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1196)
2023(15993)
2022(13318)
2021(12420)
2020(10311)
2019(23882)
2018(23755)
2017(45455)
2016(24640)
2015(27775)
2014(28068)
2013(27198)
2012(24871)
2011(22345)
2010(22395)
2009(20529)
2008(20147)
2007(17720)
2006(15621)
2005(14017)
作者
(71189)
(58927)
(58478)
(55659)
(37553)
(28091)
(26754)
(23240)
(22378)
(20906)
(19953)
(19808)
(18798)
(18770)
(18158)
(18073)
(17508)
(17312)
(16951)
(16805)
(14552)
(14515)
(14350)
(13470)
(13115)
(13050)
(12941)
(12909)
(11863)
(11613)
学科
(98110)
经济(97987)
管理(69311)
(64250)
(54226)
企业(54226)
方法(41853)
数学(34161)
数学方法(33727)
中国(27766)
(27144)
(24748)
贸易(24733)
(23960)
业经(23763)
(23453)
(23347)
地方(19974)
理论(19741)
(19190)
农业(17560)
(16285)
(15620)
银行(15568)
(15226)
金融(15218)
(15032)
(14888)
技术(14718)
教育(14322)
机构
大学(350862)
学院(347534)
(138820)
经济(135816)
管理(134792)
研究(120389)
理学(116346)
理学院(115049)
管理学(112987)
管理学院(112370)
中国(88174)
(75663)
科学(73620)
(62947)
(60433)
(56588)
研究所(55030)
中心(53202)
业大(51461)
(50934)
财经(50330)
北京(47811)
(47720)
师范(47241)
(45736)
农业(44381)
(44316)
经济学(41408)
(41318)
师范大学(38258)
基金
项目(236127)
科学(184989)
研究(175236)
基金(170111)
(148216)
国家(146971)
科学基金(125439)
社会(109058)
社会科(103115)
社会科学(103090)
(91653)
基金项目(89664)
自然(80564)
教育(80302)
自然科(78663)
自然科学(78643)
(77222)
自然科学基金(77213)
编号(72240)
资助(69339)
成果(60074)
重点(53014)
(51804)
(50273)
课题(50053)
(49008)
创新(45608)
科研(44770)
国家社会(44556)
项目编号(44536)
期刊
(154031)
经济(154031)
研究(105560)
中国(68159)
学报(56580)
(52265)
管理(50986)
科学(50908)
(46819)
教育(44498)
大学(42942)
学学(39908)
农业(36049)
技术(29499)
(28636)
金融(28636)
业经(25633)
经济研究(25376)
财经(24213)
问题(21186)
(20810)
(19851)
图书(19675)
(18757)
国际(17216)
理论(16524)
科技(16520)
(16332)
现代(15934)
技术经济(15848)
共检索到51769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徐林清  陈碧莲  
区域经济贸易一体化过程既有来自市场的驱动力,也有来自政府的驱动力。其中前者表现为经济贸易体系偏离均衡状态、从无序向有序演进的自组织过程。中日韩三国近年来经贸合作日益频繁,三国之间的贸易增长远快于三国对世界的贸易增长,相互出口结构进一步与区域内的需求结构相契合,产业分工水平进一步深化,表现出明显的区域贸易一体化趋势。这一过程客观上要求突破原有的国家边界的束缚,在区域内实施更加开放的经济贸易政策,促进区域竞争力的提高和经济的持续增长。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徐林清  陈碧莲  
近年来中日韩三国经贸合作日益频繁,相互出口结构进一步与区域内的需求结构相契合,产业分工水平进一步深化,表现出明显的区域贸易一体化趋势。这一过程客观上要求突破原有的国家边界束缚,在区域内实施更加开放的经济贸易政策,促进区域竞争力提高和经济持续增长。
[期刊] 重庆工商大学学报(西部论坛)  [作者] 蒋霞  
尽管中日、中韩双边贸易发展过程中存在一些问题,但相互之间的合作已经是大势所趋。由于历史原因和层次所限,中日两国率先建立自由贸易区的可能性较小。比较现实的做法是中韩之间首先建立双边自由贸易区,然后吸收日本加入,逐步向中日韩三边自由贸易区过渡。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张小济  
按地理概念划分,东北亚除中、日、韩三国外,还应包括蒙古、朝鲜和俄罗斯远东地区。但从经济活力和市场联系的角度分析,中日韩则构成了东北亚区域经济的核心,是研究区域经济一体化的重点。
[期刊]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曾珠  
中日韩经济一体化是经济全球化大背景下,中日韩三国的必然选择。而贸易一体化又是经济一体化的基础和前提。本文分别阐述了中日、中韩双边贸易的现状、问题和趋势,然后对中日韩贸易一体化的可行性进行了探讨,最后为各国今后的努力指明了方向。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徐长文  
21世纪以来,中日韩三国经贸合作虽然有较快发展,但是与人民所愿望的尚有很大距离,相互贸易只占三国对外贸易的10.9%,相互投资仅占三国对外投资总量的6%。为此,2002年年底,在中方倡议下,中日韩三国领导人同意就建立中日韩自贸区(FTA)进行可行性研究。自2003年开始至2012年年初,三国进行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杨攻研  刘洪钟  
全球金融危机使得支撑东亚繁荣的增长模式和区域生产网络的缺陷暴露无疑。在后危机时代以中日韩三国为代表的东亚贸易与分工结构调整已经悄然展开。本文首先考察了危机前后中日韩三国区域分工与贸易结构的最新变化趋势,其次研究了其对区域经济合作和东亚再平衡的影响,最后讨论了这种变革对FTA建设带来的启示。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于海洋  
中日韩第四次首脑峰会使东北亚自贸区的建设提上了日程,但是敏感而复杂的政治安全形势对自贸区的发展构成了现实的挑战。基于功能主义的现有地区合作框架并不能解决该地区深化发展所要面对的问题,中日韩三国需要构建一种基于相互承认逻辑的新地区发展战略。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汤碧  
高技术制造业作为一国技术实力的核心,日益受到各国的重视。中日韩三国均为高技术产品出口大国,而且中日韩FTA谈判即将启动。在此背景下,本文在描述了中日韩三国高技术产品现状的基础上,采用Hausmann构造的出口复杂度指数,按HS4位编码测算了中日韩三国高技术产品的出口复杂度,并据此分析了中日韩三国高技术产品出口的技术特征和发展趋势。我们发现,虽然中国已经成为全球最大的高技术产品出口国家,但日本和韩国的高技术产品技术含量更高,高技术产业发展更加成熟,而且中国与日韩高技术产业出口产品的技术含量差距正在扩大。最后,本文就此提出相关建议,以促进中国高技术产业的技术水平进一步提升。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谭晶荣  
本文通过对中日韩三国服务业和服务贸易现状及其服务贸易竞争优势的分析,发现中日韩三国的服务贸易RCA指数和TC指数比较接近,表明三国在服务贸易领域内的竞争力不相上下,即使在服务贸易的个别行业存在差距,但并不是很大。在全球加速服务业和服务贸易发展的今天,中日韩三国在服务贸易领域谁会更具有竞争力,只有期待各国产业调整和对未来事运的把握上。从这个角度上讲,中日韩三国都面临着同样的机遇和挑战。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乌画  
中日韩是全球重要的经济体,也互为重要的贸易伙伴。建立中日韩自贸区有助于三国在一个有效的制度框架下实现深层次的合作,对区域经济活动产生巨大的促进作用。中日韩自由贸易区建设是中国实施总体对外区域经济合作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应从更高层次考虑其重要意义,准确定位该自由贸易区在中国区域经济合作总体战略及布局中的地位及作用,并与其他区域经济合作安排相协调,保障和优化国家经济利益,进一步助推东亚和亚太地区经济一体化的发展。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梁雪  崔振东  
农产品贸易状况对于建立中日韩自由贸易区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发展农产品产业内贸易有利于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减少一体化过程中的阻力。本文从整体和分类两个层面和以静态、动态以及结构三个角度分析中日韩三国间的农产品产业内贸易状况,表明中国与日韩之间农产品贸易方式以产业间贸易为主;日韩间主要以产业内贸易为主;中日、中韩之间的贸易变动主要是由产业间贸易引起的,且以技术差异为特征的垂直型产业内贸易为主。
[期刊] 对外经贸实务  [作者] 马慧莲  康成文  
区域经济合作日益成为推动各国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RCEP的签署为中日韩三国双边经贸合作的扩大发展提供了有效的框架机制,中日韩应借此契机进一步拓展合作的深度和广度,积极构建中日韩“新三角”贸易格局,达到“1+1+1>3”的效果。本文客观阐述了中日韩贸易的发展现状和贸易结合度变化,通过运用UN comtrade数据和指数测算相结合的方法,分析中日、中韩、日韩双边贸易商品结构及其产业内贸易程度,并从中日韩比较优势差异以及贸易互补性的角度,揭示了中日韩三角贸易的潜力。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曹标  
目前服务贸易在国际贸易中的地位越来越高,而服务贸易的结构直接影响到服务贸易的质量和可持续性,全球主要经济体在服务贸易发展过程中都或多或少地对本国的服务贸易结构有所调整,通过优化服务贸易结构来实现本国经济的可持续增长。在此,通过对中国、日本、韩国三个处于不同发展阶段国家的服务贸易结构横向、纵向的分析比较,研究三国服务贸易结构调整路径的异同。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刘鸿雁  刘小和  
农产品贸易状况对于中日韩自由贸易区的建立有着十分重要意义。发展农产品产业内贸易有利于优化产业结构,提高农产品贸易水平。本文根据对中日韩三国间农产品产业内贸易现状的深入分析,认为中国与日、韩间农产品贸易方式以产业间贸易为主,日本与韩国间的农产品产业内贸易水平有上升的趋势,而后进一步分析其主要原因在于比较优势、贸易壁垒、经济水平等因素,最后建议应从调整产业结构、提高农产品质量、积极参与自由贸易区谈判入手,改善农产品贸易状况。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