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483)
- 2023(8056)
- 2022(7075)
- 2021(6275)
- 2020(5650)
- 2019(13078)
- 2018(12920)
- 2017(25475)
- 2016(13830)
- 2015(15956)
- 2014(16323)
- 2013(16629)
- 2012(15860)
- 2011(14790)
- 2010(15066)
- 2009(14255)
- 2008(14032)
- 2007(12940)
- 2006(11421)
- 2005(10391)
- 学科
- 济(85463)
- 经济(85401)
- 管理(39417)
- 业(36230)
- 方法(34412)
- 数学(30823)
- 数学方法(30596)
- 企(29202)
- 企业(29202)
- 地方(19389)
- 中国(17015)
- 农(16529)
- 学(16156)
- 财(15867)
- 业经(14075)
- 地方经济(13262)
- 贸(12139)
- 贸易(12136)
- 制(11859)
- 易(11653)
- 农业(11100)
- 和(10710)
- 环境(10394)
- 融(10005)
- 金融(10003)
- 银(9544)
- 银行(9519)
- 务(9206)
- 财务(9187)
- 财务管理(9160)
- 机构
- 大学(218873)
- 学院(216710)
- 济(102047)
- 经济(100068)
- 管理(81284)
- 研究(77834)
- 理学(69921)
- 理学院(69084)
- 管理学(67808)
- 管理学院(67411)
- 中国(58116)
- 科学(46520)
- 京(45612)
- 财(43952)
- 所(40804)
- 研究所(37003)
- 农(36367)
- 财经(35422)
- 中心(34771)
- 经济学(33004)
- 江(32703)
- 经(31928)
- 业大(31219)
- 经济学院(29594)
- 北京(29117)
- 农业(28673)
- 范(27785)
- 师范(27549)
- 院(27128)
- 财经大学(26013)
- 基金
- 项目(137195)
- 科学(107481)
- 基金(100176)
- 研究(98483)
- 家(87130)
- 国家(86445)
- 科学基金(72968)
- 社会(63916)
- 社会科(60586)
- 社会科学(60567)
- 基金项目(52698)
- 省(52481)
- 自然(46303)
- 自然科(45176)
- 自然科学(45161)
- 教育(44921)
- 划(44427)
- 自然科学基金(44359)
- 资助(42332)
- 编号(38682)
- 成果(32066)
- 部(31260)
- 重点(31157)
- 发(30733)
- 创(27520)
- 课题(26936)
- 教育部(26785)
- 国家社会(26578)
- 科研(26478)
- 创新(25856)
- 期刊
- 济(117141)
- 经济(117141)
- 研究(66423)
- 中国(38934)
- 财(34546)
- 学报(33013)
- 农(32021)
- 科学(30857)
- 管理(28983)
- 大学(24496)
- 学学(23285)
- 农业(21132)
- 经济研究(20014)
- 融(19119)
- 金融(19119)
- 技术(18813)
- 财经(18600)
- 教育(16631)
- 业经(16422)
- 经(16083)
- 问题(15431)
- 统计(13778)
- 技术经济(13621)
- 贸(12141)
- 策(11828)
- 业(11387)
- 世界(11033)
- 决策(10995)
- 商业(10877)
- 理论(10264)
共检索到32604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庞德良 张恒
本文运用1970年到2008年的年度数据建立计量模型检验中国、日本和美国的内外部失衡的因果关系,Johansen协整检验显示各变量之间存在长期均衡的协整关系。基于误差修正模型的Granger因果检验结果发现:(1)日本的内部失衡是中国内部失衡的Granger原因,呈现短期替代和长期互补效应;(2)在长期和短期,中美和日美贸易失衡是中国内部失衡的Granger原因,并呈现不同的效应方向。然而,在模型中,日本的内部失衡具有外生性;(3)美国的内部失衡是中美贸易失衡的Granger原因,并伴随着短期正效应和长期负效应,可以推断,美国的内部失衡间接的导致了中国的内部失衡,在一定程度上,存在大国效应。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张纯威
定量分析显示,我国目前的外部失衡主要是内生性和外源性的,是国内外实质经济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有其客观必然性和存在的合理性。短期内不可能靠调控政策完全消除,强行消除反而不利于经济稳定运行。面对外部失衡的政策重点应在于尽力阻断外部失衡向国内经济传导和对国内经济协调运行构成负面冲击。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王晓杰 赵俊燕
转变中国经济增长模式、扩大内需已经成为中国经济应对美国金融危机的首要问题。中国经济的内外失衡主要表现为国际收支的持续"双顺差"及高投资、高储蓄、低消费,并对中国经济的发展造成了消极影响。本文运用大量数据分析中国经济内外失衡的状况,并提出在金融危机条件下,中国调节经济内外失衡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
金融危机 内外失衡 扩大内需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段平方
中国宏观经济运行的显著特征是内外部经济失衡日益严重,而宏观经济调控出现了实现内部均衡目标和外部均衡目标的政策冲突,宏观经济调控的困境日益加剧。文章分析了中国经济内外部失衡的传导机制,指出中国经济内外部失衡的原因是复杂的,既有制度性的或体制性的内在根源,又有宏观调控体系不完善的原因。因此,提出解决中国经济的内外失衡一方面要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另一方面要深化改革,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实现经济增长模式的转变。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王乔 伍红
在外部经济失衡下,我国经济增速下行压力加大、生产要素成本上升、消费刺激乏力、出口不振。税收作为调控经济的重要杠杆,仍存在诸如税制结构不合理、税制建设缺乏系统和长远规划、税费关系混乱、税制规范性欠缺等问题。在国内外经济面临重大转轨时期,我们应厘清思路,明确税制改革取向,在秉承可持续发展的理念下,规范税制设计,适当降低间接税比重,完善和优化流转税制度设计,强化个人所得税的收入调控功能,健全地方税体系,绿化税制,为实现有质量的经济增长构建坚实的制度基础。
关键词:
经济失衡 税收政策 税制结构 税制改革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相天东
新一轮宏观调控的主要政策工具是货币政策。由于中国经济内外失衡存在一种复杂的联系机制,使货币政策处于困境之中,影响了调控效果。文章评价了宏观调控的效果,分析了中国经济内外失衡的联系机制与成因,并提出治理中国经济的内外失衡的短期对策和长期对策思路。
关键词:
中国经济 内外部失衡 联系机制 治理对策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姜巍
本文主要对开放经济下内外部均衡的涵义、性质作出正确的诠释和理解,并试图通过“神秘四角”间的关系来描述内外部均衡之间相互关系的一般规律,期望能对当前经济全球化和国内经济非均衡环境下回归我国经济的均衡发展带来一定的启示。
关键词:
开放经济 内部均衡 外部均衡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党印 汪洋
本文以中美两国内外部经济失衡为视角,从政策层面解释了2001~2007年全球经济失衡为何呈扩大趋势,提出了全球经济失衡加剧的"政策引致假说"。从中美两国角度来分析,全球经济失衡即表现为中美两国的外部经济失衡。结构向量自回归模型(SVAR)分析表明,中国的引进外资政策致使经常账户盈余过多,这种外部经济失衡进一步引起了内部经济失衡。国民收入决定模型(AENI)分析认为,美国为应对其内部经济失衡,采取的减税政策使其外部失衡加剧。为应对全球经济失衡,中国应调整其引进外资的政策,进行出口部门的产业结构升级;美国应适时调整其税收政策,减少财政赤字,削减贸易壁垒,等等。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王盛 李雪韵
中日两国的发展路径相似,都沿着出口导向道路获取了巨大的成功,但由此也带来了实体与金融不匹配带来的后果—泡沫。在泡沫面前,两国的应对策略各有特点。本文梳理了两国的泡沫应对策略,总结了特征,分析了其有效性以及为什么选择不同应对策略的原因,并作出了相应结论。
关键词:
泡沫 应对机制 中日比较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王晓轩 刘那日苏
产业集群生物样演化的基础体现在:惯例是企业基因遗传的基础,适应性学习是产业集群路径前行的基础,而"物竞天择,适者生存"是选择的基础。产业是社会中的产业,社会深刻的烙印导致产业集群演化中存在着社会学特征。产业路径遵循路径依赖,在政治制度、经济结构、商业习惯等作用下,产业集群进行路径选择和锁定。以社会网络为基础的产业集群网络化链接构成了产业集群演化的社会协作基础。
关键词:
演化经济 产业集群 内外部特征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舒萍
进入新世纪以来台湾的经济增长速度明显减缓,由此引起学界对台湾经济未来走势的关注。笔者认为,台湾是典型的外向型经济,其经济增长既受制于国际经济环境,更取决于自身在国际竞争中的核心竞争力。纵观影响台湾经济发展内外部因素的变动趋势,既有向好的一面,也有不利的部分,未来台湾经济的走势将取决于这两类因素的较量。然而,越来越多的迹象表明,台湾片面依仗美国市场谋求发展的阶段已经过去,在区域经济整合的大潮中,只有抓住时机,利用祖国大陆广袤的发展腹地,其经济才有继续成长的空间。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王晓轩 刘那日苏
产业集群生物样演化的基础体现在:惯例是企业基因遗传的基础,适应性学习是产业集群路径前行的基础,而"物竞天择,适者生存"是选择的基础。产业是社会中的产业,社会深刻的烙印导致产业集群演化中存在着社会学特征。产业路径遵循路径依赖,在政治制度、经济结构、商业习惯等作用下,产业集群进行路径选择和锁定。以社会网络为基础的产业集群网络化链接构成了产业集群演化的社会协作基础。
关键词:
演化经济 产业集群 内外部特征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刘尧成
通过构建一个SVAR模型并进行冲击分解,探讨了影响我国经济外部失衡的两个核心变量——经常账户和人民币汇率波动的结构性冲击及其传导机制。在进行冲击分解时,不仅考虑了宏观政策的冲击,也从微观上考虑了消费者的偏好冲击。最后得出的结论是,消费者的偏好冲击能够很好地解释我国经常账户的波动,货币冲击能够对人民币名义有效汇率的波动提供合理的解释,而风险溢价冲击能够解释这两个变量之间的相互关系。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熊贤良
1994年,一个伴随外汇体制改革的现象引起了“普遍的关注”,也带来了“普遍的困惑”,即在国内通货膨胀率超过20%的情况下,人民币汇率由1:8.7上升为1:8.44,升幅为3%,并且,如果不是中央银行大量“吃进”外汇,以外汇市场为基础的人民币汇率上升的幅度还会更大。本文将以新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为线索,联系我国经济的状况,对上述现象做出解释,同时就我国经济内部和外部平衡的前景谈些看法。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