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2337)
- 2023(17943)
- 2022(14994)
- 2021(13905)
- 2020(11348)
- 2019(25991)
- 2018(26205)
- 2017(49551)
- 2016(27359)
- 2015(30956)
- 2014(31745)
- 2013(30919)
- 2012(28734)
- 2011(26068)
- 2010(26580)
- 2009(24385)
- 2008(23983)
- 2007(21595)
- 2006(19491)
- 2005(18022)
- 学科
- 济(125828)
- 经济(125687)
- 管理(76174)
- 业(71651)
- 企(58619)
- 企业(58619)
- 方法(45813)
- 数学(37883)
- 数学方法(37445)
- 中国(35941)
- 农(31921)
- 地方(31119)
- 业经(29071)
- 学(27352)
- 财(26496)
- 制(22082)
- 理论(21896)
- 农业(21768)
- 贸(19743)
- 贸易(19726)
- 银(19451)
- 银行(19402)
- 和(19198)
- 融(19100)
- 金融(19098)
- 易(18964)
- 行(18631)
- 环境(17952)
- 教育(17644)
- 发(17500)
- 机构
- 大学(395615)
- 学院(394648)
- 济(160565)
- 经济(156875)
- 管理(148646)
- 研究(138409)
- 理学(126030)
- 理学院(124527)
- 管理学(122378)
- 管理学院(121656)
- 中国(104159)
- 京(86748)
- 科学(84358)
- 财(74482)
- 所(70847)
- 研究所(63685)
- 农(61780)
- 江(61593)
- 中心(61584)
- 财经(58092)
- 范(55954)
- 北京(55929)
- 师范(55429)
- 业大(55386)
- 经(52405)
- 州(50164)
- 院(50004)
- 经济学(48599)
- 农业(47690)
- 师范大学(44505)
- 基金
- 项目(253143)
- 科学(197284)
- 研究(190548)
- 基金(179022)
- 家(154639)
- 国家(153211)
- 科学基金(130514)
- 社会(118223)
- 社会科(111740)
- 社会科学(111711)
- 省(100099)
- 基金项目(94056)
- 教育(87971)
- 划(83319)
- 自然(81870)
- 自然科(79859)
- 自然科学(79844)
- 编号(79832)
- 自然科学基金(78387)
- 资助(73902)
- 成果(66879)
- 发(57626)
- 重点(56985)
- 课题(56528)
- 部(54978)
- 创(51799)
- 项目编号(48632)
- 创新(48227)
- 国家社会(47724)
- 大学(47423)
- 期刊
- 济(193933)
- 经济(193933)
- 研究(126464)
- 中国(84154)
- 学报(60541)
- 管理(57900)
- 农(57684)
- 财(57038)
- 科学(55747)
- 教育(54485)
- 大学(46080)
- 学学(42434)
- 农业(39605)
- 融(37723)
- 金融(37723)
- 技术(36887)
- 业经(31054)
- 经济研究(30500)
- 财经(29165)
- 经(25128)
- 问题(24919)
- 图书(24396)
- 业(20192)
- 技术经济(20115)
- 理论(19302)
- 现代(18753)
- 科技(18022)
- 贸(18020)
- 商业(17947)
- 版(17767)
共检索到61599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帅冬云
中日经济现代化理论研究的新探索——简评严清华专著《中日现代化经济发展思想比较研究》帅冬云现代化在当今已成为一个世界性的话题,现代化经济发展思想也成了一个极为重要的学科研究领域。对于日本经济发展奇迹的探讨和中国经济发展问题的研究,对于中日现代化背景、...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戴秀英 康晶
日本从1955年至1975年,中国从1980年至2000年,国民经济都以8%的速度持续增长。20年后,日本一跃成为世界第二经济强国,我国却仍然是发展中国家。经过比较分析,两国存在的差异主要原因有以下两个方面: 一、起步时社会经济基础条件不同 1955年,日本已经是完全的市场经济国家,并实现了企业组织多元化。此后在美国扶持下,成为美、欧的最重要贸易伙伴。而我国是在计划经济条件下起步的,边改革边发展,除少数政策性开放试点地区外,绝大部分地区到1992年以后才向市场经济过渡。缺乏竞争机制,市场准入门坎高、退出障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刘亮 李昊匡
党的二十大深刻做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论断,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进程中经济发展始终处于关键环节,如何系统总结和深入探索经济现代化的历史之路与未来之路,对学习理解党的二十大理论精神不可或缺。因此,本文首先回顾了从民族独立到经济建设再到高质量发展的中国式现代化经济飞跃的演进脉络,并定位新时代探讨了聚焦高质量发展推动中国式经济现代化道路建设的中心目标、前进方向和根本要求,在此基础上继续展望了构建现代化的市场配置、产业协同、区域协调、绿色发展、对外开放及收入分配体系的可能路径。为立足于走自己的现代化经济发展道路提供了中国特色的理论价值与独立自主的实践方案。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李超 韩江波 穆尧芊 张中鹏
2014年是中国农历的又一个甲午之年。近代中国在晚清时期曾先后遗憾地错失两次工业革命的发展机遇,经济增速和发展水平均滞后于同时期的日本。本文在理论模型和数值模拟的基础上,通过归纳和梳理清朝洋务运动和日本明治维新时期不同的产业和技术演化模式,研究发现,经济体只有立足于自身的要素禀赋结构并选择适宜技术模式来组织生产,才能最便捷地扩大总产出,最大限度地创造经济剩余。鉴于此,后发国家的政府应该把注意力放在如何促进要素禀赋的结构升级上,而不是单纯地以追求产业和技术的先进性为目标。
关键词:
适宜技术 现代化 发展战略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田毅鹏
中日现代化比较研究启始于19世纪下半叶,鼎盛于战后,至今仍是学术界研究的热点问题。应该在概括总结近年来学术界研究的基础上,对文明结构分析、现代化进程中的“时差”、现代化推进力量、文化变迁与现代化关系等中日现代化比较研究中的几个理论问题进行深入探讨。文明结构比较分析研究是我们理解中日现代化不同命运的重要视角,但我们在比较研究中日文明结构差异时,要注意分析日本社会结构的“自性”,而不能仅仅研究其“类西方性”。在研究时段选择的问题上,也不能仅仅局限于19世纪下半叶,而应注意进行“长时段”研究。
关键词:
文明结构 现代化 比较研究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柳文 关毅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周天勇 张弥
本文系统总结了对外开放对中国国民经济高速发展的推动效应。对外开放,引进了我们需要的资金;引进、学习、吸收、消化了国外的科学技术,并且在此基础上进行了技术的再创新;也使我们学习和借鉴了国外先进的管理知识和经验,以及现代的企业制度;而特区、沿海开放城市、经济技术开发区和沿边内陆开放,形成了我国全面开放的格局,这些开放地带和这种开放格局,使我们内生了新的体制机构和新的生产力增长点;在经济增长的因素中,通过加工出口贸易,我们将数亿剩余劳动力这样的劣势转变成了劳动力资源丰富这样的比较优势。这样一些对外开放的方面和内容,是30年来强劲推动中国经济高速增长因素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对于对外开放中出现的这样或那样...
关键词:
对外开放 闭关锁国 现代化 经济发展
[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作者]
贾履让
推动流通现代化,加速经济发展贾履让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指出:“改革现有商品流通体系,进一步发展商品市场。……推动流通现代化。”这一论述不仅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设有着重要的意义,而且对于实现我国经...
[期刊]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陈晋文 庞毅
1912~1936年中国的经济在传统与现代因素的交织作用下发生了巨大变化。中国经济在内外有利因素下不断发展,出现了民国经济发展史上的两个"黄金时期",当然,在这一时期的经济发展中也存在着一些制约因素。应肯定在这一时期中国经济现代化发展中的绩效,但也不宜评价过高。
关键词:
民国经济 社会转型 经济增长与变革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周文 施炫伶
在数字经济时代,中国式现代化与数字经济发展密不可分。从历史纵向维度看,数字经济是推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的关键力量。从横向对比维度看,发展数字经济是超越西方资本主义现代化道路的突破口。本文基于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视角考察数字经济时代中国式现代化的特征,主要包括:一是创新驱动的数字经济发展增强中国式现代化的协调性;二是系统观念的数字经济发展助力中国式现代化的体系性;三是人本逻辑的数字经济发展推动中国式现代化的独特性;四是制度保障的数字经济发展彰显中国式现代化的优越性;五是和平发展的数字经济发展推动全球治理体系变革。基于此,笔者提出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上数字经济发展需要健全平衡保护与共享的数据产权政策、兼顾公平与活力的数字平台竞争政策、统筹安全与发展的数字经济监管政策。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胡蓉
数字经济、流通现代化为城市产业创新带来了新的模式、新的机制、新的技术和新的业态,为城市产业创新注入新的活力。本文基于2011-2021年52个数字经济发展城市的面板数据,对数字经济、流通现代化和城市产业创新的关系进行了理论研究和实证分析。研究结果发现:第一,数字经济发展显著促进城市产业创新;第二,在数字经济促进城市产业创新过程中流通现代化发挥着部分中介作用。因此,应发挥多方联动的能力,积极推进数字化转型和产业升级,建立良好的产业生态,提高数字组合、数字模型和数字能力,加快数字经济发展、推动流通现代化,以创新的思维和方法推动城市产业的发展。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张幼文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暴琪 徐长乐
经济现代化是世界各国的共同诉求。在向二次经济现代化转型的进程中,长三角应当根据国内外环境的发展变化,科学选择一种有利于促进突破发展瓶颈,加快经济现代化建设进程的新的经济发展方式。文章在对经济现代化的发展方向以及改革开放三十年长三角经济发展经验进行分析总结的基础上,将新的发展方式落脚在产业结构升级与低碳经济协同发展上。接着,文章又对新的发展方式进行可行性研究,并围绕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主要任务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
经济现代化 长三角 经济发展方式 转变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王红霞
加快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是加快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建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的坚实基础。在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框架下,基于区域发展理论分析和全球区域政策实践演进的研究,本文探讨了现代化城乡区域发展体系建设的意义和内涵特征:现代化城乡区域发展体系是区域发展的三个客观基础和三个基本现象相互作用、相互关系形成和决定的有机系统,包括建立发挥比较优势的区域协调机制、建立有利于区域增长和创新的区域治理机制、建立城乡融合发展机制和乡村振兴机制和建立区域统筹发展的支持体系四大机制和体系。现代化城乡区域发展体系建设是中国区域政策实践的转型探索与创新。研究指出:要尊重客观规律和客观事实,以“人民”的发展权利为中心而不是以“地区”发展绩效为中心,重视和基于中国区域发展最新形成的三个基本空间:即传统地理划分的宏观空间、城市群空间和具有中国特色的城乡二元空间,构建优势互补、协调联动的现代化城乡区域发展体系,彰显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制度优势和显著特色。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本刊编辑部 沈蓉
2019年10月,第六届世界互联网大会(乌镇峰会)隆重召开,来自全球83个国家和地区的嘉宾针对"智能互联开放合作——携手共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这一主题,纵论网络空间的发展大势,共商网络空间的进一步开放与合作途径。本届峰会召开的首日即举行了"国家数字经济创新发展试验区启动会",会上发布了《国家数字经济创新发展试验区实施方案》,确定浙江省、河北省(雄安新区)、福建省、广东省、重庆市、四川省为首批国家数字
关键词:
现代化经济体系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