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447)
2023(5886)
2022(4847)
2021(4243)
2020(3426)
2019(7478)
2018(7278)
2017(13838)
2016(6872)
2015(7616)
2014(7299)
2013(7343)
2012(7091)
2011(6755)
2010(7087)
2009(6735)
2008(6322)
2007(5915)
2006(5483)
2005(4954)
作者
(19972)
(17006)
(16810)
(15833)
(10713)
(7897)
(7451)
(6464)
(6256)
(5983)
(5885)
(5604)
(5442)
(5428)
(5123)
(5104)
(5058)
(4827)
(4811)
(4367)
(4361)
(3954)
(3926)
(3900)
(3889)
(3777)
(3549)
(3528)
(3337)
(3231)
学科
(57381)
经济(57356)
管理(25053)
(21212)
(18563)
企业(18563)
地方(15945)
方法(13694)
地方经济(12271)
数学(11909)
数学方法(11845)
技术(11525)
中国(11304)
业经(9960)
技术管理(9018)
(8215)
(7910)
(7605)
(7268)
(6877)
金融(6877)
经济学(6653)
环境(6602)
(6290)
银行(6283)
(6152)
产业(6126)
(6068)
(5680)
(5567)
机构
学院(107974)
大学(106680)
(60705)
经济(59756)
研究(40957)
管理(40935)
理学(34535)
理学院(34178)
管理学(33839)
管理学院(33612)
中国(30447)
(24056)
(21059)
科学(20668)
经济学(20219)
(19744)
财经(18918)
经济学院(17798)
研究所(17570)
中心(17435)
(17028)
(16652)
(14519)
财经大学(13753)
北京(13457)
(13093)
(12826)
师范(12769)
(12673)
社会(12475)
基金
项目(65776)
科学(53366)
研究(50876)
基金(48298)
(40936)
国家(40620)
社会(36312)
科学基金(35518)
社会科(34591)
社会科学(34582)
(26055)
基金项目(24909)
教育(21950)
(20509)
自然(19537)
自然科(19112)
自然科学(19107)
自然科学基金(18771)
编号(18715)
资助(18701)
(16677)
(16413)
国家社会(15961)
创新(15938)
成果(15188)
重点(14803)
(14534)
(14469)
经济(14413)
发展(14329)
期刊
(76597)
经济(76597)
研究(38597)
中国(22545)
管理(18930)
(17744)
经济研究(13513)
科学(12428)
(12156)
(11603)
金融(11603)
技术(11401)
学报(11014)
财经(10607)
业经(10118)
(9432)
问题(9331)
大学(9223)
学学(8814)
教育(8674)
技术经济(8613)
农业(7803)
(7026)
世界(6944)
国际(6741)
(6271)
统计(6202)
经济问题(6178)
经济管理(5831)
科技(5782)
共检索到17697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马君雷  
一、形势和战略原苏联解体的局势给国际社会造成严重影响,形势的变化导致美国世界战略的根本性变化.用布什的话来说,美国"已经获得了一次非同一般的机遇","可以按照我们的价值观和理想建立一个国际新体系."但是,复杂变幻的世界形势使美国瞻前顾后的因素很多,尚待观察、思考和掂量.同时也将促使日本战略的改变.90年代,日本仍会把与美国的同盟关系当作基轴,继续在这个范畴内运营,同时,也将为了适应美国要求日本成为"全球平衡伙伴"
[期刊] 现代日本经济  [作者] 苏存  
东北亚经济圈与中日经济合作辽宁省盘锦市人民银行苏存一、建立东北亚经济圈的现实意义东北亚经济圈在地理范围上涵盖日本、韩国、中国东北和华北地区、俄罗斯西伯利亚和远东地区、朝鲜及蒙古。广大的东北亚地区人杰地灵,许多重要的经济技术指标也名列世界前茅。可以预见...
[期刊] 现代日本经济  [作者] 于永达  
日本的国际经济关系走向与中日经济合作吉林大学日本研究所于永达日本经济可谓当今世界上利用海外条件、借翼而飞的经济类型中最成功的一例,国际环境的变化对其发展具有突出的影响。1991年东西方冷战结束后复杂的国际局势,从不同侧面制约、抵减或促进着日本经济的发...
[期刊] 现代日本经济  [作者] 尹小平  郭士健  
[期刊] 国际商务研究  [作者] 申国稳  
本文认为,中国加入WTO会给中日经济合作带来全面的、深刻的影响,无论是双方贸易、投资,还是双方的经济协商和纠纷解决,中日两国都应以此为“起爆剂”,开创中日经济合作的新局面。
[期刊] 国际商务研究  [作者] 王新奎  
一、90年代中国区域经济发展 战略的调整 1.80年代中国沿海地区经济发展战略的实施及其影响 (1)实施沿海地区经济发展战略的背景 中国是一个国土辽阔但区域间经济发展水平差距巨大的国家。中国这一特殊的国情决定了,在从封闭经济体制向开放经济体制转变的过程中,必须采取区域推进的对外开放战略。中国东部沿海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较高,有较强的工业、科技、人才基础,对外经济交往较多,理所当然地成为对外开放的首选地区。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郭莉  
近两年来,中日经济合作的客观环境出现了一些变化,双边贸易增长速度放慢,日本企业对华直接投资出现回落,尤其是去年出现的亚洲金融危机给中日两国各个领域的合作带来了不可估量的负面影响。对此,不能不引起两国政府和经贸企业界的普遍关注。 1997年,中日进出口贸易额达
[期刊]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作者] 于津平  
在全球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国际背景下,加强中日经济合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中日两国是东亚的经济大国,两国之间的贸易和投资在双方的对外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但由于发展水平的差异、历史问题及美国和政治等因素的存在,中日之间实现贸易自由化的道路依然十分坎坷。随着中国经济的持续发展和日本经济的复苏,推动中日贸易自由化的力量将会进一步增加,但中日经济合作关系的前景不仅取决于两国经济力量的变化,而且取决于两国能否通过沟通和制度变迁实现政治和意识形态上的跨越。
[期刊] 世界经济文汇  [作者] 王克忠  
浦东开放和开发为中日经济合作提供了一个新的历史性契机,有可能使中日经济合作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从而对中国经济的起飞和东亚地区经济现代化产生十分深远的影响。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吕乃澄  刘东  
中日经济合作发展的新高潮吕乃澄,刘东1992年中日两国实现高层互访后,两国关系进入一个新阶段,经济合作发展掀起了一个新高潮。中日经济的互补性,正在为日本经济界人士所认识;中国正在成为日本企业的越来越重要的商品市场和投资场所。他们提出,“要保持经济繁荣...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张文勇  
中日经济合作关系在21世纪亚太经济的繁荣和稳定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和作用。中日两国之间建立的互补性经济合作和战略性经济合作关系,不仅有助于两国及亚太经济的发展,而且有助于在东北亚区域经济、政治、安全领域形成有效的协调力量,促进东北亚经济圈的形成。近年来,中日经济贸易、投资关系发展较快,但仍存在一些问题。从长远看,这些问题的存在势必影响中日经济合作关系的顺利发展。为此,必须采取有效措施,努力解决双方在经济合作中存在的各种问题,建立起稳定、规范的双边经济关系,才能促进中日经济关系稳定和深入的发展,从而在21世纪的亚太地区经济持续增长和区域经济合作中发挥重要作用。
[期刊] 现代日本经济  [作者] 李晓  
构建地区战略性的经济合作关系──关于发展中日经济关系的新思考吉林大学国际经济系李晓自70年代以来,中日经济关系在得到迅猛发展的同时.也出现了一系列矛盾和问题。如日本对华直接投资步伐缓慢、对华技术转让过于迟缓,以及中日贸易不平衡和摩擦的出现等等.①但从...
[期刊] 国际商务研究  [作者] 田春华  
尽管亚太区域经济合作早在60年代就由日本学者提出设想,但由于亚太各国政治、经济、文化、宗教等方面的差异较大,合作设想只停留在民间讨论层次上。80年代后,北美自由贸易区的建立,欧共体发展为欧洲经济联盟,对亚太各国的压力增大。1989年亚太区域经济合作的官方协调以亚太经济合作组织(APEC)建立为始点,经历8次部长级会议和4次领导人会议,APEC的合作机制才由
[期刊] 重庆工商大学学报(西部论坛)  [作者] 徐世伟  赖恒静  
中日两国文化既有相同的渊源,又有显著的差异;日本的企业文化以“和”为核心,中国的企业文化强调中庸之道;在中日经济合作中由于文化的差异会导致管理冲突,并对其生产经营产生影响;中日经济合作企业应加强跨国文化的交流和沟通,消除或减少因文化差异而导致的管理冲突所带来的负面影响。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余长国  
上海作为全国的经济、技术发达地区之一,在这几年对外开放政策指引下,不断注意改善外资的投资环境,也吸引了一批外资在上海建厂、造饭店。如果细加分析,不难发现到上海来投资的外商中,日本的投资比例比较少,而且日资大多集中在旅馆等服务业,真正投入到产业中去的日资相当少。这不仅与上海在全国的地位不相称,而且与中日两国一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