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058)
2023(6064)
2022(5460)
2021(5192)
2020(4723)
2019(11125)
2018(11145)
2017(21635)
2016(12138)
2015(14067)
2014(14494)
2013(14458)
2012(13956)
2011(12571)
2010(12902)
2009(12412)
2008(12955)
2007(11906)
2006(10255)
2005(9299)
作者
(37360)
(31582)
(31363)
(30154)
(19967)
(15337)
(14524)
(12284)
(11730)
(11292)
(10734)
(10572)
(9992)
(9953)
(9939)
(9933)
(9815)
(9312)
(9212)
(9151)
(7940)
(7879)
(7750)
(7164)
(7144)
(7140)
(7137)
(6996)
(6468)
(6406)
学科
(53936)
经济(53871)
管理(35920)
(35888)
(30056)
企业(30056)
方法(29104)
数学(25997)
数学方法(25711)
(16224)
(13913)
中国(12256)
(11742)
(11326)
财务(11303)
财务管理(11274)
(10980)
企业财务(10769)
(10128)
贸易(10125)
(9813)
业经(9616)
地方(9302)
农业(8903)
(7943)
(7893)
理论(7890)
银行(7867)
(7748)
金融(7746)
机构
大学(187652)
学院(184650)
(74619)
经济(72940)
管理(69317)
研究(61393)
理学(59511)
理学院(58824)
管理学(57586)
管理学院(57236)
中国(47332)
(39770)
科学(38720)
(36124)
(33983)
(32742)
研究所(29490)
中心(28910)
财经(28724)
业大(28576)
(28373)
农业(27147)
(25973)
北京(25307)
(24106)
师范(23837)
经济学(22996)
(22592)
财经大学(21304)
(21121)
基金
项目(115357)
科学(89255)
基金(83182)
研究(81774)
(72435)
国家(71824)
科学基金(60593)
社会(50294)
社会科(47529)
社会科学(47508)
(44493)
基金项目(44118)
自然(40301)
自然科(39384)
自然科学(39370)
教育(38824)
自然科学基金(38690)
(38024)
资助(35738)
编号(33904)
成果(28680)
(26281)
重点(25980)
(23731)
(23052)
课题(22864)
科研(22748)
教育部(22348)
大学(22257)
创新(21583)
期刊
(81877)
经济(81877)
研究(52709)
中国(34895)
学报(32041)
(30907)
(30535)
科学(27395)
管理(23997)
大学(23684)
学学(22227)
农业(20139)
教育(18902)
(18050)
金融(18050)
技术(15818)
财经(15016)
(12785)
经济研究(12684)
业经(12479)
问题(11282)
(11098)
统计(10343)
(9996)
技术经济(9978)
理论(9598)
(9480)
图书(9302)
财会(8943)
(8843)
共检索到27515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朱英伦  何涛  
中概股指在美国上市的中国公司股票,由于中国大陆A股的种种限制过去有很多中国本土公司选择通过VIE架构在美国上市,而且在14年以前很多公司通过这种形式成功上市并且取得了较高溢价,但自从14年以后形势发生了变化,中概股在美国渐渐开始不受待见,有些还受到境外机构做空,与之对比在国内上市的类似公司则风生水起,PE比相应在美国上市公司高了许多倍。这引发了很多中概股的退市潮,许多中概股开始谋求拆除VIE架构、在美国退市、在中国重新上市。我们关注到中概股回归的热度与A股处于牛熊市高度相关,说明许多中概股回归是基于估值层面的考虑。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王艳  罗莉  吴志伟  
基于市场时机理论,从理论上分析了股票市场估值对公司上市发行地点和发行方式的影响,并根据证券市场估值差异并购动因假说解析了企业上市发行中的反向收购行为。同时,以已回归的中概股为专题研究对象,考察了中概股赴海外上市、上市后退市以及重回中国A股市场的动因、决策依据以及方式,不仅从实际案例的角度印证了市场时机和证券市场估值差异并购动因对企业上市发行时机以及发行方式的影响,而且揭示了中国资本市场制度创新对"新经济"企业的融资支持。研究结论补充了市场时机影响企业融资方式的文献,为当前"新经济"模式下的中概股回归政策实施和制度创新提供了经验证据和决策参考。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桂浩明  
都说这是"蝴蝶效应"的结果:随着中国A股市场的上涨,在美国股市出现了中概股要求通过私有化等形式退市,进而改为到中国A股市场上市的风潮。有人把这种风潮称为中概股回归热,在中国境内,也已经出现了专门为中概股回归提供资金支持的基金。另外,一些有"壳"资源的公司,也把卖壳重组的目标对准了中概股。于是乎,无论是在美国还是中国,凡参与资本市场投资的人士,都不得不关注中概股回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李博  杜坤伦  
中国概念股,是指在境外上市但主营业务在中国市场、相应的营业收入和利润也主要来自中国市场的公司股票。所谓美股中概股,就是在美国资本市场上市的中国概念股。经过多年发展,目前美股中概股已经形成了一定市场规模且具有显著行业特征。
[期刊] 证券市场导报  [作者] 李杲  
2013年来,深交所共有17家上市公司披露了涉及中概股回归的重组方案。本文发现,中概股回归多在A股高估值时期,回归方式受其海外上市和注册地影响;中概股回归多为跨行业并购,回归动机受境外市场估值影响。中概股回归显著提高了上市公司业绩和估值,在一定程度上促进A股市场的竞争与发展,但也可能带来外汇管理和减持方面的监管压力。推此本文提出区别对待、分类监管、针对性的披露要求及考虑提高现有发行审核标准的灵活性等监管建议。
[期刊] 证券市场导报  [作者] 李杲  
2013年来,深交所共有17家上市公司披露了涉及中概股回归的重组方案。本文发现,中概股回归多在A股高估值时期,回归方式受其海外上市和注册地影响;中概股回归多为跨行业并购,回归动机受境外市场估值影响。中概股回归显著提高了上市公司业绩和估值,在一定程度上促进A股市场的竞争与发展,但也可能带来外汇管理和减持方面的监管压力。推此本文提出区别对待、分类监管、针对性的披露要求及考虑提高现有发行审核标准的灵活性等监管建议。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郭庆红  易荣华  
在中美经贸摩擦背景下,美国先是对中概股加大监管审查力度,随后中美监管机构签署审计监管合作协议,虽然短期内使中概股面临退市的风险降低,但从中长期考虑,中概股面临退市的风险以及回归上市的压力依然存在。运用事件研究法探讨中美经贸摩擦以及中概股回归对港股市场和A股市场的影响,从资产证券化率、供需关系和市盈率三个视角考察A股市场迎接中概股回归具备的条件,并对比分析港股市场和A股市场对中概股回归的吸引力。结果表明:中美经贸摩擦对市场有短期负面影响,中概股回归会提高港股和A股的市场收益率,A股市场也具备承接中概股回归上市的条件,港股市场对中概股的吸引力大于A股。最后,针对中概股回归A股市场提出了相关的政策建议。
[期刊] 会计研究  [作者] 邓路  孙春兴  
公司融资择时行为是学术界广为关注的研究话题,然而已有研究大多关注公司在单一资本市场上的资本结构调整,较少结合多个资本市场对公司选择上市地点和上市方式实施融资的话题进行系统研究。本文以分众传媒为案例研究对象,从市场时机视角考察其海外上市、私有化退市以及在中国资本市场反向收购行为,构建了基于市场时机视角公司上市地点与上市方式选择的理论分析框架。本文的研究结论拓展了市场时机理论与公司融资行为领域的研究视野,同时也为上市公司在多个资本市场实施资本运营提供决策参考。
[期刊] 证券市场导报  [作者] 王艳  吴志伟  罗莉  魏其芳  
通过分析中概股回归动机、套利回归带来的负面影响及中概股回归受阻现象,本文揭示了中国资本市场动态调整机制与"中概股"套利回归之间的博弈行为,讨论了中概股回归行为中存在的问题。本文发现,中国存托凭证(CDR)等制度创新将为优质中概股回归创造了新的机遇,中国资本市场应适度向优质创新型企业、真正"独角兽"企业开放"即报即审"通道以支持新经济发展;应优化外资管理政策与管制机制,鼓励境内优势行业进行跨境并购,探索分道审核机制,服务实体经济;完善退市制度,建立健全资本市场发行和监管机制。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刘元  林爱梅  张宪  
2015年12月28日,七喜控股发布《重大资产置换并发行股份及支付现金购买资产并募集配套资金暨关联交易之实施情况暨新增股份上市公告书》,宣告分众传媒成功完成借壳上市。分众传媒成为首个从美股退市再成功登陆A股的上市公司。作为第一个吃螃蟹的人,分众传媒将成为中概股回归A股的标杆。本文剖析了其私有化和借壳回归A股的方案、准备工作及决策动因,以期为其他正奔走在"海归"之路的中概股企业提供借鉴。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刘向东  
2021年底,监管部门发布《关于境内企业境外发行证券和上市的管理规定(草案征求意见稿)》和《境内企业境外发行证券和上市备案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境外上市新规”),旨在促进境内企业依法合规利用境外资本市场实现规范健康发展。近年来,境内企业境外上市暴露出了财务欺诈行为、信息披露安全及被恶意做空等新情况、新问题,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尹中立  
5月6日,收紧"中概股"回归的消息就开始在市场发酵,收盘后证监会新闻发言人证实"正对中国企业海外退市通过IPO并购重组等回到A股潜在影响进行研究分析",可见,中概股回归受阻的消息并非空穴来风。中概股回归的主要动机是跨市场套利,因为国内的估值远远高于相同资产在国外资本市场的估值。有人做过计算,截至4月底,中概股平均市盈率仅为13倍,而国内的中小板和创业板市盈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皮海洲  
今年6月2日晚,宏达新材发布重组草案,拟通过资产置换、发行股份和支付现金收购资产及配套募集资金的一系列交易,实现分众传媒借壳上市。随后,宏达新材的重组事宜掀起波澜。该公司于6月17日晚间发布公告称,公司和实际控制人朱德洪收到证监会调查通知书,因公司信息披露及朱德洪涉嫌违反证券相关法律法规,决定对公司及朱德洪予以立案调查。不过,6月18日分众传媒回应称,涉案事件与该公司以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彭涛  
2015年以来,海外上市中概股掀起了一股回归国内A股市场的热潮,中概股回归对国际和国内资本市场带来一定的经济后果,其自身也面临回归的风险。本文从中概股回归的动因、技术路径、经济后果、风险等几个方面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期刊] 中国注册会计师  [作者] 张连起  
过去10年,VIE结构造就中国互联网的黄金年代,成就了今天几乎全部的互联网大公司。但从2015年初开始,随着暴风影音在A股"爆疯涨"的神奇表现,中概股拆除VIE结构、回归国内市场渐成趋势。在股票发行注册制条件下,此前告一段落的中概股拆VIE回归A股或再成风潮。注册会计师应当对VIE结构的概念、渊源及其拆除的原因有所了解,特别是对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