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553)
2023(4993)
2022(4280)
2021(3808)
2020(3278)
2019(7125)
2018(7086)
2017(13481)
2016(7442)
2015(8351)
2014(8515)
2013(8358)
2012(7910)
2011(7163)
2010(7856)
2009(8023)
2008(7048)
2007(6228)
2006(5557)
2005(5396)
作者
(21435)
(17931)
(17735)
(17138)
(11444)
(8558)
(8091)
(6815)
(6661)
(6564)
(6212)
(6067)
(5928)
(5855)
(5848)
(5488)
(5269)
(5211)
(5174)
(5105)
(4596)
(4351)
(4290)
(4125)
(4098)
(4053)
(4024)
(3945)
(3641)
(3469)
学科
管理(29950)
(27250)
经济(27180)
(24468)
(22071)
企业(22071)
(12688)
(12292)
方法(9113)
(8455)
中国(7671)
(7646)
财务(7627)
财务管理(7605)
(7449)
银行(7444)
数学(7437)
(7423)
金融(7421)
体制(7374)
数学方法(7357)
业经(7324)
企业财务(7244)
(7080)
(7024)
(5607)
制度(5603)
(5547)
(5208)
环境(5002)
机构
大学(109287)
学院(108155)
(46027)
经济(44997)
管理(40215)
研究(37108)
理学(33636)
理学院(33284)
管理学(32818)
管理学院(32608)
中国(30187)
(26670)
(22905)
科学(19832)
财经(19677)
(18492)
(17883)
(17696)
中心(16989)
研究所(16057)
(15732)
经济学(14721)
财经大学(14581)
北京(14448)
业大(13842)
(13475)
(13456)
(13257)
师范(13115)
经济学院(13097)
基金
项目(67626)
科学(53545)
研究(51197)
基金(49717)
(42661)
国家(42329)
科学基金(36491)
社会(33877)
社会科(32113)
社会科学(32108)
基金项目(25890)
(25769)
教育(23915)
自然(22217)
自然科(21675)
自然科学(21667)
(21565)
自然科学基金(21288)
编号(20184)
资助(20001)
(19516)
成果(17907)
(16060)
重点(15520)
课题(14623)
国家社会(14363)
(14254)
教育部(14192)
(14109)
(13656)
期刊
(55246)
经济(55246)
研究(35836)
中国(26020)
(23354)
管理(17490)
学报(15917)
(15158)
(14577)
金融(14577)
科学(14423)
大学(13104)
学学(12338)
教育(11877)
财经(10850)
农业(9694)
(9262)
技术(8848)
经济研究(8159)
业经(7785)
问题(6989)
(5993)
会计(5876)
财会(5769)
理论(5555)
(5421)
国际(5368)
(5368)
现代(5211)
改革(4970)
共检索到17665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作者] 刘强  
目前中日关系进入了一个十分敏感和脆弱时期,钓鱼岛归属问题、东海划界和海上资源开发问题以及台湾问题等都极有可能构成中日海上危机的触发点。中日之间一旦发生海上军事冲突,不仅严重损害中日两国关系,阻碍中国和平发展的进程,对亚太地区的战略态势乃至全球的战略态势也必将产生重大影响。如何在维护中国国家主权和利益的同时,防范和控制中日海上危机的发生,已经成为中国外交的一个重要课题。本文以“和则双赢,斗则两败”为逻辑起点,从日本定位“海洋国家”的战略意图入手,对中日海上危机的触发点,海上危机发生的可能性和如何防范与控制这种危机的发生进行一些探索性分析思考。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童文俊  
开放式基金的流动性风险根源于基金份额的自由赎回制度。在非常情况下,基金流动性风险会剧增并导致灾难性的流动性危机。为了防范流动性危机,从基金风险管理的角度来看,首先应该确立合理的流动性风险管理的基本原则、组织架构和基本程序;其次要利用以VaR为代表的在险价值管理技术对潜在损失进行监控。为了能有效控制爆发了的流动性危机,必须加强理性证券市场建设;基金在管理层的配合下也要积极寻找紧急流动性头寸的合理保证。
[期刊]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作者] 张卫  王振卯  
目前影响全球的国际金融危机尚未出现见底迹象,未来有可能演变为全球性的经济风险、社会风险和政治风险,这场危机引起了我国出口型企业、外向型经济、财政收入、劳动就业等经济领域的波动,现阶段经济社会走势处于经济风险向社会风险泛化阶段。本文提出,在经济波动背景下应重点防范与控制体现在劳动就业、劳资矛盾和群体性事件、社会债务、要素分配及社会治安等方面的社会风险。
[期刊] 会计之友(上旬刊)  [作者] 罗美娟  
金融危机是指一个国家或多个国家与地区的全部或大部分金融指标急剧、短暂和超周期的恶化。伴随着危机企业财务风险加大,如果疏于防范、控制则很容易使企业陷入资金困境,最终导致企业倒闭。文章就金融危机下企业财务风险的表现及其防范控制进行探讨。
[期刊] 会计之友(下旬刊)  [作者] 齐莉  
国际金融危机对我国中小企业产生了巨大冲击,许多中小企业财务面临瘫痪境地,威胁着中小企业的生存、发展和盈利目标的实现。中小企业可以充分利用自身内部环境适应外部环境,增强风险意识,建立财务核心指标来衡量企业财务状况,建立健全内部控制制度,规避财务风险,防范财务危机的发生,以充分实现企业目标。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牛仁亮  
东南亚金融危机的表层原因,是经常项目出现巨额赤字,外汇过度短缺,因而政府不得不放弃本币高估的汇率政策,宣布实行自由汇率。本币贬值如果能正常回归到其价值区间,则会有利于出口,从而减少或消灭经常项目赤字,进而缓解外汇短缺问题。但是,本币贬值带来了极大的负...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吴念鲁  
从资本主义经济发展来看,一个国家的金融领域出现混乱动荡,对银行信用体系、货币金融市场、对外贸易、国际收支及至整个国民经济造成严重影响可称之为金融危机,如果其波及蔓延他国,使其它国家和地区陷入严重困境,被称之为地区性金融危机、世界金融危机。一般来说,金...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宋海燕  
上个世纪90年代爆发的金融危机引起了对危机传染性的广泛关注,人们开始从不同的角度来研究导致危机传染的原因。尽管危机传染的渠道很多,但是金融市场所固有的特性决定了其在危机扩散中起重要作用。本文主要是在其他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从金融市场上的交易主体和调节方式两个方面对危机传染进行系统分析,并就如何防范提出一些建议。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王兆星  
处理危机是为防范危机王兆星研究和处理金融机构危机,主要是为发现金融机构的形成过程及原因,发现金融机构内部管理和金融监管体系中的薄弱环节或漏洞,从而进一步完善金融机构内部控制,改善金融监管体系,加强金融风险防范,以实现保持金融体系安全和保护存款利益的监...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方刚  秦春雷  孙力  
合资方式是我国吸收日资的主要途径,中日合资企业既有国际台资企业的共性特征,也有基于中日投资方背景的个性特征。企业控制权之争是中日合资企业的核心问题,中日合资企业的控制权实际体现出股权控制权、决策控制权、运作控制权、研发控制权和专用性控制权等五个维度的特征。中方企业需要重点防范股权控制权、决策控制权和运作控制权向日方转移,同时利用好研发和专用性控制权。
[期刊] 旅游科学  [作者] 梁智  
导游员的道德危险是近年来困扰着旅行社行业的一个严重问题,本文分析其道德危险的表现形式及其产生的原因,指出其危害,并提出防范和控制导游员道德危险的建议。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栾彦  
欧债危机对危机国和全球经济、金融、社会和政治领域造成了巨大冲击,迫使各国反思其形成机理与传导机制,以加强防范,避免危机在本国的形成、传导与蔓延。本文对冰岛、希腊、爱尔兰、葡萄牙、西班牙、意大利等国家的主权债务危机加以比较研究,提炼出其形成机理与传导机制,并得出针对主权债务危机的防范策略,为加强对债务危机的研究,降低其对我国负面影响提供理论支持与决策参考。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李景义  
从金融危机产生的经济根源可以看出,金融业天生是一个高风险的行业,金融风险是其存在和发展的常态。金融危机爆发的原因包括政治、经济等诸多因素,其中法制不健全、不完善也是发生金融危机的重要原因之一。因此,法律是防范金融危机的制度性保障。我国目前防范金融危机的法律制度散见于金融监管法律体系中,对金融危机防范所表现出来的缺陷和不足已经越来越明显。为此,有必要重构我国金融危机防范法律制度。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葛爽  
影子银行是一种行使传统银行功能,但运作模式、交易方式、监管制度等都与传统银行完全不同的金融运作机制。影子银行以证券化的方式进行信贷扩张。在这个过程中,其杠杆率不断上升,从而使其风险无限放大。此次金融危机的实质就是影子银行体系的崩塌。本文从证券化这一影子银行的特点切入,以证券化的过程为线索,分析此次金融危机中,整个金融系统过度证券化,金融创新产品日益复杂,杠杆率一路攀升,最后房价下跌时泡沫破裂的过程。并根据这一过程中各机构扮演的角色和失误的原因,对相关的对策和监管制度给出了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