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323)
2023(9064)
2022(7668)
2021(6958)
2020(6252)
2019(14697)
2018(14777)
2017(29365)
2016(15782)
2015(18400)
2014(18643)
2013(18537)
2012(16959)
2011(15399)
2010(15788)
2009(14792)
2008(14725)
2007(13491)
2006(11374)
2005(10117)
作者
(46970)
(39262)
(39256)
(37366)
(24671)
(18694)
(17982)
(15491)
(14533)
(14158)
(13181)
(13111)
(12376)
(12280)
(12240)
(12111)
(12065)
(11698)
(11417)
(11084)
(9853)
(9708)
(9699)
(8847)
(8839)
(8827)
(8741)
(8570)
(7878)
(7863)
学科
(74224)
经济(74170)
(47898)
管理(47011)
(39972)
企业(39972)
方法(38069)
数学(34085)
数学方法(33499)
(19015)
中国(15971)
业经(15670)
(15663)
地方(14146)
(13773)
(13193)
贸易(13190)
(12795)
农业(12056)
理论(11735)
(11366)
(11171)
产业(11052)
技术(10873)
(10242)
财务(10195)
财务管理(10168)
企业财务(9509)
环境(9280)
(9218)
机构
学院(236932)
大学(234787)
(98407)
经济(96392)
管理(94675)
理学(82411)
理学院(81565)
管理学(79937)
管理学院(79511)
研究(74247)
中国(55054)
(49042)
科学(46488)
(41729)
(38727)
(37775)
业大(35852)
(34968)
中心(34705)
研究所(34438)
财经(33923)
北京(30805)
农业(30762)
(30522)
经济学(29975)
(29881)
师范(29602)
(28052)
经济学院(27208)
(26342)
基金
项目(157072)
科学(123343)
研究(113603)
基金(112826)
(97511)
国家(96762)
科学基金(83474)
社会(71137)
社会科(67566)
社会科学(67545)
(63276)
基金项目(59264)
自然(54608)
自然科(53350)
自然科学(53337)
教育(53285)
(52580)
自然科学基金(52388)
资助(47834)
编号(47105)
成果(37167)
重点(35317)
(34451)
(34350)
(32989)
课题(32250)
创新(30741)
科研(30303)
教育部(29494)
大学(29150)
期刊
(103626)
经济(103626)
研究(62816)
中国(41168)
学报(34614)
(34451)
管理(33555)
(33261)
科学(32687)
大学(26122)
学学(24710)
技术(23896)
教育(23709)
农业(23445)
业经(18742)
经济研究(17256)
(17170)
金融(17170)
财经(16541)
统计(14834)
(14259)
问题(13969)
技术经济(13655)
(13548)
(13473)
商业(12784)
决策(12357)
(11071)
科技(10746)
理论(10705)
共检索到33381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刘国亮  范云翠  张秋红  
目前移动数据业务成为运营商利润的增长点,而发展数据业务关键在于处理与产业价值链各环节之间关系,在这方面日韩两个国家发展比较成熟。分析日韩电信产业价值链模式的特点,并与国内的几种价值链模式进行对比,从客户目标、SP/CP管理、与终端关系、利益分成与环境适应性等几个方面总结出我国电信产业价值链和谐发展的对策建议。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李大伟  
目前,日本在最终产品的研发、营销、品牌等环节以及高技术中间产品的生产环节具有明显优势;韩国在平板电脑、手机等部分产品的品牌营造环节以及液晶面板等部分高技术中间产品的生产环节开始追上甚至超越日本;我国在大部分最终产品的加工组装环节上保持优势,但在中间产品的生产环节与最终产品的研发、营销、品牌构建等环节与日韩相比整体上仍有差距。未来,我国提升价值链位势路径,除要向高附加值的中间产品生产环节延伸外,更要注重通过"软环境"的构造,向处于价值链高端的最终消费品的研发和品牌构建环节攀升。
[期刊] 对外经贸实务  [作者] 张宸妍  
自上世纪末以来,全球经济的竞争重点已从货物贸易逐步转向服务贸易,服务业水平已成为衡量一国现代化的重要标志。在当今全球化的趋势下,电视节目的跨地域传播也已经成为无法阻挡的趋势,随着时代的发展,这种趋势将越来越明显。电视节目的对外传播,不仅可以促进国与国之间的交流与理解,也给出口国家带来了巨大的经济利益,有利于出口国向世界传播输出核心文化及价值观,从而进一步增强自身在世界
[期刊] 现代日本经济  [作者] 陈福中  周晓娜  
本文以全球化特征显著及产业关联度较强的汽车产业为研究对象,应用全球贸易分析(GTAP)模型,考察不同FTA模式对中日韩汽车产业发展的影响效应。研究发现:日本加入中韩及东盟的FTA之后,将提高3国整体福利水平;伴随着GDP的大幅增长,日本将出现贸易收支赤字;加入中韩FTA后,日本汽车及大部分相关产业部门将会面临巨大挑战,而韩国的汽车产业将会从中获益;中国的汽车产业所面临的竞争将进一步加剧,但与之相关的行业部门可能会迎来新的发展契机,对于培育该产业国际竞争力以及产业结构优化调整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张慧智  
随着中、日、韩贸易投资合作日益密切,区域内贸易和产业内贸易不断增加,三国关于建立自由贸易区的讨论日益激烈。分析比较三国产业竞争力,可以看到我国的整体产业竞争力与韩日相差较大,处于三国垂直型产业内贸易分工结构的低端。在这一背景下缔结三国FTA,我国的主要产业和相关企业短期内会受到一定冲击,但长远看可以促进我国产业结构升级,提高产业竞争力。为对应中日韩FTA,我国政府应改善产业环境,放宽市场限制,建立公正公平的市场机制。企业需要适应贸易投资环境的变化,从技术创新、产品差异化和管理与营销等方面加强与竞争对手的抗衡能力。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张彦  
以中日韩高端制造业合作为例,探索和重构具有"区域特色"和"高质发展"的区域价值链分工体系,既有助于RCEP合作的可持续发展,亦是构建"国内-区域双循环"大格局中的前沿课题。研究发现,中日韩高端制造业区域价值链合作的基础夯实,但链主地位之争、竞合关系调整、外部不确定因素等关键问题可能演变为风险。中日韩三国可在合作中探索"高融合新理念""多层次新模式""多维度+双循环新路径"三位一体的"中日韩+X"区域价值链合作新框架。
[期刊] 现代日本经济  [作者] 闫云凤  
运用WIOD的最新数据,测算中日韩三国服务业及其细分行业的GVC(1)地位指数、GVC参与度指数和增加值RCA(2)指数,可以对三国服务业的国际竞争力进行评估。中日韩三国不同程度地嵌入到了全球价值链的分工体系中。日本和中国服务业整体的GVC地位相对较高,具有增加值显性比较优势,但韩国服务业GVC参与度超过中国和日本。中日韩三国的服务业细分行业在全球价值链中呈现出差异与互补共存的特征。我国应培育具有显著比较优势的特色服务行业来提升在全球价值链中的竞争力。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杨立强  鲁淑  
当前围绕TPP及中日韩FTA的两大谈判已经成为亚太地区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核心议题。将中国排除在外的TPP有可能人为地撕裂原有的亚太经济联系尤其是以中日韩为核心的东亚区域经济联系,造成亚太经济的"阵营化"以至导致经济"冷战"时代的到来。GTAP模拟结果表明:在不加入TPP的情况下,促成中日韩FTA就成了中国应对TPP和改善自身宏观经济指标的主要途径。因此中国要以"立足周边,重点突破,借力打力,另起炉灶,重塑规则"为指导应对当前亚太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挑战。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郭新茹  顾江  朱文静  
本文首先运用显性区域比较优势指数、出口产品相似度指数等多个指标对中国与日韩之间文化贸易的竞争性与互补性进行定量分析,在此基础上运用灰色预测的方法,对中日、中韩文化贸易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实证检验。最后得出以下结论:近期中日韩文化贸易在在国际市场上有各自的出口市场目标,具有较小的竞争性,更多表现为互补性;从长期发展趋势看,中日韩三国文化贸易竞争将日益增强,互补性将会逐渐减弱,中国文化贸易应立足本地市场,在保护已有市场的基础上,争取潜在市场。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廉晓梅  
中日韩三边经贸关系的迅速发展,为建立中日韩自由贸易区提供了重要的现实基础。建立中日韩自由贸易区不仅有利于促进3国经贸关系的健康发展,而且也是推动东北亚乃至整个东亚地区一体化进程的重要步骤。按照WTO的有关规定和中、日、韩3国经济发展的具体情况,可行的中日韩自由贸易区方案,应该是一个包含中、日、韩3国绝大部分产业领域的自由贸易安排,而不可能仅仅在部分产业和行业领域率先进行试验和探索;应该是一个包括中、日、韩3国全部领土的大自由贸易区,而不能是仅由3国各自部分地域组成的自由贸易区;合作领域应该包括多方面的经济技术合作,而不能仅仅停留于自由贸易。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金明玉  王桂敏  
区域经济一体化和双边或多边FTA的建设和发展,是当前国际经济体系变革中的主要趋势之一。中日韩合作以及三国间双边、多边FTA建设,也是当前三国政界和学界探讨的重点和焦点课题。为此,有必要研究三国出口结构的变化,以及由此引起的比较优势模式的变化。基于中日韩三国的出口结构的变化,利用相关系数和显性比较优势指数RCA,可以系统考察三国间的比较优势模式变化的趋势及其特征。根据中日韩三国间的贸易特征,我国在制定相应对策时,应根据相关国家的政策倾向积极采取有针对性的政策及措施。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闫云凤  
东亚地区作为全球经济重要引擎和贸易重地,其核心国家中日韩在国际生产分工中的地位举足轻重。文章从增加值贸易角度测算和比较了中日韩3国的贸易趋势和结构特征,了解3国在全球价值链中的地位和作用。研究结果表明:中国增加值贸易在全球贸易中的地位逐年上升,而日本逐渐下降,韩国趋势稳定。中国和韩国进口大量中间品加工后再出口,出口中属于本国的增加值较少,而日本出口中的本国增加值较多。中日韩3国的"电气和光学设备制造业"以及日韩两国的"运输设备制造业"都是重点出口行业,且增加值出口占比都远小于海关出口,说明这两个行业的中间品贸易占有很大比例,出口中包含了大量的国外增加值。因此,建立增加值贸易统计体系可以更好地刻...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王磊  陈柳钦  
本文利用联合国服务贸易数据库2000~2010年中日韩之间的双边服务贸易面板数据,基于扩展后的贸易引力模型对影响中日韩服务业产业内贸易的主要因素进行了实证检验,发现外商直接投资、对外经济开放程度及规模经济因素对产业内贸易水平的影响较为显著,并基于分析结果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周松兰  
本文基于贸易结构、产业发展、技术水平三者之间内在本质必然联系,以中日韩三国在新世纪以来主要贸易数据为依据,分析中日韩三国的贸易结构及三国区域内的贸易结构,得出相应的结论。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李春花  孙振清  
以亚洲三国(中国、日本、韩国)的1965~2011年的数据进行似不相关模型(SUR模型)的分析,试图验证中日韩关于碳排放的环境库兹涅茨曲线(EKC)的存在。将人均GDP变量、城市化率和对外贸易依存度作为自变量,分四种模型分析,研究结果发现三国都存在关于碳排放的环境库兹涅茨曲线。但在现阶段中国还未达到理论上的"拐点",而日本和韩国分别在1991年和2007年已经达到人均碳排放的峰值。基于SUR模型结果,中日韩的数据分成1965~1991年、1991~2007年、2007~2011年三个阶段进行因素分解分析(LMDI分解法),找出各国碳排放贡献最多的因素。分析结果是:影响碳排放的4个因素中,人均G...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