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647)
2023(11127)
2022(9488)
2021(8726)
2020(7460)
2019(17159)
2018(16736)
2017(33023)
2016(17912)
2015(20110)
2014(20163)
2013(19957)
2012(18849)
2011(17099)
2010(17646)
2009(16689)
2008(15916)
2007(14687)
2006(12928)
2005(11652)
作者
(51709)
(43249)
(43058)
(41262)
(27327)
(20678)
(19944)
(16811)
(16236)
(15672)
(14529)
(14368)
(13622)
(13608)
(13598)
(13587)
(13329)
(12798)
(12646)
(12478)
(10722)
(10701)
(10531)
(10023)
(9757)
(9676)
(9670)
(9504)
(8745)
(8703)
学科
(74127)
经济(74062)
(50466)
管理(49289)
(40009)
企业(40009)
方法(32578)
数学(29361)
数学方法(29047)
(27263)
金融(27261)
(25650)
银行(25612)
中国(25409)
(24786)
(22668)
(21206)
(17677)
地方(17216)
业经(16060)
(15838)
贸易(15826)
(15393)
农业(15202)
(13551)
(13511)
财务(13477)
财务管理(13447)
企业财务(12787)
(11527)
机构
学院(255315)
大学(252896)
(109746)
经济(107330)
管理(96882)
研究(87212)
理学(82787)
理学院(81899)
管理学(80596)
管理学院(80118)
中国(71865)
(52019)
(52012)
科学(51550)
(46528)
(44378)
中心(42807)
财经(40671)
研究所(40167)
(39756)
业大(38156)
(36745)
农业(36674)
经济学(34039)
北京(32552)
(32300)
师范(31985)
(31814)
经济学院(30957)
(30699)
基金
项目(164803)
科学(129186)
研究(122351)
基金(118519)
(102282)
国家(101392)
科学基金(86503)
社会(76825)
社会科(73013)
社会科学(72988)
(65669)
基金项目(62367)
教育(56528)
自然(54725)
(54719)
自然科(53464)
自然科学(53447)
自然科学基金(52544)
编号(50931)
资助(49186)
成果(42506)
重点(37271)
(36870)
(36849)
课题(35358)
(34834)
创新(32592)
科研(31706)
(31662)
教育部(31615)
期刊
(119676)
经济(119676)
研究(75991)
中国(50080)
(42661)
(40730)
金融(40730)
(39993)
学报(37999)
科学(34616)
管理(32902)
大学(28680)
农业(27748)
学学(27117)
教育(26283)
技术(21650)
财经(20018)
业经(19712)
经济研究(19318)
(17170)
问题(15848)
(14328)
(13923)
理论(13314)
技术经济(12860)
国际(12789)
实践(12060)
(12060)
统计(11932)
(11726)
共检索到38806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滕奎秀  杨兴龙  
2000年以来,中朝双边经贸关系迅速发展,人民币跨境流动规模不断扩大,但双方金融合作滞后于经贸合作,制约了经济资源在两国间的流动和有效配置。加强金融合作应立足于中朝经贸合作的长远规划,加强中朝双方中央银行的沟通与合作;推动双方边境地区的金融合作;发挥双方银行结算主渠道作用;加强双方金融监管合作;以"两岛一区"经贸合作带动双方金融合作。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唐建荣  徐媛媛  李晓静  
文章以江苏省13个地级市为研究样本,从经济、支撑和信息三大视角系统研究了驱动城市物流业发展的动因;利用2006-2013年的动态数据并基于结构方程测定了江苏各城市的物流业发展水平、区域性差异及其梯度化特征。研究结果表明:物流业已成为城市智慧型建设新的战略性支点;完善的支撑技术、发达的经济实力和高效的信息平台是发展城市物流业的"三驾马车"。验证了支撑系统、经济系统和信息系统对城市物流业的发展水平具有直接、正向、依次减弱的影响力度;支撑系统是城市物流业发展的基本保障,经济系统是城市物流业发展的主要动力,信息系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林木西  苑梅  
文章认为,中朝两国农业可以通过农业生产、农产品加工、农业科学技术等方面进行合作。但中朝农业经济合作领域的资金需求规模大且结构多元化,资金供给总量不足且结构不合理,制约了中朝农业经济合作。鉴于此,我国应加大财政对中长期农业贷款的支持,扩展涉农政策性金融服务范围,建立政策性担保机构和农业信贷担保系统风险救助机制等。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林木西  苑梅  
文章认为,中朝两国农业可以通过农业生产、农产品加工、农业科学技术等方面进行合作。但中朝农业经济合作领域的资金需求规模大且结构多元化,资金供给总量不足且结构不合理,制约了中朝农业经济合作。鉴于此,我国应加大财政对中长期农业贷款的支持,扩展涉农政策性金融服务范围,建立政策性担保机构和农业信贷担保系统风险救助机制等。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林木西  苑梅  
文章认为,中朝两国农业可以通过农业生产、农产品加工、农业科学技术等方面进行合作。但中朝农业经济合作领域的资金需求规模大且结构多元化,资金供给总量不足且结构不合理,制约了中朝农业经济合作。鉴于此,我国应加大财政对中长期农业贷款的支持,扩展涉农政策性金融服务范围,建立政策性担保机构和农业信贷担保系统风险救助机制等。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赵霞  韩一军  姜楠  
农村三产融合在中国仍然处于起步阶段,对于有效促进农民增收、保护农村生态环境和繁荣农村社会、促进农村地区实现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从理论研究的视角,深度挖掘农村三产融合的基本内涵,分析推进农村三产融合的现实意义,并探讨农村三产融合的驱动因素,为中国大力发展农村三产融合提供理论支持,同时也为农村三产融合的实践发展理清思路。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朱长明  
文章在建立农村产业融合发展质量指标体系的基础上,运用熵值法对2014—2020年中国农村产业融合发展质量进行测算,构建地理加权回归模型(GWR)研究影响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主要因素。结果显示:2014—2020年,全国农村产业融合发展质量逐渐提升,在空间上表现出“东—中—西—东北”阶梯递减的特点。乡村消费占比、劳动效率、农业总产值增速等是驱动中国农村产业融合发展质量提升的主要因素,但对不同地区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驱动作用存在差异。文章最后从促进农村产业融合集群化发展、健全农村产业融合发展联动机制、创新发展多类型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模式提出对策建议。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赵霞  韩一军  姜楠  
农村三产融合在中国仍然处于起步阶段,对于有效促进农民增收、保护农村生态环境和繁荣农村社会、促进农村地区实现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从理论研究的视角,深度挖掘农村三产融合的基本内涵,分析推进农村三产融合的现实意义,并探讨农村三产融合的驱动因素,为中国大力发展农村三产融合提供理论支持,同时也为农村三产融合的实践发展理清思路。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朱长明  
文章在建立农村产业融合发展质量指标体系的基础上,运用熵值法对2014—2020年中国农村产业融合发展质量进行测算,构建地理加权回归模型(GWR)研究影响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主要因素。结果显示:2014—2020年,全国农村产业融合发展质量逐渐提升,在空间上表现出“东—中—西—东北”阶梯递减的特点。乡村消费占比、劳动效率、农业总产值增速等是驱动中国农村产业融合发展质量提升的主要因素,但对不同地区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驱动作用存在差异。文章最后从促进农村产业融合集群化发展、健全农村产业融合发展联动机制、创新发展多类型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模式提出对策建议。
[期刊] 阿拉伯世界研究  [作者] 吴佳茗  李蕊  
近年来,中国与海合会国家的金融合作形式日益多元,同时也取得了一定成果并积累了宝贵经验,为双方进一步开展金融合作打下了坚实基础。当前,中国与海合会国家的金融合作深度有限,具体表现为金融合作规模增长缓慢,互设金融机构数量不足,合作水平参差不齐、层次不高,平台作用不足等问题。本文从政治环境、金融体系、文化认同等方面分析影响中国与海合会国家金融合作的主要因素,并提出从政治评估、战略对接、货币结算、文化认同等方面进一步提升中国与海合会国家金融合作水平的应对策略。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谭莹  
生猪生产具有固定的成长周期且产业链较长,上游玉米、母猪、仔猪及下游毛猪价格和存量会对猪肉的供给产生影响。分析结果显示,玉米价格、仔猪存栏及毛猪等对生猪供给有较稳定的滞后影响。在我国的生猪补贴政策方面,"能繁母猪补贴"政策实施时机选择不当,应加强良种补贴及疫病防治补贴,适当增加饲料补贴。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何一鸣  
作为世界第三大温室气体排放国和世界最大能源出口国,俄罗斯在国际气候协议谈判中的地位极其重要。自从梅德韦杰夫总统上任以来,俄罗斯政府一改过去的冷漠态度,在国内和国际两个层面采取了一系列行动,在应对气候变化问题上表现出积极的政治姿态,被国际社会解读为俄罗斯的气候政策出现了惊人的转型。分析俄罗斯气候政策转型的各种驱动因素以及由此带来的国际影响,对研究未来国际气候体制的发展趋势具有重要意义。
[期刊] 建筑经济  [作者] 张凤双  郁冰清  赵金倩  
通过VFM理论与专家访谈得到27项PPP项目VFM驱动因素清单。利用问卷调查和因子分析,提取出六个主成分因子:社会资本方因素、政府方因素、风险类因素、成本收益类因素、项目特征因素和项目合同因素。研究结果表明社会资本方因素是最重要的宏观驱动因素,合理的风险分配是最重要的微观驱动因素。基于此,构建PPP项目的VFM驱动因素影响框架和项目全寿命周期内的VFM管控流程,提出提升PPP项目VFM的措施建议。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赵志耘  杨朝峰  
本文基于生产部门、居民生活部门的化石能源消费量以及水泥生产量的数据,较全面地测算了2000~2009年我国的碳排放量,并建立了碳排放驱动因素的对数均值迪氏指数(LMDI)分解模型,考察样本期间各因素对我国碳排放量变化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我国已经跨越了碳排放强度和人均碳排放高峰阶段,但仍处于从人均碳排放量高峰到碳排放总量高峰的过渡阶段。经济增长和城市化是这一阶段碳排放的主要正向驱动力,能源利用效率则是碳排放的主要负向驱动力。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韩艳花  张嵩  
企业在IT外包过程中存在着成本过高、服务质量低下、缺乏控制性和灵活性等诸多问题,企业内外部环境变化会给企业带来新的机会,这些都促使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关注IT回包。本文在广泛搜集和分析近几年国内外出现的回包案例的基础上,对IT回包的驱动因素进行系统提炼和详细分析,并进一步提出建议,以期为企业实施IT决策提供借鉴和理论上的参考。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