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363)
2023(9520)
2022(8343)
2021(7547)
2020(6739)
2019(15785)
2018(15746)
2017(30944)
2016(16941)
2015(19548)
2014(19973)
2013(19914)
2012(18671)
2011(17129)
2010(17824)
2009(16798)
2008(16520)
2007(15052)
2006(13210)
2005(11917)
作者
(51321)
(43266)
(43076)
(41215)
(27554)
(20676)
(19747)
(16922)
(16148)
(15496)
(14764)
(14496)
(13877)
(13859)
(13489)
(13419)
(12917)
(12802)
(12532)
(12399)
(10973)
(10761)
(10665)
(9880)
(9824)
(9683)
(9505)
(9453)
(8859)
(8567)
学科
(95211)
经济(95141)
管理(45813)
(42542)
方法(40508)
数学(36534)
数学方法(35936)
(34414)
企业(34414)
地方(20943)
中国(19458)
(19253)
(18378)
(16933)
业经(16278)
(13861)
贸易(13854)
地方经济(13778)
(13349)
(13076)
农业(12792)
理论(12677)
(12362)
环境(11473)
(11364)
金融(11362)
(10940)
银行(10916)
(10380)
(9880)
机构
学院(257584)
大学(257274)
(115004)
经济(112720)
管理(97242)
研究(88759)
理学(83649)
理学院(82685)
管理学(80935)
管理学院(80454)
中国(65865)
科学(54288)
(53986)
(49129)
(46434)
(42884)
研究所(42164)
中心(39997)
财经(39437)
(39037)
业大(38050)
经济学(36399)
(35428)
北京(34429)
农业(33807)
(32847)
经济学院(32599)
师范(32513)
(30874)
(30814)
基金
项目(164732)
科学(128494)
研究(118380)
基金(118086)
(102794)
国家(101988)
科学基金(86667)
社会(74492)
社会科(70616)
社会科学(70593)
(65365)
基金项目(61684)
自然(56021)
教育(55625)
自然科(54739)
自然科学(54725)
(54652)
自然科学基金(53706)
资助(50853)
编号(48202)
成果(39376)
重点(37556)
(36541)
(36433)
课题(33808)
(33717)
科研(31673)
创新(31602)
教育部(31218)
大学(30869)
期刊
(129663)
经济(129663)
研究(75852)
中国(47098)
学报(39105)
(38390)
(38228)
科学(35856)
管理(35328)
大学(29247)
学学(27696)
农业(25596)
教育(25069)
技术(25025)
经济研究(22042)
(21647)
金融(21647)
财经(20082)
业经(19039)
(17337)
统计(17225)
问题(16891)
技术经济(15549)
(15020)
(14162)
决策(13969)
(12851)
商业(12628)
世界(11947)
理论(11689)
共检索到38254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欧阳进  
宏观经济计量学的基础源于19世纪各方面的数量经济研究,在某种更窄的意义上讲,本世纪30年代,美国经济计量学会和考尔斯经济研究委员会的合并才标志着该学科大踏步发展的开始。而世界范围的宏观经济计量模型的发展主要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后。其渊源可追溯到策动者Jacob Marchak,他于1943-1944年间在考尔斯委员会组织了一个研究队伍。从那时起,发展到今天宏观经济计量模型的建模与研究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赵国庆  
一、问题的提及经济增长理论的分析研究构成了宏观经济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经济增长理论发展历史上,索洛(Solow)和斯旺(swan)1956年同时发表了称为新古典派增长理论的论文,认为经济增长的来源大部分是由外生技术进步来决定的。通过市场的作用和调节使生产要素(资本和劳动)达到完全的利用,可以说是新古典增长模型的主要特征。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罗丽娟  方栓喜  
中日两国同是人口大国,同为政府主导型经济发展模式,同样经历过较长时间的高速经济增长而进入工业化中后期,但日本形成了中产阶层为主的社会结构;而中国到目前中产阶层只占人口总数的23%左右,远低于1975年日本工业化中后期的77%。这一现象来自于两国服务发展、教育、人口城市化、社会保障、税制结构等方面的差异。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任若恩  李洁  郑海涛  柏满迎  
本研究主要讨论中国与日本的经济规模比较。在综述了各研究者对中国国际可比CDP 的测算方法和结果的基础上,以1995年为基年用生产法测算了中日的可直接比较行业的双边购买力平价(PPP),并利用三种方法测算了非直接比较行业的 PPP 以得到国民经济总体的 PPP,利用增长率法和 GDP 减缩指数法推算了1996~2004年日本的以人民币表示的 GDP。本文发现至少从2003年开始,中国 GDP 与日本相当,在2004年,中国的 GDP 是日本的1.03~1.11倍。
[期刊] 现代日本经济  [作者] 施锦芳  吴学艳  
本文以经济增长与碳排放关系的EKC曲线为基础,收集整理了1984—2014年中国人均GDP和人均碳排放数据以及1960—2014年日本人均GDP和人均碳排放数据,对比分析了中日两国人均GDP和人均碳排放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中国的EKC曲线呈倒"N"型,存在拐点;日本的EKC曲线呈"N"型,存在拐点。最后,通过研究日本1960—2014年的EKC曲线,预测中国EKC曲线的未来走势,发现中国的碳排放有上升趋势。
[期刊] 现代日本经济  [作者] 施锦芳  吴学艳  
本文以经济增长与碳排放关系的EKC曲线为基础,收集整理了1984—2014年中国人均GDP和人均碳排放数据以及1960—2014年日本人均GDP和人均碳排放数据,对比分析了中日两国人均GDP和人均碳排放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中国的EKC曲线呈倒"N"型,存在拐点;日本的EKC曲线呈"N"型,存在拐点。最后,通过研究日本1960—2014年的EKC曲线,预测中国EKC曲线的未来走势,发现中国的碳排放有上升趋势。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李华  薛成水  
尽管中国和日本历史上具有相同的政治和文化背景,但两国经济立法中存在的诸多不同之处直接导致了两国经济法发展的不同状况。在对两国经济立法中的法律移植、立法体系及经济立法中政府干预经济状况进行比较分析后,提出了完善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立法的三个方面的构想:在经济立法中应注重法律移植的本土化;建立统一的经济法体系;在经济立法中要规制政府干预经济的权限。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戴秀英  康晶  
日本从1955年至1975年,中国从1980年至2000年,国民经济都以8%的速度持续增长。20年后,日本一跃成为世界第二经济强国,我国却仍然是发展中国家。经过比较分析,两国存在的差异主要原因有以下两个方面: 一、起步时社会经济基础条件不同 1955年,日本已经是完全的市场经济国家,并实现了企业组织多元化。此后在美国扶持下,成为美、欧的最重要贸易伙伴。而我国是在计划经济条件下起步的,边改革边发展,除少数政策性开放试点地区外,绝大部分地区到1992年以后才向市场经济过渡。缺乏竞争机制,市场准入门坎高、退出障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谭雅玲  
1995年美元兑日元汇率剧烈动荡,从年初的1:100.67猛跌至4月19日的1:79.75,创下二战以来美元汇率的最低点,跌幅达20%;1996年美元兑日元却一路上扬,从年初的1:103.40上升到4月15日的1:108.60,创下26个月来的美元汇率最高点,升幅为10.5%。正值此时,西方七国中央银行行长和财政部长举行会议,评述当前市场状况时,与会者一致认为目前美元汇率步入回升轨道的走势较为合理,并希望各方继续加强合作,维护市场的价格平稳。 近年来外汇市场两种主要货币间的大幅波动,是与双方国家的经济、贸易及政策导向等因素密切相关的,因为通常汇率的基本决定因素在于一个国家经济发展情况。
[期刊] 现代日本经济  [作者] 李丽  
中日经贸关系是亚太地区最重要的双边经贸关系,也是亚太自贸区进程的关键。中日双边贸易关系紧密,国际垂直分工水平深化,基于比较优势的产业内贸易和互补贸易是中日之间主要贸易形式。通过多边阻力条件引力模型分析发现,地缘优势、中国经济增长、日本对华直接投资是促进双边贸易增长的有利因素,而日本经济增长缓慢、中日生产率水平快速趋同、日资企业贸易投资战略重点转移是不利因素。中、韩与东盟的自贸协定削弱了日本的竞争优势。日、韩在中国市场上互为主要竞争者,韩国有助于中国制约日本,东盟既是中国的重要贸易伙伴也是潜在竞争对手。中日贸易谈判难度最大,意义也最大,对日贸易谈判应坚持以双边自由贸易谈判优先、"10+3"等多边...
[期刊] 现代日本经济  [作者] 冯昭奎  
几乎所有讨论中日经济关系的文章,都提及了中日两国在经济方面存在着互补关系。而这个互补关系的内容,人们最常提到的有:日本拥有资金、技术方面的优势;中国则拥有劳动力、资源方面的优势,而且是一个正在成长中的巨大市场。本文就对中日经济的互补关系,稍加展开,做一番论述。先说资金。日本拥有资金优势,这是事实。据日本经济研究中心预测,至2010年,世界各国对外投资的总额为15万亿美元,其中日本为4.5万亿美元,占将近1/3。然而,与日本的资金优势相伴的另一个事实是,今后一个时期,世界上对资金的需求超过资金的供给,即资金相对不足。因此,谈论日本的资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刘国帅   钟俊平   辛同  
本文基于我国2011-2020年省级面板数据,运用空间自相关分析法、空间杜宾模型及中介模型实证分析数字经济对居民消费升级的影响。结果表明,居民消费升级具有显著的空间集聚性;数字经济的发展可以促进当地居民消费升级水平的提升,并对相邻地区居民消费升级水平也产生正向溢出效应,缩小了各地区居民消费升级的空间差异;中介效应表明,数字经济能通过促进产业升级,进而推动居民消费升级。因此,为推动居民消费持续升级,我国应继续推动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加快传统产业升级转型,统筹各地区数字经济协调发展。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杨晓春  
文章运用数理统计的RP2准则,简单、直观地确定了我国居民消费函数模型;并从计量经济学角度,结合消费函数的经济理论,通过对模型经济意义检验、统计检验、计量经济学检验以及模型预测检验等过程,对模型反复修正与改进,最终得到与绝对收入假说下的消费函数模型相一致的我国居民消费函数模型,此模型对制定相关经济政策具有指导意义。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曾鸣  依·斯麦尔  
70年代的能源危机使西方许多企业逐步减少甚至摆脱依赖电力公司供电,而转向(部分或全部)自备电力(及其它能源)。其中最主要的形式是自备热电站(为企业同时提供电力和热能或工艺生产用蒸汽)。本文从企业的角度,针对在给定的经济和技术条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