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605)
- 2023(6814)
- 2022(6081)
- 2021(5580)
- 2020(5001)
- 2019(12029)
- 2018(11946)
- 2017(23639)
- 2016(12990)
- 2015(14761)
- 2014(15155)
- 2013(15199)
- 2012(14593)
- 2011(13380)
- 2010(13700)
- 2009(12825)
- 2008(13221)
- 2007(12150)
- 2006(10467)
- 2005(9445)
- 学科
- 济(59455)
- 经济(59404)
- 管理(33169)
- 业(32976)
- 方法(30091)
- 数学(26303)
- 企(26081)
- 企业(26081)
- 数学方法(26054)
- 贸(21496)
- 贸易(21488)
- 易(20805)
- 农(15786)
- 财(14603)
- 中国(13571)
- 学(13499)
- 地方(12072)
- 业经(10887)
- 制(10808)
- 农业(9818)
- 出(9340)
- 务(9098)
- 财务(9083)
- 财务管理(9058)
- 理论(8596)
- 和(8583)
- 融(8531)
- 金融(8528)
- 银(8462)
- 企业财务(8460)
- 机构
- 大学(202247)
- 学院(200057)
- 济(86613)
- 经济(84955)
- 管理(72454)
- 研究(70526)
- 理学(62586)
- 理学院(61798)
- 管理学(60602)
- 管理学院(60228)
- 中国(51434)
- 科学(44231)
- 京(42704)
- 农(37996)
- 财(37979)
- 所(37507)
- 研究所(34329)
- 业大(31550)
- 中心(31298)
- 财经(30794)
- 江(30633)
- 农业(30428)
- 经济学(27864)
- 经(27817)
- 范(26795)
- 北京(26672)
- 师范(26492)
- 经济学院(25539)
- 院(24927)
- 州(23738)
- 基金
- 项目(129618)
- 科学(100411)
- 基金(93871)
- 研究(92199)
- 家(82553)
- 国家(81937)
- 科学基金(68034)
- 社会(57527)
- 社会科(54565)
- 社会科学(54543)
- 省(50077)
- 基金项目(49772)
- 自然(44208)
- 自然科(43162)
- 自然科学(43142)
- 划(42896)
- 教育(42728)
- 自然科学基金(42393)
- 资助(39378)
- 编号(37265)
- 成果(31014)
- 重点(30055)
- 部(29695)
- 发(28529)
- 创(26266)
- 课题(25852)
- 科研(25572)
- 教育部(25017)
- 创新(24759)
- 大学(24401)
共检索到29168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张家瑞
日本是中国的第二大贸易伙伴,中国则超过美国成为日本的第一大贸易伙伴,中日两国的贸易往来成为两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来源,中日之间贸易结构的变化正随着中日之间贸易量的不断增大和两国产业结构的不断调整升级而逐渐发生变化,本文以分析中日两国商品贸易结构的变化及特点为基础,探讨了中日两国贸易商品结构发生变化的原因。
关键词:
中日 贸易商品结构 成因
[期刊] 对外经贸实务
[作者]
冯阳
近十年来中国对非洲货物贸易发展很快,进出口额由2001年的1,079,952万美元增加到2010年的12,691,058万美元,年均增速为31%,占中国进出口总额的比例由2001年的2.12%增长至2010年的4.27%,十年间增长了一倍多。其中中国对非洲出口额由2001年的600,657万美元增长至2010年的5,995,830万美元,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刘红
近些年,中国出口到美国(以下简称"中输美")的产品逐渐由初级产品向高新技术产品转移,贸易商品结构趋于优化。在此,首先考察了近年来中输美主要商品大类的份额变化,归纳出中美商品贸易结构的演变特点;然后从资源禀赋不同、产业结构调整、金融危机以及技术进步等方面分析了中输美商品结构演变的原因;最后对今后中输美商品结构的演变进行了预测。
关键词:
中美贸易 商品结构 机电产品 趋势分析
[期刊] 国际商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万红先 李莉
贸易商品结构是两国贸易状况和贸易内涵的直接体现,反映了两国经贸合作关系、贸易利益以及在国际分工中的地位,因此对中俄贸易商品结构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实证分析了中俄贸易商品结构,研究发现:目前中俄贸易商品结构仍然以低级化的产业间一般贸易为主,影响中俄贸易商品结构变化的因素主要包括比较优势、贸易开放度、技术差距等。据此,本文提出了中俄贸易商品结构优化的目标以及实现目标的若干策略。
关键词:
中俄贸易 贸易商品结构 影响因素
[期刊] 对外经贸实务
[作者]
刘红
2008年金融危机后,发达国家经济低速徘徊,我国经济高速发展回落,世界经济步入了一个调整期。随着中美两国产业政策的调整,中美双边贸易不平衡持续扩大,美国国内贸易保护主义盛行,中美贸易摩擦加剧,中美贸易呈现出许多新的特点。尤其值得注意的是,伴随我国产业升级的进程,美国贸易保护有向非传统优势商品蔓延的趋势。因此,在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曹旭平 朱福兴
文章基于2012年投入产出表从时间序列角度对中国进出口商品结构演变进行了实证研究,报告了中国对外贸易商品结构的合理度现状,通过采用投入产出分析方法,识别中国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与瓶颈产业,得出中国机械设备制造业、金属产品制造业、化学工业的影响力系数与推动力系数均较大,产业影响力系数排序与出口占比排序不一致、推动力系数与进口占比不一致现象并存,出口、进口商品合理度总体均呈下滑趋势的基本结论。研究提出提高中国金属产品制造业与化学工业等支柱产业出口占比、提升采掘业与化学工业等瓶颈产业进口占比、长期动态跟踪观测与及
关键词:
投入产出 进出口结构 对外贸易 商品结构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曹旭平 朱福兴
文章基于2012年投入产出表从时间序列角度对中国进出口商品结构演变进行了实证研究,报告了中国对外贸易商品结构的合理度现状,通过采用投入产出分析方法,识别中国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与瓶颈产业,得出中国机械设备制造业、金属产品制造业、化学工业的影响力系数与推动力系数均较大,产业影响力系数排序与出口占比排序不一致、推动力系数与进口占比不一致现象并存,出口、进口商品合理度总体均呈下滑趋势的基本结论。研究提出提高中国金属产品制造业与化学工业等支柱产业出口占比、提升采掘业与化学工业等瓶颈产业进口占比、长期动态跟踪观测与及
关键词:
投入产出 进出口结构 对外贸易 商品结构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袁冬梅 魏后凯 杨焕
本文描述了1995年以来我国各地区贸易开放度、贸易商品结构与城乡收入差距的变化趋势,依据新经济地理理论及扩展的H-O理论提出了贸易商品结构变化影响城乡收入差距的相关假说,并进行了实证检验。研究结果表明:(1)从全国范围以及分地区来看,贸易开放度的扩大和制成品贸易比重的上升均有利于城乡收入差距的缩小;(2)外资的流入促进了制造业的发展和制成品贸易比重的上升,各省份外资依存度的提高对城乡收入差距具有缓和作用,但统计上不显著;(3)当前劳动力的不充分流动、各省份海外市场接近度的差异等仍是制造业空间布局扩散和城乡收入差距缩小的不利因素。因此,在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的基础上,促进劳动力、资本等要素跨区域充分流动,优化各地区的产业结构和贸易商品结构,对缩小城乡收入差距具有积极作用。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曹旭平 朱福兴
文章基于2012年投入产出表从时间序列角度对中国进出口商品结构演变进行了实证研究,报告了中国对外贸易商品结构的合理度现状,通过采用投入产出分析方法,识别中国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与瓶颈产业,得出中国机械设备制造业、金属产品制造业、化学工业的影响力系数与推动力系数均较大,产业影响力系数排序与出口占比排序不一致、推动力系数与进口占比不一致现象并存,出口、进口商品合理度总体均呈下滑趋势的基本结论。研究提出提高中国金属产品制造业与化学工业等支柱产业出口占比、提升采掘业与化学工业等瓶颈产业进口占比、长期动态跟踪观测与及时采取措施优化进出口商品结构等政策建议,以期实现中国对外贸易与产业经济高度协调发展的目的。
关键词:
投入产出 进出口结构 对外贸易 商品结构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卜伟 杨玉霞 池商城
当前中国对外贸易商品结构与产业结构之间的同源关系存在一定的背离现象,彼此之间不能形成良性的互动升级关系。本文改进了产业结构升级的测度指标,把对外贸易商品结构概念拓展为货物贸易结构以及服务贸易结构,检验了中国对外贸易商品结构对产业结构升级的长期影响关系、短期调整效应和动态影响关系。研究结果表明,应站在长期发展的角度通过优化货物贸易结构达到促进产业升级的目的,而服务贸易结构对产业结构升级作用不明显,应继续大力发展服务贸易。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叶明
本文利用了针对大规模曲线的聚类分析方法,对中国各个贸易大类商品中加工贸易的构成曲线进行分析和归纳,得到中国加工贸易近十年的发展主要可划分为两个阶段,并分析了各个阶段商品类别的特点,同时也分析得到中国加工贸易的主体商品结构的演变过程。文中通过分析发现,近几年来,中国加工贸易主体商品结构改变呈现出一个新的特征,就是船舶类商品加工贸易增长十分迅猛。
关键词:
大规模曲线 曲线分类 加工贸易
[期刊] 对外经贸实务
[作者]
李汉君
近年来,中俄两国贸易额不断增长,根据中国海关统计,中俄贸易额2001年为106.7亿美元,2008年达568.3亿美元。2009年,受全球金融危机等因素的影响,中俄贸易额为387.96亿美元。从中俄贸易发展的潜力来讲,要达到两国领导人提出的到2010年达到年贸易额600亿至800亿美元的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徐苑琳
在开放经济中,地区的贸易结构对其经济发展有着巨大影响。成都和重庆作为西部地区和长江上游经济带中部地区两个对外贸易比较发达的城市,在对外贸易发展中有着重要的地位。利用定量分析(ADF)工具、协整检验和格兰杰因果检验进行了实证研究,对成渝地区区域进口总值与国内生产总值、出口总值和非出口部门生产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回归分析。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尹显萍 霍达 唐黎
本文基于投入产出法,从国家、部门和重点行业三个层次定量研究了中日商品贸易中的内涵能源问题。分析表明,2000-2007年中国一直是内涵能源的净出口国。对比日本同类部门,中国的部门生产倾向于更多的能源要素投入和对高能耗部门的依赖,间接反映出由生产技术特征决定的投入结构还处在较低水平。这些部门产品在出口的同时也向进口国转移了大量的内涵能源。相比贸易规模,贸易结构对于中日内涵能源进出口发挥了更为关键的作用。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刘丽慧 蒋庚华 郭沛
文章首先对1997~2011年中国服务贸易进、出口商品结构的变化进行了分析,认为中国服务贸易进、出口均主要集中在旅游、运输和其他商业服务等传统服务项目上,新兴服务贸易所占比重较小;利用单位根检验、协整检验、误差修正模型、格兰类因果关系检验对中国服务贸易进口商品结构和出口商品结构对中国经济增长的影响的实证检验结果表明,劳动和资源密集型服务贸易、资本密集型服务贸易的出口增加促进了中国经济的发展,知识、技术密集型服务贸易进口的增加促进了中国经济的发展。
关键词:
服务贸易 商品结构 经济增长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