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886)
- 2023(7085)
- 2022(5917)
- 2021(5352)
- 2020(4387)
- 2019(9724)
- 2018(9127)
- 2017(17989)
- 2016(9696)
- 2015(10499)
- 2014(10175)
- 2013(10096)
- 2012(9210)
- 2011(8422)
- 2010(7999)
- 2009(7418)
- 2008(7360)
- 2007(6402)
- 2006(5547)
- 2005(4982)
- 学科
- 济(41432)
- 经济(41385)
- 管理(28536)
- 业(28337)
- 企(23268)
- 企业(23268)
- 方法(21673)
- 数学(19891)
- 数学方法(19802)
- 贸(11293)
- 贸易(11287)
- 财(11085)
- 易(11030)
- 农(9827)
- 中国(9222)
- 融(8464)
- 金融(8464)
- 业经(8193)
- 务(7649)
- 财务(7647)
- 财务管理(7641)
- 银(7543)
- 制(7529)
- 银行(7511)
- 企业财务(7350)
- 学(7305)
- 行(7180)
- 农业(6146)
- 技术(5736)
- 市场(5586)
- 机构
- 大学(144397)
- 学院(141426)
- 济(65166)
- 经济(64159)
- 管理(55628)
- 研究(49357)
- 理学(48857)
- 理学院(48372)
- 管理学(47664)
- 管理学院(47433)
- 中国(40056)
- 财(29054)
- 农(29020)
- 科学(28785)
- 京(28719)
- 所(25393)
- 财经(24124)
- 业大(23981)
- 农业(23403)
- 研究所(23166)
- 中心(22795)
- 经(22284)
- 经济学(21040)
- 经济学院(19298)
- 江(18771)
- 财经大学(18479)
- 北京(17843)
- 院(17081)
- 商学(16872)
- 融(16828)
- 基金
- 项目(98593)
- 科学(78056)
- 基金(76070)
- 家(68936)
- 国家(68430)
- 研究(64030)
- 科学基金(58361)
- 社会(44213)
- 社会科(42285)
- 社会科学(42272)
- 基金项目(40535)
- 自然(40167)
- 自然科(39372)
- 自然科学(39359)
- 自然科学基金(38738)
- 省(35782)
- 划(31436)
- 资助(31352)
- 教育(29034)
- 部(22576)
- 编号(22322)
- 重点(22031)
- 创(20743)
- 科研(19841)
- 发(19543)
- 教育部(19482)
- 创新(19471)
- 国家社会(19328)
- 计划(19312)
- 大学(18562)
共检索到20417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现代日本经济
[作者]
冯永琦 李文硕
中国、日本、美国的市场提供者地位对东亚货币汇率稳定性存在不同的影响。美国的东亚市场提供者地位对东亚经济体货币兑美元汇率稳定性有着显著的正向影响;中国的东亚市场提供者地位对东亚经济体货币兑人民币汇率稳定性有着显著的负向影响;日本的东亚市场提供者地位与东亚经济体货币兑日元汇率稳定性没有显著相关的关系。中国作为东亚市场提供者地位的提升对东亚经济体货币兑人民币汇率稳定性的促进作用还没有发挥出来。而日本也很难通过东亚市场提供者地位的途径来增强东亚经济体货币兑日元的汇率稳定性。鉴于中国在东亚最终消费品市场提供方面与美国差距甚远,以及美国作为东亚市场提供者地位基本处于平稳态势,可以判断美元仍将在东亚经济体的货币汇率稳定性方面继续发挥着"货币锚"作用,中国应该积极提升在东亚最终消费品市场上的提供者地位。
[期刊] 现代日本经济
[作者]
冯永琦 李文硕
中国、日本、美国的市场提供者地位对东亚货币汇率稳定性存在不同的影响。美国的东亚市场提供者地位对东亚经济体货币兑美元汇率稳定性有着显著的正向影响;中国的东亚市场提供者地位对东亚经济体货币兑人民币汇率稳定性有着显著的负向影响;日本的东亚市场提供者地位与东亚经济体货币兑日元汇率稳定性没有显著相关的关系。中国作为东亚市场提供者地位的提升对东亚经济体货币兑人民币汇率稳定性的促进作用还没有发挥出来。而日本也很难通过东亚市场提供者地位的途径来增强东亚经济体货币兑日元的汇率稳定性。鉴于中国在东亚最终消费品市场提供方面与美
[期刊] 现代日本经济
[作者]
冯永琦 王丽莉
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日作为东亚市场提供者的地位发生了巨大变化。中国作为东亚初级产品、中间产品和最终资本品市场提供者的地位迅速上升,日本作为东亚初级产品和中间产品的市场提供者,其市场规模不断下降。目前,从总体来看,中国已经是东亚最大的市场提供者,但在为东亚提供最终消费品市场方面,中国和日本相比仍然存在很大的差距。中日作为东亚市场提供者的地位变化主要是由于东亚区域整体经济与贸易发展环境的变化以及中日两国在经贸发展上的差异所致。在中日为东亚提供产品市场地位变化的影响下,中国在东亚区域经济合作中的主导性以及对世界经济的影响力日益增强,而日本则呈现不断减弱的趋势。同时,中国作为东亚最终产品市场提供者...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冯永琦 梁月 李文硕
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日美三国作为东盟产品市场提供者的地位发生了巨大变化。目前,中国作为东盟地区初级产品和中间产品市场提供者的地位已经明显高于日本和美国;中国的最终消费品市场提供者地位已经超过日本,与美国的差距在缩小;中国的最终资本品市场提供者地位呈下降趋势。中日美作为东盟市场提供者地位的变化主要是由经济发展水平、汇率变化、贸易结构差异和产业分工模式演变造成的。这一系列变化将对中日美三国的国际经济地位以及东亚区域经济合作产生重要影响。
关键词:
市场提供者 初级产品 中间产品 最终产品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冯永琦 梁月 李文硕
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日美三国作为东盟产品市场提供者的地位发生了巨大变化。目前,中国作为东盟地区初级产品和中间产品市场提供者的地位已经明显高于日本和美国;中国的最终消费品市场提供者地位已经超过日本,与美国的差距在缩小;中国的最终资本品市场提供者地位呈下降趋势。中日美作为东盟市场提供者地位的变化主要是由经济发展水平、汇率变化、贸易结构差异和产业分工模式演变造成的。这一系列变化将对中日美三国的国际经济地位以及东亚区域经济合作产生重要影响。
关键词:
市场提供者 初级产品 中间产品 最终产品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王珊珊 黄梅波
笔者利用两阶段广义矩方法,通过1998年~2005年、2006年~2011年两阶段数据研究中国作为东亚区域最终产品提供者的影响因素。通过研究发现现阶段人民币汇率的稳定性、人民币资本项目可兑换改革、加工贸易的格局、经济增长方式直接影响我国在东亚区域最终产品市场提供情况,进而影响人民币的计价结算货币地位。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刘冰玉 滕建州 刘志蛟
区域货币合作对于降低汇率波动引发的金融风险及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合作的现实基础是构建最优货币区,选择锚货币并使各国货币与其保持一致的变化趋势,维持区域内的固定汇率,对区域外则实行浮动汇率。采用非对称指数平滑转移自回归(AESTAR)模型研究东盟和中、日、韩13国货币相对于亚洲货币单位(AMU)的偏离指数的动态特征,探讨构建最优货币区的可行性。实证结果显示,中国、印尼、马来西亚、缅甸和新加坡5国货币对AMU偏离指数为非线性全局平稳,其中印尼和缅甸的货币对AMU的偏离指数向均值调整的过程更表现出非对称性,其他8个国家则是非平稳过程。研究结论表明,当前13国建立最优货币区并不符合东亚各国经...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黄继炜
从蒙代尔的"三元悖论"出发,本文在总结类似指数优缺点的基础上,建立了一个测度汇率稳定性、资本项目开放度和货币政策独立性之间三元关系的指数组合。并对中国及一些东亚国家的三元指数进行分析。我们发现,"三元指数"之间并不是平等关系,随着资本项目开放度不断提高,各国的汇率稳定性和货币政策独立性都受到不同程度的冲击,而扩大汇率浮动程度对货币政策独立性的支持作用较小。这个结论有助于我国更好地处理国内外经济关系。
关键词:
三元悖论 指数 东亚国家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冯永琦 黄翰庭
中国已经是东亚最大的初级产品、中间产品和最终资本品市场提供者,但东亚最终消费品市场提供者地位远落后于美国。文章使用面板数据模型重点分析了中国经济增长速度、国内私人消费和政府消费支出等因素对中国东亚市场提供者地位的影响。中国的东亚中间产品和最终资本品市场的提供相对较容易受到这些因素的影响,而中国的东亚初级产品和最终消费品市场提供受到影响的程度相对弱些。而且,国内私人消费支出与政府消费支出对中国的东亚市场提供者地位提升有着不同方向的作用。在中国经济增速和政府消费出现下滑以及私人消费进一步增长的影响下,中国作为东亚最终消费品市场提供者的地位将还会提升,中国作为东亚初级产品和中间产品市场提供者的地位将...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刘刚
东亚经济体货币汇率联动态势检验表明,东亚货币之间存在非正式的汇率合作机制。金融危机前,大多数东亚货币汇率呈现出较为一致的联动态势;金融危机期间,其联动态势相比危机前有所加强;人民币二次汇改后,这种联动态势反而有所减弱。同时,进一步选取2005年7月25日至2012年12月2日的名义汇率的周度数据,分阶段实证检验人民币对东亚货币的影响力。结果显示,金融危机后,东亚仍旧是事实上的美元区,美元的地位仍难以撼动,但人民币对部分东亚货币的影响力已超过了美元,对美元地位构成了挑战。可以预计的是,人民币在东亚将发挥更为重要的作用,甚至是发挥亚洲支柱货币作用。
关键词:
人民币 东亚货币 汇率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黄炎龙 陈伟忠 龚六堂
本文建立小型开放经济模型,研究在Ramsey最优均衡下汇率稳定性与最优货币政策之间关系。分析表明:汇率的波动与宏观经济波动之间的关系依赖于货币政策所选择的汇率政策体制,在Ramsey均衡下,有管理的浮动汇率政策有益于经济实现内外部市场均衡,而为了确保汇率的稳定性,最优货币政策能够使用较竞争性均衡更低的利率获得更高的产出和更低的通胀水平,维持汇率的稳定对货币政策并不形成压力;最优货币政策在保持汇率稳定的同时,依然面临汇率稳定与本国市场目标之间的冲突,即内部和外部市场波动性存在难以平衡的问题。分析还表明,当汇率处于区间内的贬值和升值波动过程中,最优货币政策不受约束地执行内外部市场均衡。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李杨
本文认为,货币危机对经济的危害极大,建立判断货币稳定性的预警体系十分重要。在这一体系中,相关指标的选择对其预报的性能起着关健作用。本文选择了6项,即外汇储备、贸易条件、财政赤字、通货膨胀、信贷扩张和公共开支。根据指标的变化状况,政府和有关部门可采取措施,防范和消除货币危机。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蔡彤娟 林润红
面对美元新周期和美国货币政策的不确定性,中日韩三国加强区域货币合作有利于共同抵御外部冲击,同时为未来东亚独立货币板块奠定基础。文章在理论论证"核心货币-主要货币汇率联动-东亚独立货币板块"路径机制的基础上,以区域核心货币与外围货币的汇率联动为研究对象,建立VAR-DCC-MVGARCH模型检验美元、日元、人民币、韩元四大核心货币与东亚其他货币汇率联动的均值溢出效应和动态相关性。结果表明,美元在东亚地区的锚货币地位依然稳固,人民币和日元也初步具备成为区域核心货币的能力,韩元影响相对较弱。文章建议中日韩三国加强货币合作,从提高区域内货币使用比例、增强功能性合作、增进政治互信入手,促进"货币互换+自贸区建设"双轮驱动,以更紧密的经济联动带动汇率联动,推动东亚独立货币板块的形成和巩固,提升区域核心货币的国际地位。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郭珺 周雯
1997年爆发的亚洲金融危机和2008年以来的全球金融危机凸现出东亚区域货币合作的必要性。利用向量自回归模型和多变量GARCH模型研究了人民币与日元、韩元、港元、台币、新加坡元、泰铢、印尼盾、吉林特等东亚地区8种货币之间的动态关系。研究结果表明,人民币汇率易受到外部冲击的影响;人民币与东亚地区其他货币之间汇率合作基础不同,现阶段港元、台币、泰铢是人民币最佳的汇率合作伙伴。
[期刊]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作者]
何慧刚
东亚货币合作的最终目标是建立东亚单一货币区,其核心目标是实现东亚汇率稳定。BBC规则、AERM和YenBloc等六种构想是目前关于构建东亚稳定汇率机制比较有代表性的方案,每一种方案都有其优势和缺陷。构建东亚汇率稳定机制,首先是要实现双边汇率稳定,再实现“次区域”汇率稳定,最后实现东亚整体汇率稳定。
关键词:
东亚货币合作 汇率稳定机制 方案 路径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