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164)
- 2023(6214)
- 2022(5291)
- 2021(4989)
- 2020(4262)
- 2019(9759)
- 2018(9545)
- 2017(17558)
- 2016(9804)
- 2015(10902)
- 2014(11190)
- 2013(10837)
- 2012(10334)
- 2011(9335)
- 2010(9429)
- 2009(8609)
- 2008(8947)
- 2007(8142)
- 2006(7143)
- 2005(6464)
- 学科
- 济(39248)
- 经济(39200)
- 管理(26434)
- 业(25187)
- 企(21279)
- 企业(21279)
- 方法(17320)
- 数学(14634)
- 数学方法(14309)
- 学(11281)
- 农(9832)
- 中国(9714)
- 财(9643)
- 地方(9641)
- 业经(8313)
- 制(7820)
- 理论(7453)
- 贸(7056)
- 贸易(7049)
- 易(6826)
- 农业(6618)
- 务(6453)
- 财务(6420)
- 财务管理(6398)
- 和(6276)
- 企业财务(6134)
- 银(6121)
- 银行(6091)
- 融(6067)
- 金融(6066)
- 机构
- 大学(143475)
- 学院(142476)
- 研究(53615)
- 济(51440)
- 管理(50426)
- 经济(50087)
- 理学(43247)
- 理学院(42651)
- 管理学(41540)
- 管理学院(41282)
- 中国(38996)
- 科学(37342)
- 京(31809)
- 农(30941)
- 所(29212)
- 研究所(26852)
- 业大(25316)
- 农业(24597)
- 财(24354)
- 中心(24278)
- 江(21778)
- 北京(20127)
- 范(19844)
- 师范(19558)
- 院(19536)
- 财经(19234)
- 省(18064)
- 州(17933)
- 经(17420)
- 技术(16809)
- 基金
- 项目(97880)
- 科学(75037)
- 基金(69437)
- 研究(65471)
- 家(63773)
- 国家(63281)
- 科学基金(52147)
- 社会(39640)
- 省(39014)
- 社会科(37531)
- 社会科学(37515)
- 基金项目(36512)
- 自然(36062)
- 自然科(35202)
- 自然科学(35186)
- 自然科学基金(34495)
- 划(33692)
- 教育(30023)
- 资助(29461)
- 编号(25177)
- 重点(22918)
- 发(20731)
- 成果(20658)
- 部(20619)
- 计划(20461)
- 创(19639)
- 科研(19023)
- 科技(18727)
- 课题(18622)
- 创新(18499)
共检索到21512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张彦 王劲松 董二伟 武爱莲 王媛 焦晓燕
【目的】土壤肥力是影响作物生长发育和产量的重要因素。中国人均耕地资源缺乏,全国约有21.95%的耕地生产障碍问题突出,保障中国未来粮食安全不仅要兼顾现有耕地产能提升,同时要高度重视后备耕地资源合理开发利用,因此,在贫瘠的土地上种植耐瘠作物,避免与主要粮食作物生产竞争,对满足粮食需求至关重要。为利用边际土地发展高粱生产,2019年在山西省榆次区比较研究中晚熟区高粱品种耐瘠性差异,筛选耐瘠性强的高粱品种和高粱耐瘠性评价指标,为边际土壤高粱种植品种筛选提供依据。【方法】以23个高粱品种为试验材料,采用大田试验,设置高土壤肥力(对照处理)和低土壤肥力(瘠薄胁迫)2个处理,调查其对高粱产量性状、干物质积累、养分吸收等15个指标影响,计算各指标的耐瘠指数,采用基于主成分分析的隶属函数法与聚类分析评价参试高粱的耐瘠能力,筛选耐瘠品种;利用耐瘠指数和耐瘠综合评价值(D值),通过回归分析与相关性分析确定高粱耐瘠性鉴定的适宜指标。【结果】瘠薄胁迫下,高粱产量、穗粒数、收获指数(HI)、干物质积累量、抽穗后干物质积累量、抽穗时叶面积指数(LAI)、穗长和穗宽有不同程度降低,降低幅度依次为抽穗后干物质积累量>产量>穗粒数>干物质积累量>LAI>穗宽>HI;籽粒氮、磷、钾累积量和植株氮、磷、钾累积量有不同程度下降,其中,氮累积量对瘠薄胁迫最为敏感。通过主成分分析将15个指标转化成5个综合指标(累计贡献率为89.28%),计算各参试品种D值,聚类分析后,将23个高粱品种划分为4种类型,其中,耐瘠性强6个(0.633≤D≤0.755)、耐瘠性较强7个(0.467≤D≤0.592)、耐瘠性较弱7个(0.310≤D≤0.421)和耐瘠性弱3个(0.166≤D≤0.246)。不同高粱品种中,冀酿2号、辽杂19、晋杂18、晋杂22、金丰301和晋杂28的D值最高。利用逐步回归分析建立高粱耐瘠评价的最优回归方程,筛选出产量、干物质累积量、植株氮累积量、籽粒磷累积量、籽粒钾累积量和穗宽6个指标对高粱耐瘠能力有显著影响。相关性分析表明,干物质积累量、产量、植株氮累积量、植株磷累积量、籽粒氮累积量和籽粒磷累积量的耐瘠指数与D值的相关性较高,其相关系数分别达到0.845、0.836、0.766、0.778、0.761和0.757。【结论】在瘠薄胁迫条件下,不同高粱品种耐瘠性存在遗传差异,冀酿2号、辽杂19、晋杂18、晋杂22、金丰301和晋杂28为耐瘠性强的品种。产量、干物质累积量、植株氮累积量和籽粒磷累积量可用于高粱耐瘠能力的快速评价。
关键词:
高粱 瘠薄胁迫 综合评价 回归分析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王阳 李继洪 陈冰嬬 高士杰
根据国家春播早熟高粱组2007、2008和2009年的区试结果,从试点的生产水平、精确度、有效性、分辨力和代表性等5个方面对6个区试点进行综合评价研究。结果表明:6个区试点的试验精确度较高,试验均有效,且有较高的代表性,适于鉴定具有广泛适应性的品种,都是春播早熟高粱的理想区试点和育种点。吉林省农业科学院和内蒙古赤峰市农牧科学院2个区试点具有较高的生产水平;吉林农业大学、白城市农业科学院和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等3个区试点具有较强的品种分辨力。利用主效可加互作可乘模型法和变异系数法分别对试点的分辨力进行估算,并对2种估算方法进行比较分析,发现吉林省的3个区试点和内蒙古的2个区试点能够对本地区新选育的...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马莲菊 吕文彦 邵国军 曹萍 崔鑫福 张宝石
结合辽宁省2002~2003年区域试验,对新育成的中晚熟水稻品种(系)的品质性状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中晚熟品种的稻米品质较好,但不同品质性状间的变异系数存在着很大的差异。在所研究的品质性状中,垩白率和垩白度变异系数最大;其次是透明度、糙米率和精米率的变异系数最小,且年际间变化不明显。在稻米品质的相关分析中,糙米率和精米率相关系数最大,达0.7344;垩白率与垩白度、精米率与整精米率等呈极显著正相关。主成分分析表明:垩白因子为第一主成分因子,粒长为第二主成分因子。影响辽宁省中晚熟稻米品质的主要因素是外观品质,改良外观品质成为辽宁省今后中晚熟水稻品质改良的主要目标。
关键词:
水稻 稻米品质 品种改良 辽宁省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李丰先 周宇飞 王艺陶 孙璐 白薇 闫彤 许文娟 黄瑞冬
【目的】根据不同高粱品种萌发期对碱胁迫的响应,筛选出适合在盐渍土壤上种植的高粱品种,从而为减轻混合碱胁迫提供调控依据。【方法】采用人工气候箱内培养皿培养,以混合碱(NaHCO3﹕Na2CO3的摩尔比为9﹕1)模拟典型碱胁迫环境,在萌发期以25 mmol.L-1溶液处理35个高粱品种,蒸馏水处理为对照,每培养皿放30粒种子。人工气候箱内湿度为60%,光照/黑暗时间为12h/12h,光照强度为134μmol.m-2.s-1,昼/夜温度为28℃/25℃。培养第4天测定发芽势,第10天测定发芽率、叶长、根长、叶鲜重、根鲜重、叶干重、根干重、子粒残余干重等性状,通过模糊数学隶属函数法和主成分分析法对各品...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吴晓雷 尚春明 张学东 鲁福成 于国威
研究了苗期弱光条件对幼苗素质、开花、果实大小及产量的影响,采用模糊数学的隶属法对品种的耐弱光性进行评价,并探讨了番茄耐弱光性状的鉴定方法。结果表明,苗期弱光对幼苗素质影响最大,其次影响开花、果实大小和产量。春雷2号和春雷1号属于耐弱光性较弱的品种,白果强丰属于不耐弱光品种
关键词:
番茄,耐弱光性,综合评价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李桂英 柯福来 朱凯 董立 邹金秋 游光霞 王智 韩粉霞 程汝宏
[目的]高粱是我国重要的多用途旱地经济作物,生产区域广,生态条件复杂,栽培方式多样,因此,构建高粱品种生态适应性评价指标体系对品种选择、种植规划等具有重要指导意义。[方法]文章通过文献研究、生产调研和专家问卷调查,利用层次分析法,构建品种生态适应性评价的指标体系的层次结构;利用德尔菲法,利用橙子办公软件设计调查问卷,借助专家微信群对各指标的相对重要性进行专家问卷调查,使用SPSSAU优序图法,计算各指标权重。[结果]根据反复征询意见,确定了各项指标的判分原则和标准,按综合得分将高粱品种生态适应性分为适应(≥90分)、较适应(76~89分)和不适应(≤75分)3类。根据所建评价方法对适应性评价试验中6个代表性品种,对其在6个地区的表现进行综合打分评价。[结论]证明结果符合实际。
[期刊] 草业科学
[作者]
夏华美 曹志坚 于铭玥 李珍 聂春雅 张鹏阳 郭欢
为了发掘耐盐性强的优良草种质资源,本研究对常见的30份商用草地早熟禾(Poa pratensis)品种苗期的耐盐性进行鉴定评价。在400 mmol·L-1 NaCl胁迫下,测定了草地早熟禾的株高、分蘖数、生物量、叶绿素含量和叶片相对含水量等一系列生长和生理指标,并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对草地早熟禾耐盐性进行综合评价。结果显示:在盐胁迫下,不同品种草地早熟禾的生长均受到抑制。其中‘肯塔基’的株高和地上部鲜重受盐胁迫的影响最小,与无盐对照相比,分别下降了32.62%和18.14%,而‘蓝之梦’地上部生物量受盐胁迫的影响最大,其地上部鲜重和干重分别较对照下降了71.80%和53.29%;与对照相比,盐处理后‘肯塔基’‘优美’‘月光’‘探险家’和‘乐土’的叶绿素含量下降幅度较低,均下降了20%上下,‘蓝精灵’叶绿素b含量下降高达71.40%,‘满月’的总叶绿素含量下降了55.70%。盐胁迫下,‘蓝精灵’‘满月’和‘优异’的叶片相对含水量下降幅度较大,超过了22%。结合主成分分析综合得分,耐盐性较强的草地早熟禾品种有‘肯塔基’‘乐土’‘探险家’‘月光’和‘优美’,而‘蓝精灵’‘飞达’‘优异’‘蓝之梦’和‘满月’对盐胁迫较为敏感。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刘彤彤 李宁 魏良迪 杨进文 史雨刚 王曙光 孙黛珍
为研究山西省不同小麦品种的耐盐性以及筛选适用于山西盐碱地种植的小麦品种,本研究以40个山西省各麦区主推的小麦品种为材料,分别在芽期和苗期对其进行盐胁迫(1.2%NaCl)处理,分析盐胁迫对小麦芽期和苗期各形态指标的影响,并利用耐盐性综合评价值(D),对供试材料的耐盐性进行评价。结果表明:除芽期根鲜重和苗期根数以外,小麦芽期和苗期的各项形态指标均受到盐胁迫的影响,但不同指标对盐胁迫的敏感度存在差异;共筛选出芽期耐盐型品种9个,占供试材料的22.5%,苗期耐盐型品种11个,占供试材料的27.5%;芽期和苗期皆为耐盐型的材料5份,分别为‘石农086’‘临糯88’‘品育8161’‘冬黑1206’‘品育8012’。本研究结果可为山西省盐碱地小麦生产用种以及耐盐性小麦的培育提供材料基础。
关键词:
山西省 小麦 耐盐性 综合评价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陈二影 秦岭 杨延兵 黎飞飞 王润丰 张华文 王海莲 刘宾 孔清华 管延安
【目的】明确生产条件下不同谷子品种的耐盐碱性差异,确定谷子大田耐盐碱性鉴定方法和指标。【方法】以华北夏谷区主推的8个谷子新品种为材料,设置东营滨海盐碱地条件和济南试验地正常条件处理,进行谷子大田耐盐碱性研究。【结果】在盐碱地和对照正常条件下,参试谷子品种产量均表现出显著差异,变异系数分别为39.1%和13.0%。与对照相比,盐碱地条件下,各品种产量均显著降低,产量盐害率变幅为20.7%—63.4%,变异系数为48.4%;盐碱地条件下,所有品种单穗重、单穗粒重、千粒重、出谷率、株高、SPAD、地上部同化物质积累量和收获指数均降低;盐碱地花前同化物质的转运量提高,平均增幅为34.4%,花后同化物质的积累量降低,平均降幅为42.7%。产量盐害率与单穗重(R=-0.937)、单穗粒重(R=-0.933)、干物质重(R=-0.895)、花前同化物质转运量(R=-0.935)、花前同化物质转运率(R=-0.880)、花前转运同化物质对籽粒贡献率(R=-0.859)、花后同化物质积累量(R=-0.909)和开花期地上部含水量(R=-0.834)均呈显著负相关,与花后同化物质积累量对籽粒贡献率(R=0.859)呈极显著正相关,而与出谷率和千粒重间无显著相关性。通过主成分分析,确定了单穗重、单穗粒重、干物质重和地上部含水量可以作为耐盐碱性鉴定指标,且通过主成分分析和隶属函数进行了谷子耐盐碱性的综合评价,济谷22和济谷21的综合得分值最高。【结论】在盐碱地条件下,不同谷子品种存在耐盐碱性差异,单穗重、单穗粒重、干物质重和地上部含水量可以作为大田耐盐碱性的鉴定指标,济谷22和济谷21为耐盐碱性品种;在盐碱地条件下,不同谷子品种花前同化物质的转运量提高,且花前转运同化物质对籽粒的贡献率和开花期地上部含水量均与盐害率呈显著负相关,因此,提高开花期地上部各器官的含水量和花前转运同化物对籽粒的贡献率是提高盐碱地条件下谷子产量的重要手段。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周广生 梅方竹 周竹青 朱旭彤
把小麦各生理指标的耐湿系数作为衡量小麦单项耐湿能力大小的指标 ,用主成分分析法将各单项耐湿系数综合成几个新的相互独立的综合指标 ,再利用隶属函数求出每一品种耐湿性的综合评价值后 ,便可较准确地评价各品种的耐湿性。同时利用耐湿性的综合评价值与单项指标间建立的最优回归方程可以预测其它小麦品种耐湿性的大小
关键词:
小麦 耐湿性 综合评价 预测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刘微 崔世茂 付崇毅 周睿 高兴颖 褚义红 朱山川
以12个番茄品种幼苗为试材,在低地温条件下,测定根系活力、渗透调节、自由基离子和酶活性等11个生理指标及3个形态指标,应用主成分分析法、隶属函数分析法和聚类分析法对生理和形态指标进行分析,以综合评价不同番茄品种的耐低地温能力。结果表明:不同番茄品种的14个生理、形态指标变化程度不同,表现出在低地温胁迫下,各生理指标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协同和拮抗性。4个主因子代表14个生理指标的86.27%的数据信息,12个番茄品种的耐低地温能力强弱评价为:CM78>朝研>CM966>金粉秀美>胜美>中蔬4号>白果强丰>金冠1号>内番3号>旺粉>粉红番茄>金粉168。
关键词:
番茄 低地温 主成分分析 隶属函数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张满让 韩明玉 田玉命 王安柱 王淑莉 王西玲
通过"大久保"实生选种,选育出晚熟耐贮运桃新品种"秦王",对其经济性状、生物特性的观察表明,其平均单果重205g,最大果重650g;果实椭圆形,果面1/2以上部位红晕,外形美观;肉白质细味甜,粘核,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27.7g/kg,硬度7.33kg/cm2;8月中旬成熟,果实生育期130d,丰产,盛果期产量可达40.2t/hm2。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张会丽 袁闯 朱林 许兴
【目的】筛选耐盐、敏盐的玉米种质资源,为耐盐玉米育种研究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于2016年4-9月,在宁夏银川,以10个不同基因型春玉米品种为试验材料,设置盐分含量不同的2块地:对照田(土壤全盐含量低,为0.612g/kg)和盐碱胁迫地(土壤全盐含量中度,为2.269g/kg),两地块间土壤养分含量无明显差异,测定两地块中成熟期各玉米品种的K+/Na+,光合气体交换参数(有效光照强度(PAR)、净光合速率(Pn)、蒸腾速率(Tr)、气孔导度(Gs)、叶温(TL))以及农艺性状和产量等指标,利用主成分分析和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吴瑶瑶 贺金萍 薛承康 廖朝霞 潘志远 吴昊 惠林冲 孙健 李宗芸 刘敬然
[目的]本文旨在挖掘和利用甘薯种质资源中的耐盐种质资源,筛选耐盐性较强的甘薯品种,为耐盐甘薯新品种选育和遗传改良提供优质亲本材料。[方法]选用30个不同地区选育的甘薯品种作为试验材料,在江苏省连云港市选择正常地块(含盐量0.1%,pH 8.4)和盐碱地块(含盐量0.5%,pH 8.4)种植,调查并分析甘薯块根分化建成时期叶片光合参数和收获期块根产量和品质相关的12个指标,计算各指标耐盐胁迫系数,并利用隶属函数法,进行主成分分析、聚类分析和回归分析,综合评价甘薯全生育期耐盐能力。[结果]在盐胁迫下,甘薯产量相关指标、块根Na+累积量、地上部Na+含量和叶片气孔导度(Gs)的变异系数均大于40%,而块根淀粉含量和干物率的变异系数较小(<10%)。基于耐盐系数的主成分分析,将12个指标转化为5个主成分后可解释85.3%的表型变异,通过隶属函数法计算综合评价值D。依据D值的系统聚类结果,将30个甘薯品种分为4类(I→IV,耐盐性降低):I类包括3个品种,II类包括11个品种,III类包括10个品种,IV类包括6个品种。大部分品种分类与耐盐系数系统聚类分析结果一致。结合部分甘薯自身的品种属性(丰产性)能弥补盐胁迫带来产量降低的部分损失,将30个供试甘薯品种为3类,分别是8个耐盐型、18个中间型和4个不耐盐型。相关性分析发现,除干物率、块根Na+含量和地上部Na+含量外,其余9个指标的耐盐系数与D值的相关性均达到了显著水平(P <0.05)。利用逐步回归分析建立了甘薯耐盐性评价方程预测供试品种的耐盐型,预测值(D')与D值基本一致。[结论] CCI、Pn、Gs、iWUE、单株鲜薯重、单株薯干重、鲜薯产量、块根淀粉含量、块根Na+累积量等9个指标可作为甘薯全生育期耐盐能力评价的指标;‘漯薯15号’‘苏薯28’‘徐薯37’‘郑红23号’‘郑红22’‘徐薯48’‘齐徐37’和‘万薯18号’为耐盐型甘薯品种。耐盐型品种各性状表现好于中间型和不耐盐型。本研究完善了甘薯耐盐性品种筛选体系,为今后耐盐性甘薯品种的选育提供参考。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刘京宝 黄文龙 陆利行 李新美 马慧珍 师泓
在全国高粱种质资源鉴定的基础上,对穗粒重>90g的国内27份高粱优异种质的配合力进行了综合评价。其中特殊配合力水平比对照种增产达显著水平的有19个;一般配合力水平较高的13个,其发现有2个保持系;配合力水平较高的种质主要分布于我国的新疆吐鲁番地区,其次为河北省的近北京地区,辽宁、山西、湖北、山东有零星分布。
关键词:
中国高粱,优异种质,配合力,评价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