五个领域打造了一系列重要工程,不仅加深中韩两国的合作基础,还为第三方市场的经济发展注入新动力。但其中存在诸多挑战,产业结构的竞争、复杂的营商环境、域外大国因素的介入以及中韩经济波动等都对中韩第三方市场合作造成了阻力。因此,开拓战略新兴产业、打造示范工程、创新金融合作和完善协调机制,是实现中韩第三方市场合作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尹刚
中国、日本与东盟同处东亚生产网络,产业链相互融合,在全球价值链中占有重要地位。中日在东盟第三方市场合作具备政治、经济基础,也符合三方自身发展需求。随着中日关系重回正轨,两国共同开展与东盟合作面临新契机,三方应在基础设施、国际物流、能源环保、产业升级等主要领域,通过政策沟通、金融支持、社会贡献、长效机制等四个路径加强合作。
关键词:
中国 日本 东盟 第三方市场合作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毕世鸿 屈婕
2018年中日两国政府共同签署《关于中日企业开展第三方市场合作的备忘录》,为中日开展第三方市场合作奠定了政治基础。作为"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地区,东盟国家是中日开展第三方市场合作的理想对象。从多边合作的视角来看,第三方市场合作实际上是由双边的特定互惠性合作转向多边的扩散互惠性合作,双边合作的成功经验为三边合作的开展奠定了坚实基础。多边合作中出现频率较高的协调和协作问题,同样是中日在东盟国家开展第三方市场合作面临的主要问题。针对这两类合作问题,解决恶性同质竞争及摆脱共同利益困境可以有效促进合作。中日在东盟国家开展第三方市场合作有其重要意义,确保合作的责任意识和长远意识能有效实现第三方市场合作的持续开展。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张菲 李洪涛
"一带一路"倡议以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为引领,为世界经济增长开辟了新空间,为国际合作提供了新的平台。随着"一带一路"建设的进一步推进,我国和沿线国家的经贸合作不断深入、国际产能合作项目逐渐落地见效,为中外企业共同开发第三方市场的合作创造了新的机遇。中法两国已经在"一带一路"倡议下开展了多领域多行业的交流与合作,作为第三方市场合作的"先行者",形成大量的探索和积累,本文以中法在第三方市场合作为例,对第三方市场合作的现状、问题、未来发展、对策建议等方面进行深入思考。目前第三方市场合作已经确定了重点行业领域和区域,但是总体处于起步和探索阶段,尚未形成成熟的合作机制,需要尽快建立和完善第三方市场合作所必需的体制机制,包括企业沟通对话、政策法规协调、利益公平分配、矛盾公正解决、资金顺利融通等。
关键词:
一带一路 第三方市场合作 中国 法国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徐梅
在特朗普奉行"美国优先"政策、东亚地区局势变化、日本拓展海外市场的诉求增强、"一带一路"先期成果显著的情况下,2017年春季以来中日关系呈现改善势头,日本对"一带一路"倡议的态度发生变化。中日两国围绕"一带一路"对接合作的氛围升温,开始进入务实性探讨和初步合作阶段。2018年10月,安倍首相正式访华,中日双方签署了五十多项有关第三方市场合作协议,在基础设施、金融、物流、能源环保、产业升级、现代农业、电子商务等领域将逐步开展合作。今后在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加强中日第三方市场合作的过程中,将面临一些挑战,如美国因素干扰、中日关系不稳固、中日制度性差异、第三方市场不确定性、国际形势复杂多变等,需要中日两国共同努力,克服困难和阻力,促进中日关系良性运行,在合作中求同存异,携手共促本地区的发展和繁荣,共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陈国忠
第三方支付业务面临的洗钱风险资金周转渠道隐蔽。由于第三方支付是通过游离在银行系统之外的网上平台支付,买卖双方的交易被支付机构割断,监管部门很难跟踪其内部资金流向。如果该机构对用户审核不严格,就会给犯罪分子利用虚假交易进行洗钱活动带来可乘之机。资金去向不明确。由于第三方支付平台很难辨别资金的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闫夏秋
目前,我国第三方支付面临市场垄断、负外部性、营利性、信息不对称等带来的与市场相关的风险,以及准入门槛高、退出机制僵化、监管标准严苛、消费者权益保护薄弱等带来的与监管相关的风险。第三方支付兼具私人与公共双重属性,其私人属性与以金融安全为先的强管控型监管机制存在必然冲突。因此,第三方支付私人与公共双重属性的失衡,成为导致第三方支付市场与监管双重风险的根源。调和与化解第三方支付双重风险的关键在于,正确认识金融安全与金融创新的辩证关系,以平衡法益为出发点,促进社会公共利益与第三方支付机构利益的趋同。要构建以消费者权益保护为基点的公私法协调机制,通过加强消费者权益保护来平衡社会公共利益、第三方支付机构利益、消费者权益三者间的关系;要促进监管科技与传统机构监管的有机融合,构建包容审慎的第三方支付监管体系;要将重要第三方支付机构认定为关键信息基础设施,以进行更有针对性的规制;要构建完善的第三方支付准入退出动态调节机制,在允许有限垄断的同时积极促进市场竞争,为第三方支付机构有序进出创造宽松而谨慎的制度空间。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刘钻扩 李宇 徐文虎 蔡莉 李坎勇
研究第三方市场范围内绿色投资动机及关系形成是完善第三方市场合作模式的应有之义,故文章基于2000~2022年第三方市场合作范围内绿色投资企业数据,从复杂网络视角构建第三方市场绿色投资转译网络,通过加权指数随机图模型(ERGM)从内、外两个维度检验绿色投资网络形成机制。研究表明:第三方市场范围内绿色投资多元结构涌现,第三方市场合作模式的优越性有所显现,在企业投资区位选择上趋利性减弱,企业社会责任增强,但模式效用未充分发挥;此外,绿色投资关系的形成与强度还具有空间邻近效应、第三国效应和组织邻近效应。因此,各国政府、企业应注重绿色投资发展趋势,引导第三方市场合作模式在绿色标准、投资机制及营商环境层面创新完善。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曾祥云
本文认为,第三方物流管理的风险来自许多方面,既有自然灾害等不可抗力因素,也有人为因素。第三方物流合作风险的表现形式主要有合作双方不能达成共识;物流服务商因承诺过高而无法履行;物流服务不能满足客户需求;在协议导致利益损失时缺乏终止条款等。第三方物流风险防范管理的核心是加强第三方物流合作中的激励约束机制、风险防范机制、信任机制、协商机制等。
关键词:
第三方物流 合作风险 风险防范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黄震 王兴强
互联网金融近两年发展势头迅猛,2010年《非金融机构支付服务管理办法》颁布以来,第三方支付有了明确的监管机构和法律规范,发展日新月异。但随着支付工具创新不断涌现和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第三方支付业务的法律风险凸显,应从规范客户契约、加强合同监管,规范支付认证程序、保护账户信息,加强账户资金监控和账户信息审查、做好网站备案监管,构建多元纠纷解决机制、开展消费者普法教育等方面构建第三方支付的法律风险防范机制。
[期刊] 阿拉伯世界研究
[作者]
刘宏松 陈荒拓 吕泽宜
作为“一带一路”倡议的合作伙伴,中国与沙特基于各自比较优势、政治共识和共同利益,在中巴经济走廊建设中开展了第三方市场合作。两国政府在战略规划上的对接,共同打造物流运输枢纽的意愿,以及合作的溢出效应,赋予了中沙双方共建中巴经济走廊的动力。中国与沙特开展的第三方市场合作有助于提升国际信誉,形成聚旗效应,吸引更多国家参与;有助于推动以中巴经济走廊为枢纽的广大南亚—西亚中间区域一体化和互联互通;有助于丰富第三方市场合作模式的内涵,向世界树立合作典范。中沙共建中巴经济走廊存在合作潜力,但也面临分离主义、恐怖主义威胁和党派斗争等巴基斯坦国内安全和政治风险、经济安全风险和地缘政治风险。中国应采取充分调研、谨慎评估、提高投资项目分配的均衡性、加强安保等措施来应对各种风险,推动中巴经济走廊事务局采取更多举措以增信释疑,应对地缘政治风险。
[期刊] 对外经贸实务
[作者]
徐国玲
中日第三方市场合作是"一带一路"战略实施的重要补充,也是两国深化经贸关系的现实成果。中日两国企业在基础设施建设、金融、环保及能源等领域在第三方市场上有较好的合作机遇。然而中日第三方市场合作因为日方的疑虑心态以及容易受到中日政治关系、国际政治格局以及企业竞争等因素的影响,依然面临着较大的挑战。因此,中日两国政府要加强政策对接,中日两国企业应该做好经营理性与其他因素之间的平衡并充分预知风险做好风险管控,建立长效的合作机制,不断提升双方合作的高度。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王思华 林秋莲 裴荣坤 李韵琳 潘茜茜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电子商务与人们生活密切相关,促使第三方支付在成立至今十几年时间里迅速发展,已成为当前交易的重要支付手段。本研究通过了解我国网络第三方支付的现状,从中分析出当前第三方支付存在的主要风险,同时揭示了影响第三方支付行业发展的关键因素,并提出了相应的风险控制建议,以促进网络第三方支付的持续健康发展。
关键词:
网络第三方支付 风险 控制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陈静
对第三方物流财务风险的含义进行了剖析,对第三方物流财务风险类别进行了阐述,分析了财务风险产生的缘由,并针对性地提出了控制财务风险的措施。
关键词:
第三方物流 财务风险 控制措施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