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408)
2023(4750)
2022(3974)
2021(3541)
2020(2841)
2019(6811)
2018(6478)
2017(13071)
2016(6376)
2015(7302)
2014(7239)
2013(7323)
2012(6669)
2011(6126)
2010(6137)
2009(5544)
2008(5522)
2007(5021)
2006(4400)
2005(4097)
作者
(18353)
(15617)
(15520)
(14613)
(9974)
(7286)
(7071)
(5882)
(5873)
(5551)
(5265)
(5174)
(4999)
(4821)
(4758)
(4716)
(4602)
(4551)
(4520)
(4488)
(3840)
(3727)
(3614)
(3501)
(3450)
(3410)
(3399)
(3276)
(3198)
(2971)
学科
(30423)
经济(30403)
(19446)
(18720)
贸易(18709)
(18151)
管理(17786)
方法(15821)
数学(14101)
数学方法(14030)
(12489)
企业(12489)
中国(7907)
(7103)
(6809)
(6544)
服务(6358)
(6345)
关系(5995)
(5874)
金融(5874)
(5858)
出口(5857)
出口贸易(5857)
业经(5553)
(5444)
银行(5442)
工作(5317)
(5296)
地方(5142)
机构
大学(98100)
学院(96590)
(50809)
经济(49934)
管理(38776)
理学(33297)
理学院(33032)
管理学(32587)
管理学院(32403)
研究(32288)
中国(26172)
(22281)
(19554)
财经(18213)
经济学(17097)
(16630)
经济学院(15755)
科学(15625)
(15414)
中心(15146)
(13971)
(13822)
财经大学(13673)
研究所(13542)
北京(12348)
(12140)
(12095)
商学(11707)
商学院(11569)
业大(11053)
基金
项目(63913)
科学(51060)
基金(48969)
研究(47568)
(42196)
国家(41932)
科学基金(36337)
社会(32895)
社会科(31505)
社会科学(31496)
基金项目(25134)
(22361)
自然(22088)
自然科(21668)
自然科学(21666)
自然科学基金(21291)
资助(20574)
教育(20467)
(18986)
编号(18598)
(15080)
国家社会(14785)
成果(14571)
重点(13990)
(13802)
教育部(13508)
人文(13270)
(13193)
中国(12643)
创新(12436)
期刊
(51409)
经济(51409)
研究(31092)
中国(16428)
(15776)
管理(13870)
(13474)
(12674)
金融(12674)
学报(11828)
国际(11811)
科学(10824)
经济研究(10690)
大学(9522)
财经(9444)
(9297)
学学(8791)
业经(8295)
(8233)
问题(8199)
图书(7785)
商业(6825)
技术(6790)
(6642)
贸易(6642)
农业(6312)
世界(6206)
书馆(5796)
图书馆(5796)
统计(5656)
共检索到15097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南方经济  [作者] 阚大学  
文章在Schumacher(2003)构建的引力模型基础上推导出计量模型,实证研究了中日服务贸易的本地市场效应,发现本地市场效应促进了中国对日本的服务出口,以劳动力要素禀赋为传统的比较优势也促进了中国对日本的服务出口,但本地市场效应对中国对日本服务出口的促进作用大于传统比较优势。中国对日本的10个服务行业中有6个行业存在显著的本地市场效应,1个行业的本地市场效应不显著,3个行业不存在本地市场效应,具体是运输服务、旅游服务、通讯服务、保险服务、计算机和信息服务、版权及许可费存在显著的本地市场效应,其他商业服务本地市场效应不显著,建筑服务、金融服务、个人、文化和娱乐服务不存在本地市场效应。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钱学锋  陈六傅  
在新贸易理论框架下,本地市场效应是比较优势的一个重要来源。借鉴Schumacher(2003)的引力模型方法对中美双边贸易的估计表明,在10大类产品当中有7类存在显著的本地市场效应,在35个两位数制造业行业当中有16个存在显著的本地市场效应。这表明,本地市场效应已经成为中国对美出口最重要的比较优势源泉之一。其政策含义在于,中国的贸易政策应该由单纯偏向外部市场转到内外并重的方向上来。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彭继增  柯颖  熊吉陵  
本文运用Schumacher的引力模型基于1996~2013年中国与东盟贸易的面板数据检验中国与东盟双边贸易中本地市场效应。结果显示,在国际贸易标准分类(SITC)分类中,对一位数10大类产品进行检验,有5类存在本地市场效应;对两位数中35类工业制造业产品进行检验,有24类存在本地市场效应。因此,在中国与东盟双边贸易中本地市场效应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国家应该注重扩大内需,积极培育国内市场,促成产业集聚,实现规模经济,增加研发投入,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期刊] 现代日本经济  [作者] 刘磊  
本文利用Schumacher(2003)引力模型,在1992~2010年的中日双边贸易数据的基础上估计了两国贸易中的本地市场效应。结果表明,在SITC一位数10大类产品中有5类存在显著的本地市场效应,在SITC两位数35类制造业产品中有16类存在显著的本地市场效应。本地市场效应已经成为中国对日出口中最重要的比较优势源泉之一。中国政府在贸易政策的选择上,应在继续加强外部市场竞争力的基础上,深度挖掘国内市场,利用本地市场效应促进我国对外贸易的稳定长远发展。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马凌远  
笔者借鉴Schumacher(2003)的引力模型检验了2000年~2011年中国与27个国家双边服务贸易中的本地市场效应,发现本地市场效应促进了中国整体的服务贸易出口,而劳动力禀赋仍然可以解释我国服务贸易的比较优势。在分部门的研究中,发现在中国服务贸易出口的11个部门中,有6个部门存在显著的本地市场效应,而4个部门不存在本地市场效应,1个部门本地市场效应不显著,这表明本地市场效应已经成为我国服务贸易比较优势的重要源泉之一。中国的服务贸易政策应更多地向国内市场倾斜、规范市场行为、培育服务企业的规模经济,为获取本地市场效应创造条件。
[期刊] 国际商务研究  [作者] 阚大学  吕连菊  
本文利用1992~2014年的数据对中美服务贸易的本地市场效应进行了实证检验,发现本地市场效应和劳动力要素禀赋均促进了中国对美国的服务出口,后者小于前者;运输服务和旅游服务、教育服务、金融服务、保险服务、电信服务、广告服务、研发与测试服务及建筑工程咨询服务的本地市场效应显著,计算机与信息服务的本地市场效应没有通过显著性检验,专利权与特许费、管理、咨询与公共关系服务、法律服务、设备的安装、维护与修理服务不存在本地市场效应。因此,一些传统服务贸易行业存在本地市场效应,一些新兴服务贸易行业也存在本地市场效应,说明可以通过发挥本地市场效应来扩大中国对美国服务出口,扭转服务贸易逆差,优化服务贸易结构。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刘志中  
本文借鉴Schumacher和Siliverstovs(2006)构建的贸易引力模型,对中美各服务行业双边贸易的本地市场效应进行实证检验,发现中国对美国的旅游服务、货运服务、金融服务、电信服务、教育服务、计算机和信息服务、管理咨询和公共关系服务、研发和测试服务、广告服务等行业出口存在显著的本地市场效应,并且人均收入水平的提高会强化这些行业的本地市场效应,一些服务行业丧失了劳动比较优势。根据实证研究结论,本文提出了增加居民收入、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加快城镇化建设和积极发展消费信贷等对策建议,希望能为扩大服务内需,增加服务出口,改善中美服务贸易逆差提供一些借鉴。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许统生  涂远芬  
本文基于变截距面板数据模型分析方法,对中国可贸易制造产业是否存在本地市场效应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本地市场效应是我国对外贸易的另一个基础,在当前贸易保护主义抬头背景下,尤其应更加重视拓展未产生本地市场效应产业的国内市场。这样既可以减少贸易摩擦,又可以增加贸易利益。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彭继增  范艺君  
本文以"一带一路"沿线42个主要高新技术产品贸易国家作为样本国家,以Krugman提出的本地市场效应为出发点,选取20002016年我国与样本国家高新技术产品贸易数据,基于贸易引力模型检验我国与样本国家高新技术产品贸易是否存在本地市场效应。研究表明,我国与42个样本国家高新技术产品双边贸易中HS90、HS85以及HS30都存在本地市场效应,HS88和HS84则不存在本地市场效应。本文有关高新技术产品贸易本地市场效应的研究为我国高新技术产品贸易战略提供了新思路,对实施扩大内需、加快高新技术产品市场开放和推进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范爱军  刘馨遥  
本地市场效应意味着一国的国内市场规模对工业制成品的出口具有促进作用。本文利用两个模型对中国和印度工业制成品贸易中的本地市场效应进行了检验,并通过相应的比较分析认为中国的工业制成品出口存在较为显著的本地市场效应,而印度出口的本地市场效应并不显著。相比之下,中国更具有本地市场效应带来的贸易持续发展的动力。但是,随着产业转移的推进和国内市场的日益扩张,印度多类工业制成品也具备获得本地市场效应的潜力。对于中国而言,在传统比较优势日益减弱的趋势下,更应充分重视本地市场优势对出口贸易的决定性作用,这样才能保证获得出口贸易上的持续优势。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李剑培  顾乃华  潘捷  
基于"‘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下如何发挥内需市场的作用"这一问题,文章构建了制造业省际贸易的本地市场效应理论模型,实证探究了需求规模、需求结构和要素禀赋对制造业省际贸易的影响。研究发现:(1)在中国制造业省际贸易中,存在需求规模作用下的正向本地市场效应和需求结构作用下的反向本地市场效应;传统的要素禀赋比较优势在制造业省际贸易中发挥着更为重要的作用。(2)机制分析表明,随着本省市场需求规模的扩大,厂商和要素不断向本省集聚,进而产生集聚效应和规模经济,促进了本省制造业产品销往其他省份相对贸易量的提升。(3)本地市场效应在不同要素密集度行业、不同区位省份和15类制造业细分行业省际贸易中的作用存在较大差异。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阚大学  吕连菊  
文章利用1992-2011年中国与31个国家(地区)的双边服务贸易的面板数据实证研究了中国服务贸易的本地市场效应,发现相对需求结构、需求规模作用的本地市场效应和以劳动力要素禀赋为传统的比较优势均促进了中国服务出口,并且后者促进作用大于前者;还发现需求规模作用的本地市场效应促进了中国的传统服务、新兴服务、生产性服务和非生产性服务的出口,其中对新兴服务和生产性服务出口的促进作用更为明显;需求结构作用的本地市场效应也促进了中国新兴服务和生产性服务出口,但促进作用较小,同时需求结构弱化了本地市场效应对传统服务和非生产性服务出口;最后发现中国的运输服务、旅游服务、建筑服务、通信服务、金融服务和保险服务都...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李敬子  陈强远  钱学锋  
本文将Stone-Geary偏好嵌套到CD-CES效用函数中,构建了基于非位似偏好下的服务贸易模型,并把总需求分解为需求结构与需求规模,从理论上推导出相对需求结构与需求规模对服务业出口的本地市场效应(home market effect,HME);同时基于2000—2014年42个国家或地区间29个服务业分行业双边贸易数据,计算发现世界各国分行业服务业需求收入弹性差异显著,呈现出明显的非位似特征,并首次从实证上验证了世界整体服务业出口存在需求结构作用的反向HME和非线性HME;并发现当相对市场规模越大时,相对需求结构的反向效应越强。分类型情形下,消费性服务业需求结构作用的反向HME及其非线性效应均高于生产性服务业,而生产性服务业需求规模作用的HME高于消费性服务业;不同类别收入水平国家之间需求结构和需求规模作用的HME差异显著。据此,扩大内需规模、优化需求结构,结合供给侧结构改革倒逼服务业创新,构建外贸增长和收入合理分配并行的激励政策体系等,对一国迈向服务业大国乃至强国具有重要的政策意义。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涂远芬  
本文基于2000-2011年中国与主要贸易伙伴的双边服务贸易数据,采用面板协整模型,实证分析了中国服务贸易的本地市场效应。结果发现:中国服务贸易整体上并不存在显著的本地市场效应,以劳动力要素禀赋为基础的传统比较优势仍是促进中国服务贸易出口的主要因素;在10个细分的服务行业中,只有运输服务、金融服务、计算机和信息服务三个行业出现了显著的本地市场效应。中国除了继续关注国际服务市场外,还应重视国内服务市场的开发,通过发挥本地市场效应来促进中国服务贸易的可持续发展。
[期刊] 产经评论  [作者] 万晓宁  
利用计量模型对中国与32个伙伴国或地区对外贸易中的本地市场效应进行研究,结果发现:在所有商品和细分类别商品的双边贸易中并不存在统一的本地市场效应模式;一些重要贸易伙伴国与中国双边贸易中的本地市场效应现象并不突出。通过对贸易成本、规模经济程度和产品差异化程度对本地市场效应影响进行验证,验证结果表明:三者对总体贸易的本地市场效应没有显著影响;贸易成本和产品差异化程度分别对2类和7类商品对外贸易中的本地市场效应有显著影响。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