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2553)
- 2023(3582)
- 2022(3235)
- 2021(3004)
- 2020(2516)
- 2019(6024)
- 2018(5985)
- 2017(11558)
- 2016(6157)
- 2015(7184)
- 2014(7259)
- 2013(7090)
- 2012(6859)
- 2011(6341)
- 2010(6593)
- 2009(5834)
- 2008(6105)
- 2007(5612)
- 2006(5121)
- 2005(4646)
- 学科
- 济(29207)
- 经济(29188)
- 贸(17592)
- 贸易(17581)
- 易(17035)
- 业(17031)
- 管理(16022)
- 企(14127)
- 企业(14127)
- 方法(9522)
- 地方(8972)
- 农(7897)
- 关系(7433)
- 数学(7180)
- 数学方法(7070)
- 中国(6409)
- 出(6333)
- 业经(6160)
- 口(5511)
- 出口(5508)
- 出口贸易(5508)
- 制(5327)
- 农业(5020)
- 学(4827)
- 地方经济(4619)
- 体(4617)
- 技术(4563)
- 策(4531)
- 理论(4512)
- 国际(4382)
- 机构
- 学院(93269)
- 大学(91295)
- 济(42362)
- 经济(41484)
- 研究(35386)
- 管理(33685)
- 理学(28473)
- 理学院(28118)
- 管理学(27687)
- 管理学院(27505)
- 中国(24378)
- 科学(19911)
- 京(19480)
- 所(18033)
- 财(16374)
- 研究所(16273)
- 农(15196)
- 中心(14706)
- 江(14610)
- 院(13285)
- 财经(13083)
- 范(12874)
- 师范(12780)
- 贸(12686)
- 北京(12576)
- 业大(12400)
- 经济学(12117)
- 州(11945)
- 农业(11659)
- 经(11608)
- 基金
- 项目(58216)
- 科学(44921)
- 研究(44462)
- 基金(40736)
- 家(35717)
- 国家(35447)
- 科学基金(28905)
- 社会(27031)
- 社会科(25667)
- 社会科学(25662)
- 省(22129)
- 基金项目(20987)
- 教育(20190)
- 划(19182)
- 编号(19112)
- 自然(18034)
- 自然科(17506)
- 自然科学(17500)
- 资助(17389)
- 自然科学基金(17151)
- 成果(15740)
- 发(14186)
- 课题(13670)
- 重点(13483)
- 部(13167)
- 创(12059)
- 发展(11694)
- 性(11617)
- 展(11545)
- 创新(11317)
共检索到14806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乔乔 袁波 张雪妍
随着中日在贸易、投资和产业发展上的竞争性日益加剧,再加上地缘政治等因素的影响,反映在自贸区建设中的中日之争更加突出。世界主要国家在对外战略与政策上存在竞争是不可避免的客观现实,但如果两国都按照零和思维采取对冲性政策,不仅会给区域发展带来动荡,而且两国各自的经济发展也将受到牵制。推动中日在自贸区建设领域加强合作、相向而行,不仅能推动东亚区域经济一体化破局,有利于进一步扩大两国贸易投资合作水平,而且有利于在亚太乃至全球区域形成贸易投资自由化的潮流,最终受惠的仍将是中日两国的企业和国民。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王皓 许佳
中日韩自贸区建设是东北亚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核心,实质上是对各国自贸区战略进行整合的过程,使中日韩自贸区战略目标能被纳入到三方自贸区战略框架中。尽管三国经贸合作密切,但是经济结构的差异以及地缘政治的压力致使三方的谈判进展缓慢。当前,在促进经济一体化与区域安全良性互动的基础上,应进行东北亚FTA的整合,签署中日韩自由贸易协定,释放东北亚经济活力,符合各方利益诉求。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于海洋
中日韩第四次首脑峰会使东北亚自贸区的建设提上了日程,但是敏感而复杂的政治安全形势对自贸区的发展构成了现实的挑战。基于功能主义的现有地区合作框架并不能解决该地区深化发展所要面对的问题,中日韩三国需要构建一种基于相互承认逻辑的新地区发展战略。
[期刊] 对外经贸实务
[作者]
王琳 黄鹏
东北亚是中日韩的归属地,地缘概念清晰,是中国和平发展的战略依托。东北亚区域合作的核心是中日韩合作,而中日韩合作的最大亮点则是中日韩自贸区建设。推动中日韩自贸区谈判取得实质性进展并达成协议,在此基础上争取早日结束"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RCEP)谈判,对于推动东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赵亮 陈淑梅
现阶段在国内经济增速放缓的形势下,寻找和释放新的驱动力以促进经济"回暖"刻不容缓。基于此,本文以我国周边的中韩自贸区、中日韩自贸区与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RCEP)谈判为研究对象,从贸易效应、经济效应和福利效应三个方面分析了三大自贸区建成后对各经济体尤其是我国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发现,三大自贸区都会驱动各成员的经济增长,同时对非成员会产生外部不经济;对我国来讲,每个自贸区驱动我国经济增长的情况大小不一,但都能有效驱动我国对外贸易、经济总量及福利水平的增长,而且成员越多、市场规模越大的自贸区对我国经济增长的驱动作用也就越大,贸易效应、经济效应和福利效应越明显。最后就如何能让自贸区建设更好地驱动我...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徐春祥
贸易一体化是包括中日韩在内的"异质"结构成员间区域一体化的初级阶段。中日韩自贸区启动将加速亚洲贸易一体化进程,或将改变东盟在亚洲区域合作中的主导地位,从而将亚洲的区域合作转变到大国主导的轨道上来。推进中日韩自贸区建设彰显了中国作为地区领导者的自信与风范,同时也是中国政府面对复杂国际国内形势做出的唯一区域战略选择。然而,中日韩之间的"强异质性"、美国主导的TPP对亚洲的渗透以及东盟主导的RCEP战略转变等,意味着中日韩一体化合作必将是一场超越经济的博弈。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郑鲁英
当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基于此,作为创新试验地的中国自贸区的知识产权战略具有顺应贸易便利化、促进投资管理改革、利于融资创新、推动知识产权机构法治化、推进知识产权国际合作等方面的独特内涵。为有效实现这些内涵,新时代中国自贸区知识产权战略需要更高度、更自觉的顶层设计,可采取在继续顺应国际趋势的基础上主动快速对接知识产权高标准的发展思路,并从坚持效率与公平的兼顾和坚持知识产权地域性管理为主两方面出发进行总体应对,从而不仅从国内角度满足日益增长的知识产权权利人需求,也有助于在国际上,从"被动"应对的规则执行者转型为"主动"参与的规则引领者,实现国际影响力的提升。
关键词:
自贸区 知识产权战略 内涵 思路 应对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汤维祺 吴力波
后危机时代,全球经济深度调整、金砖国家发展面临重重挑战。发达国家的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和再工业化刺激政策促使资金大量流出金砖国家,而美国主导的TPP、TTIP谈判冲击了既有的区域一体化发展进程。金砖国家如何应对上述两大挑战,解决进出口贸易失衡、基础设施投资不足、金融开放与经济安全等问题,需要进行深入研讨。中国(上海)自由贸易区建设的启动彰显了未来中国新一轮改革的重点方向。2014年金砖国家领导人峰会确定在中国上海设立金砖银行,这是金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王震宇
中国在自贸区建设方面已经取得很大成就,从经济互补性的角度与大量贸易伙伴建立了双边和次地区的自由贸易安排,已经开始向建设高水平自贸区迈进,这为中国推动高水平的FTAAP建设提供了有利条件。但在贸易保护主义抬头,美国退出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TPP),亚太区域经济一体化遭遇逆风的背景下,FTAAP的推动面临一定难度,本文分析了中国开展自贸区建设的原因和成就,以及自贸区战略的形成和布局,试图为中国推进FTAAP建设提供经验支持。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王震宇
中国在自贸区建设方面已经取得很大成就,从经济互补性的角度与大量贸易伙伴建立了双边和次地区的自由贸易安排,已经开始向建设高水平自贸区迈进,这为中国推动高水平的FTAAP建设提供了有利条件。但在贸易保护主义抬头,美国退出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TPP),亚太区域经济一体化遭遇逆风的背景下,FTAAP的推动面临一定难度,本文分析了中国开展自贸区建设的原因和成就,以及自贸区战略的形成和布局,试图为中国推进FTAAP建设提供经验支持。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王琳
东亚自贸体系的建设最初并没有清晰的路线图和统一的推进力量,这表现在不仅区域范围内存在多种双多边自由贸易协定(FTA),东亚各经济体与域外之间的FTA更是构成了复杂体系。特别是正处于谈判中的中日韩FTA、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张幼文
文章分析了我国推进自由贸易试验区战略的历史背景,从七个方面论述了自贸区对于建设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和实现改革开放发展新目标的战略意义,其中包括政府改革主题、扩大开放模式、外贸外资升级、发展推进方式、经济增长结构、分工地位提升和发展空间拓展等。自贸区试验实践创新了园区型经济在国家发展中的功能定位,构建了国内改革与对外开放协同推进的互动机制,启动了开放战略升级迈向新目标的历史进程。
[期刊] 对外经贸实务
[作者]
毕夫
作为对外贸易的升级版,中国自由贸易区(FTA)在顶层设计力量的强势推动下正给人们制造浮想联翩的空间。以"一带一路"为动脉,从周边国家开始扩散,形成中心开花与四面爆破,未来打上中国标签的FTA将辐射至全球经济版图的各个方位与角落,其背后所倚靠的不只是中国经济36年改革所沉积下来的巨大能量,还有持续对外开放所积攒下来的浩瀚人脉与广阔市场。国际潮流下的抉择由于多重因素的纠结,最近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周振海
天津在港口经济、航运中心、融资租赁等方面具有明显的优势,自贸区建设的金融创新将围绕上述区域优势和京津冀一体化国家战略展开天津自贸试验区的设立,是天津继京津冀协同发展、滨海新区开发开放之后又一次难得的重大历史机遇。通过发展建设自贸试验区,以开放促改革、促发展、促转型,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在更高层面上推动和深化金融改革创新,将更有利于进一步提升天津开放型经济水平,对天津经济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杨芳
作为当前我国的重要战略,自贸区战略和"一带一路"倡议具有相似的理念和功能价值。中国自贸区战略作为"一带一路"倡议的支撑,能够带动自由贸易的发展。二者的合作、协调与对接有利于提升市场开放程度,简化贸易模式,让贸易投资更加自由。在此背景下,对中国自贸区战略下的"一带一路"合作、协调与对接进行深入研究。首先阐述了自贸区战略的内涵、意义与发展现状,然后分析了自贸区战略与"一带一路"倡议的内在联系,最后分析了中国自贸区战略与"一带一路"倡议的对接路径,希望能为二者的协调与对接提供参考价值。
关键词:
自贸区战略 “一带一路” 对接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