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592)
- 2023(8253)
- 2022(7234)
- 2021(6469)
- 2020(5708)
- 2019(13322)
- 2018(13024)
- 2017(25539)
- 2016(13901)
- 2015(15936)
- 2014(16382)
- 2013(16599)
- 2012(15932)
- 2011(14769)
- 2010(15073)
- 2009(14329)
- 2008(14096)
- 2007(12868)
- 2006(11441)
- 2005(10473)
- 学科
- 济(85462)
- 经济(85395)
- 管理(38661)
- 业(36034)
- 方法(33272)
- 数学(29752)
- 数学方法(29529)
- 企(28824)
- 企业(28824)
- 地方(20451)
- 中国(17399)
- 农(17173)
- 学(16173)
- 财(15358)
- 业经(14550)
- 地方经济(13771)
- 贸(12665)
- 贸易(12659)
- 制(12275)
- 易(12156)
- 农业(11484)
- 和(10737)
- 环境(10416)
- 融(10177)
- 金融(10175)
- 银(9669)
- 银行(9644)
- 行(9227)
- 体(9128)
- 理论(8924)
- 机构
- 大学(218117)
- 学院(216372)
- 济(101733)
- 经济(99765)
- 管理(80268)
- 研究(78387)
- 理学(68785)
- 理学院(67942)
- 管理学(66797)
- 管理学院(66396)
- 中国(58402)
- 科学(46934)
- 京(45458)
- 财(43361)
- 所(41150)
- 研究所(37347)
- 农(37251)
- 中心(34786)
- 财经(34679)
- 江(33221)
- 经济学(32813)
- 业大(31272)
- 经(31259)
- 经济学院(29374)
- 农业(29341)
- 北京(28801)
- 范(28051)
- 师范(27809)
- 院(27136)
- 州(25821)
- 基金
- 项目(136258)
- 科学(106567)
- 基金(98999)
- 研究(98018)
- 家(86084)
- 国家(85405)
- 科学基金(72061)
- 社会(63654)
- 社会科(60328)
- 社会科学(60308)
- 省(52516)
- 基金项目(52399)
- 自然(45456)
- 教育(44644)
- 自然科(44388)
- 自然科学(44372)
- 划(44195)
- 自然科学基金(43584)
- 资助(41213)
- 编号(38816)
- 成果(31870)
- 重点(31032)
- 部(30852)
- 发(30658)
- 创(27492)
- 课题(27044)
- 教育部(26465)
- 国家社会(26322)
- 科研(26085)
- 创新(25805)
- 期刊
- 济(118628)
- 经济(118628)
- 研究(66517)
- 中国(40172)
- 财(34016)
- 学报(33523)
- 农(33415)
- 科学(30975)
- 管理(29391)
- 大学(24745)
- 学学(23543)
- 农业(22137)
- 经济研究(19958)
- 融(19335)
- 金融(19335)
- 技术(19014)
- 财经(18343)
- 教育(17373)
- 业经(16832)
- 经(15933)
- 问题(15842)
- 技术经济(13255)
- 贸(12661)
- 业(12313)
- 统计(12280)
- 世界(11612)
- 国际(11006)
- 商业(10982)
- 策(10702)
- 理论(10076)
共检索到32984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石柱鲜 姚国权 王宝阳
一、前言中国的改革开放政策对东北亚区域经济圈的形成起了重要作用。包括日本在内的东北亚区域经济,其相互依赖关系越来越密切。这种相互依赖关系主要通过国与国之间的双边贸易,资金的流动来实现。引人注目的是这种相互依赖关系已发展到一个国家的经济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石柱鲜 蒋学雷 李龙振 石圣东
自 1 994年日本著名学者森岛通夫提出“中日韩经济合作体”的构想以来 ,越来越多的学者主张构建“中日韩经济合作体”。本文利用小型的中日韩三国经济的计量模型和贸易连接模型对中日韩三国经济的相互依赖关系进行了模拟分析。结果显示 ,中日韩三国的财政扩大对本国GDP的影响很大 ,虽然对其他国家的 GDP也有影响 ,但是其影响还很小。本文还利用模型分析了日元和人民币对美元的汇率变动情况。结果表明 ,日元对美元的升值使日本对中国和韩国的出口、日本的总出口有所减少 ,使贸易对象国的中国和韩国对日本的出口有所增加 ,而人民币对美元的贬值使我国的 GDP和总出口、对日本和韩国的出口都有所增加。
关键词:
经济计量模型 贸易连接模型 相互影响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石柱鲜
经济增长是由各种因素决定的。本文利用增长会计法对中、日、韩三国经济增长因素进行分析。主要从需求结构和产业结构出发,计算各个经济指标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还计算出各结构的增长率和结构比。通过对中、日、韩三国经济增长因素的分析,来研究每个时期的需求和各产业因素对GNP的贡献程度,还对带动高速经济增长的的主要经济指标的结构比的变化进行研究。最后,对我国的需求和产业结构进行了一些有意义的探索。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金寅圭
本文采用Gravity模型实证分析,验证了中日韩三国已有的经济合作效果,为建立三国经济合作体提供例证。本文采集了1990年、1993年、1998年、2000年和2002年五个年份中日韩三国间,以及中日韩三国与已经或正在考虑建立FTA的主要贸易伙伴间的贸易量,以及相关的GDP、人口数据,并采用相对距离的自变量,对中日韩三国间贸易扩大和贸易结构变化情况进行了分析论证。本文对2005年中日韩三国间贸易情况作出预测,并分析了到2005年中日韩三国可能的贸易量增长趋势。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王箫轲
中韩建交20年来,经济相互依赖度不断提高,贸易贡献度指数快速增长。相关数据显示韩国对中国的依赖度要高于中国对韩国的依赖度,其中韩国对中国的出口依赖要高于进口依赖。分析中韩产业间竞争力指数变化的情况可以看到,韩国对华优势产业占中韩总贸易额的比重明显高于中国优势产业所占的比重,中韩经济合作依然是以垂直互补关系为主,这不仅与两国经济发展水平有关,也是因为韩国通过直接投资的方式主导着中韩产业内贸易。中韩两国应该继续深化双边和区域性合作,一方面通过调整贸易政策,加快自贸区建设等方式努力解决贸易不平衡和贸易摩擦问题,另一方面加强重点领域的开发合作,打造新的合作亮点和增长点,实现两国经济的共同繁荣。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渠长根 杨玉修
东亚关系主要是中日韩之间的国际关系。文章认为,中国始终以负责任的大国形象和心态维护着这种东亚关系格局,但是未能完全化解或消除三国彼此之间的矛盾和冲突,而朝鲜半岛总是充当了这些矛盾和冲突的聚集点和引爆点,并且,浩瀚的海洋使日本在较长时期内保持了对中韩两国的相对主动权,近代以来传统的东亚格局发生裂变,其主要原因还在于西方的挤压和诱引。
关键词:
中日韩 东亚关系 历史发展 态势研究
[期刊] 对外经贸实务
[作者]
张琦 吕刚 许宏强
制造业发展对中日韩具有重要意义。建立中日韩自贸区(CJKFTA)将使三国宏观经济实现共赢,其中制造业的贸易自由化对总体收益的贡献最大。由于三国主要产业在国际市场和区域贸易中的比较优势不同,关税水平及结构存在差异,区域内贸易和产业联系快速发展,自贸区对各国主要产业的影响有所区别。如何看待自贸区对中日韩三国制造业的影响,还需要深入研究。
[期刊] 涉外税务
[作者]
祝红 刘钊
本文首先比较了中国、日本、韩国在反避税领域法律规定和管理措施上的不同,在此基础上分析了中国反避税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并就进一步完善中国反避税措施,建立科学、有效的反避税制度体系提出了建议。
关键词:
反避税 法律规定 管理措施
[期刊] 对外经贸实务
[作者]
张宸妍
自上世纪末以来,全球经济的竞争重点已从货物贸易逐步转向服务贸易,服务业水平已成为衡量一国现代化的重要标志。在当今全球化的趋势下,电视节目的跨地域传播也已经成为无法阻挡的趋势,随着时代的发展,这种趋势将越来越明显。电视节目的对外传播,不仅可以促进国与国之间的交流与理解,也给出口国家带来了巨大的经济利益,有利于出口国向世界传播输出核心文化及价值观,从而进一步增强自身在世界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张琦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课题组向中国境内2800家日韩在华投资企业发出调查问卷,回收有效问卷470份,回收率为16.8%。其中,日资企业占接受调查企业总数的73.56%,韩资企业占接受调查企业的26.65%。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王皓 许佳
中日韩自贸区建设是东北亚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核心,实质上是对各国自贸区战略进行整合的过程,使中日韩自贸区战略目标能被纳入到三方自贸区战略框架中。尽管三国经贸合作密切,但是经济结构的差异以及地缘政治的压力致使三方的谈判进展缓慢。当前,在促进经济一体化与区域安全良性互动的基础上,应进行东北亚FTA的整合,签署中日韩自由贸易协定,释放东北亚经济活力,符合各方利益诉求。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崔超 吴林海
建立中日韩自由贸易区是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的必然要求,而三国间的农产品贸易现状与发展趋势,以及农产品贸易的特殊性对自由贸易区的建立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本文通过产品相似性指数和市场相似性指数对中日韩三国农产品的贸易竞争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中日韩三国间的农产品相似性指数高于市场相似性指数,农产品贸易关系以竞争性为主,并依据本文研究得出的主要结论,提出了扩大我国农产品出口的相关建议。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牛岛俊一郎 阿部一知
上世纪90年代,中日韩三国间的双边贸易整体增长。同时,三国间区内进出口贸易也有提高。但是,单纯的进出口份额并未考虑对方国家的进口总量。即使一个国家的出口份额相对于对方来说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张小济
在亚洲金融危机之前,东亚国 家主要奉行基于最惠国待遇(MFN)的单边自由化政策,是支持多边贸易体系的重要力量。东亚国家之间的经济联系主要是基于市场力量而不是政府间的制度安排。1997年爆发的亚洲金融危机改变了东亚国家的政策取向,区域经济一体化步入制度性安排的快车道。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谢康
中国、日本和韩国三国领导人和企业家都有良好的愿望,希望建立中日韩自由贸易区。然而,我们仍需考察中日韩自由贸易区建立的条件和可能产生的障碍,以及正确、明智的战略选择。中日韩自由贸易区建立的前提应从内部条件和外部条件两方面进行考察。由于中日、中韩和韩日之间情况不同,中日韩自由贸易区以及中日、中韩和韩日自由贸易区建立的前后时间有许多选择。中日韩企业家普遍认为中日韩自由贸易区建立给他们带来机会的同时也将给他们在国内市场上带来更大更多的压力。因此,我们应当首先建立“经济合作伙伴安排”(EconomicPartnerArrangement,EPA)为中日韩自由贸易区的建立作好准备。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