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883)
- 2023(11488)
- 2022(10195)
- 2021(9677)
- 2020(8010)
- 2019(18678)
- 2018(18793)
- 2017(36433)
- 2016(20120)
- 2015(22880)
- 2014(23203)
- 2013(22961)
- 2012(21369)
- 2011(19273)
- 2010(19233)
- 2009(17351)
- 2008(17158)
- 2007(14990)
- 2006(13250)
- 2005(11755)
- 学科
- 济(78892)
- 经济(78800)
- 管理(58903)
- 业(52005)
- 企(44053)
- 企业(44053)
- 方法(37888)
- 数学(32162)
- 数学方法(31689)
- 贸(23867)
- 贸易(23855)
- 易(23147)
- 农(20430)
- 学(19622)
- 中国(19566)
- 财(19147)
- 业经(17030)
- 环境(16075)
- 地方(15883)
- 理论(14829)
- 制(13857)
- 和(13789)
- 农业(12973)
- 务(12548)
- 财务(12477)
- 财务管理(12446)
- 划(12272)
- 企业财务(11640)
- 银(11603)
- 技术(11575)
- 机构
- 大学(288982)
- 学院(286936)
- 管理(112598)
- 济(112430)
- 经济(109801)
- 理学(97001)
- 研究(96139)
- 理学院(95937)
- 管理学(94094)
- 管理学院(93622)
- 中国(72206)
- 京(62278)
- 科学(61173)
- 财(50521)
- 所(49388)
- 农(46183)
- 研究所(44730)
- 业大(43940)
- 中心(43359)
- 江(41631)
- 财经(40575)
- 北京(39825)
- 范(37900)
- 师范(37548)
- 经(36695)
- 农业(36105)
- 院(35002)
- 州(34366)
- 经济学(32694)
- 技术(30495)
- 基金
- 项目(193528)
- 科学(149984)
- 研究(140758)
- 基金(138806)
- 家(120855)
- 国家(119875)
- 科学基金(101923)
- 社会(85540)
- 社会科(80970)
- 社会科学(80947)
- 省(75297)
- 基金项目(73996)
- 自然(67719)
- 自然科(66083)
- 自然科学(66068)
- 自然科学基金(64840)
- 教育(64159)
- 划(63447)
- 资助(58552)
- 编号(58068)
- 成果(47488)
- 重点(43066)
- 部(42217)
- 发(40708)
- 课题(39760)
- 创(39339)
- 科研(37455)
- 创新(36703)
- 大学(36287)
- 教育部(35922)
- 期刊
- 济(123730)
- 经济(123730)
- 研究(85644)
- 中国(51417)
- 学报(47612)
- 科学(42483)
- 农(42015)
- 管理(41020)
- 财(37498)
- 大学(35873)
- 学学(33654)
- 教育(32146)
- 农业(29386)
- 融(25770)
- 金融(25770)
- 技术(24333)
- 业经(20182)
- 经济研究(19420)
- 财经(19272)
- 贸(17559)
- 问题(17237)
- 图书(16591)
- 经(16371)
- 理论(15165)
- 国际(15069)
- 业(14732)
- 实践(13958)
- 践(13958)
- 科技(13941)
- 技术经济(13608)
共检索到42437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赵忠秀 王苒
首先使用中国2002年、2007年的投入产出表和日本2000年、2005年的投入产出表数据,对中日两国主要贸易产品的碳强度进行了测算。然后选取典型产品,采用行业面板数据对中日两国的货物贸易与碳排放的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中国对日本的主要出口产品中,除钢铁及其制品外,其他产品的碳强度均高于日本;中国出口产品的竞争力越强,其碳强度越高,而日本出口产品的竞争力与碳强度无显著关联;提高产业内贸易水平可以明显降低中国出口产品的碳强度;机械制造业存在日本向中国的产业转移现象;从降低碳排放的角度出发,日本的出口贸易结构优于中国的出口贸易结构。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李爱文 黄雅宁
改革开放30多年来,在经济全球化和中国实行改革开放政策等利好因素的推动下,在中日两国的共同努力下,两国的货物贸易得以迅速增长。货物贸易总额从改革开放初期1978年的50.7亿美元,增加到2011年最高时的3428.9亿美元,增长了70倍左右。最近5年来,尽管受美国金融危机以及两国间历史、领土问题等负面因素的影响,双方的进出口额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李爱文 黄雅宁
改革开放30多年来,在经济全球化和中国实行改革开放政策等利好因素的推动下,在中日两国的共同努力下,两国的货物贸易得以迅速增长。货物贸易总额从改革开放初期1978年的50.7亿美元,增加到2011年最高时的3428.9亿美元,增长了70倍左右。最近5年来,尽管受美国金融危机以及两国间历史、领土问题等负面因素的影响,双方的进出口额
关键词:
TPP 成员国 会员国 日本 货物贸易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周文瑞 秦鹏
中哈货物贸易条约在推动双方货物贸易发展过程中逐渐显现出若干弊端,尤其是两国早年签署的双边货物贸易条约,在条约的解释、实施、监督、冲突化解等方面存在诸多问题,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中哈货物贸易条约实施的难度。中哈合作委员会作为两国开展广泛交流与合作的重要机制,在促进条约实施过程中其作用也并未得到充分发挥。加之欧亚经济联盟相关条约的落实,对中哈货物贸易条约产生了较大冲击。我国应当尽早与哈萨克斯坦开展有效沟通,根据条约本身及实践中出现的问题构建较为完备的中哈货物贸易条约制度。
[期刊] 对外经贸实务
[作者]
于晓玲
货物贸易是国际贸易的重要内容。在国际货物贸易中,卖方除了要按照合同将约定的货物交付买方外,还有义务将与货物有关的货运单据(主要包括商业发票、运输单据和保险单)移交买方。
[期刊] 对外经贸实务
[作者]
邓紫楠
BPO是SWIFT联合ICC推出的一种新型贸易金融工具,旨在通过银行的介入降低买卖双方在传统赊销贸易中的风险与成本,并有望在未来成为一种主流的付款方式及SCF工具。但是目前国内对于BPO的研究还仅限于个别银行的部分从业人员,作为BPO业务中重要角色的中小外贸企业却对此鲜有了解,更谈不上对BPO的应用。所以从中小外贸企业角度研究BPO,使其能够在国际货物贸易中正确应用BPO作为付款条件、并据此向合作银行申请SCF服务,达到降低交易风险和成本的目的,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作者]
杨立国 刘宇娜
基于对单位GDP碳排放、FDI流入量、货物贸易出口额和经济增长四个变量间的实证研究结果,发现从长期直接效应来看,货物贸易出口和GDP与单位GDP碳排放存在相关关系。但有些变量的短期效应与长期总效应存在矛盾,有些变量长期直接效应与总效应存在矛盾,有些变量短期内无效应但长期效应显著。
[期刊] 现代日本经济
[作者]
郜志雄 卢进勇
基于2000~2010年的数据,运用贸易结合度指数并把它扩展到服务贸易和FDI,构建经贸关系指数,从货物贸易、服务贸易和FDI三个方面实证分析中国在日本39个经贸伙伴中的相对经贸关系。研究表明,中日两国经贸关系总体并不紧密且趋向疏远;中日两国货物贸易、服务贸易和FDI的联系也不紧密,比较而言,日本对中国FDI存量流出略显密切;中日两国在货物贸易、服务贸易和FDI三个方面的疏密关系变化趋势有异。研究还显示,日本与贸易伙伴的经贸疏密关系呈现一定地域性,日中经贸关系和日本与荷兰、中国香港、阿联酋和澳大利亚的关系相似性最接近。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许培源 王韬
文章以2004~2009年的中英货物贸易为例,运用投入产出法进行隐含碳和碳转移排放分析,结果显示:(1)中国一直是中英贸易中的碳净出口国,六年间累计出口隐含碳达到581.75百万吨。(2)中国对英国出口的隐含碳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该趋势主要受出口规模和能耗强度影响;英国对中国出口的隐含碳呈上升态势,出口额的增加是其主要原因。(3)中英货物贸易对全球环境造成了负面影响,多排放44.38~84.89百万吨CO2,但这种负面影响逐年减小。(4)考虑碳转移排放,融入"消费排放"基准应该成为新气候公约改进的重要方向。
[期刊] 国际商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陈兆军
梅尔文提出,要素服务贸易与货物贸易之间存在着互补的关系,服务贸易顺差的国家必然在货物贸易上存在着逆差。谢康、李赞对这个论点作了实证分析,证明了这个结论是有效的。本文运用迪尔多夫模型的变形对谢康的实证结果作了解释,并认为广义的要素服务贸易与货物贸易之间存在着互补关系,但是产品服务贸易与货物贸易之间不存在确定的互补关系,谢康的结论中相关系数偏低的重要原因是没有将要素服务贸易与产品服务贸易加以区别。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周贵义
党的十八大以来,外汇管理政策随着“放管服”改革不断深化,从2012年起货物贸易外汇管理取消逐笔核销,建立起了“总量核查、动态监测、分类管理”的新监管体系,经常项目外汇业务便利化水平不断提升。然而,部分欠发达地区通过注册不在国家外汇管理局名录登记的企业(以下简称不在名录企业)到异域(跨地区)开展跨境口贸易(主要是出口贸易),规避外汇监管,
关键词:
外汇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陈瑛
货物贸易仍是当今国际贸易的主要形式,而风险转移则是国际货物贸易中的核心问题之一。对于买卖双方而言,风险何时转移,不仅关系着各自的权利与义务,而且与其自身利益密切相关。本文结合"联合国国际货物销售合同公约",阐述了有关风险及风险转移的概念、原则以及特定条件下风险转移的具体内容。
关键词:
国际货物贸易 风险 风险转移
[期刊] 对外经贸实务
[作者]
赵豫蒙
从2016年开始,具备全面离岸银行业务经营资格的境内商业银行因风险及利润问题陆续开始注销未能满足内部要求的离岸公司持有的OSA账户。为了继续能够以离岸公司抬头开展业务,同时为了规避去海外岛国重新开立OSA账户的高额费用及风险,部分离岸公司开始尝试在境内银行开立NRA账户。但是由于NRA账户相关业务在国际货物贸易中兴起不久,大部分银行对NRA账户操作缺少经验,无法对常见问题给出统一解释,以致于离岸公司及其实际控制人也对NRA账户能否在一定程度上替代OSA账户、比照OSA账户进行操作存在巨大困惑。所以NRA账户在国际货物贸易中的应用、操作及常见问题值得研究。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朱志刚 夏如明
一、非货物贸易付汇项目税收征管现状服务贸易、收益、经常转移等非货物贸易付汇是指境外机构或个人在我国境内发生劳务收入或取得来源于我国境内的利润、利息、租金、特许权使用费等其他所得以及与资本项目有关的收入时,由境内企业或个人对其支付外汇的一种行为。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程度不断提高的大趋势下,随着我国与境外的非货物贸易快速发展,对应的对外支付涉税业务显著增多。由于对外支付行为具有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何一鸣 申建霞
美国发动对华贸易战的直接借口是中美货物贸易严重不平衡损害了美国产业和工人的利益。但深入研究中美货物贸易不平衡的原因会发现,经济发展水平、产业结构差异、宏观经济政策取向、政府贸易政策、对外投资政策及统计方法等因素共同导致中美货物贸易失衡。中国应当运用综合策略,避免中美贸易战升级。
关键词:
中美 货物贸易 不平衡 策略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