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2335)
- 2023(17099)
- 2022(14323)
- 2021(13140)
- 2020(11614)
- 2019(26316)
- 2018(26227)
- 2017(50417)
- 2016(27443)
- 2015(31022)
- 2014(31061)
- 2013(30906)
- 2012(28573)
- 2011(25681)
- 2010(25729)
- 2009(24311)
- 2008(24370)
- 2007(22201)
- 2006(19333)
- 2005(17704)
- 学科
- 济(116708)
- 经济(116541)
- 业(102079)
- 管理(94373)
- 企(90346)
- 企业(90346)
- 方法(54819)
- 数学(44676)
- 数学方法(44124)
- 财(37936)
- 农(34972)
- 业经(32884)
- 中国(27765)
- 制(26576)
- 务(25887)
- 财务(25827)
- 财务管理(25778)
- 企业财务(24442)
- 农业(23965)
- 技术(23511)
- 贸(22586)
- 贸易(22576)
- 学(21998)
- 易(21990)
- 理论(20599)
- 和(20323)
- 地方(19545)
- 体(18902)
- 划(18593)
- 融(18421)
- 机构
- 学院(403260)
- 大学(401948)
- 济(167809)
- 经济(164416)
- 管理(158040)
- 理学(135469)
- 理学院(134060)
- 研究(133734)
- 管理学(131804)
- 管理学院(131052)
- 中国(103432)
- 京(84795)
- 科学(81536)
- 财(80357)
- 农(73418)
- 所(68695)
- 财经(63112)
- 江(62676)
- 中心(61915)
- 研究所(61905)
- 业大(61730)
- 农业(58071)
- 经(57186)
- 北京(53004)
- 经济学(50888)
- 州(48912)
- 范(48231)
- 院(48106)
- 师范(47608)
- 财经大学(46612)
- 基金
- 项目(264513)
- 科学(208261)
- 基金(192795)
- 研究(189961)
- 家(168972)
- 国家(167545)
- 科学基金(143902)
- 社会(120511)
- 社会科(114333)
- 社会科学(114303)
- 省(104107)
- 基金项目(101579)
- 自然(94736)
- 自然科(92571)
- 自然科学(92539)
- 自然科学基金(90911)
- 教育(87718)
- 划(87251)
- 资助(79894)
- 编号(75658)
- 成果(60866)
- 重点(59860)
- 部(59019)
- 创(57297)
- 发(56220)
- 创新(53099)
- 课题(52511)
- 科研(51491)
- 业(51350)
- 制(50545)
- 期刊
- 济(186882)
- 经济(186882)
- 研究(115969)
- 中国(78423)
- 农(67076)
- 财(66769)
- 学报(64309)
- 管理(62868)
- 科学(59280)
- 大学(49027)
- 学学(46603)
- 农业(45624)
- 技术(38398)
- 教育(37960)
- 融(37701)
- 金融(37701)
- 财经(31904)
- 业经(30919)
- 经济研究(28929)
- 经(27408)
- 业(26984)
- 问题(24817)
- 技术经济(22501)
- 贸(21109)
- 版(19824)
- 统计(19620)
- 国际(19500)
- 财会(19197)
- 世界(19156)
- 科技(18963)
共检索到60585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王伶
本文从技术含量角度,运用贸易竞争指数(TC指数),对中日韩三国不同技术含量的制造业竞争力状况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中日韩三国的产业结构都有所优化;我国依然在中、低技术含量产业上有较强的竞争力,日本、韩国在中、高技术含量产业上有较强的竞争力;虽然我国高技术含量制造业的竞争力在不断增强,但与日韩相比仍存在较大差距。
关键词:
国际竞争力 技术含量 TC指数
[期刊] 现代日本经济
[作者]
刘磊 关权
利用基于生产工序的测算方法以及WIOD的最新数据,测算中日韩三国制造业的国内技术含量及国际竞争力指数,可以从技术层面客观评估三国制造业的国际竞争力。结果表明:中日韩三国制造业的国内技术含量都呈现明显的上升趋势,中国的增速要明显高于日韩两国。但无论是制造业总体还是细分行业,中国的国内技术含量都要明显低于日韩两国;中日韩三国制造业在国际上都具有较强的国际竞争力,日韩两国具有比较优势的行业集中在资本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行业,中国具有比较优势的行业集中在劳动密集型和资本密集型行业;在劳动密集型行业,中日和日韩以互补关系为主,中韩以竞争关系为主。在资本密集型行业,三国呈现明显的竞争关系。在技术密集型行业,则呈现出竞争和互补共存的特征。
[期刊]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作者]
程池超 孙江明
本文运用NTB指标和RCA指标分析了中国制造业在对外贸易中的比较优势和劣势所在,并结合中日制造业间的国际分工类型和两国在不同分工领域的竞争关系,指出我国制造业在国际竞争力上与日本的差距,并基于以上分析,从劳动力资源、产业集中度、研发投入状况、劳动生产率等几个方面,分析了影响中国工业制品国际竞争力的原因,并提出相关建议和看法。
关键词:
中国制造业 国际竞争力 比较优势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苏汾 胡昭玲
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对外贸易不断加速发展,在规模扩大的同时,出口商品结构也呈现明显的变化,其中技术含量较高的产品所占比重不断增加。本文采用了从不同角度反映比较优势的有关指标,在产业层面对我国不同技术含量的制造业比较优势的变化情况进行了全面深入的考察。分析表明,就技术含量而言,我国出口产品比较优势结构呈优化发展趋势,高技术含量产业较之中、低技术含量产业的比较优势而言,其变化情况呈现出更快的提升速度,但我国的总体比较优势结构与达到质变水平尚有差距。
关键词:
技术含量 比较优势 竞争力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周松兰
本文在界定技术密集产品制造业基础上,提出中日韩技术密集产品制造业竞争力比较分析的RCA计量与品目群分类法,选取1996-2006年期间数据为样板,进行中日韩三国技术密集产品制造业竞争力分析,最后得出相应的结论。
关键词:
中国 日本 韩国 技术密集产品 竞争力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马晶梅 张海燕 陈亚楠
中日韩三国制造业生产和贸易在全球占有重要地位。文章基于新贸易核算框架,结合社会网络方法,对2000—2014年中日韩三国制造业真实贸易规模和全球竞争优势进行全面考察。研究认为:(1)各国真实贸易规模均被明显高估,中国进口、韩国出口被高估比例最大。(2)各国均具有全球市场优势,中国优势最强,日本最弱。(3)日本拥有显著的全球位置优势,中韩两国处于劣势。(4)中国成为三国中全球网络优势最强的国家,日本全球网络优势明显削弱,韩国处于相对劣势。可见,中国已经在中日韩三国中逐渐拥有全面、显著的全球竞争优势,没有陷入"低端锁定"困境。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庄芮 方领
2013年3月,中日韩FTA进行了第一轮谈判。在后续谈判中,如何开放服务业将是除货物贸易之外各方关注的一个焦点。本文采用联合国贸发会议(UNCTAD)的基础数据,以服务贸易作为分析视角,重点测算了2002-2011年中日韩三国服务业的国际竞争力指标即净出口指数(TC)、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RCA)和显示性竞争优势指数(CA),据此分析了中日韩三国服务贸易的整体竞争力和分部门竞争力,得出结论认为:三国虽然都是服务贸易大国,但并非强国,整体竞争力不足,各部门竞争力比较优势较为相似,因此,中国在FTA谈判中应该重点关注三国都具有竞争优势的部门,渐进地开放服务业市场。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李媛 金殿臣
采用WIOD数据库数据测算1995-2011年中美两国整体制造业及三类技术制造业(低、中低、中高及高技术行业)的出口额、GVC参与指数及GVC地位指数,结果表明:(1)中国制造业的关境及增加值出口均获得了快速发展,制造业出口结构中以低技术制造业为主,近年来开始转为以中高及高技术制造业为主;美国制造业的出口规模也在不断增加,虽然出口增速远低于中国,但其出口结构中以中高及高技术制造业为主。(2)中国制造业的GVC参与指数呈不断上升趋势,其中中高及高技术制造业的GVC参与指数最高;美国制造业的GVC参与指数也在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李媛 金殿臣
采用WIOD数据库数据测算1995-2011年中美两国整体制造业及三类技术制造业(低、中低、中高及高技术行业)的出口额、GVC参与指数及GVC地位指数,结果表明:(1)中国制造业的关境及增加值出口均获得了快速发展,制造业出口结构中以低技术制造业为主,近年来开始转为以中高及高技术制造业为主;美国制造业的出口规模也在不断增加,虽然出口增速远低于中国,但其出口结构中以中高及高技术制造业为主。(2)中国制造业的GVC参与指数呈不断上升趋势,其中中高及高技术制造业的GVC参与指数最高;美国制造业的GVC参与指数也在逐渐提升,其中中低技术制造业的GVC参与指数最高。(3)中国制造业的GVC地位指数远低于美国,三类技术制造业的GVC地位指数也同样均低于美国,处于全球价值链下游位置。
[期刊] 对外经贸实务
[作者]
贾燕霞 胡丹婷
服务贸易已经成为当代国际竞争中的重要内容,根据"国际竞争力只有在比较的基础上进行研究才有意义"的论断,本文特选择地域相毗邻、人文制度环境相近、正倡导构建自由贸易区而在经济发展阶段上具有继起性的中国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尹伟华
文章利用世界投入产出表数据,基于全球价值链视角构建出相应修正的显性比较优势指数,并据此对1995~2011年中日两国制造业国际竞争力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表明:(1)中日两国制造业均具有持续的显示性比较优势,且呈现出不断增强趋势。(2)期初中国制造业出口竞争力明显小于日本,但这种差距却在不断缩小并反超。(3)中国制造业中具有持续显示性比较优势的产业部门主要集中于技术水平相对较低的制造业,而日本则主要集中于技术水平相对较高的制造业。(4)中日两国制造业中,技术水平相对较高的制造业出口竞争力主要呈现出上升趋势,而技术水平相对较低的制造业则主要呈现出下降趋势。(5)中国低技术制造业始终保持最高的竞争优...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郑海涛 任若恩
本研究以中德制造业的双边国际比较为基础,测定了1991-2000年的劳动生产率和1995年的单位劳动成本,并集中从相对价格水平、劳动生产率和单位劳动成本等三个方面研究了中国制造业分行业的国际竞争力,最后对纺织业、服装业和皮革制品业、石油加工及炼焦业、仪器仪表及文化办公用机械制造业和食品制造业等行业进行了具体分析。
关键词:
相对价格水平 劳动生产率 单位劳动成本
[期刊] 国际商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马镇 曾凡银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世界各国之间的贸易联系日趋紧密。作为国际贸易桥梁和纽带的运输业服务贸易在服务贸易中也占据了越来越重要的地位。本文在对中日韩运输业服务贸易进行了简单的介绍后,运用近五年来三国运输业服务贸易额、服务贸易总额等基础数据,通过国际市场占有率、RCA指数、TC指数三个指标进行实证分析,从不同侧面比较了三国运输服务贸易的国际竞争力情况,得出了我国运输业与日韩存在巨大差距的结论。并据此分析了我国运输业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提高我国运输业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的相应策略。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陈虹 徐融
深入研究我国高端制造业和信息技术业(IT业)上市公司的国际竞争力对顺利实施《中国制造2025》规划尤为重要。本文选取中美两国高端制造业和IT业共106家上市公司作为研究对象,运用因子分析法对两个行业上市公司的国际竞争力分别做出评价。研究结果表明,中国上市公司与美国上市公司仍有较大差距,IT业差距更加明显;市场规模、盈利能力、内部人激励等因素对国际竞争力的影响较大;美国公司在上述因素中优势较为明显,中国上市公司的优势则集中在股权集中度、成长能力、市场表现等方面。
[期刊] 对外经贸实务
[作者]
刘莉
中日韩三国是RCEP框架内重要经济体,都是东亚制造业大国,生产性服务业发展对结构优化升级具有重要价值。通过2010—2022年间三国的生产性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的对比分析发现:相对日韩而言,中国生产性服务贸易规模巨大、增长速度快,2020年以来已实现顺差且规模不断增加;电信服务竞争力显著提升,加工服务、其他商业服务具有显性比较优势,运输服务世界占比上升。为进一步培育生产性服务业国际竞争的新优势,促进生产性服务业创新发展,中国在不断扩大高水平制度性对外开放的同时,可通过发展集群式价值网络促进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深度融合,发挥数字经济活力与潜力,推进RCEP服务贸易国际合作,提升生产性服务贸易规模和发展水平,以满足现代产业体系建设的更高需求。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