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469)
2023(9296)
2022(7222)
2021(6192)
2020(5192)
2019(11405)
2018(11440)
2017(21272)
2016(11485)
2015(12917)
2014(13194)
2013(12671)
2012(11814)
2011(10975)
2010(11256)
2009(10587)
2008(10191)
2007(9440)
2006(8909)
2005(8378)
作者
(34947)
(29395)
(29083)
(27999)
(18722)
(13638)
(13186)
(11336)
(11139)
(10419)
(10164)
(9759)
(9654)
(9569)
(9259)
(9026)
(8658)
(8521)
(8337)
(8083)
(7777)
(7226)
(7152)
(6833)
(6674)
(6578)
(6359)
(6296)
(5949)
(5849)
学科
(70543)
经济(70480)
管理(29478)
(23549)
地方(19259)
中国(18284)
(18009)
企业(18009)
方法(17512)
数学(14865)
数学方法(14712)
(14702)
(14608)
业经(14099)
地方经济(12813)
(11245)
(10245)
(10130)
农业(9868)
(9740)
金融(9733)
(9634)
(8899)
银行(8879)
理论(8769)
(8644)
产业(8398)
环境(8344)
关系(7937)
(7821)
机构
大学(171061)
学院(170067)
(79109)
经济(77518)
研究(68493)
管理(57127)
中国(50837)
理学(47580)
理学院(46989)
管理学(45985)
管理学院(45676)
科学(39556)
(37306)
(35519)
(34973)
研究所(31962)
(29356)
中心(29291)
(27788)
财经(26835)
经济学(25780)
(24668)
(24176)
北京(23986)
(23937)
师范(23666)
业大(23282)
农业(22745)
经济学院(22717)
(21564)
基金
项目(105989)
科学(82670)
研究(78807)
基金(75556)
(66379)
国家(65863)
科学基金(54885)
社会(51346)
社会科(48551)
社会科学(48538)
(41431)
基金项目(38276)
教育(35449)
(34364)
自然(32410)
自然科(31652)
自然科学(31639)
编号(31289)
自然科学基金(31031)
资助(30566)
成果(26913)
(24987)
重点(24632)
课题(23411)
(22679)
国家社会(22102)
(20989)
发展(20679)
(20388)
(19862)
期刊
(101084)
经济(101084)
研究(58993)
中国(39979)
(28553)
学报(27902)
(26786)
科学(24940)
管理(24443)
大学(21380)
教育(21119)
学学(19952)
农业(18900)
经济研究(17584)
(17272)
金融(17272)
技术(16017)
财经(14603)
业经(14144)
问题(12964)
(12873)
(10206)
世界(10106)
(9979)
国际(9790)
技术经济(9455)
统计(8824)
经济问题(8137)
现代(8037)
(7944)
共检索到28312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郑有国  
亚州的历史和现实,决定了亚洲经济一体化已经不可能走欧盟或北美的发展道路。本文认为中国应当加强与日本经贸联系,加紧和日本共同推动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进程,双方的分歧应当在推动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进程中去求得化解。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郑有国  高文博  
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中国已经成为东亚地区贸易和生产中心,带动东亚经济一体化的龙头已经不再限于日本。但是,无论是中国还是日本或者是东盟都很难单独推进东亚一体化的进程。随着中日经济关系的转变,东亚一体化的进程进入更多的反复。但东亚一体化的进程不会停滞,在经济全球化与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大背景下,小范围制度合作会逐步兴起,并最后推动全局性的合作。
[期刊] 国际商务研究  [作者] 吴国新  高长春  刘淑懿  
本文在分析中日经贸合作现状的基础上,提出中日两个经济强国在经贸合作上产生的效用会对东亚经济一体化进程产生积极的影响。同时采用计量经济学的定量分析,运用非线性回归方程,进行回归分析和点预测,得出两国经贸合作存在较强相关性的结论。最后,对两国经贸合作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关权  
近年来,东亚地区经济发展和经济合作关系十分紧密,东亚经济一体化有了一个初步的尝试。然而,长期以来,由于各种经济因素和非经济因素的影响,这一过程并不顺利。特别是近期热烈讨论的所谓TPP问题,中日就存在博弈关系,从而影响东亚经济一体化进程。通过一个简单的博弈论模型的分析,可以得出的基本结论是:中日两国要么都加入TPP,要么都不加入,只有一方加入时对另一方不利。因此,中国应该观望东亚经贸关系,伺机而动,同时努力提高自身的竞争力。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朱农  曾昭俊  
利用统计数据计算结果表明 ,中国在稳定东亚地区的贸易市场和促进地区一体化等方面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从长远来看 ,中国与东盟的合作可以促进整个东亚地区经济的稳定 ,提高地区承受外部冲击的能力 ,改善地区的投资环境 ,从而导致一个“双赢”的局面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王志芳  张丹  
大国关系是国际格局的重要宏观影响因素,以美国为首的发达国家保护主义盛行,全球治理机制改革受其影响停滞不前,国际政治经济区域化趋势明显。中美关系进入全面战略竞争阶段,美国利用“离岸平衡”战略使亚洲地区合作处于离散、复合交织的状态,区域经济对外依赖始终较强,一体化发展远远不足。新自由制度主义理论下区域治理思想对当前区域化变革具有较强指导意义,其核心是大国驱动、多边合作以及完善的合作机制等。全球价值链区域化是经济区域化发展的核心表现。亚洲价值链区域化发展存在的最大问题是大国作用缺位和机制不完善。当前亚洲国家对中国经济依赖日益提升,中国应依托自身对全球及区域治理影响,以及强大的市场优势,主动引领亚洲区域一体化,发挥大国对价值链生产端和消费端的驱动以及推进区域合作机制完善等作用,加快提升区域价值链的自主能力,不断深化区域一体化进程。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吕宏程   王维贞  
新世纪中日经济紧密合作背景下的经济摩擦 中国的和平崛起过程对中日两国来说本来应是“双赢”的过程,也是有利于东亚经济一体化的。中国经济飞速发展与日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徐长文  
21世纪以来,中日韩三国经贸合作虽然有较快发展,但是与人民所愿望的尚有很大距离,相互贸易只占三国对外贸易的10.9%,相互投资仅占三国对外投资总量的6%。为此,2002年年底,在中方倡议下,中日韩三国领导人同意就建立中日韩自贸区(FTA)进行可行性研究。自2003年开始至2012年年初,三国进行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沈丹阳   李光辉   李伟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张海冰  
在探讨东亚经济一体化这一问题上,回顾欧洲一体化所走过的道路无疑会给我们带来诸多的启示。对于欧洲一体化历程的经验总结可以粗略地归结为以下几点:合作理念的确定、轴心国家的确立、利益切合点的适时选择、政策工具的有效实施以及有效的制度约束。针对东亚经济合作目前所呈现出来的多元化模式,我们不难看出东亚经济一体化的发展瓶颈在于中日韩的合作和地区利益分配中竞争和互补关系的有效协调。总之,从欧洲一体化的历程看东亚经济一体化,更应该注重确立合作的理念,捐弃前嫌。同时,东亚经济一体化也可以借鉴欧盟的经验,用具有约束力的条约机制去巩固每一个一体化的成果。对东亚各国而言,重要的是认识到一体化需要的是妥协﹐而不是对立。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卢新华  
区域经济一体化是目前世界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趋势。欧洲一体化的经验为东亚经济一体化带来了许多启示。实现东亚经济一体化,应以民间交往与文化交流为主要途径逐步培养东亚意识、以能源合作为突破口、以制度建设和经济领域的合作为重点、以中日合作为关键,还要坚持地区开放主义,争取美国的支持。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乔炳亚  
在全球经济一体化背景下重新认识亚洲经济金融危机■乔炳亚一、亚洲经济金融危机的背景:国际经济一体化亚洲经济金融危机表面上看从金融危机开始,导致各国最终相继放弃固定汇率制度;但从更深的层面看,亚洲金融危机是由经济危机引发的,同时导致了规模更大、影响更深的...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中日专家研讨亚太经济一体化与中日研修生合作本刊讯(记者王林)由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举办的亚太地区经济一体化与中日经济合作国际研讨会,于5月26日在京召开。来自中日两国研究机构及政府部门的百余名专家学者和政府官员出席了会议。这次会议的主要议题是;围绕亚太地...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成福伟  
东北亚区域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各国之间具有较强经济互补性和良好合作前景。鉴于政治因素影响,东北亚地区的经济一体化进程一直没有取得实质性突破。在分析中日韩贸易与物流合作现状的基础上,对三国开展物流合作的必要性及其制约因素进行了研究,进而提出了相关对策建议。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王学秀  
论美洲经济一体化南开大学国际商学院王学秀1994年12月9-10日,来自美洲34个国家的首脑在美国的迈阿密举行了美洲首脑会议,在会后发布的《美洲首脑会议原则》中,提出了在美洲大陆实现经济一体化和贸易。自由化的目标,决定在2005年之前在美洲建立"美洲...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