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786)
- 2023(8141)
- 2022(6855)
- 2021(6330)
- 2020(5449)
- 2019(12204)
- 2018(12340)
- 2017(21646)
- 2016(12626)
- 2015(14655)
- 2014(14777)
- 2013(14065)
- 2012(13174)
- 2011(11980)
- 2010(12423)
- 2009(11846)
- 2008(11988)
- 2007(11156)
- 2006(10127)
- 2005(9300)
- 学科
- 济(43065)
- 经济(42975)
- 管理(39499)
- 业(32324)
- 企(27504)
- 企业(27504)
- 中国(16142)
- 制(15417)
- 财(14990)
- 方法(13802)
- 农(13237)
- 业经(11367)
- 数学(11164)
- 教育(10972)
- 数学方法(10956)
- 地方(10444)
- 体(10239)
- 银(10023)
- 银行(10009)
- 融(9669)
- 金融(9667)
- 行(9616)
- 学(9542)
- 理论(9028)
- 体制(8430)
- 农业(8184)
- 务(8096)
- 财务(8059)
- 财务管理(8035)
- 贸(7636)
- 机构
- 大学(177888)
- 学院(170791)
- 济(66938)
- 经济(65163)
- 管理(60848)
- 研究(60590)
- 理学(50378)
- 理学院(49715)
- 管理学(48752)
- 管理学院(48390)
- 中国(46863)
- 京(38790)
- 财(37212)
- 科学(33825)
- 江(30119)
- 所(29550)
- 中心(28750)
- 财经(27225)
- 范(26088)
- 研究所(25973)
- 师范(25836)
- 农(25398)
- 北京(25028)
- 经(24469)
- 州(23408)
- 院(22508)
- 业大(22346)
- 师范大学(20793)
- 经济学(20716)
- 财经大学(19968)
- 基金
- 项目(106143)
- 研究(84121)
- 科学(83233)
- 基金(74226)
- 家(63176)
- 国家(62539)
- 科学基金(53185)
- 社会(52661)
- 社会科(49543)
- 社会科学(49534)
- 省(41775)
- 教育(41603)
- 基金项目(38022)
- 划(35379)
- 编号(35354)
- 成果(32962)
- 自然(31513)
- 自然科(30735)
- 自然科学(30729)
- 资助(30251)
- 自然科学基金(30168)
- 课题(26794)
- 制(25549)
- 部(24583)
- 重点(24463)
- 大学(22706)
- 发(22508)
- 性(22451)
- 创(22323)
- 年(22262)
共检索到29223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远程教育
[作者]
韩世梅
我国进入高质量发展新阶段,开放大学系统需要抓住国家教育数字化战略行动机遇,解决一直以来困扰开放大学转型发展的问题。通过对中日两国开放大学筹建和运营的制度进行考察发现,日本放送大学遵循《学校教育法》《放送大学学园法》,在筹建和运营过程中体现出显著的合规性特征;我国开放大学系统更多地围绕国家阶段性发展需要,发挥政策优势在短时期内快速发展并取得显著成效,但同时也因为社会的加速发展和相关政策的调整,面临着长期边缘化的两难境地和转型发展的举步维艰。基于此,从推进国家层面终身教育立法支持和开放大学系统自我革新两个方面,对我国开放大学系统的转型发展进行反思,或可为数字化转型背景下我国开放大学高质量发展提供参考。
[期刊] 中国远程教育
[作者]
黄新斌
随着我国开放大学建设进入实质性阶段,亟需基本面的制度设计确立治理框架。法律渊源、愿景表达、内部治理架构、系统层级结构、外部关系格局、权力关系处理等方面内容构成了章程的基本框架。在章程建设实践中,政府部门的积极参与和推动是必要前提,开放大学是立法建设的主要力量,社会公众的参与是重要力量,建设过程包括规划立项、草案拟订、论证、审查修改、审议通过、公布等程序步骤。章程须保持相对稳定并确保一定的法律效力。
关键词:
开放大学 章程 治理 制度 立法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赵军洁 范毅
改革开放以来,户籍制度改革深刻影响着我国人口流动格局和公共资源配置,并围绕城乡人口迁移和城乡户籍利益调整,经历了由逐步松动到有限突破再到一体化实践探索这一逐渐松绑和开放的过程。坚持以市场化要素配置为导向,促进劳动力从低生产率部门向高生产率部门转移,是户籍制度改革的有效经验。当前户籍制度改革在实践中出现重要转变和问题,需引起高度重视。新一轮户籍制度改革应更加注重统筹户籍利益差别,构建一元户籍制度,真正实现居住地公共服务的均衡化和普惠化。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高佳
考察美国中等职业教育资助制度的发展历史可知,美国中职资助制度可以划分为三个阶段:英殖民者通过相关法令对学徒制的救济阶段(17世纪初至18世纪末);州议会立法资助中等职业教育阶段(19世纪上半叶);联邦政府立法资助阶段(19世纪中期至今)。目前美国中职资助政策的范围逐步扩大,形成了以联邦政府立法资助为主、州议会立法和社会相关资助为辅的中等职业教育资助政策体系。
关键词:
美国 中等职业教育 资助制度 专门拨款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李燕凌
本文概括分析了中国古代、民国时期和新中国农村公共品供给制度特征。古代农村公共品供给成本基本上由农民承担,民国时期农村公共品供给处于乡村自理状态。新中国建国初期政府采取以劳动力替代资本的方式保证农村公共品基本供给;改革以来至税费改革之前,农村公共品供给制度承继人民公社制度基本架构,但缺乏人民公社体制的强制性能力,未能适应农民主体利益诉求;税费改革后政府增加了农村公共品供给,而提高供给效率成为制度改进的关健。
关键词:
农村 公共品 供给 制度 变迁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叶祥松
现代企业制度形成的历史考察叶祥松现代企业制度的起源在西方市场经济国家,存在着三种基本的企业制度:业主制、合伙制和公司制。其中业主制企业和合伙制企业古已有之,已经存在了几千年,而公司制企业则产生于16、17世纪之交,迄今只有400年的历史。现代企业制度...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张海 万红
中国银行制度近 16 0年来的变迁 ,体现出政府主导的强制性变迁、非均衡、渐进式、不完全合同和人际化交换等特征。本文从制度经济学角度出发 ,借鉴新经济史学派的观点 ,对中国银行制度从近代以来演变的上述特征进行简要考察
关键词:
中国银行制度 变迁特征 研究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杨亚军 胡元林
我国高校辅导员制度经过半个世纪的发展,逐步趋于完善。深入探求高校辅导员制度的发展脉络,对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辅导员队伍建设,不断强化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意义重大。
关键词:
高校辅导员制度 历史考察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周建军 黄胤英
:自1982年起至今,美国阿拉斯加州进行了一场具有深远意义的社会分红实践。该州政府用自己的资源收入拨款设立了一个独立于政府之外来运营的资源永久基金,连续24年给在该州居住6个月以上的公民发放社会分红:每人每年几百甚至上千美元不等。本文介绍了这一实践的基本情况和产生的意义。
关键词:
永久基金 社会分红 经济民主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孙建红
宁波民营企业制度自五口通商发轫至今经历了长期的演变发展。从19世纪末资本原始积累时期普遍采用古典企业制度,到20世纪前期资本扩张时期引进股份制等近现代企业制度,经历两次世界大战、新中国国有化浪潮的波折,再到改革开放以后重新寻找民营企业的发展路径,宁波民营企业制度演变通过企业家精神的传承实现了不断的积累、重聚和再创造。
[期刊] 教育学报
[作者]
任小燕
我国近代校董会存在着制度的本土之源。清代中期开始,在许多民办书院和少量官办书院中出现了董事制度,开始形成较为系统的董事制度文本。董事由地方士绅担任,在官府掌控之下经营书院,董事职权统括了书院人事、经费、田产、招生、教学、教务、考试等院务,实际上扮演着书院的"经理人"角色。董事制度产生于书院官学化空前加强、山长聘任与田产管理严重腐败、官府经费拮据与民间资本增加的时代背景,形塑于中央集权的政治制度、科举取士的官僚选拔制度,以及传统社会的士绅治理模式。清代传统书院董事制度在清末以降国人办理的校董会制度中得以沿袭。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解德渤
现代大学制度的核心是现代大学法人制度,其中公立大学法人制度在新中国建立70年间的发展历程与现实境遇尤其引人瞩目。从历史来看,我国公立大学法人的制度演进经历了"没有法人地位"到"事业单位法人"再到"公益二类事业单位法人"的总体发展阶段。这是我国高等教育自1949年以来取得的重大改革成果。就现实而言,公立大学在法律地位、治理结构、财产制度、人事制度、投入体制、评价制度以及监督机制等方面逐渐形成了初具中国特色的大学法人制度体系,同时也存在一些有待完善的改革空间。就改革走向来说,多元化的法人身份是公立大学法人制度改革的基本前提,国家理性与市场机制的共同培育是公立大学法人制度改革的现实抉择,对政府权力的有效规制是公立大学法人制度改革的关键所在。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吕长生 厉毅
开放大学政策是我国构建全民终身教育体系和推进全民终身学习型社会的重要保障,运用历史制度主义理论对其变迁逻辑进行分析,为理解开放大学政策提供一个全新的视角。以历史制度主义理论为视角,综合分析收集到的有关开放大学政策文本发现:我国开放大学政策经历了改革破冰、战略转型和深化改革三个阶段;宏观的政治经济制度发展变化,经济发展、利益关系、教育观念等多元政治变量以及相关政治行动者与政策的互动是影响我国开放大学政策变迁的主要结构因素;学习效应、协同效应、适应性预期和高昂的变革成本等因素所产生的自我强化机制,导致我国开放大学政策变迁呈现强劲的路径依赖,但在路径依赖中也实现了一定的政策微调和政策置换。基于对我国开放大学政策变迁逻辑的历史制度主义分析,我国开放大学政策建设在未来要关注宏观制度情境变化、把握政策创新契机和构建完善的政策框架。
[期刊] 高等农业教育
[作者]
张相乐
大学特色是大学本质的反映,是大学特有的品质和风貌。大学特色伴随大学的产生而产生,伴随大学的发展而发展。根据大学特色产生、演进的历史实践,大学特色的形成具有明显的规律性:大学特色的形成是大学本质的具体外化,是大学对社会发展需要的主动回应,是大学理念引导下的实践建构,也依赖于大学制度创新。
关键词:
大学特色 历史考察 形成规律
[期刊] 中国远程教育
[作者]
姚文建 李彦忠
制度体系建设是国家开放大学建设的重要内容和支柱之一。进行国家开放大学制度体系建设,既要借鉴国内外现代大学制度的经验,又要吸收广播电视大学系统制度的合理内容,并植根于国家开放大学办学体系特征。国家开放大学办学体系不同于广播电视大学系统科层化管理的"他组织",是具有自我管理和调整功能的"能动的自组织"。因此,其制度体系建设既具有一般意义上的现代大学制度特征,同时也具有自身作为"能动的自组织"和复杂办学体系所具有的特征,并呈现出二者有机融合的特征,具有整体性与协调性、长期性与稳定性、创新性与自我完善性、丰富性与渐进性。在内容框架上,应是以《国家开放大学章程》为根本和核心,以治理结构及体制机制为主干,...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