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131)
2023(13455)
2022(11638)
2021(10943)
2020(9249)
2019(21139)
2018(20849)
2017(40446)
2016(21651)
2015(24370)
2014(24174)
2013(23910)
2012(21795)
2011(19438)
2010(19665)
2009(18429)
2008(16868)
2007(14726)
2006(12905)
2005(11508)
作者
(61631)
(50814)
(50655)
(48143)
(32367)
(24461)
(23234)
(20026)
(19452)
(18201)
(17604)
(17077)
(16059)
(15967)
(15891)
(15613)
(15204)
(14967)
(14497)
(14470)
(12416)
(12412)
(12389)
(11591)
(11498)
(11235)
(11218)
(11020)
(10098)
(9885)
学科
(80699)
经济(80610)
(61389)
管理(60332)
(50196)
企业(50196)
方法(39169)
数学(34171)
数学方法(33812)
中国(28796)
(28098)
金融(28097)
(27089)
银行(27051)
(26057)
(24386)
(21089)
(20091)
贸易(20078)
(19670)
(18761)
业经(18446)
(18318)
地方(18056)
(16072)
财务(16004)
财务管理(15972)
企业财务(15200)
理论(14847)
农业(14313)
机构
大学(299717)
学院(296805)
管理(120030)
(117744)
经济(115029)
理学(103418)
理学院(102334)
管理学(100553)
管理学院(100050)
研究(97144)
中国(82230)
(63700)
科学(60105)
(56968)
(47878)
中心(46974)
财经(45721)
(45540)
研究所(43815)
业大(43756)
(42413)
(41641)
北京(40506)
(37376)
师范(37001)
经济学(35943)
(35743)
农业(35732)
(35429)
财经大学(34448)
基金
项目(207066)
科学(162525)
基金(151372)
研究(150711)
(131379)
国家(130317)
科学基金(112370)
社会(94226)
社会科(89387)
社会科学(89365)
基金项目(80981)
(79818)
自然(74154)
自然科(72421)
自然科学(72408)
自然科学基金(71101)
教育(68151)
(67470)
资助(62913)
编号(61344)
成果(48949)
重点(46215)
(45508)
(43456)
(42939)
课题(41424)
科研(40146)
创新(40067)
教育部(39168)
大学(38899)
期刊
(121581)
经济(121581)
研究(90283)
中国(54696)
学报(46353)
(43024)
金融(43024)
科学(42469)
管理(42134)
(41935)
(40244)
大学(35210)
学学(33161)
教育(28904)
农业(27446)
技术(24609)
财经(21472)
经济研究(19352)
业经(18895)
(18032)
理论(16471)
问题(15701)
图书(15611)
实践(15314)
(15314)
科技(14019)
(13985)
技术经济(13764)
(13565)
现代(13352)
共检索到43823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现代日本经济  [作者] 朴基石  金华林  
对2002年到2016年中日韩三国之间金融系统风险的总体溢出效果及各国输出、输入系统风险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全球金融危机期间金融压力的总溢出效果突然上升,且长期停留在较高的水平上;各国系统风险的输入或输出呈阶梯式变化,使隔离外部系统风险冲击变得更为困难;各国在金融危机后系统风险的净输入和输出的状况发生了逆转,中国成为净输入方。金融系统风险在国家间的溢出使各国难以独自维持金融稳定、实现金融安全。东亚各国应建立区域金融系统风险评价和预警机制,并对区域内金融系统风险的溢出状况及传染性进行追踪、监视、评价,在此基础上通过各国间的政策协调与合作,统一、协调地制定金融系统风险的应对政策。
[期刊] 南方经济  [作者] 李湛  尧艳珍  汤怀林  张菁  
文章基于溢出指数和波动溢出网络方法,从静态和动态分别度量我国金融系统不同子市场间的风险联动水平及变动趋势。研究结果表明,我国金融系统风险溢出效应整体水平较高,各市场间联动性较强;市场内部滞后效应大于市场之间溢出效应,两两有向溢出效应具有强不对称性;作为我国金融系统的风险中心,货币市场始终处于风险溢出方,但在金融危机时期,其对外风险溢出效应相对减弱,而大宗商品市场、资本市场、房地产市场等其余市场的风险溢出效应相对增强。值得注意的是,当前我国金融系统整体风险溢出水平较高,市场间风险相关性较强,需要进一步加强系统性风险的监测与防范。
[期刊] 南方经济  [作者] 李湛  尧艳珍  汤怀林  
本文基于溢出指数和波动溢出网络方法,从静态和动态分别度量我国金融系统不同子市场间的风险联动水平及变动趋势。研究结果表明,我国金融系统风险溢出效应整体水平较高,各市场间联动性较强;市场内部滞后效应大于市场之间溢出效应,两两有向溢出效应具有强不对称性;作为我国金融系统的风险中心,货币市场始终处于风险溢出方,但在金融危机时期,其对外风险溢出效应相对减弱,而大宗商品市场、资本市场、房地产市场等其余市场的风险溢出效应相对增强。值得注意的是,当前我国金融系统整体风险溢出水平较高,市场间风险相关性较强,需要进一步加强系统性风险的监测与防范。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傅强  张颖  
本文利用银行业、保险、房地产、证券、全指金融的板块数据,探讨了国内不同性质金融机构间的风险溢出效应。全样本的总溢出指数与房地产、金融政策间存在密切联系。同时,板块间的净溢出指数显示,银行业板块存在对保险、房地产、证券板块的单向的正的溢出效应。而房地产板块对保险、证券板块的净溢出指数也基本为正。因此,银行业、房地产板块对金融体系的影响举足轻重,从两者入手进而控制金融系统的整体风险是合理且可行的。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周天芸  杨子晖  余洁宜  
本文基于现有研究文献,解析金融机构关联性与风险传染之间的机制,运用非对称Co VaR模型和分位数回归的方法,测度证券、银行、保险等机构的风险溢出水平,实证研究中国金融系统性风险的动态变化。结果表明,中国金融机构的风险溢出具有非对称的特征,负向冲击对金融系统的风险溢出要比遭受正向冲击时大,银行机构的风险贡献程度比其他机构小,证券部门的风险贡献值较大。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高艳  张丽艳  
本文运用向量乘积误差模型(VMEM)研究了中国、日本与韩国实际有效汇率的波动溢出效应。实证分析结果表明,中国和日本的实际有效汇率波动既受自身过去波动、收益率的影响,也存在显著的杠杆效应;韩国实际有效汇率波动受前期波动与收益率的影响,但是不具有显著的杠杆效应。中国与日本、日本与韩国的汇率市场之间存在着双向的波动溢出效应。这与现实情况是相符的。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李娟   张微   李琦  
当前各类经济风险交叉传染,装备制造业作为我国双循环背景下实现制造业升级的关键战略产业,其与金融系统间的风险溢出效应备受关注。为探究金融系统与装备制造业间的风险溢出效应的时变特征,本文从波动溢出网络的视角,分析金融系统与装备制造业所组成的风险网络内的风险传染机制。首先,用TVP-VAR模型计算装备制造业细分产业与金融子市场间的风险溢出效应值;其次,以细分产业与子市场为节点,以溢出效应值为连边构建有向加权风险溢出网络,分析网络整体特征变化;最后,分析网络的节点特征变化,探究内在机制。本研究发现,风险系统当中,主导的溢出效应来自装备制造业,向金融系统的股票市场与基金市场风险溢出,且这种溢出效应与经济运行状况成反比。本文的研究结论有助于更好地理解金融系统与装备制造业间的风险传染效应,对监管机构加强审慎监管、企业规避风险具有借鉴意义。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陈静  翟国方  靳文博  张银银  
基于网络数据,对中日韩市辖区规模进行分析。结果总体呈现:中日韩市辖区人口规模及人口密度随城市规模增大而增加,用地规模随城市规模增加而呈现下降趋势。与日韩相比,中国城市设区数量普遍较少、市辖区规模普遍较大、城市内部市辖区间分异大、市辖区人口密度相对较低。中国不同城市的市辖区分异也十分明显。究其原因在于城市自然历史、经济社会阶段的规律性与差异性。基于此市辖区的设置必须因地、因时、因市而动,不能一刀切。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王蓉  
在信息化金融社会,风险的衡量与预警成为金融稳定的重要影响因素。文章以商业银行为实证,通过在险价值CoVaR模型,利用我国16家上市商业银行数据对商业银行系统性风险的双向溢出效应进行模型估算。研究显示,商业银行系统性风险存在明显的正向双向溢出效应。资产规模对商业银行应对风险的能力产生较大影响,一些规模较小但经营灵活的商业银行由于区域特色较为明显,也具有较强的风险抵御能力。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刘文  刘婷  
后金融危机时期,基于共同利益的需求,东亚货币一体化成为一个不可逆转的发展趋势。中日韩3国货币合作在东亚区域货币一体化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3国货币合作具有经济基础:3国经济力量雄厚,产业结构和资源互补性强,贸易增长迅速,汇率波动差异趋小,货币政策方向也渐趋一致。计算3国货币合作的OCA指数表明,与危机前相比,3国进行货币合作的成本已经有了明显改善,3国2011年的OCA指数与1995年欧洲各国与德国间的OCA指数相近,这表明与当初的欧盟相似,3国已具备进行深入货币合作的条件。人民币和日元的协调与合作对3国货币合作具有重要意义和现实基础,中国应谨慎而积极地分阶段推进人民币国际化进程。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喻旭兰  佃良彦  
经济周期的相似性被认为是进行金融合作的重要前提条件。通过以1994~2005年间中日韩三国GDP的季度时间序列为基础建立的三者之间的向量误差修正模型进行的实证分析可以看出,中日韩三国GDP之间存在协整关系,且具有共同的长期发展趋势。它们具有长期的稳定关系,满足经济金融合作的前提条件之一。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殷克东  任文菡  肖游  
文章基于我国29家上市金融机构2008—2014年股价日度数据,应用CoVaR理论分别构建了系统性风险溢出效应静态测度模型和动态测度模型,测算了不同时期我国银行业、证券业、保险业以及信托业四大金融行业对金融业整体的风险溢出效应以及各金融行业之间的风险溢出效应。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周新苗   陈涛   叶胜超   钱欢欢  
基于国家“防范系统性风险,维护金融安全”的战略需求,从关联溢出和金融安全等多维度视角研究我国系统性风险衡量的评价体系,这是传统测度中缺乏全景式衡量框架的重要完善。通过多主体多阶段的一般均衡模型及涵盖我国金融经济各个层面的宏微观数据的实证分析,从金融部门的关联性角度讨论了系统性风险并进行相关测度。提出了相对独立且涵盖不同维度的系统性风险计算方法,并发现金融部门之间的溢出相关性对系统性风险的影响作用巨大,房地产市场潜在的价格泡沫在未来可能带来较大风险隐患,我国当前的政策工具并未实现很好的治理。金融安全是一个更全局考虑系统性风险治理的国家战略与政策安排,也是研究强调的重要政策含义。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殷克东  任文菡  肖游  
文章基于我国29家上市金融机构2008—2014年股价日度数据,应用CoVaR理论分别构建了系统性风险溢出效应静态测度模型和动态测度模型,测算了不同时期我国银行业、证券业、保险业以及信托业四大金融行业对金融业整体的风险溢出效应以及各金融行业之间的风险溢出效应。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汤碧  
高技术制造业作为一国技术实力的核心,日益受到各国的重视。中日韩三国均为高技术产品出口大国,而且中日韩FTA谈判即将启动。在此背景下,本文在描述了中日韩三国高技术产品现状的基础上,采用Hausmann构造的出口复杂度指数,按HS4位编码测算了中日韩三国高技术产品的出口复杂度,并据此分析了中日韩三国高技术产品出口的技术特征和发展趋势。我们发现,虽然中国已经成为全球最大的高技术产品出口国家,但日本和韩国的高技术产品技术含量更高,高技术产业发展更加成熟,而且中国与日韩高技术产业出口产品的技术含量差距正在扩大。最后,本文就此提出相关建议,以促进中国高技术产业的技术水平进一步提升。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