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421)
- 2023(7526)
- 2022(6530)
- 2021(6013)
- 2020(5151)
- 2019(11679)
- 2018(11635)
- 2017(22484)
- 2016(12254)
- 2015(14269)
- 2014(14355)
- 2013(14000)
- 2012(13527)
- 2011(12272)
- 2010(12596)
- 2009(12104)
- 2008(12529)
- 2007(11515)
- 2006(10356)
- 2005(9811)
- 学科
- 济(49584)
- 经济(49496)
- 管理(39871)
- 业(34042)
- 企(29482)
- 企业(29482)
- 贸(20700)
- 贸易(20689)
- 易(20103)
- 方法(19592)
- 数学(15663)
- 数学方法(15416)
- 制(15390)
- 财(15077)
- 中国(13018)
- 农(12107)
- 业经(11596)
- 融(10753)
- 金融(10750)
- 体(10691)
- 学(9990)
- 银(9923)
- 银行(9905)
- 行(9471)
- 体制(8982)
- 出(8907)
- 地方(8800)
- 理论(8686)
- 务(8657)
- 财务(8630)
- 机构
- 大学(186136)
- 学院(183316)
- 济(82508)
- 经济(80863)
- 研究(67168)
- 管理(65680)
- 理学(55080)
- 理学院(54465)
- 管理学(53591)
- 管理学院(53239)
- 中国(51683)
- 财(40170)
- 京(39895)
- 科学(36683)
- 所(34465)
- 财经(30660)
- 研究所(30427)
- 中心(29698)
- 江(29216)
- 农(27750)
- 经(27611)
- 经济学(25990)
- 北京(25522)
- 院(24431)
- 业大(23962)
- 范(23338)
- 经济学院(23328)
- 师范(23109)
- 州(22744)
- 财经大学(22510)
- 基金
- 项目(111748)
- 科学(87428)
- 研究(84108)
- 基金(81377)
- 家(70289)
- 国家(69746)
- 科学基金(58749)
- 社会(54126)
- 社会科(51331)
- 社会科学(51320)
- 基金项目(41710)
- 省(41563)
- 教育(38807)
- 自然(35925)
- 划(35299)
- 自然科(35100)
- 自然科学(35093)
- 自然科学基金(34451)
- 资助(34279)
- 编号(33740)
- 成果(29758)
- 部(26352)
- 制(26160)
- 重点(25577)
- 课题(24009)
- 发(23777)
- 教育部(22961)
- 创(22930)
- 国家社会(22826)
- 性(22631)
共检索到30023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汪斌 邓艳梅
加入 WTO后 ,中国将在全面融入世界经济和参与国际分工中实现产业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和升级。日本是中国的第一大贸易伙伴和主要的投资来源国 ,中日经贸关系对中国在 2 1世纪的经济发展与产业结构演进影响很大。为了深入具体地考察两国间产业的比较优势及国际分工类型 ,本文对国际上通行的有关测定方法做必要的修正后 ,分析了过去 1 0多年间中日贸易中工业制品的比较优势以及产业内贸易发展的状况。分析结果表明 ,中日两国间国际分工类型在总体上仍以垂直分工为主 ,同时具有局部向水平分工发展的特征。
[期刊] 财经论丛(浙江财经学院学报)
[作者]
汪斌
中国正式加入WTO以后,其产业发展已进入按国际分工结构来选择和实施战略性调整的关键时期。本丈分析了中国对韩国出口工业制品的比较优势和中韩间在工业制品中产业内贸易发展的状况,指出了两国间产业国际分工的类型及特征。
[期刊] 国际商务研究
[作者]
朱前
本文运用产品出口相似度指数以及显性比较优势指数和贸易互补性指数,对中国与印度工业制品出口结构进行了实证分析,得出中国与印度产品出口结构较为相似,但出口相似度有所减弱。中国和印度显性比较优势产品都集中在劳动密集型产品上,具有一定的竞争关系。总体来看,中印之间双边贸易具有一定潜力,但两国在工业制品上的贸易互补性较低。最后本文给出了中国出口结构优化的建议。
[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作者]
王国安 王雯亚
本文运用显性比较优势指数和产品出口相似度指数对中国与韩国工业制成品出口结构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中国与韩国在工业制成品上的出口相似度正在逐步提高,出口结构正逐渐趋于收敛,双方在第三方市场上的竞争逐渐加剧,中国与韩国对外贸易关系正从原来的互补关系逐渐转化为竞争关系,且竞争日渐激烈。文章对中韩两国贸易模式转变的原因进行了探讨,并提出了相应建议。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马健美
本文通过对中日贸易结构的演变及中日贸易中的竞争力指数和显性比较优势指数的分析,从静态和动态两个层面分析了比较优势理论在中日贸易中的体现。本文指出中日贸易结构基本符合比较优势理论,中国在服装和杂项制品的出口中具有竞争优势,同时文中提出了进一步增强我国对日贸易竞争力的政策建议。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高敬峰
数据统计显示,中日之间以产业问贸易为主,也存在着一定程度的产业内贸易,但分析表明,中日之间的产业内贸易活动仍然以比较优势为基础,这主要是由国际分工更加专业化造成的。我们应对国际分工的发展趋势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在国际分工中,既要发挥自身的比较优势,又要致力于比较优势的动态升级。
关键词:
比较优势 产业间贸易 产业内贸易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龚新宇 李才波
本文首先分析了比较优势理论在服务贸易领域应用的局限性,再利用狄尔多夫模型从三个方面剖析比较优势理论在国际服务贸易领域是适用的,最后对国际服务贸易比较优势的决定因素进行研究,指出比较优势理论对服务贸易的影响远小于对商品贸易的影响,研究服务贸易要从同服务贸易有关的市场结构、需求方特征以及比较优势的内生化、动态化等多方面着手。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王奇 向筱
可持续发展要求丰富与发展传统的国际贸易理论,尤其需要将环境要素纳入到现有的相对比较优势分析框架体系内。本文运用相对比较优势分析方法研究了劳动力、资本与环境要素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近年来中国持续增长的国际贸易除了依赖中国劳动力的相对比较优势外,也依赖于中国环境的相对比较"优势",劳动力与环境资源是中国对外贸易的两大相对比较优势。然而,随着中国劳动力成本的上升与环境污染压力的增加,这两大"优势资源"将面临严峻的挑战。
关键词:
相对比较优势 劳动力 环境要素 国际贸易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封进
随着环境保护日益受到重视,贸易与环境之间的关系问题越来越突出。国际贸易被指责为环境下降的根源之一,关贸总协定所倡导的自由贸易原则亦在保护环境方面受到质疑。因此世贸组织的原则主张在贸易自由化的同时注意环境保护,世贸组织贸易和环境专门委员会的设立便是力求...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李爱文 肖雅
21世纪以来,受经济全球化以及中国加入WTO等因素的影响,中日货物贸易得以迅速增长。与此同时,服务贸易也逐渐成为双边贸易的重要组成部分。另外,在这一时期,中国经济经过30年的持续增长,逐步进入了经济转型及产业结构的调整期。日本也由于受长期经济萧条和日元升值等诸多因素的影响,两国服务贸易的贸易结构及比较优势均发生了明显的变化。为此,本文主要围绕21世纪以来中日服务贸易的贸易结构的现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李小平 卢现祥 陶小琴
本文采用三种衡量贸易比较优势的指标,就环境规制强度等因素对中国30个工业行业1998~2008年贸易比较优势的影响进行了经验分析。我们发现中国工业行业的贸易比较优势集中于劳动密集型产业,环境规制强度提升了工业行业的比较优势,规制强度以及传统的要素禀赋是工业的贸易比较优势集中于干净类行业的原因;但是环境规制强度对产业贸易比较优势的提升有"度"的限制,当环境规制强度超过一定水平时,反而不利于产业贸易比较优势的提升。物质资本强度与产业贸易比较优势之间存在倒"U"型关系,即随着物质资本强度的增加,其对工业行业贸易比较优势会有先提高后降低的影响趋势;较高的人力资本水平并不意味着较高的比较优势,这可能和中...
关键词:
环境规制 污染避难所假说 比较优势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张烨
一、静态分析:比较优势的意义对国际贸易中比较优势进行研究并显示出卓越成果的理论主要有比较成本论,要素禀赋论以及国际价值论。比较成本论包括亚当·斯密的绝对成本理论和李嘉图的比较成本论,亚当·斯密在其《国富论》中阐述了其绝对成本优势法则对于国际贸易的意义,斯密认为,如果外国产品比自己国内产品生产便宜,那么最好输出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聂聆 薛元
本文运用RCA指数、TC指数和贸易专业化指数分析了中国与东盟主要国家创意商品贸易的比较优势和分工模式,结果表明中国除了表演艺术和视听商品外的多数创意商品国际竞争力比东盟国家强。中国和东盟的创意商品贸易主要为产业间贸易,产业内贸易的规模比较小,属于产业内贸易的主要是新媒体、出版物和表演艺术等知识含量和创意含量较高的产品。中国和马来西亚产业间分工程度最高,中国和新加坡产业内分工程度最高;中泰和中马产业间分工程度上升,互补性增强,而中新产业内分工程度上升,竞争性增强。因此,应努力推进中国与东盟产业内贸易发展,以互补性为基础进一步扩大双边贸易,寻求双赢的合作与发展。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秦焕梅 许晓鸣
本文在哈伯勒运用比较成本解释比较优势原理的基础上,提出国际贸易的"相对价格不等式"。经过要素禀赋理论、产品生命周期理论和规模优势理论对该不等式的检验,本文得出该不等式在经典的国际贸易理论中是成立的结论。在此基础上,本文提出"广义比较优势"概念,并指出其不仅有重要的理论研究意义,而且在当今全球金融危机冲击和影响下,有着重要的理论现实意义。
关键词:
相对价格不等式 比较优势 广义比较优势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谢康 乌剑军
目前用于解释商品贸易比较优势的理论有:要素均衡论、规模经济假设、技术差距论、生产周期假设,以及新贸易理论等。然而,这些理论都是在有形产品而不是在无形产品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因而它们是否适用于国际服务贸易的分析,需要重新讨论。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