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664)
2023(8175)
2022(6909)
2021(6585)
2020(5631)
2019(12839)
2018(12830)
2017(25068)
2016(13487)
2015(15310)
2014(15225)
2013(14573)
2012(13007)
2011(11410)
2010(11727)
2009(11168)
2008(11334)
2007(10090)
2006(8719)
2005(8088)
作者
(36515)
(30458)
(30300)
(28840)
(19406)
(14348)
(13695)
(11570)
(11449)
(10965)
(10322)
(10302)
(9752)
(9719)
(9662)
(9322)
(9068)
(8918)
(8799)
(8621)
(7567)
(7336)
(7314)
(7022)
(6798)
(6793)
(6745)
(6639)
(6019)
(5887)
学科
(51514)
经济(51424)
管理(51352)
(45828)
(41552)
企业(41552)
方法(26020)
(23966)
数学(23358)
数学方法(22830)
(17519)
财务(17474)
财务管理(17424)
企业财务(16643)
(15326)
中国(12356)
(11943)
业经(11898)
(10549)
(9808)
银行(9799)
(9055)
理论(9027)
体制(9000)
(8887)
金融(8885)
(8708)
贸易(8702)
(8523)
(8502)
机构
学院(187213)
大学(186649)
(77659)
经济(76058)
管理(74951)
理学(64676)
理学院(64060)
管理学(62769)
管理学院(62426)
研究(56603)
中国(46028)
(43914)
(38269)
财经(32990)
科学(32023)
(29866)
(28403)
(27318)
中心(26601)
财经大学(24659)
(24371)
经济学(24303)
业大(24226)
研究所(24114)
北京(23906)
(22106)
经济学院(21843)
(21168)
师范(20950)
(20918)
基金
项目(122729)
科学(98189)
基金(91349)
研究(90147)
(78356)
国家(77792)
科学基金(68705)
社会(58759)
社会科(55923)
社会科学(55910)
基金项目(47458)
(47418)
自然(44577)
自然科(43605)
自然科学(43598)
自然科学基金(42824)
教育(42794)
(39502)
资助(38713)
编号(36085)
成果(29295)
(28271)
(27890)
重点(27518)
(25962)
课题(24928)
教育部(24750)
国家社会(24578)
创新(24398)
(24248)
期刊
(83992)
经济(83992)
研究(55906)
(40389)
中国(38082)
管理(29400)
学报(24859)
科学(23703)
(21804)
大学(20340)
(19818)
金融(19818)
学学(19366)
教育(18627)
财经(17326)
技术(17224)
(14717)
农业(14092)
经济研究(13845)
业经(12829)
财会(12216)
会计(11277)
统计(10483)
问题(10370)
(9772)
技术经济(9182)
(8761)
决策(8597)
理论(8466)
(8280)
共检索到28121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孙琳  楼京晶  
我国当前债务规模约束的现实需求和财政预算领域的政策导向都显示推行中期预算(中期财政规划)将是下一阶段改革的重心。本文基于世界银行发布的1991-2008年178个国家(地区)的数据对中期预算对债务规模约束的有效性进行了验证,发现中期预算的实施有助于约束政府的债务规模,并在中期预算实施初始阶段更为有效。本文对中期预算的建立和发展(从不实施中期预算到开始实施或从初级阶段到高级阶段)的影响因素开展实证研究,发现债务规模、实施中期预算的时长、地域影响、国际组织推动和国家经济发达程度等因素对中期预算阶段递进都具有显著影响。其中,债务规模程度对中期预算阶段发展呈现双向影响:当债务占GDP的比重高于60%国际警戒线时,债务规模越大,越表现为维持现状(即不进行"晋级");反之,当低于60%国际警戒线时,债务规模越大,中期预算更容易"晋级"。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孙琳  楼京晶  
我国当前债务规模约束的现实需求和财政预算领域的政策导向都显示推行中期预算(中期财政规划)将是下一阶段改革的重心。本文基于世界银行发布的1991-2008年178个国家(地区)的数据对中期预算对债务规模约束的有效性进行了验证,发现中期预算的实施有助于约束政府的债务规模,并在中期预算实施初始阶段更为有效。本文对中期预算的建立和发展(从不实施中期预算到开始实施或从初级阶段到高级阶段)的影响因素开展实证研究,发现债务规模、实施中期预算的时长、地域影响、国际组织推动和国家经济发达程度等因素对中期预算阶段递进都具有显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兰艳泽  
本文首先对债务约束的基本概念进行了解析 ,阐述债务约束的目的、手段以及债务约束的主客体。对于实现有效债务约束的内在制度背景在发达国家与我国之间进行了对比与分析 ,得出了结论 :明晰的产权、完善的公司治理结构、良好的经理人职业道德是实现有效债务约束的内在制度要求。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张曾莲  严秋斯  
研究目的:从土地财政在政府举债中的重要地位出发,研究土地财政与预算软约束对政府债务规模的影响机制;实证分析预算软约束在土地财政和地方政府债务规模之间的中介效应;对控制地方政府债务规模、促进政府对土地资源的科学管理提出政策建议。研究方法:对2008—2011年和2013—2015年的28个省级面板数据进行回归分析;中介效应模型检验。研究结果:土地财政与预算软约束均与地方政府债务规模显著正相关;预算软约束在土地财政与地方政府债务规模间存在显著的中介效应。研究结论:解决地方政府的债务风险问题和土地管理问题,必须严控土地资源的抵押转化,限制预算软约束;同时适当引入竞争性的土地交易机制,促进土地财政、土地金融的改革。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李秋婵  
地方政府债务规模的庞大已成为困扰当前经济发展的一大难题。文章从地方财政的可持续性为着眼点,研究国内地方政府债务规模是否满足跨期预算约束,在借鉴国内外理论的基础上,结合我国地方债务实情,拓展了传统的跨期预算方程,将债务的期限结构纳入到跨期预算约束方程中。实证检验结果表明,我国地方政府债务规模并不能严格的满足跨期预算约束。随着国家预算法的完善将地方政府债务纳入规范化管理,以跨期预算约束模型为基础的约束机制将是衡量地方政府财政是否可持续性的基准。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刘蕾  
地方政府债务预算约束是实现财政民主的必然要求,是限制政府权力的重要途径,也是保护公民财产权的有力手段。对地方政府债务预算约束需要相关的预算立法,对债务规模、债务资金支出以及举债程序予以规制。我国新《预算法》将地方政府债务纳入预算管理,对控制规模、优化结构、规范行为、化解风险等方面产生了良好的效果。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马恩涛  于洪良  
分权财政体制下,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之间由于税基交叠会产生纵向外部性,且这种纵向外部性容易导致以中央政府对地方政府进行转移支付为特征的预算软约束的出现。为分析这种预算软约束对社会福利的影响,本文建立了一个包含中央政府与代表性地方政府在内的跨期迭代模型,并比较了地方政府债务不受控和受控两种情形下的影响。在地方政府债务不受中央政府控制时,预算软约束对公共投资和地方债务都具有显著的正面效果,尽管其也会导致寻租活动的出现。而在地方政府债务受中央政府控制时,预算软约束并不一定刺激公共投资。无论哪种情况,只要中央政府所提供的公共产品边际价值相对较小或地方政府分享的税收份额相对较低,预算软约束都能增进社会福利...
[期刊] 地方财政研究  [作者] 王倩倩  赵志荣  
地方政府债务限额管理是地方政府债务管理的首要环节,能够从源头上把控政府举债风险。美国市政债务限额管理的悠久历史和丰富经验,尤其是其中正式制度与非正式制度的联合约束,可以对中国地方政府债务管理产生较强的启发意义。本文梳理了现阶段美国市政债务限额管理的相关实践,从中总结并提炼双重制度约束机制。我们认为,美国市政债务限额管理中存在着以透明的信息公开渠道为前提,正式制度与非正式制度相互影响和制约的双重制度约束机制。这一机制能够从债务信息公开、债务管理责任、主体参与方式等方面对中国现阶段地方政府债务限额管理产生一定的启发意义,从而更好地服务于现代财政体系乃至国家治理体系构建。
[期刊] 新金融  [作者] 马骏  
地方政府债务是当前中国经济面临的主要风险之一。本文认为,引入市政债券市场和配套改革可以硬化地方政府的预算约束。长期来看,地方债应该逐步取代当前政府融资平台中的贷款、信托等较不透明的融资方式,成为地方政府融资的主要来源,这样不仅可以增加地方政府财政透明度,还可降低地方政府融资的期限错配风险,避免风险过度集中于银行体系,降低系统性金融风险。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姜子叶  胡育蓉  
本文聚焦"地方政府债务悖论",运用财政分权理论,以预算软约束为视角,解析地方政府过度举债的机制。在深入阐述预算软约束的内涵和形式的基础上,联系20世纪90年代国有企业债务危机与本次地方政府债务危机经验事实,本文从理论上剖析危机重演的逻辑,揭示地方政府举债的顺周期性。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李尚蒲  郑仲晖  罗必良  
预算软约束是地方政府债务膨胀的主要原因,而土地要素和信贷资源构成预算软约束的资源基础。基于审计结果公告,对地方政府债务特征进行研究,可得出三点结论:(1)地方政府债务总体规模可控,但财政资金的流动性堪忧。(2)地方政府债务表现出强烈的异质性特征。高收入地区债务的绝对量大,负债集中在市、县两级政府;中低收入地区债务的相对规模高,负债集中在省、市两级政府。(3)各地负债的资源基础存在差异。高收入地区银行贷款的绝对量大,中低收入地区对土地出让、财政转移支付的依赖性较强。因此,解决问题的关键在于加快要素市场发育、改革举债机制和理顺财税关系。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郑洁  翟胜宝  
我国相关法律法规严格限制地方政府的举债行为,如《预算法》、《担保法》等明确规定除法律和国务院另有规定外,地方政府不得发债,不得为担保人,但这并不意味着地方政府没有债务。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为了推动地方经济发展和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在财力不足和缺乏合法规范的融资渠道并存的情况下,地方政府及其部分职能部门通过各种形式绕过法律约束举借了大量债务,有的地方甚至超过了地方政府的偿还能力,而且还游离于预算体系之外,在举借和管理方面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本文在剖析我国地方政府性债务管理现状的基础上,从预算约束的视角切入,提出以预算管理为龙头,完善政府间事权与支出责任的划分、加强地方政府性债务预算法制化...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赵卿  
最近几年,一些经验研究开始对负债和资本投资之间的关系进行检验。Lang et al.(1996),Aivazian et al.(2005a),和Ahn et al.(2006)都得出负债和投资之间负相关关系,并且这种关系在低成长公司更加明显。这些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王莹  
本文通过分析政府债务在不满足债务跨期预算约束时的影响因素,并利用31个省份2010—2018年的面板数据,实证分析预算软约束与地方政府债务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地方政府财政努力水平的降低会提高债务率水平。通过财政努力水平的降低提高了地方政府对于财政转移支付的依赖,进而导致政府在较低的财政收入水平下形成了相对较大规模的债务,最终提高了债务率、增加了债务风险。并且分地区看,这种预算软约束对于债务的影响主要表现在财政能力较差的西部地区。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辛清泉  林斌  
文章以我国2000~2004年的上市公司为样本,在政府、银行和企业三方的预算软约束框架内实证检验了企业投资支出和债务杠杆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企业投资支出整体上同债务杠杆呈负相关。但在国有绝对控股的上市公司中,企业投资支出对于负债水平不敏感,并且,随着国有股权比例的上升,企业投资支出对债务杠杆的敏感度逐渐下降。基于此,文章认为,政府对国有企业和国有商业银行同时实施的双重预算软约束是导致国有企业投资行为扭曲和债务治理机制失效的重要原因。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