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888)
2023(12970)
2022(11410)
2021(10625)
2020(8820)
2019(20288)
2018(20275)
2017(39889)
2016(21598)
2015(24279)
2014(24519)
2013(24154)
2012(22574)
2011(20508)
2010(20844)
2009(19215)
2008(18540)
2007(16331)
2006(14719)
2005(13134)
作者
(62584)
(51952)
(51534)
(49319)
(33444)
(24670)
(23502)
(20365)
(19737)
(18690)
(17582)
(17539)
(16652)
(16637)
(16056)
(16051)
(15507)
(15209)
(14835)
(14734)
(13068)
(12815)
(12470)
(11933)
(11682)
(11542)
(11463)
(11323)
(10489)
(10122)
学科
(104577)
经济(104476)
管理(62648)
(57368)
(47408)
企业(47408)
方法(40807)
数学(35421)
数学方法(35008)
地方(24037)
(23978)
中国(23858)
(21713)
(21280)
业经(20818)
(16585)
贸易(16578)
(16228)
(16020)
农业(16017)
(14836)
地方经济(14779)
理论(14777)
环境(14725)
(14202)
(13521)
(13518)
金融(13517)
银行(13485)
(12925)
机构
大学(314424)
学院(313347)
(135068)
经济(132211)
管理(125359)
研究(108440)
理学(108138)
理学院(106973)
管理学(105325)
管理学院(104760)
中国(79576)
(66417)
科学(64714)
(60178)
(54294)
研究所(49242)
财经(47932)
中心(47920)
(46076)
(45758)
业大(43694)
(43417)
北京(42506)
(41407)
师范(41093)
经济学(40693)
(39151)
(36888)
经济学院(36272)
农业(35794)
基金
项目(208392)
科学(163808)
研究(155620)
基金(150568)
(129522)
国家(128435)
科学基金(110400)
社会(98043)
社会科(92892)
社会科学(92867)
(80589)
基金项目(79385)
教育(70634)
自然(70568)
自然科(68854)
自然科学(68842)
自然科学基金(67580)
(67416)
编号(63999)
资助(62944)
成果(52728)
(46336)
重点(46038)
(45342)
课题(43960)
(42647)
教育部(39987)
创新(39741)
国家社会(39602)
人文(39390)
期刊
(155356)
经济(155356)
研究(98801)
中国(55092)
管理(46961)
学报(44549)
(43488)
科学(42489)
(41902)
大学(34057)
教育(33313)
学学(32051)
农业(29294)
(28361)
金融(28361)
技术(27432)
经济研究(25326)
业经(23743)
财经(23519)
(20127)
问题(19708)
技术经济(16836)
理论(15893)
图书(15806)
现代(14897)
(14875)
实践(14350)
(14350)
科技(14172)
(14095)
共检索到46711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李慧明  郝冀  崔晓莹  
在中国经济迅猛发展的同时,投资主导型的经济模式中环境保护要素的缺失导致我国工业化发展早、中期的资源、能源约束、效率低下和浪费严重。在我国实施循环经济刻不容缓。循环经济政策是依据不同的社会、经济和环境条件而制定的。由于历史的原因,中日韩三国在地缘关系、政治传统、风俗习惯、文化教育等内在制度和外在制度彼此趋同,反映在循环经济政策的制定、执行上也有某些相似的地方。对三国循环经济的历史和现状进行比较研究,得出有益于我国的经验,无疑具有很重大的现实意义。采用制度变迁的基本理论作为指导,运用历史研究法、调查研究法等方法进行研究,对中日韩循环经济政策演变的历程进行系统梳理和比较,深入全面地考量其指导思想和举...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刘重力  盛玮  
区域经济一体化逐渐成为国际经济合作的重要形式,作为东亚区域一体化合作的主要成员国中、日、韩三国,也纷纷开始了各自的RTA/FTA体系的尝试,以避免被排除在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之外。但由于目标的不同,中、日、韩三国FTA战略也大相径庭。各国优先考虑的谈判对象和建立FTA的进度也各不相同,建立FTA所涵盖的内容也存在很大差异。建立三国稳定的政治互信关系和固定的磋商机制、确立时间表、与日本协调FTA战略、加强产业结构调整等措施将加速中、日、韩FTA合作进程。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徐瑾  丁振辉  刘磊  
中日韩三国同处东亚经济圈,有着大致类似的经济发展经历,比较日本、韩国和中国三国发展阶段,有助于更好的理解和预测中国经济发展趋势。本文从人均GDP、产业结构和经济增长速度三个方面比较了中日韩三国经济发展阶段,可以发现日本一直是东亚地区的领先国家,而随着韩国和中国经济发展两国与日本的差距逐渐缩小。特别是通过三国经济发展阶段的层次分析法,明显可以看出日本经济发展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一直呈现增长乏力的态势,而韩国,特别是中国近年来经济发展势头更加迅猛。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张萍  
随着全球范围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迅猛发展,中日韩自贸区建设日益受到政府、社会和学术界的关注。中国、日本和韩国作为亚洲影响力较大的国家,三方基于自贸区的深度合作不仅有利于各国经济发展,还能在很大程度上促进整个亚太地区的经济发展与繁荣。基于中日韩自贸区经济效应分析基础,对三国在自贸区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了探讨,最后提出了相关对策建议。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赵亮  陈淑梅  
现阶段在国内经济增速放缓的形势下,寻找和释放新的驱动力以促进经济"回暖"刻不容缓。基于此,本文以我国周边的中韩自贸区、中日韩自贸区与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RCEP)谈判为研究对象,从贸易效应、经济效应和福利效应三个方面分析了三大自贸区建成后对各经济体尤其是我国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发现,三大自贸区都会驱动各成员的经济增长,同时对非成员会产生外部不经济;对我国来讲,每个自贸区驱动我国经济增长的情况大小不一,但都能有效驱动我国对外贸易、经济总量及福利水平的增长,而且成员越多、市场规模越大的自贸区对我国经济增长的驱动作用也就越大,贸易效应、经济效应和福利效应越明显。最后就如何能让自贸区建设更好地驱动我...
[期刊] 经济学(季刊)  [作者] 戴艳娟  泉宏志  
推算多国间购买力平价(简称PPP)所用的方法繁多,本文推算的PPP是以转换可比价格的投入产出表为目的,因此PPP需满足行列整合性、基国不变性、推移性等特征。本文利用可以满足上述三个特征的GK(Geary-Khamis)法和独创的国际平均全劳动法估算了中日韩三国分产业的PPP,利用此推算结果,将2005年中日韩各产业的投入产出表转换为可比价格投入产出表,并比较中日韩的经济规模和产业生产的依存结构。
[期刊] 现代日本经济  [作者] 张文玺  
通过实施有效的产业政策,日韩两国在较短的时间里实现了产业结构升级,呈现出"三二一"型结构。虽然不同时期两国产业政策也存在许多问题,但合理化、高级化的总体发展趋向使其成为产业结构升级的典范。中国目前仍属于"二三一"型产业结构,产业结构滞后于日韩两国。为促进我国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应借鉴日韩经验,制定正确合理的产业政策,有效利用关税政策,重视人力资本对产业结构升级的作用,推动科技进步,重视环境保护,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马红坤  毛世平  
为了更有针对性地推进我国农业支持政策的绿色生态转型,进而加快实现农业绿色发展,本文选取可比性强、借鉴价值较大的日韩两国为参照,并在农业支持情况、绿色发展水平和未来政策改革的空间等多方面进行了中日韩三国比较。研究发现,相较于日韩两国,我国的农业支持存在总量不足、结构不合理等问题,导致我国农业支持政策的环保导向淡化,在此农业支持政策的指引下,我国农业的绿色发展水平偏低,但经过多年努力,我国农业的整体生产能力较强,这为我国推进增产导向的农业支持政策进行绿色生态转型提供了较大的改革空间。基于上述比较和发现,本文提出加大农业支持力度、优化农业支持结构、强化农业环境保护和鼓励涉农企业"走出去"等政策建议。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金乐琴  吴慧颖  
低碳经济转型是一国经济增长和碳排放增长逐渐脱钩的过程。本文以GDP碳排放强度为切入点,分解了GDP碳排放强度的两个因子——能源效率、能源碳强度对低碳经济转型的影响程度,并结合20世纪70年代以来中日韩经济增长和结构变动的背景,比较分析三国向低碳经济转型的轨迹和驱动模式,为中国向低碳经济转型提供启示。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杨源源  于津平  
重点分析和比较中日韩三国各自区域经济一体化战略的发展异同,进一步探讨中日韩三国之间的区域合作前景。认为三国区域经济一体化路径和发展程度均存在显著差异。中日韩三国有较强的经济合作基础,但各方存在经济、政治等多重博弈以致三国区域经济合作短期进程缓慢,应在一定原则基础上求同存异,加快区域经贸合作谈判和政策落实,共推东亚经济一体化迈向新台阶。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田燕梅  
建立中日韩地方经济合作示范区有利于加快实施山东半岛蓝色经济战略,为中国实施外向型经济发展战略创新机制体制,探索次区域经济合作模式。中日韩地方经济合作示范区建设具有地理相近、文化相通、经济互补、基础设施完善等优势,应定位为中日韩自由贸易区的"试验田"、中日韩次区域经济合作平台、蓝色区域中日韩产业合作高地、东北亚国际航运物流枢纽、中日韩经贸交流会展中心。加快中日韩地方经济合作示范区建设的思路是,搭建产业合作平台,增强产业对接;加强港口物流合作,建立东北亚国际航运物流枢纽;保税港区向自由贸易港发展;打造中日韩交
[期刊] 涉外税务  [作者] 李本贵  刘馨颖  
通过对中日韩三国APA实施情况及程序的比较,得出以下启示:中国的APA不仅要针对境内的外商投资企业,还要为中国企业走出去提供相应的税收服务;应多签订双边或多边APA;APA的重点应放在制造业和零售业的纳税人;APA的管理权限应相对集中;APA适用的时间应与国际惯例基本一致。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石柱鲜  黄红梅  邓创  
对中日韩贸易对经济周期协动性的影响进行分析,可以得出结论:双边贸易强度对经济周期协动性的影响取决于双边产业内贸易强度的大小。产业内贸易强度大,则双边贸易强度与经济周期协动性为正相关;产业内贸易强度小,则双边贸易强度与经济周期协动性为负相关。另外,中日贸易中纺织纱线等6种行业的贸易有助于提高经济周期协动性,而服装等2种行业的贸易降低经济周期协动性;中韩贸易中有色金属相关行业等6种行业的贸易有助于提高经济周期协动性,而塑料等2种行业的贸易降低经济周期协动性。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匡增杰  
随着国际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深入发展以及中国自贸区战略的加快实施,目前正在谈判的中日韩自贸区的建立对三国具有重大的经济意义。本文采用GTAP模拟方法定量评估了中日韩FTA框架下三国经济效应的变动。研究结果显示,它将扩大区域内贸易规模,改变三国贸易条件,全面促进三国贸易结构以及生产结构调整,推动三国经济增长,提高消费者福利,实现三国互利共赢。因此,我国应积极发挥比较优势,拓展外贸出口增长空间;大力发展产业内贸易,加快调整产业结构;采取灵活策略,遵循"先易后难、循序渐进"的原则,稳步推进中日韩FTA进程。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