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621)
2023(12676)
2022(10650)
2021(9629)
2020(8277)
2019(18703)
2018(18201)
2017(35172)
2016(19242)
2015(21273)
2014(21153)
2013(21170)
2012(20035)
2011(18348)
2010(18492)
2009(17363)
2008(16954)
2007(15510)
2006(13605)
2005(12343)
作者
(59751)
(50115)
(50070)
(47653)
(31672)
(24242)
(22686)
(19665)
(18801)
(17619)
(17326)
(16483)
(16070)
(15745)
(15742)
(15598)
(15252)
(14899)
(14423)
(14416)
(12730)
(12366)
(12193)
(11621)
(11398)
(11197)
(10954)
(10803)
(10114)
(9880)
学科
(101257)
经济(101172)
管理(53805)
(50175)
方法(41076)
(39630)
企业(39630)
数学(36799)
数学方法(36553)
(22671)
中国(22618)
地方(21542)
(21311)
(20841)
业经(18339)
(16906)
贸易(16903)
(16346)
(15925)
农业(15256)
地方经济(14055)
环境(13539)
(13268)
金融(13266)
(12998)
银行(12938)
(12674)
(12629)
财务(12613)
财务管理(12583)
机构
大学(291453)
学院(289793)
(131751)
经济(129418)
管理(107389)
研究(103756)
理学(93443)
理学院(92336)
管理学(90769)
管理学院(90245)
中国(76544)
科学(64662)
(60029)
(56482)
(56207)
(54427)
研究所(49879)
业大(47302)
中心(46158)
财经(45795)
农业(45030)
(42875)
经济学(42574)
(41546)
经济学院(38348)
北京(37392)
(36349)
(36063)
师范(35554)
财经大学(33868)
基金
项目(193940)
科学(151981)
基金(143036)
研究(133130)
(127466)
国家(126432)
科学基金(106702)
社会(88130)
社会科(83646)
社会科学(83616)
基金项目(76131)
(75145)
自然(70089)
自然科(68533)
自然科学(68508)
自然科学基金(67326)
(63583)
教育(60251)
资助(58300)
编号(50674)
重点(44263)
(43215)
(42627)
成果(39968)
(39769)
科研(37969)
创新(37445)
国家社会(37381)
计划(37106)
教育部(36658)
期刊
(145999)
经济(145999)
研究(83481)
学报(53018)
中国(51403)
(49810)
科学(46235)
(43051)
大学(38741)
管理(37835)
学学(37360)
农业(32921)
经济研究(25613)
(25066)
金融(25066)
财经(23818)
技术(22441)
业经(21735)
(20594)
教育(19861)
问题(19261)
(17589)
技术经济(16250)
(15057)
统计(15008)
商业(14915)
(14747)
(13482)
世界(13457)
业大(13084)
共检索到42267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现代日本经济  [作者] 梁毕明  
本文利用中国和日本1970~2010年的实际经济数据,采用HP滤波方法获取周期数据,实证分析了中日总产出波动与能源消费结构演变关系。研究发现:第一,日本能源结构演变促使其"成本驱动型技术应用机制"和长期"风险驱动型技术进步机制"得以实现,相比日本能源匮乏约束而倒逼技术进步的现实,中国则有陷入"资源严重匮乏"境地的危险;第二,中日两国能源消耗周期波动整体呈加剧趋势,但中国周期波动强度显著高于日本,相关性检验显示,中日两国能耗总额分别由强顺周期和弱逆周期转为弱顺周期,但转变的内在机理存在显著不同;第三,格兰杰短期因果关系检验显示,日本在不同观测阶段,产出与能耗总额间不存在相互作用,其内在原因可能是...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宁国玉  叶祥松  
随着全球一体化的深入发展,中国宏观经济正不断受到来自国外的冲击。如何合理处理贸易伙伴相关经济活动,对中国宏观经济波动的影响是一个值得研究的课题。中日两国之间的经贸关系对两国的经济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本文通过建立中日贸易与GDP增长率的自回归条件异方差(EGARCH)模型,分析发现中日贸易与中国宏观经济波动同步性具有正相关性。不管是长期还是短期,中国从日本的进口均能促进中国经济的增长。
[期刊] 产经评论  [作者] 方远平  杨伟铭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服务业在推动经济增长、优化产业结构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宏观经济变化与服务业结构变动的关系也越来越密切。为深入揭示宏观经济波动指标与服务业结构变动之间的内在联系,本文基于改革开放以来的中国宏观统计数据,运用Moore结构变化值、HP滤波方法、格兰杰因果检验等定量方法,系统分析宏观经济波动与服务业结构变动的相关性。分析表明,服务业结构变动是影响宏观经济波动的重要原因,并且其影响是中期的,并不具有短期和长期影响。服务业结构变动主要来源于服务业内部增长率的波动。运用VAR模型分析表明,服务业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黄赜琳  
文章利用1981-2006年中国实际经济数据,实证研究了经济波动与消费结构变迁的互动关系。研究发现,一是各类消费品价格易变性普遍大于产出,且以住房、家庭用品和交通为代表的耐用品价格波动普遍小于以食品为代表的非耐用品价格波动;而消费量的易变性则相反,这一波动特征事实普遍存在于发展中国家,而发达国家则相反。二是随着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经济波动与居民消费结构变迁相互影响和促进,在经济环境发生重大变化的情况下,需要对消费需求进行有效的宏观调控。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刘军荣  李天德  
文章利用协整检验和基于向量误差修正VEC模型的因果关系检验对国民宏观经济和我国的FDI流入量之间的内在关系进行深入的研究。实证分析结果表明,我国宏观经济的变动与FDI流入量之间短期和长期内存在相关性和因果关系。宏观经济波动影响FDI流入量,但由于其它因素的干扰,该影响不十分显著。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袁钢明  
地区经济差异与宏观经济波动袁钢明(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地区经济差异扩大,是中国经济改革以来出现并引起广泛关注的新问题。进入90年代,地区经济差异扩大速度加快,对宏观经济波动及宏观政策效应产生了很大影响。本文拟考察和分析改革以来特别是90年代以...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王延军  温娇秀  吴静茹  
采用结构变动值K和Moore指数作为我国三次产业结构变动的测量指标,并以总产出增长率和HP滤波后的波动成分作为衡量经济波动的指标,文章对我国产业结构变动与宏观经济波动之间的关系进行了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结果显示:产业结构变动不是我国经济波动的格兰杰原因,而经济波动是产业结构变动的格兰杰原因;这说明产业结构变动不是我国经济波动的主要冲击来源,而我国的产业结构变动却受到了经济发展的影响。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杨薪燕  
企业资本结构是企业赖以生存与发展的物质基础,良好的企业资本结构可以推动企业长远发展。但目前我国宏观经济存在许多不稳定因素,势必会对企业资本结构产生显著影响。文章在国外宏观经济和企业资本结构理论研究的基础之上,选取通货膨胀率、贷款利率、国内生产总值、货币供应增长率、股市增长率、财政支出增长率、财政收入增长率、银行贷款增长率等变量作为宏观经济的不稳定性自变量,企业资产负债率为因变量,结合我国企业特有的资本结构特征,采用面板数据模型法对影响我国上市公司资本结构的多个宏观经济因素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发现,宏观经济因素确实对上市公司资本结构产生了显著影响,但这种影响程度因企业自身或宏观经济变动存在滞后性差异。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穆争社  
当宏观经济进入衰退阶段,由于商业银行的资本充足率下降、信贷环境恶化,商业银行为实现自身利益最大化目标,其最优选择行为是发生较为严重的信贷配给行为,这将导致融资企业的信贷可得性下降。由于融资企业信贷可得性的直接影响和间接影响,将会引起融资企业及其相关企业的投资下降,在乘数效应和加速原理的相互作用下,其结果是宏观经济衰退更加严重,宏观经济陷入经济衰退与信贷配给相互作用的恶性循环中,宏观经济衰退的程度会进一步加大。当宏观经济进入繁荣阶段,具有与上述相类似的相反过程。可见,信贷配给是宏观经济波动的加速器。我国商业银行的信贷配给呈现关系型信贷配给的特征,具有两方面的作用一是自发抑制宏观经济波动,二是拉长...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张安宁  
文章运用结构向量自回归(SVAR)模型,采用1995Q1至2011Q4的宏观季度数据,对影响我国宏观经济波动的主要因素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1)投资冲击对经济的增长和波动有一定的解释能力,中央政府投资对经济的拉动作用比较明显,但由于财政分权造成的地方政府投资冲击对产出的影响并不显著;(2)国外需求冲击对经济的作用效果并不大,出口导向的经济增长模式不可持续;(3)消费需求对产出的影响最大,消费冲击对经济波动的解释能力将近70%,扩大内需是保证我国经济持续稳定增长的关键。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于尚艳  易小丽  
在动态随机一般均衡模型框架内讨论偏向性技术变迁冲击的动态特性,通过构建一个新凯恩斯价格粘性模型,引入偏向性技术变迁冲击,模型的模拟结果很好地解释了中国经济波动的特征。从理论上探讨货币政策的稳定性作用发现:扩张性货币政策能够较好地对冲偏向性技术变迁冲击的负面影响。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杨天宇  刘韵婷  
本文利用方差分解方法,分别研究了在支出法和生产法GDP核算下,经济结构调整是否对宏观经济波动具有"熨平"效应。结果发现:(1)无论是以支出法还是生产法来衡量GDP,经济结构调整都对宏观经济波动具有有限的"熨平效应"。(2)结构调整之所以对宏观经济的"熨平"作用有限,是因为中国自1986年以来的结构调整方向有一定偏差。(3)第二产业内部的结构调整"熨平"宏观经济波动的作用较强。(4)要进一步发挥经济结构调整对宏观经济波动的"熨平效应",需要提高消费占GDP的比重,提高波动性小的第三产业中各行业占GDP的比重,同时减少波动性大的第二产业中各行业占GDP的比重,控制第二产业内部高波动性行业的发展速度...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袁靖  徐栋  宇文晶  
中国宏观经济指标表现出较强的波动及联动性,为了合理解释中国经济波动的源泉,文章基于DSGE模型,构建三阶近似下GMM估计量和贝叶斯推断下SMM估计量,实证结果显示SMM估计量是连续和渐近正态的,并且计算时间比GMM计算时间短,因而更加有效。针对我国宏观经济指标,构建的模型采用SMM估计得到变量各阶矩特征值与真实数据变量各阶矩特征值非常相近,能够解释我国宏观经济变量的经济波动特征,而造成中国经济较高波动的源泉为具有较大标准差的瞬时技术冲击,这对以后DSGE模型尤其解决时间序列偏短的宏观经济问题提供了分析框架。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陈学彬  
AD—AS模型(总需求——总供给模型)是现代西方经济学中重要的宏观经济理论模型,是分析市场经济社会总量失衡问题及客观经济波动问题的重要工具,在西方国家被广泛应用。AD—AS模型原理在近年我国经济理论分析中已获初步应用。本文根据AD—AS模型基本原理,结合我国实际进行修改和补充的基础上建立的AD—AS动态仿真模型,将一般的AD—AS几何图形模型转换成为能够实际运算的代数方程模型。并利用它对我国改革以来的宏观经济运行轨迹进行了历史仿真检验和未来运行动态模拟分析。在将AD—AS模型实用化方面进行了初步的尝试。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钱士春  
After examining some key Macroeconomic time series of China by Hodrick-Prescott filter,we draw some conclusions about the characteristics of China Macroeconomic Fluctuations from 1952 to 2002,Especially about the reform era. The two most important problems with China at the end of sample are relatively declining of investment and absolutely drop of price level.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