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043)
- 2023(12569)
- 2022(10714)
- 2021(10278)
- 2020(8373)
- 2019(19153)
- 2018(18924)
- 2017(36745)
- 2016(19703)
- 2015(22076)
- 2014(21308)
- 2013(20524)
- 2012(18978)
- 2011(16511)
- 2010(16735)
- 2009(15145)
- 2008(14529)
- 2007(12566)
- 2006(10989)
- 2005(9642)
- 学科
- 济(73508)
- 经济(73416)
- 管理(60613)
- 业(57844)
- 企(48436)
- 企业(48436)
- 方法(32692)
- 数学(28505)
- 数学方法(27982)
- 财(22137)
- 农(21756)
- 中国(21080)
- 技术(16983)
- 业经(16878)
- 贸(16465)
- 贸易(16455)
- 易(16084)
- 制(15743)
- 地方(14417)
- 农业(14083)
- 银(14014)
- 银行(14006)
- 融(13862)
- 金融(13860)
- 理论(13414)
- 行(13358)
- 务(13131)
- 财务(13082)
- 财务管理(13052)
- 策(12940)
- 机构
- 学院(259123)
- 大学(256791)
- 济(112004)
- 经济(109748)
- 管理(105025)
- 理学(89775)
- 理学院(88930)
- 管理学(87508)
- 管理学院(86999)
- 研究(83311)
- 中国(66672)
- 财(53903)
- 京(52313)
- 科学(45232)
- 财经(41611)
- 中心(40564)
- 江(39296)
- 所(38833)
- 经(37877)
- 研究所(34497)
- 农(34045)
- 经济学(33891)
- 范(33535)
- 师范(33288)
- 北京(32856)
- 业大(32670)
- 州(31560)
- 财经大学(30893)
- 院(30884)
- 经济学院(30538)
- 基金
- 项目(171639)
- 科学(137606)
- 研究(133219)
- 基金(124736)
- 家(105878)
- 国家(104952)
- 科学基金(92478)
- 社会(85197)
- 社会科(80906)
- 社会科学(80891)
- 省(67115)
- 基金项目(65177)
- 教育(62870)
- 自然(57418)
- 自然科(56164)
- 自然科学(56153)
- 划(55977)
- 自然科学基金(55129)
- 编号(54928)
- 资助(50464)
- 成果(44887)
- 部(39005)
- 创(38792)
- 重点(38223)
- 课题(38077)
- 发(37272)
- 创新(36246)
- 国家社会(35325)
- 教育部(34614)
- 人文(34092)
- 期刊
- 济(122550)
- 经济(122550)
- 研究(80836)
- 中国(51537)
- 财(42068)
- 管理(41379)
- 教育(33591)
- 农(30911)
- 科学(30647)
- 融(30131)
- 金融(30131)
- 学报(29689)
- 技术(26770)
- 大学(24980)
- 学学(23075)
- 农业(21078)
- 财经(20179)
- 业经(20070)
- 经济研究(19575)
- 经(17406)
- 问题(16345)
- 贸(15658)
- 国际(15268)
- 理论(13147)
- 技术经济(13113)
- 图书(12310)
- 世界(11925)
- 坛(11826)
- 论坛(11826)
- 科技(11821)
共检索到39658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对外经贸实务
[作者]
赵青松
"渝新欧"是重庆至欧洲国际铁路大通道的简称。"渝"指重庆,"新"指新疆阿拉山口,"欧"指欧洲。"渝新欧"班列于2011年3月正式开通,此后,郑州、武汉、成都、苏州、义乌等我国许多内陆城市,也纷纷开展面向欧洲国家的国际铁路运输。"渝新欧"国际铁路联运大通道是一条横贯亚欧大陆的贸易大动脉,其贯穿了"丝绸之路经济带"上的6个国家,实现了中国内陆省区与欧洲之间的陆上直通,为中欧双边贸易
[期刊] 对外经贸实务
[作者]
李耀华
中欧经贸关系是世界上规模最大、最具活力的经贸关系之一。2013年,双方贸易额高达5662亿美元,在此基础上,中欧已提出到2020年双边贸易额达到1万亿美元的目标。中欧贸易的不断发展,已经使中欧之间的海上运输成为了国际上最为繁忙的航线之一。近几年,我国多个省市开通多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徐紫嫣 夏杰长 袁航
中欧班列的安全、顺畅和稳定运行,为践行"一带一路"合作倡议和推动沿线国家经贸合作提供了强有力的基础保障,正在成为畅通国内国际双循环、协同带动后疫情时代全球经济复苏的强劲动力。然而,中欧班列建设也存在着边境口岸通行能力不足、铁路运输规则中外各异、回程进口货源量少质低和对政府财政补贴过度依赖等问题。"十四五"期间,需要立足双循环新发展格局,重点克服制约中欧班列发展的基础设施瓶颈问题,努力提升通关效率,丰富回程货源,强化市场导向,协同各种竞合关系,营造有助于中欧班列健康、高质量发展的政策环境。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贺丹 李文超
沿海港口城市在地理上具有优势,其开行和发展中欧班列对于打造海陆联运枢纽、践行国家"一带一路"战略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甬新欧"班列作为宁波连接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与丝绸之路经济带的重要桥梁,是宁波融入"一带一路"国家战略的重要举措。"甬新欧"班列自开通运行以来,已经由初始的零星运行班列逐步实现了常态化运营,但在运行成本、货源控制、运营管理、区域竞争等方面仍然存在一定的问题。为从根本上解决班列运行中存在的内部瓶颈和外部障碍问题,最终实现班列的可持续运营,须从内外部两方面入手提升"以需求开发求生存、以成本优化增效益、以管理创新促发展"的内部发展机制,协调"跨领域多方合作与同行业有序竞合"的外部发展...
[期刊] 对外经贸实务
[作者]
赵青松
中欧班列是深化我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经贸合作的重要载体。新疆自古以来就是亚欧大陆商贸往来重地和中外物流大通道,作为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核心区和我国向西开放的桥头堡,新疆将在亚欧大陆铁路运输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本文分析了打造中欧班列新疆集结中心的有利条件,研究了影响中欧班列运输便利化的制约因素等四个方面问题,提出了四条建设中欧班列新疆集结中心的对策建议。
[期刊] 对外经贸实务
[作者]
赵青松
中欧班列是深化我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经贸合作的重要载体。新疆自古以来就是亚欧大陆商贸往来重地和中外物流大通道,作为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核心区和我国向西开放的桥头堡,新疆将在亚欧大陆铁路运输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本文分析了打造中欧班列新疆集结中心的有利条件,研究了影响中欧班列运输便利化的制约因素等四个方面问题,提出了四条建设中欧班列新疆集结中心的对策建议。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李杰 刘清
本文基于我国高质量低碳发展的战略导向要求,构建产业结构高级化、合理化、生态化三维指标,采用多期DID、SDID方法检验中欧班列运行对我国产业结构优化的影响。研究发现,中欧班列运行对区域产业结构高级化、合理化、生态化均存在显著正效应,且主要通过外贸驱动机制和要素驱动机制作用于区域产业结构优化。异质性分析发现,中欧班列引致的产业结构高级化效应主要集中在低经济发展水平城市,产业结构合理化、生态化效应则在高经济发展水平城市更为明显;同时相较于低人力资本水平城市,中欧班列引致的产业结构高级化、合理化、生态化促进效应均集中在高人力资本水平城市范围。进一步研究发现,中欧班列运行对地理邻域、行政邻域存在产业结构优化空间溢出效应,且前者空间溢出效应大于后者;目前中欧班列引致的产业结构优化空间溢出效应具体表现为促进邻域产业结构合理化,抑制邻域产业结构高级化和生态化。
[期刊] 对外经贸实务
[作者]
宁晓雅
中欧班列“长安号”历经8年的发展,在促进“一带一路”建设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是陕西省推动“枢纽经济、门户经济、流动经济”发展,促进外向型经济建设的重要抓手。本文通过分析“长安号”的运行现状,从时效性、集结中心的建设、数字化程度说明长安号目前的运行特点,提出目前“长安号”面临普遍依赖政府补贴、回程数量少、口岸拥堵等问题,从而为中欧班列“长安号”如何实现高质量发展提出路径选择。
关键词:
“长安号” 中欧班列 高质量发展
[期刊] 对外经贸实务
[作者]
曹晶晶 叶丽芳
"义新欧"中欧班列的开行,开辟了浙江省西向出境物流大通道,是海向通道的重要补充,也是浙江省"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载体。本文对"义新欧"中欧班列的运行现状和发展优势进行了分析,总结了当前班列运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挑战,包括基础设施限制运能、货源流失风险增大、铁路运输竞争力未充分发挥和市场秩序规范缺失。最后,从基础设施建设、拓展进出口货源、提升班列服务水平、加强协同合作等方面提出了促进"义新欧"中欧班列高质量发展的策略。
关键词:
“义新欧”中欧班列 高质量发展 发展策略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曲锋
中欧班列开通十余年,货物运量和覆盖范围都不断取得新突破,打破了以海运、空运为主的传统国际贸易运输方式,形成了新的联通内外且高效、稳定、安全的运输网络,提升了中西部对外开放水平,带动了对外贸易新业态的发展,中欧班列组织运营更加科学化,为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增添了新动能,对保障国际产业链供应链安全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战略价值逐步显现。然而,在“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下中欧班列建设仍面临与国家产业政策结合度不高、集结中心示范工程建设不均衡、服务对象有待进一步明晰、国际合作水平与服务效能不够高等问题,而且,随着俄乌冲突不断升级,国际局势日渐复杂,也给中欧班列的发展带来新的挑战。因此,在“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下,应不断增强中欧班列发展与国家产业政策的有效衔接,持续加大在边疆省区的建设力度,切实提升与沿线国家的经贸合作水平,进一步优化组织运营方式,补齐信息化短板,遵循铁路运输的技术特点和发展规律,充分发挥交通枢纽的集聚扩散功能,构建与产业布局、消费格局相适应的物流与服务网络,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打造对外开放新高地。
[期刊] 对外经贸实务
[作者]
蒋晓丹 范厚明
中欧班列是"一带一路"战略建设的重要抓手,是深化我国与陆上丝绸之路沿线国家经贸合作的重要载体。本文总结了自中欧班列开行以来的发展成果,同时剖析了目前中欧班列开行中存在的标准不统一、返程运量少、运行时间无法保证、去程满载率低、无序竞争等问题。本文针对面临的诸多问题,提出了进一步优化中欧班列发展的具体对策。
关键词:
“一带一路” 中欧班列 问题 对策
[期刊] 对外经贸实务
[作者]
蒋晓丹 范厚明
中欧班列是"一带一路"战略建设的重要抓手,是深化我国与陆上丝绸之路沿线国家经贸合作的重要载体。本文总结了自中欧班列开行以来的发展成果,同时剖析了目前中欧班列开行中存在的标准不统一、返程运量少、运行时间无法保证、去程满载率低、无序竞争等问题。本文针对面临的诸多问题,提出了进一步优化中欧班列发展的具体对策。
关键词:
“一带一路” 中欧班列 问题 对策
[期刊] 对外经贸实务
[作者]
王宁 单大超 谢玟
中欧班列伴随着"一带一路"的快速发展也进入了全新的发展阶段。其中东部通道在我国与欧洲各国的经贸合作往来中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本文将以中欧班列"东通道"为主线,分析各枢纽节点的发展情况并提出相应的发展问题,最后为中欧班列"东通道"的现存问题给出一些经验借鉴。
关键词:
一带一路 中欧班列 东部通道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王雄元 卜落凡
"一带一路"倡议自提出以来,沿线国家间的国际贸易自由化与便利化水平显著提高,进而对中国企业的创新驱动发展产生深远影响,但是学术界关于国际贸易促进或抑制创新的经验证据并不一致。本文以"中欧班列"开通为切入点,采用双重差分法与微观企业数据,检验"一带一路"倡议提出背景下国际贸易增加如何影响企业创新行为。研究发现:①"中欧班列"开通显著增加了企业的专利申请量而且以出口贸易为中介,验证了"中欧班列"开通通过促进出口贸易促进了企业创新。②基于企业财务特征、产品行业特征及倡议支持水平的分组检验表明,上述促进效应主要存在于财务资源不足、产品潜力巨大以及倡议支持力度较高的企业,这表明在"一带一路"倡议的积极引导下,以往财务资源不足但产品竞争力较强的企业抓住机遇进入国际市场,从而实现创新驱动发展。③参与"中欧班列"国际贸易的企业更可能对外投资以持续增强创新活动,同时也更可能吸引外商直接投资以更好满足企业创新投入的资金需求。本文揭示了"一带一路"倡议背景下国际贸易对企业创新的推动作用及其影响机制,拓展了相关领域的研究文献,并对"一带一路"倡议的后续实施,特别是以"中欧班列"为抓手的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建设具有一定启示。
[期刊] 南方经济
[作者]
胡哲力 周剑明 顾乃华
中欧班列的开通提高了中国与沿线国家间的市场可达性,大幅降低了国家间的贸易成本,促进了我国经济的外循环,为中国经济的发展注入了新的动力与活力。文章基于中欧班列开通所构成的准自然实验,使用2000—2018年270个地级市面板数据,采用渐进式的双重差分模型,实证检验了国际间市场可达性的提升对中国制造业技术创新的影响。实证检验结果表明:国际间市场可达性的提升促进了制造业技术创新的数量与质量改善;异质性检验发现,国际间市场可达性的提升推动了区位禀赋劣势地区制造业专利数量与质量改善,但是国际间市场可达性的提升仅推动了交通禀赋优势地区制造业专利数量提高,即国际间市场可达性的提升对区位禀赋劣势地区的边际效用更大;国际间市场可达性的提升对大城市的技术创新数量与质量改善的促进作用更为显著。由技术密集度异质性检验结果可知,中欧班列的开通推动了低技术密集度与高技术密集度制造业的技术创新水平提升,但相较于低技术密集度制造业而言,该政策对高技术密集度制造业的技术创新数量提高的促进作用相对较小;作用机制检验发现,中欧班列通过市场竞争效应、资源配置效应以及产业结构效应等渠道推动区域制造业的技术创新水平提升。基于以上结论,文章认为我国应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水平并深化“一带一路”倡议,积极促进我国欠发达地区中欧班列建设以及推动我国制造业由低端向中高端攀升。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