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023)
- 2023(7539)
- 2022(6350)
- 2021(6222)
- 2020(5121)
- 2019(11989)
- 2018(11663)
- 2017(22807)
- 2016(12287)
- 2015(13834)
- 2014(13547)
- 2013(13639)
- 2012(13122)
- 2011(12027)
- 2010(12262)
- 2009(11524)
- 2008(11713)
- 2007(10416)
- 2006(9549)
- 2005(8892)
- 学科
- 济(56373)
- 经济(56317)
- 业(36982)
- 管理(36415)
- 企(29985)
- 企业(29985)
- 方法(23615)
- 数学(21233)
- 数学方法(21040)
- 中国(18474)
- 财(15820)
- 农(14873)
- 贸(14549)
- 贸易(14541)
- 易(14328)
- 策(12048)
- 制(11332)
- 业经(10437)
- 银(9866)
- 银行(9862)
- 行(9570)
- 融(9500)
- 金融(9500)
- 农业(9491)
- 地方(9331)
- 务(9237)
- 财务(9221)
- 财务管理(9208)
- 企业财务(8823)
- 关系(8662)
- 机构
- 大学(182257)
- 学院(179470)
- 济(90479)
- 经济(89065)
- 管理(69836)
- 研究(68634)
- 理学(59390)
- 理学院(58778)
- 管理学(58198)
- 管理学院(57820)
- 中国(54184)
- 财(41873)
- 京(38757)
- 科学(34874)
- 所(33837)
- 财经(32827)
- 研究所(30376)
- 经(30074)
- 中心(29581)
- 经济学(29060)
- 经济学院(26140)
- 北京(25720)
- 江(25539)
- 院(24513)
- 财经大学(24439)
- 农(23401)
- 范(22454)
- 师范(22318)
- 州(20173)
- 商学(19907)
- 基金
- 项目(111012)
- 科学(89639)
- 研究(85161)
- 基金(84321)
- 家(72370)
- 国家(71826)
- 科学基金(61570)
- 社会(57326)
- 社会科(54628)
- 社会科学(54618)
- 基金项目(42400)
- 教育(38742)
- 省(37957)
- 自然(37093)
- 资助(36536)
- 自然科(36265)
- 自然科学(36257)
- 自然科学基金(35690)
- 划(33738)
- 编号(33057)
- 成果(28584)
- 部(27709)
- 中国(25046)
- 国家社会(24920)
- 重点(24857)
- 发(24670)
- 教育部(24498)
- 课题(23300)
- 人文(23103)
- 性(22774)
共检索到28475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对外经贸实务
[作者]
王常华
通过经贸投资实现对一国或地区政治的影响是大部分发达国家惯用的手段,因为有资本,可以在他国投资,以此通过经济影响力来左右其政治的走向。本文是首次站在中国立场上,考虑未来中日与东盟关系变化后中国应如何应对的策略,在对中日关系现状认识的基础上,就中日对东盟的投资进行多维度的对比分析,并提出了中国在东盟投资变化中的应对新策略。一、中日两国在东盟的投资情况在世界经济一体化快速发展的
[期刊] 现代日本经济
[作者]
金仁淑
东盟是中日两国对外直接投资的重要对象。虽然两国对东盟的投资都具有市场寻求型特点,但日本对东盟投资早,产业集约化程度较高,投资呈现波浪式的发展历程,其资源寻求型特点较显著;中国对东盟投资增长迅猛,其效率寻求型投资特色鲜明,却存在着投资地区分布、相互投资等方面的结构性失衡问题。随着中国"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中日对东盟的高铁建设、湄公河流域的投资及融资方式呈现出新特点,其资源寻求型投资比重逐渐增加。日本传统的投资模式和效应对中国向东盟扩大投资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中国应对东盟十国实施差异化投资战略,构建在相互信赖基础上的合作共赢的投资环境,携手建设"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
[期刊] 现代日本经济
[作者]
金仁淑
东盟是中日两国对外直接投资的重要对象。虽然两国对东盟的投资都具有市场寻求型特点,但日本对东盟投资早,产业集约化程度较高,投资呈现波浪式的发展历程,其资源寻求型特点较显著;中国对东盟投资增长迅猛,其效率寻求型投资特色鲜明,却存在着投资地区分布、相互投资等方面的结构性失衡问题。随着中国"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中日对东盟的高铁建设、湄公河流域的投资及融资方式呈现出新特点,其资源寻求型投资比重逐渐增加。日本传统的投资模式和效应对中国向东盟扩大投资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中国应对东盟十国实施差异化投资战略,构建在相互信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王修志 谭艳斌
深入推动中国与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提升中国和东盟国家的合作层次,在良好的贸易合作基础上推动双方的相互投资,优化区域分工格局,促进区域技术进步,调整区域产业结构,提高区域资本配置效率,有效增强区域整体竞争力,对自由贸易区的可持续发展具有深远意义。
关键词:
CAFTA 中国-东盟 相互投资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姜慧 韩琪
东盟是"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枢纽,但最后加入东盟的四个国家电力基础设施滞后,严重阻碍了整个东盟电力基建的建设,更不利于"一带一路"战略的顺利开展。本文通过分析中国对新四国的电力基础设施投资的现状来充分挖掘四国的投资潜力,为今后中国投资者对新四国电力基础设施投资增强信心和提供对策。
关键词:
东盟新四国 电力基础设施 投资 潜力
[期刊] 对外经贸实务
[作者]
李继宏
2010年1月,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CAFTA)如期建成。在CAFTA的背景下,东盟市场进一步向中国企业开放,投资壁垒逐渐消除,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把投资东盟视为实施"走出去"战略的重要步骤。然而,东盟国家经济发展水平参差不齐、投资环境相对复杂,中国企业加强对东盟的直接投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王修志 谭艳斌
深入推动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CAFTA)建设,提升中国和东盟国家的合作层次,对我国自由贸易区战略的实施具有积极的示范效应。CAFTA启动建设6年来,中国和东盟贸易合作成效明显。以此为基础推动双方的相互投资,从而优化区域分工格局、促进区域技术进步、调整区域产业结构、提高区域资本配置效率,有效增强区域整体竞争力,就成为CAFTA建设的重点和新突破,对自由贸易区的可持续发展也具有深远意义。
关键词:
CAFTA 中国—东盟 相互投资
[期刊] 对外经贸实务
[作者]
韦大宇
随着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成,东盟市场进一步开放,贸易壁垒逐渐消除,中国企业对东盟的投资也日趋活跃。但由于东盟各国在政治体制、经济发展、社会文化等方面存在很大的差异,中国企业在不同的东盟国家投资会受到不同程度的政治风险、经济风险和社会风险的影响。因此,中国企业必须采取有效措施,防范和规避在东盟各国的投资风险。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郑达 王琳琳
在研发国际化的趋势下,跨国公司在全球范围内展开了研发活动,相对于其在发达国家的研发投资而言,它们在发展中国家的研发投资规模还比较小。到目前为止,仍然只有少数发展中国家参与了研发国际化过程。但20世纪90年代以来,东盟国家已逐渐被认为是对复杂研发活动具有吸引力的地点,许多跨国公司选择了在东盟五国——新加坡、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泰国、菲律宾开展研发投资和建立研发中心。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尤丽都孜·司地克 吴巧生
本文从分析中国与东盟农产品比较优势出发,研究了中国-东盟农产品贸易存在的贸易发展不平衡、非关税壁垒突出以及农产品深加工不够的三大问题,并从企业、产业和国家三个层面提出了中国与东盟农产品贸易提升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中国-东盟 农产品 比较优势 贸易提升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黄薇 陈磊
中国经济走出去,有助于解决中国经济发展中遭遇的政治、经济以及金融问题,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近5年来,中国对外投资开始快速发展,在分析了对东盟投资的主要特征基础上,研究指出投资活动中面临的主要问题:整体投资力度偏弱、投资布局不均、投资层次偏低,融资渠道不畅,管理人才资源匮乏以及东道国政局不稳带来的政策风险等。鉴于以上分析,本文从金融扶持、政府功能以及发展思路上给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对外直接投资 东盟 投资战略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赵晓晨
东盟国家投资环境比较赵晓晨拥有约4亿人口的东盟国家,是近年来世界经济发展最快的地区之一。过去的20年中,原东盟6国(印尼、马来西亚、菲律宾、新加坡、泰国。文莱)的国内生产总值年平均增长率6%。保持这样的发展速度,除由于这些国家具有一些得天独厚的自然优...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董静然
欧盟的国际投资规则在内部存在着欧盟成员的双边投资协定与欧盟法律之间的规则冲突,在外部存在着非欧盟国家与欧盟及欧盟成员之间的投资规则冲突。形成这些投资规则冲突的原因是欧盟为实现欧盟法律的自治性与独立性,需要重构与欧盟成员和国际投资仲裁制度之间的法律关系。以《里斯本条约》为代表的欧盟法律没能很好地界定欧盟在国际投资领域的专属权能,也没能明晰欧盟法律与欧盟成员之间的双边投资协定的关系,从而加剧了欧盟的投资规则冲突。中国在与欧盟的双边投资协定谈判中,需要对欧盟的国际投资规则冲突有清楚地认识,才能更好地厘清将来的《中国—欧盟双边投资协定》与之前的"中国—欧盟成员双边投资协定"(1)的关系,也才能更好地从欧盟投资规则冲突的角度,认识欧盟提出的"国际投资法庭体系"。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赵晓峰 李虹含
随着"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战略的推进,2014年,中国对东盟国际直接投资存量突破400亿美元大关,东盟成为中国第四大对外投资目的地。当年中国对东盟进出口总额达到4 804亿美元,同比增加8.29%,仅次于中国对欧盟(6 143亿美元)和美国(5 553亿美元)的贸易额。东盟已经成为中国对外经济板块中至关重要的一员。文章试图分析中国对东盟直接投资的现状与问题,并提出对策建议。
关键词:
中国 国际直接投资 东盟 出口 进口
[期刊] 上海对外经贸大学学报
[作者]
刘彬
东盟10国作为整体,与中国具有成员定位相似性、发展不均衡相似性、出口结构相似性、产业升级需求相似性,对双方的WTO争端解决实践进行比较研究具有现实意义。通过对中国与东盟国家参与WTO争端解决的概况、案件类型、案件结果等进行实证性数据分析,可从事前、事中与事后各个层面得出有益的策略启示。此种研究路径有助于中国丰富其参与WTO争端解决的手段和经验,维护发展中大国以及发展中国家阵营的整体利益。
关键词:
中国 东盟国家 WTO争端解决 共性策略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