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613)
2023(9010)
2022(7585)
2021(6835)
2020(5479)
2019(12076)
2018(11920)
2017(21583)
2016(11467)
2015(12633)
2014(12157)
2013(11986)
2012(11576)
2011(10710)
2010(11031)
2009(10034)
2008(9848)
2007(9171)
2006(8338)
2005(7793)
作者
(33465)
(28114)
(28082)
(26192)
(17995)
(13450)
(12522)
(10817)
(10687)
(10133)
(9671)
(9396)
(9213)
(9086)
(8652)
(8641)
(8246)
(8085)
(8052)
(8029)
(7183)
(7019)
(6656)
(6563)
(6460)
(6365)
(6248)
(6161)
(5778)
(5736)
学科
(50619)
经济(50582)
(38389)
管理(35544)
(30736)
企业(30736)
中国(19999)
技术(19022)
地方(18822)
(15988)
业经(14467)
技术管理(13161)
方法(12049)
农业(11434)
(10891)
银行(10874)
(10685)
(10645)
金融(10644)
地方经济(10467)
(10120)
(9707)
(9320)
数学(9307)
数学方法(9206)
(8780)
(8773)
贸易(8759)
(8382)
环境(8187)
机构
学院(162468)
大学(158177)
(67676)
经济(66170)
研究(61931)
管理(61243)
理学(51064)
理学院(50441)
管理学(49733)
管理学院(49404)
中国(47138)
科学(37036)
(35173)
(31811)
(29994)
研究所(28506)
中心(27809)
(27575)
(27424)
(23389)
师范(23161)
北京(23124)
(22575)
(22497)
财经(22417)
业大(22029)
农业(21011)
(20516)
(20147)
技术(19885)
基金
项目(103358)
科学(82167)
研究(80710)
基金(70543)
(61146)
国家(60492)
科学基金(51792)
社会(50556)
社会科(47911)
社会科学(47903)
(44720)
基金项目(37128)
(36331)
教育(35948)
编号(32720)
自然(30672)
自然科(30014)
自然科学(30006)
(29692)
自然科学基金(29481)
(28695)
成果(27108)
资助(26879)
创新(25720)
课题(24913)
发展(24306)
(23868)
重点(23680)
(21366)
(21107)
期刊
(86752)
经济(86752)
研究(54085)
中国(45210)
管理(27660)
(27365)
教育(25876)
科学(22823)
学报(21886)
(21625)
(19376)
金融(19376)
农业(18954)
技术(16783)
大学(16755)
业经(16428)
学学(15351)
经济研究(13412)
科技(12898)
(10676)
财经(10642)
(10546)
论坛(10546)
问题(10434)
技术经济(9654)
(9309)
图书(8812)
商业(8407)
现代(8088)
(7984)
共检索到27195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陈洪昭  郑清英  
绿色发展已成为当今世界的重要发展方向,绿色科技创新是推动绿色发展的重要驱动力,更是引领各国经济发展的新增长点。当前,全球绿色科技发展迅速,绿色科技创新蓬勃发展,但在长期获利与短期收益的困扰面前,在现有规制无法合理分配科技创新利益,科技壁垒依然明显的情况下,推进全球绿色科技创新依然面临诸多困境。为此,各国应树立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加强战略互信,通过协同联合创新,在降低绿色科技创新成本的同时,推动绿色科技的推广与应用;应增强各国技术交流,找准创新发力点,提高绿色科技创新收益,激励绿色科技创新成果的全球应用。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金涛  
河南省中小企业科技创新能力近年来已具备了一定的基础,其水平、管理经验也在不断提高,但仍然存在科技创新基础条件薄弱、相关政策管理粗放、尚未形成可持续的自主科技创新能力以及企业自身科技创新管理体系、机制尚未成熟、缺乏学习与积累能力等问题。因此,今后应使中小企业在科技创新能力发展中起到主导作用,相关政策应实现精细化,并推动企业建立以学习型团队、鼓励创新的企业文化和形成集体学习能力为重点的科技创新管理体系。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邓彦  马千芸  黄青山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金融是现代经济的血液。科技与金融的结合,成为了科技与经济结合的突破口,是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的基本保障。广东省在推动科技金融结合方面,积极尝试,创新手段,并取得了初步成效。文章通过分析广东科技金融发展现状和存在问题,从科技金融业务、服务体系、法规政策等方面提出了广东省科技金融创新的一些对策。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张杨勋   马子程  
鉴于目前专利数据识别与分析我国数字创新发展的研究缺乏,根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字经济及其核心产业统计分类》与国家知识产权局发布的《国际专利分类与国民经济行业分类参照关系表》,在专利大组层面识别数字创新专利,并从数量特征、技术特征与质量特征等3个方面分析我国数字创新的现状。研究结果表明,当前我国数字创新存在创新主体类型单一、技术范围集中、区域间发展欠平衡等问题。因此,应推动多元主体参与数字创新、提升相关专利有效率,提升数字创新技术路径多元化、推动区域间数字创新平衡发展,鼓励探索性数字创新并提升其容错机制,为推动我国数字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提供参考。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芦京昌  徐明  徐乐蔚  邹大东  
由于就业形势严峻、起步较晚等原因,高职院校的就业指导工作目前还比较薄弱,毕业生在就业过程中还存在不少误区。因此,必须创新就业指导工作思路和方法,变就业指导为职业指导,变群体性指导为个别性指导,变授课形式指导为实践与理论并重式指导,变就业技巧指导为就业心理指导,将职业指导工作作为学校教育教学中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袁兢业  
基于大量的实证资料与数据,对我国产业技术创新的现状及其影响因素进行深入探究,并在对发达国家与跨国公司自主创新活动的成功经验进行剖析和归纳总结的基础上,提出了应对我国产业技术对外高度依赖,实现基于自我创新道路的产业技术跨越式发展的对策。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付乐  曾宪宁  
金融创新是金融发展的动力,也是我国金融改革深化的必然选择。本文分析我国金融创新的现状和特点,深入探索金融创新发展的路径,认为应在组织体系、管理制度、金融市场、金融产品和监管等方面进行创新,对进一步推动我国的金融创新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孙志毅  
铁路建设与发展对于推进城市开发、区域经济一体化形成、以及国民经济的稳健发展具有重要作用。本文根据我国经济快速增长以及铁路交通运输需求不断增大的实际,以点轴开发理论、可竞争市场理论和多元化战略等相关理论为基础,以从国际视角看亦颇具特色的日本铁路发展模式为参照系,拟就中日两国的铁路建设与经营、铁路建设与区域开发模式创新进行比较研究。以期为进一步推进和深化我国的铁路建设事业以及区域经济一体化向纵深发展,提供具有重要价值的参考与借鉴。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郭戎  
本文尝试提出一个能够涵盖科技投资各种具体形式的分析框架,并在此基础上论述中国科技投资体系的建设进展和主要问题,提出若干方向性的创新建议。所提出的理论分析框架是从资源配置角度出发,落脚于科技投资不同性质支出的构成及经济涵义;对科技投资具体实践的评述则包括政府科技投入(税收),以及科技金融结合的几个主要渠道:创业风险投资、银行科技贷款、多层次资本市场以及保险信托等。除了分析科技投资的内在机制之外,本文还特别强调要注意若干重要外部因素对科技投资的负面影响作用。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李明星  
为了更好地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精神,探讨我国企业自主创新理论、实践和机制,中国企业联合会、中国企业家协会1月14日在北京举办了"自主创新与企业发展"高层座谈会。中国企业联合会、中国企业家协会会长陈锦华、常务副会长张彦宁出席座谈会并做重要讲话。中国企业联合会、中国企业家协会执行副会长兼理事长陈兰通,执行副会长孙树义、蒋黔贵、陈光复、冯并出席会议,有关政府机构官员、研究机构专家和部分企业代表参加了座谈会。座谈会由孙树义主持。本刊根据部分参会代表的发言(本刊有删节,未经发言人审阅),并结合有关材料整理成"自主创新与企业发展"专题。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杨修  朱晓暄  李惟依  
近年来,金砖国家不断加强顶层设计,全面布局科技创新重点领域,培育创新型科技人才,深化金砖国家间科技创新合作。然而,与发达国家相比,金砖国家科技成果质量不高,全球创新治理水平依旧偏低,在多边舞台创新话语权亟待提高。因此,新时期金砖国家应进一步优化科技创新投入结构,加强科技人才培养与引智工作,积极参与和主导国际大科学计划和大科学工程,鼓励和支持本土企业创新创业。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杨修  朱晓暄  李惟依  
近年来,金砖国家不断加强顶层设计,全面布局科技创新重点领域,培育创新型科技人才,深化金砖国家间科技创新合作。然而,与发达国家相比,金砖国家科技成果质量不高,全球创新治理水平依旧偏低,在多边舞台创新话语权亟待提高。因此,新时期金砖国家应进一步优化科技创新投入结构,加强科技人才培养与引智工作,积极参与和主导国际大科学计划和大科学工程,鼓励和支持本土企业创新创业。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宁鹏达  
工业低碳化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路径和必然要求。本文在低碳化发展的背景下,构建技术引导的低碳化发展框架,进一步结合我国工业经济形势,分析了我国电力、钢铁、有色、石化、建材等五大行业的低碳技术现状,并给出了研发、推广示范到产业化阶段的工业低碳技术创新方向。最后从创新体系、政策体系、转化体系及国际合作体系提出对策建议。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李猛  沈四宝  
中国自贸区核心生命力在于管理制度创新,通过管理制度创新推进政府职能转变,以便更好的适应国际经济形势变化、服务本国市场经济和促进国际经贸自由化。中国自贸区建立三年以来,一系列管理制度创新得以成功实践,但实际与国际先进自贸区依然存在一定距离,文章通过介绍分析香港自由港区与新加坡自贸区先进管理制度,透析当前我国自贸区管理制度中的问题与不足,参鉴香港自由港区与新加坡自贸区成熟经验,并结合本国国情相应提出些许可行的完善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