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737)
- 2023(15405)
- 2022(13276)
- 2021(12276)
- 2020(10084)
- 2019(22947)
- 2018(23000)
- 2017(43736)
- 2016(23601)
- 2015(26471)
- 2014(26654)
- 2013(26630)
- 2012(24818)
- 2011(22701)
- 2010(22920)
- 2009(21023)
- 2008(20313)
- 2007(17801)
- 2006(15985)
- 2005(14564)
- 学科
- 济(116369)
- 经济(116269)
- 管理(65340)
- 业(61002)
- 企(49179)
- 企业(49179)
- 方法(43159)
- 数学(37118)
- 数学方法(36755)
- 中国(30704)
- 地方(30436)
- 农(27225)
- 业经(24501)
- 学(23786)
- 财(21072)
- 农业(18781)
- 贸(18570)
- 贸易(18557)
- 易(17864)
- 制(17669)
- 地方经济(17640)
- 环境(17535)
- 融(16758)
- 金融(16756)
- 和(16725)
- 银(16260)
- 银行(16219)
- 理论(16159)
- 行(15691)
- 技术(15618)
- 机构
- 大学(343104)
- 学院(341720)
- 济(144457)
- 经济(141386)
- 管理(133540)
- 研究(123116)
- 理学(114598)
- 理学院(113252)
- 管理学(111457)
- 管理学院(110841)
- 中国(91293)
- 科学(75160)
- 京(74467)
- 财(62910)
- 所(62637)
- 研究所(56829)
- 中心(54091)
- 农(53323)
- 江(50606)
- 财经(49914)
- 业大(48749)
- 北京(47886)
- 范(47221)
- 师范(46807)
- 经(45196)
- 院(44811)
- 经济学(43340)
- 农业(41327)
- 州(41297)
- 经济学院(38612)
- 基金
- 项目(229332)
- 科学(180365)
- 研究(169295)
- 基金(165086)
- 家(143495)
- 国家(142310)
- 科学基金(121675)
- 社会(107031)
- 社会科(101459)
- 社会科学(101431)
- 省(89725)
- 基金项目(87646)
- 自然(77756)
- 教育(76689)
- 自然科(75884)
- 自然科学(75870)
- 划(75430)
- 自然科学基金(74467)
- 编号(68948)
- 资助(67882)
- 成果(56122)
- 发(53292)
- 重点(51636)
- 部(50123)
- 课题(48184)
- 创(47324)
- 创新(44202)
- 国家社会(43697)
- 科研(43071)
- 教育部(42927)
- 期刊
- 济(169110)
- 经济(169110)
- 研究(107294)
- 中国(68887)
- 学报(51430)
- 管理(51020)
- 科学(49256)
- 农(49001)
- 财(44652)
- 教育(39377)
- 大学(38711)
- 学学(36301)
- 农业(34460)
- 融(31348)
- 金融(31348)
- 技术(30820)
- 经济研究(27323)
- 业经(26712)
- 财经(24342)
- 问题(21505)
- 经(20894)
- 图书(18480)
- 技术经济(18172)
- 业(17564)
- 科技(16671)
- 理论(16609)
- 资源(15960)
- 现代(15937)
- 贸(15879)
- 商业(15804)
共检索到52184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黄立群
基于中日韩与东盟经济增长数据,文章采用核密度估计和马尔科夫分析方法,对中日韩三国与东盟的人均产出分布及经济协调发展的动态演变进行了分析和预测。结果表明,中日韩与东盟的人均产出分布均呈现出从尖峰到宽峰、峰值不断下降的分化模式。从中日韩与东盟经济协调发展的动态演变来看,三者均呈现出向更高水平演进的趋势,但在很长时间内仍比较分散。相比较而言,中国与东盟更具备协调发展的潜质。
关键词:
中日韩 东盟 经济增长分布 经济协调发展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曾坤生
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是发展中大国经济发展过程中必然要解决的重大问题之一。中国区域经济发展正在走上协调发展之路 ,但这种协调必须是一种动态协调。本文首次提出了区域经济动态协调发展理论 ,并阐述了动态协调发展的基本概念、理论依据、主要内容等基本理论。
关键词:
区域经济 动态协调 原理 内容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崔木花
城镇化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对于区域可持续发展意义重大。文章在构建城镇化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评价指标体系的基础上,基于协调发展度模型,对中部六省2005-2013年的城镇化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动态演化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城镇化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水平较高的是湖北,协调发展水平提升较快的是江西和安徽,协调发展水平较低的是湖南和山西,协调发展水平波动较大的是河南。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刘雅南 山口伸晴 邵宜航
本文主要从财政转移支付、国土开发和人口迁移三个方面对中日的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政策及其效果进行分析,探讨其中的差异及原因。由此发现,中日区域经济政策的差异主要体现在一般性转移支付、基础设施建设和教育的财政投入以及户籍制度等方面,据此,我们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
关键词:
区域差距 协调发展政策 中国 日本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杨纯华 王红梅
中日韩与东盟经济合作的现状决定了(10+3)国家间区域性税收协调的深度和广度。本文通过分析中日韩与东盟(10+3)区域税收国际协调现状、困难,提出了(10+3)税收国际协调应该遵循的原则,建议应建立中日韩与东盟(10+3)区域税收协调机制,以及消除货物、服务贸易中阻碍商品、人员自由流动、涉及投资所得等税收因素,以促进(10+3)国家间商品、资本、劳务、知识产权等的自由流动。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费洪平
以往的区域经济发展研究在很大程度只评价表现为潜在形态的资源优势,而忽视现实的生产力方面存在的把潜在优势转化为现实优势的障碍和制约因素。特别是对其中的大中型骨干企业是发展区域经济可以直接依靠的现实优势有所忽视。实际上,随着经济体制改革与资源优势相比,大中型企业对区域经济发展更为重要,为此需要从企业地理位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张海军 黄峰
基于2012—2018年省级面板数据,利用混合回归模型分析金融科技对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驱动作用,在此基础上检验经济运行效率提升和产业结构优化调整的机制作用。实证结果表明:(1)金融科技推动经济协调发展的直接作用不显著,但存在较强的间接效应;(2)金融科技发展对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推动作用存在区域差异,西部地区效应最大,金融科技发展能有效推动欠发达区域经济协调发展;(3)警惕金融科技发展带来的负效应,如导致产业结构不合理发展等问题。数字经济时代发展金融科技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应利用金融科技驱动区域经济高质量协调发展。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张爱儒
文章在国内外区域经济及区域经济差异理论和实践研究基础上,根据青海省各个地区的实际情况,从总体上对青海省各地区经济差异的时空动态变化进行分析,并运用多指标评价体系,对青海省的经济差异进行综合分析。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孙丽文 金浩 李晓珍
改革开放前以强调“公平”为主的“均衡发展战略”及改革开放后以强调“效率”为主的“非均衡发展战略”,都导致了区域发展差距的扩大,带来了一系列负面影响。本文从兼顾“效率与公平”的角度。提出要实现我国国民经济整体的健康发展,应实行协调发展的战略,并对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战略的目标及实施条件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
区域经济 均衡发展 非均衡发展 协调发展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张剑 王威
随着我国区域经济的发展,人们逐步意识到高职教育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作用。高职教育以其知识、技术等为地区经济发展提供服务,发展地方高职教育以增强区域经济实力引起人们的关注。分析高职教育与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进而提出相关建议,对于高职教育以及区域经济发展都有着现实意义。
关键词:
高职教育 区域经济 协调发展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韩兆洲 安康 桂文林
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不仅是我国一项长期重要国策,也是社会经济研究的热点问题。本文将空间计量模型与面板分析方法相结合,以我国省域经济发展作为研究对象,对我国省域经济增长的协调发展和所受影响因素进行研究。结果显示,我国区域经济发展存在着显著的空间相关性,在经济发展的不同阶段影响经济增长的因素不同,对经济发展有持续显著正影响的因素有:人力资本、人口资本、市场化进程和财政支出等。据此本文提出若干政策建议,以促进我国经济协调增长。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楼飞燕
高职教育的可持续发展是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推动力量,要想更好地促进高职教育与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就必须树立明确的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目标,找准办学定位,优化高职教育专业结构,适应经济结构调整需求,加强高职师资队伍建设,创新校企合作等多元化模式,更新高职教育人才培育观念。
关键词:
高职教育 区域经济 师资队伍 校企合作
[期刊] 涉外税务
[作者]
国家税务总局税收科学研究所课题组 龚辉文 刘馨颖 刘燕明 陈琍
近年来东盟与中日韩(以下简称“10+3”)区域一体化发展步伐加快,对本地区的税收政策协调提出了现实的要求。本文主要考察了“10+3”税收协调的现状和面临的困难,认为目前“10+3”税收协调主要还停留在关税协调层面,国内税制的协调,除签署双边税收协定以外,基本没有涉及;而税收协定网络并不健全,有些国家签署的税收协定很少;国际税收管理方面的协调与合作尚未形成有效机制。针对“10+3”各成员国发展水平差异大,经济互补性与竞争性并存,区域一体化程度低但合作形式多样、内容广泛等现实特点,提出“10+3”税收协调的战略框架,即分两个层次:近期的预防性税收协调措施和长期的税收协调机制的建立和完善。在此基础上...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杨娟 段军山
文章基于对新时代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理解,从经济规模、经济质量、要素流动和制度环境共四个维度构建指标体系,利用熵权-TOPSIS法对2007—2020年我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水平进行测算,并采用Dagum基尼系数、Kernel密度估计和Markov链对其空间差异、分布动态和演进趋势展开分析。结果显示:(1)2007—2020年我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总体水平明显提升,呈现“东高西低”的非均衡状态。(2)区域间差异是总体差异的主要来源,并由东部地区与其他地区之间的差异所带动。(3)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总体水平的分布曲线有右移现象,主峰高度下降,宽度扩大,存在右拖尾现象,单峰特征明显。(4)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稳态性较强,存在“俱乐部趋同”和“马太效应”。考虑空间因素以后,该稳定性出现下降,“跳跃式转移”在部分地区成为可能。
[期刊] 广东商学院学报
[作者]
黄德权
广东的经济与金融存在明显的二元结构,珠江三角洲地区经济发展总量大,速度快,金融资源丰富,且对金融资源的利用效率高,投资旺盛;东西两翼和北部山区经济发展总量小,速度较为缓慢,金融资源匮乏,投资萎缩,储蓄向投资转化的效率较低。为了改善广东经济与金融的二元结构,促进广东区域金融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建议灵活运用货币政策,改善区域金融生态环境,优化金融资源配置。
关键词:
广东省 区域金融 区域经济 协调发展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