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699)
2023(2689)
2022(2365)
2021(2295)
2020(1964)
2019(4503)
2018(4562)
2017(8866)
2016(5209)
2015(6528)
2014(6724)
2013(6630)
2012(5834)
2011(5046)
2010(5297)
2009(4872)
2008(5108)
2007(4574)
2006(4107)
2005(3653)
作者
(16080)
(13173)
(13114)
(12593)
(8758)
(6292)
(6005)
(5012)
(5001)
(4805)
(4668)
(4593)
(4357)
(4239)
(4174)
(4037)
(4008)
(3911)
(3897)
(3881)
(3424)
(3318)
(3214)
(3188)
(3020)
(2969)
(2932)
(2871)
(2838)
(2747)
学科
(19477)
经济(19444)
管理(12650)
(11416)
(9593)
企业(9593)
方法(7635)
中国(6853)
数学(6227)
数学方法(6074)
(5965)
(5788)
业经(5372)
(4529)
贸易(4529)
地方(4490)
(4400)
(4344)
(3916)
金融(3915)
理论(3807)
(3671)
农业(3497)
(3389)
银行(3371)
(3300)
(3259)
物资(3206)
世界(2820)
教育(2792)
机构
大学(78547)
学院(78247)
研究(28928)
(28282)
经济(27631)
管理(27411)
理学(23444)
理学院(23079)
管理学(22562)
管理学院(22417)
中国(20999)
科学(18844)
(17582)
(15914)
研究所(14678)
(14672)
(13390)
中心(12468)
(12261)
(12147)
师范(12118)
农业(11810)
业大(11795)
北京(11395)
财经(10745)
(10130)
师范大学(9969)
(9812)
(9670)
技术(8938)
基金
项目(50416)
科学(38876)
研究(36382)
基金(35573)
(31687)
国家(31429)
科学基金(25717)
社会(21543)
社会科(20295)
社会科学(20288)
(19362)
基金项目(18544)
(17239)
教育(17155)
自然(17077)
自然科(16653)
自然科学(16646)
自然科学基金(16312)
资助(15144)
编号(14094)
成果(12915)
重点(11816)
(11330)
(11318)
课题(10902)
(10352)
计划(9771)
创新(9722)
科研(9714)
教育部(9356)
期刊
(31525)
经济(31525)
研究(22156)
中国(14478)
学报(13561)
(13559)
科学(12318)
大学(9901)
教育(9863)
技术(9593)
农业(9550)
管理(9225)
学学(9114)
(9110)
(6659)
金融(6659)
(5377)
物流(5134)
业经(5062)
经济研究(4994)
世界(4791)
财经(4539)
(4438)
图书(4135)
问题(4064)
(4057)
国际(3950)
(3891)
业大(3710)
商业(3645)
共检索到11612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路耀华  
日本的物流有明显的特点,由于日本的政府和企业十分重视物流的发展,从而使日本的物流业得到迅速发展。日本重视物流的信息化,如条码技术、电子定货系统、电子数据交换、快速反应及有效的客户反应等技术在日本的物流业中已得到广泛的应用。因此,我国也必须积极采取措施,如建立统一、公平的物流市场竞争机制、发展物流战略同盟、完善物流系统的标准化体系,大力发展区域性物流配送中心等,从而可使我国的物流业能得到迅速的发展。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路耀华  
良好的企业形象是企业的无价之宝,市场营销是企业发展的重要环节。中日市场营销在企业形象、广告和价格及国际市场战略方面有所差别。针对我国现状,进一步指明加强立法、消除回扣,发展高技术普及型生产,由“多角式”营销管理实现“开发式”技术管理,以建立海外销售公司,由“多国营销”战略来实现“松散式”跨国管理,是我国企业较适合的对策和举措。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汤建光  
近年来,中国企业"走出去"战略步伐明显加快,中国的对外直接投资时代正在到来。研究发现,目前中国在对外直接投资方面与日本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的状况有着异曲同工之处。有鉴于此,本文拟对日本的对外直接投资与中国现阶段的对外直接投资的动因及特点进行比较研究,以期获得一些对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发展的有益启示。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李宁馨  谢双玉  
本文利用针对中国和日本两国上市公司调研取得的批量数据,从整体的视角对两国企业进行环境管理的动机、环保方针和目标的制定、环境管理工具的运用、环保措施的采用以及环境负荷的监测等方面情况做出全面的比较分析,找出我国企业与日本企业在环境管理方面的差距,并从政府和企业两个层面提出加强我国企业环境管理的建议。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郑有国  高文博  
19世纪后半叶,中日两国开始了工业化探索,但走上不同的工业化道路。日本工业化在70~80年间完成了西方国家100多年走完的工业化道路,迅速挤入发达国家行列。中国工业化道路进程比较波折,主要是中国尚未建立完善的市场经济制度。未来中国只有加快经济体制改革,逐步完善市场经济制度,才能挤入世界先进之林。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汤建光  
近年来,中国企业"走出去"战略步伐明显加快,中国的对外直接投资时代正在到来。研究发现,目前中国在对外直接投资方面与日本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的状况有着异曲同工之处。有鉴于此,本文拟对日本的对外直接投资与中国现阶段的对外直接投资的动因及特点进行比较研究,以期获得一些对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发展的有益启示。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刘友金,陈文化  
中日两国是“一衣带水”的近邻。二战之后,两国都面临着严峻的经济困难,工业总产值日本(1946年)与中国(1949年)较为接近,技术、经济水平处于同一起跑线上。即使60年代初,两国的GNP总值仍然相近,而1980年日本是我国的4倍,1985年是我国的5...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路红艳  
日本流通业的发达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其建立了适应日本经济发展的流通体制。目前,我国与日本虽然都是政府主导的经济发展模式,但在流通管理体制、企业所有制、流通渠道组织体制等方面还存在较大差距,应通过对比差异,理清我国内贸流通体制存在的问题,着力寻找我国流通体制改革的突破点,建立与我国经济发展相适应的新型流通体制和机制。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丁丽蓉  张娟  
中日两国的英语教育在教育目的、教学模式以及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存在差异,借鉴日本英语教育经验,对中国英语教育的改革进行反思,中国英语教育应突出实用性,采取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完善英语教师培训机制。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李杰  
通过对中日两国城市化进程的比较分析,发现产业聚集、交通设施和要素流动等因素对城市化进程有重要影响。文章指出大城市的发展速度和效率要高于小城镇,因此,大城市优先发展是中国城市化的必由之路。而且政府对城市规模的规划事实上是无效的,应减少对城市发展的控制。最后,提出了要优先发展大城市,增强要素流动性,引导城市间产业分工和聚集,加强交通网络尤其是城际快速交通的建设等几点启示。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李华  薛成水  
尽管中国和日本历史上具有相同的政治和文化背景,但两国经济立法中存在的诸多不同之处直接导致了两国经济法发展的不同状况。在对两国经济立法中的法律移植、立法体系及经济立法中政府干预经济状况进行比较分析后,提出了完善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立法的三个方面的构想:在经济立法中应注重法律移植的本土化;建立统一的经济法体系;在经济立法中要规制政府干预经济的权限。
[期刊] 涉外税务  [作者] 李本贵  刘馨颖  
通过对中日韩三国APA实施情况及程序的比较,得出以下启示:中国的APA不仅要针对境内的外商投资企业,还要为中国企业走出去提供相应的税收服务;应多签订双边或多边APA;APA的重点应放在制造业和零售业的纳税人;APA的管理权限应相对集中;APA适用的时间应与国际惯例基本一致。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张时玲  
本文在介绍中国与日本农村养老保险制度的发展历程与主要内容的基础上,分析了中日农村养老保险制度的区别和面临的共同问题,提出了日本农村养老保险制度建设对中国的借鉴之处:政府应承担起建设农村养老保险制度的重任、加强农村养老保障的立法、循序渐进地解决农民养老保障问题、建立多层次养老保险制度、建立农村土地承包权基金、确立农村养老保险制度的动态调整机制。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金明玉  王桂敏  
区域经济一体化和双边或多边FTA的建设和发展,是当前国际经济体系变革中的主要趋势之一。中日韩合作以及三国间双边、多边FTA建设,也是当前三国政界和学界探讨的重点和焦点课题。为此,有必要研究三国出口结构的变化,以及由此引起的比较优势模式的变化。基于中日韩三国的出口结构的变化,利用相关系数和显性比较优势指数RCA,可以系统考察三国间的比较优势模式变化的趋势及其特征。根据中日韩三国间的贸易特征,我国在制定相应对策时,应根据相关国家的政策倾向积极采取有针对性的政策及措施。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刘挺军  
中日金融结构比较及其对我国金融体制改革的启示刘挺军金融结构即金融机构与金融工具的相对规模和特征。本文从资金流量结构(量的方面)和金融交易关系(质的方面)两个角度,比较中国现存的金融结构和日本战后经济高速增长时期(1955~1970年)的金融结构,并以...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