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3372)
- 2023(19472)
- 2022(16760)
- 2021(15712)
- 2020(13408)
- 2019(31232)
- 2018(30790)
- 2017(58493)
- 2016(32579)
- 2015(37467)
- 2014(37990)
- 2013(36935)
- 2012(34044)
- 2011(30608)
- 2010(30998)
- 2009(28366)
- 2008(28213)
- 2007(25267)
- 2006(21767)
- 2005(19097)
- 学科
- 济(127910)
- 经济(127765)
- 管理(93343)
- 业(87631)
- 企(73403)
- 企业(73403)
- 方法(63709)
- 数学(55777)
- 数学方法(54824)
- 农(34288)
- 中国(33814)
- 财(33392)
- 学(28949)
- 业经(27561)
- 地方(26363)
- 理论(24512)
- 贸(23363)
- 贸易(23348)
- 农业(22656)
- 易(22541)
- 制(22477)
- 务(21965)
- 财务(21866)
- 财务管理(21808)
- 企业财务(20614)
- 和(20126)
- 技术(20010)
- 教育(19060)
- 环境(18798)
- 银(18204)
- 机构
- 学院(465175)
- 大学(465010)
- 管理(179112)
- 济(175682)
- 经济(171465)
- 理学(155434)
- 理学院(153606)
- 研究(150858)
- 管理学(150271)
- 管理学院(149446)
- 中国(110700)
- 京(99108)
- 科学(97387)
- 财(81144)
- 农(78283)
- 所(77261)
- 业大(72066)
- 研究所(70337)
- 中心(69753)
- 江(69555)
- 财经(65459)
- 范(64043)
- 师范(63391)
- 北京(62378)
- 农业(61714)
- 经(59359)
- 州(56357)
- 院(54837)
- 技术(53976)
- 经济学(52426)
- 基金
- 项目(316131)
- 科学(246261)
- 研究(228631)
- 基金(225201)
- 家(196769)
- 国家(195119)
- 科学基金(166940)
- 社会(139591)
- 社会科(132060)
- 社会科学(132021)
- 省(125925)
- 基金项目(118644)
- 自然(110900)
- 教育(109852)
- 自然科(108353)
- 自然科学(108325)
- 自然科学基金(106320)
- 划(106008)
- 资助(95493)
- 编号(95116)
- 成果(77500)
- 重点(71397)
- 部(69220)
- 课题(67028)
- 发(66107)
- 创(64753)
- 科研(60822)
- 创新(60301)
- 大学(59625)
- 教育部(59098)
- 期刊
- 济(187221)
- 经济(187221)
- 研究(131173)
- 中国(92473)
- 学报(77844)
- 农(69838)
- 科学(68718)
- 教育(65334)
- 管理(64278)
- 财(63786)
- 大学(58773)
- 学学(54830)
- 农业(48342)
- 技术(45327)
- 融(35859)
- 金融(35859)
- 财经(31647)
- 业经(30978)
- 经济研究(29950)
- 经(27051)
- 业(26323)
- 图书(25452)
- 统计(24315)
- 问题(24183)
- 版(23166)
- 技术经济(22930)
- 策(21991)
- 科技(21362)
- 理论(20963)
- 资源(20430)
共检索到67506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刘伟 刘安洁 陈嵩
自2014年上海市开始实施职业教育中本贯通培养模式试点以来,首批试点学生已于2017年秋季进入本科院校学习。总结与反思这批学生在本科阶段的培养方式特点及综合素质水平有利于进一步推进和完善试点培养模式。基于中本贯通培养模式下学生质量评价指标体系,以上海应用技术大学和上海第二工业大学为例,对比分析中本贯通班的课程设置和学生成绩。发现其课程重视德育、注重专业基础知识拓展,并能根据不同教学对象调整培养重点及深度,与相同专业的普通本科培养模式相比更能呼应生源特点。但过程中仍存在课程设置不连贯、考评侧重点不明显、学生综合素质发展不平衡等问题,亟待通过完善课程衔接性、建立配套的考核评价体系、提高课程内容针对性等措施予以改进。
关键词:
中本贯通 培养模式 质量评价 课程设置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朱晓佳 陈嵩 占小梅
2014年起,上海市开始构建以中等职业教育和应用本科教育联合培养初中毕业生的中本贯通培养模式。一年多的实践探索积累了一定经验,同时也提出了实施过程中的一些主要问题及相关建议,可供我国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推动职业教育改革发展决策参考。
关键词:
上海 中本贯通 培养模式 实践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熊平安 崔艳艳 马豫婷 万静
2014年,上海市开展中等职业教育—应用本科教育贯通培养模式试点工作,通过搭建中等职业教育与高等职业教育课程、培养模式和学制贯通的“立交桥”,实现对适应上海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的培养。新文科作为一种新的时代命题,旨在培养“自由而全面发展的人”。当前,新文科建设已深入各中本贯通合作高校,将为中本贯通专业的发展带来新理念、新思路、新路径。在此背景下,以新文科的视角诠释上海市中本贯通的时代意蕴、培养现状、现实困境与路径突破,探讨中本贯通与新文科建设融合,以实现职业教育培养“从事某种工作的人”与“全面发展的人”的和谐统一目标。
关键词:
上海市 中本贯通 新文科 人才培养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李钰
随着上海市中高职贯通培养模式试点的逐渐深入,亟需加强该培养模式的规范管理,规范管理应坚持递进式、制度化和内涵式的管理取向,根据内涵上坚持一体设计、主体上坚持多方统筹以及方法上坚持统分结合的原则具体落实政府统筹、规范院校和示范引领三个层面的措施。
关键词:
上海市 中高职贯通培养模式 规范管理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朱嫣嫣
上海开展的中等职业教育-应用本科教育贯通培养模式试点工作,是落实国家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创新发展高等教育的重要举措,促进了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的深度融合。对试点工作进展进行分析发现,除了要深入做好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培养目标、专业设置、课程体系及教学实施等多方面的衔接以外,还要进一步完善与办学规模和培养要求相适应的财政投入和经费统筹制度,加强贯通教育组织机制建设,建立健全贯通教育质量保障体系,推进师资队伍建设。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陈立静 赵冬梅 尹四倍
在提倡高等职业院校与本科院校"3+2"贯通培养的大环境下,在学校与对口本科院校实施合作的过程中,以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为例,研究基于学分制和《华盛顿协议》的课程体系设置改革。通过对课程平台加模块的合理设置,发挥本科"学科知识结构"和高职"技术技能"双优势,实现高职本科贯通培养的有效结合。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陈效民 刘磊
文章通过国家和上海市发布的相关文件呈现上海市中高职贯通培养模式的开展背景,阐述了这种培养模式的基本设想,分析了校级层面的实施主体应该肩负设计、管理和监控三大使命,提出了履行三种使命的指导理念,并重点分析了上海中高职贯通培养模式的校级层面实践路径。
关键词:
中高职贯通培养模式 校级层面 实践路径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熊玲 李忠
本-硕-博贯通的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将按照"3+1+4"八年一贯制的培养方式,将其设计成一个有机连贯的整体,打破高年级本科生与研究生教育之间的隔离,把学生专业知识的学习与能力的培养结合起来,将学生的学习、实践、创新融为一体,实行研究生与本科生的贯通式培养。
关键词:
本-硕-博贯通培养 创新人才 培养模式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汪雪蔚
"3+4"中本贯通培养是构建我国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中的重要突破和全新尝试,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是关系到贯通培养质量的关键因素。以工程教育改革理念为指导,针对"3+4"中本贯通培养的人才培养目标,探索构建了"一个核心、两个导向、三方协同、四项重点"的人才培养体系框架,设计了从需求方出发逆向设计人才培养方案、从供给方出发正向实施人才培养过程的逻辑线路,并提出了人才培养过程高质量实施的四项有效保障措施。
关键词:
“3+4”中本贯通 人才培养模式 一体化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叶靖
贯通培养是构建现代教育体系的重要工作。目前,我国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之间存在较大的鸿沟,贯通培养试验在职普两种教育体系之间建立融通的桥梁。以物流管理专业为例,通过对高端技能物流人才培养需求分析,结合贯通培养特点,对贯通物流高端技术技能人才培养模式进行试验研究。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郑玲
新媒体行业迅速发展,已成为电子商务发展的新动力、新趋势。与传统电商岗位需求不同,它对内容策划、文案创作、流量管理、社群营销、数据分析处理以及数字内容制作等能力更加关注,需要有适应新媒体发展要求、懂得新媒体营销,且具有一定新媒体技术的人才,同时还需要具备较高的艺术、审美能力素养。在电商新业态迅猛发展的同时,“具备电商技术与新媒体营销能力,把握数字经济多场景应用趋势,深耕消费互联网潜力”的复合型营销人才缺口问题日益凸显。优质的人才储备,是数字经济新业态、电商行业新营销健康、有序、持续发展的前提。文章针对发展迅猛的新媒体营销进行专项调研分析,探讨了基于中高贯通模式下开设电子商务专业(新媒体营销方向)的可行性。
关键词:
新媒体营销 电子商务 中高贯通 调研分析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徐国庆
许多省市推行了中职与本科贯通的人才培养项目,称之为"项目",是因为它不是一种稳定的学制,而只是特定政策支持下的一种人才培养模式,对其性质我们应当有这一清晰认识。获得这一项目的中职学校,招生情况自然大为改观,比如上海市,2014年中本贯通专业的招生分数线均在区重点以上。而本科院校对中本贯通项目同样积极性很高,因为他们发现,当本科院校介入中职招生和人才培养后,来自中职的生源质量相比过去就会有很大提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柳进 刘明珠
作者总结了贯通式本硕连读培养模式在哈尔滨工业大学试行八年的实践经验,论述了这种模式在培养学生创新意识与能力方面,表现出的明显优越性。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张莉
介绍了本-硕-博连读贯通式人才培养模式在部分"985工程"和"211工程"建设高校中试点的情况,分析了该人才培养模式的利弊并探究了原因,提出兴利抑弊的若干对策。
关键词:
本-硕-博连读 研究生教育 培养模式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李宁 夏妍春 何亚飞 蔡捷 张骜
作为一项人才培养模式,"中本贯通"是我国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一项有益探索,对提升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质量意义重大。本文介绍了我校机械工程中本贯通试点专业以"核心课程"为主的一体化课程体系建设与课程衔接模式的研究与实践工作,并总结了实现中本贯通课程衔接的技术路径与实践经验,为其他中本贯通培养模式的改革提供可借鉴的经验和依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